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第一次堕胎判决中透视德国宪法教义学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征 《清华法律评论》 2014年第2期3-9,共7页
一、引言或许基于"二战"严重践踏人权的历史,在"二战"结束后的十余年,德国宪法学界研究的重点始终在基本权利领域,而关于国家制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此后,德国宪法学界开始逐渐关注国家制度的研究。当前,对基本权... 一、引言或许基于"二战"严重践踏人权的历史,在"二战"结束后的十余年,德国宪法学界研究的重点始终在基本权利领域,而关于国家制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此后,德国宪法学界开始逐渐关注国家制度的研究。当前,对基本权利和国家制度的研究可谓并驾齐驱。尽管德国宪法学界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但与刑法学、民法学等部门法学类似,宪法学始终以法教义学为主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界 部门法学 基本权利 法教义学 民法学 刑法学 人权 二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宪法实施的基本内容和制度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赫然 《新长征》 2015年第3期7-9,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任务之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国家根本大法 制度路径 宪法学理论 宪法修改 宪法条文 宪法权威 宪法学界 宪法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及其完善
3
作者 胡雪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3-35,6,共4页
宪法在我国已颁布多年,而如何实施宪法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即有宪法本身的问题,也有现行体制的问题,为使宪法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力,我们必须在观念、体制等方面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加完备、有效的法律。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实施宪法 宪法意识 违宪审查 宪法条文 符合宪法 宪法学界 国家根本大法 违宪行为 现行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施米特:本真的法学家?
4
作者 谭锐捷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3期190-195,共6页
自1985年去世以来,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对紧急权力的兴趣造就了“施米特复兴”现象的出现。左翼激进理论家与右翼保守主义者均借助施米特的政治思想批判自由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建... 自1985年去世以来,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对紧急权力的兴趣造就了“施米特复兴”现象的出现。左翼激进理论家与右翼保守主义者均借助施米特的政治思想批判自由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论。自由派学者也转向施米特发展捍卫自由民主的“战斗性民主”(militant democracy)理论。2000年以来,中文学界在刘小枫的引介下也对施米特的思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宪法学界出现的“政治宪法学”与国际政治学界对地缘政治学的兴趣都与施米特思想的引介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关注近年来施米特研究的“法学转向”,施米特开始被严肃地视为一位法学家,而不是政治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政治思想家 施米特 紧急权力 宪法学界 思想批判 保守主义者 自由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宪性审查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锴 《人大研究》 2020年第7期18-20,共3页
合宪性审查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可以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国的治理效能。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重要制度。自2017年党的十... 合宪性审查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可以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国的治理效能。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重要制度。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合宪性审查的概念后,宪法学界积极投入对该问题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党的十九大报告 宪法学界 根本政治制度 治理效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 优势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6
作者 杨平 《西部法学评论》 2014年第6期6-8,共3页
十八大以来三个重要会议,分别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它们都做了重大抉择,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 十八大以来三个重要会议,分别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它们都做了重大抉择,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宪治国 全面深化改革 内在逻辑联系 治理能力 宪法解释 宪法意识 保障书 主权在民原则 宪法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及其构成
7
作者 刘茂林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新时代宪法全面实施依赖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一)宪法实施的学理内涵对宪法实施的全面理解,应从内容、主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加以展开。第一,内容维度,即厘定“宪法是什么”,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宪法实施的认识。当前大部分对... 新时代宪法全面实施依赖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一)宪法实施的学理内涵对宪法实施的全面理解,应从内容、主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加以展开。第一,内容维度,即厘定“宪法是什么”,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宪法实施的认识。当前大部分对于宪法实施的理解将宪法上建构调整国家公权力与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范内容结合起来,呈现出更加完整的实施内容。第二,方式维度,即从宪法内容转变为社会现实的不同方式来对宪法实施加以理解。因采用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视角等差异,对于宪法实施方式的理解,在宪法学说中可谓繁复多样。第三,主体维度,即讨论由谁作为行动主体来将宪法内容转化为社会现实。当前宪法学界普遍抱持“多元宪法实施主体观”,基本承认我国的宪法实施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个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基本权利 规范内容 国家公权力 宪法学界 行动主体 实施主体 多元主体 主体维度
原文传递
卷首语
8
《人大研究》 1992年第10期3-3,共1页
《人大研究》创刊以来,有说她好的,认为她的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探讨性都比较强,用读者的话说,“读起来真带劲”!这是绝大多数读者的看法。但也有少数读者反映:文章太深奥了,读不懂;理论性也太强了,对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仁者见仁,... 《人大研究》创刊以来,有说她好的,认为她的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探讨性都比较强,用读者的话说,“读起来真带劲”!这是绝大多数读者的看法。但也有少数读者反映:文章太深奥了,读不懂;理论性也太强了,对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们编者看来,不管读者的看法正确与否,多听听读者的意见,总是有益处的。读者永远是我们的老师!今后,我们编者和作者将尽量向读者贴近,也希望读者努力向我们编者和作者靠拢。来一个“互动”运动,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首语 人大研究 宪法监督 二重属性 政治学界 宪法学界 法制建设 监督手段 社会进步 历史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近年来健全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问题研究述评
9
作者 谢挺 郭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自1986年第二次修改颁布以来,据我们初步统计、宪法学界、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具体工作者,就健全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问题,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从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自1986年第二次修改颁布以来,据我们初步统计、宪法学界、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具体工作者,就健全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问题,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对其作了非常系统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修改和完善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组织法 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学界 地方各级人大 一府两院 地方人大常委 地方国家机关 法律监督 人民代表 政治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地方自治:宪法文本的解读和现实状况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学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6年第2期36-61,共26页
关键词 宪法文本 现行宪法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集权体制 司法机关 国家结构形式 司法职能 宪法学界 基本自
原文传递
构建实践面向的中国宪法学体系——2021年宪法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大元 刘茹洁 《人民检察》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现行宪法发展的内在逻辑。2021年,宪法学界围绕宪法渊源、宪法修改、宪法和部门法的关系、基本权利限制与冲突、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以及国家机构权力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现行宪法发展的内在逻辑。2021年,宪法学界围绕宪法渊源、宪法修改、宪法和部门法的关系、基本权利限制与冲突、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以及国家机构权力配置等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取得了积极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保护 宪法修改 权力配置 宪法学界 宪法渊源 部门法 个人信息 宪法学研究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宪法学的回应与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大元 《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11期67-69,共3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宪法学在基本原理、宪法制度、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权力运行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其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从1978年宪法颁布到整个20世纪80年代,宪法学者为改革开放的正当性与新宪法秩序的构建而作出的贡献尤其值...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宪法学在基本原理、宪法制度、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权力运行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其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从1978年宪法颁布到整个20世纪80年代,宪法学者为改革开放的正当性与新宪法秩序的构建而作出的贡献尤其值得认真梳理与探讨。探寻改革的理论逻辑在80年代,中国社会的核心词是'宪法',1982年宪法的颁布以及82年以来的宪法宣传与理论探讨丰富了充满活力但急需理论依据的改革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法 中国宪法 宪法学界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宪法的未来
13
作者 支振锋 《文化纵横》 2014年第5期68-71,共4页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部法律比美国宪法更神奇:如果说是独立革命为美国的产生创造了可能的话,而美国宪法则直接创造了美国。可以说,没有美国宪法,既没有美国,也没有美国人民。正如台湾《中国时报》的一篇社论所言,《红旗文稿》上一篇"...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部法律比美国宪法更神奇:如果说是独立革命为美国的产生创造了可能的话,而美国宪法则直接创造了美国。可以说,没有美国宪法,既没有美国,也没有美国人民。正如台湾《中国时报》的一篇社论所言,《红旗文稿》上一篇"非知名法学学者"的文章,连同对某个文件的几个"不准"的联想,引发了2013年法学界甚至整个知识界不安。以权力强行压制或干预正常的学术研究,的确不该,事实上也是缺乏政治智慧与政治自信的表现,因此它未必真的代表了执政者的主流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宪法 美国宪法 《中国时报》 学术研究 法学学者 美国人民 红旗文稿 宪法解释 宪法理论 宪法学界
原文传递
开启宪法审查的大门——评郑磊博士的《宪法审查的启动要件》
14
作者 王锴 《公法研究》 2010年第1期476-488,共13页
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学界对违宪审查(宪法审查)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违宪审查机构的层面,并且这种讨论正在逐渐消磨着人们的"宪政雄心"。其实,对于违宪审查的研究并不仅限于违宪审查机构,在承认中国当下的这种违宪审查机构的前提下... 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学界对违宪审查(宪法审查)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违宪审查机构的层面,并且这种讨论正在逐渐消磨着人们的"宪政雄心"。其实,对于违宪审查的研究并不仅限于违宪审查机构,在承认中国当下的这种违宪审查机构的前提下,如何进行违宪审查也许更值得我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违宪审查 诉讼要件 宪法学界 宪法问题 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 宪政主义 联邦宪法 一事不再
原文传递
“宪法渊源”意味着什么?——基于法理论的思考
15
作者 雷磊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8期65-67,共3页
宪法学界的讨论现状当下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渊源的本意指的是宪法的效力来源,而宪法形式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与宪法的结构形式,前者是指宪法基于... 宪法学界的讨论现状当下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渊源的本意指的是宪法的效力来源,而宪法形式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与宪法的结构形式,前者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另一种观点将宪法渊源视为一国主权范围内现实的具有宪法法律效力的各种法现象,即"现实宪法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界 宪法渊源 外部表现 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 现实宪法 主流观点 主权
原文传递
法国宪法研究之轨迹与展望
16
作者 辻村みよ子 王涛 《公法研究》 2013年第1期345-356,共12页
前言本文探讨日本关于法国宪法研究之动向与课题,分为总论、宪法史;主权论、统治机构论;人权论;宪法诉讼论四个方面。同时也包括最近"宪法与民法"相关跨学科之讨论以及2008年7月23日法国宪法大修改后的研究课题,希望能够对今... 前言本文探讨日本关于法国宪法研究之动向与课题,分为总论、宪法史;主权论、统治机构论;人权论;宪法诉讼论四个方面。同时也包括最近"宪法与民法"相关跨学科之讨论以及2008年7月23日法国宪法大修改后的研究课题,希望能够对今后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宪法 宪法解释 人权论 宪法诉讼 主权论 违宪审查 宪法委员会 宪法修改 立宪主义 宪法学界
原文传递
2017年日本宪法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骥 《日本法研究》 2018年第1期193-216,共24页
本文旨在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日本宪法学研究的整体状况作出概括性的整理与总结。[1]事分主次,矛盾也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本文针对我国学界甚至民间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宪法和平条款与修宪问题的理论和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详... 本文旨在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日本宪法学研究的整体状况作出概括性的整理与总结。[1]事分主次,矛盾也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本文针对我国学界甚至民间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宪法和平条款与修宪问题的理论和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实的介绍,因此可能在字数分配上导致其他宪法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看起来略显单薄;当然也碍于笔者自身的能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法学者 日本国宪法 国民主权 天皇制度 宪法学界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40年与推进合宪性审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综述
18
作者 刘振华 陈道英 《中国宪法年刊》 2019年第1期223-235,共13页
一、年会简况2018年9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东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南京举行。本届年会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又是2018年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进行的重要修宪后的第一次宪法学界的大... 一、年会简况2018年9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东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南京举行。本届年会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又是2018年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进行的重要修宪后的第一次宪法学界的大型学术会议,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本届年会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与推进合宪性审查",得到了各地宪法学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参会论文15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代表出席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宪法学研究 宪法解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合宪性解释 宪法变迁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东南大学法学院 宪法学界 改革开放 年会综述
原文传递
甘当民主法治进程的铺路石——记我国著名宪法学家、原宁夏大学校长吴家麟先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美秋 《中国人大》 2005年第9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先生 吴家麟 宪法学界 宁夏大学 校长 教育工作者 民主
原文传递
论设置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委员会
20
作者 杨志武 《沈阳干部学刊》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宪法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和强化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也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民主政治"治国方略的关键。只有以宪法为本,才会实现现... 宪法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和强化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也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民主政治"治国方略的关键。只有以宪法为本,才会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为此,就必须强化宪法实施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宪法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 宪政制度 治国方略 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 宪法条文 宪法解释 违宪行为 宪法学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