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近代宪法发展史为视角看宪法的妥协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宪法的属性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通观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以时间为维度,从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力量对比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妥协"主导着宪法的整个历... 宪法的属性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通观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以时间为维度,从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力量对比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妥协"主导着宪法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其"妥协"的属性更是明显,可以说,近代宪法就是"妥协"的产物,而妥协也正是近代宪法的本质与功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协 近代宪法 宪法的本质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教学中的迷与思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玉山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需澄清:即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需澄清:即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本质上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规范性诉求,而不是力量对比关系;宪法研究方法与宪法教学方法虽有紧密联系,但仍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实在法体系 宪法的基本构造 宪法的本质 宪法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代宪法发展史为视角看宪法的妥协性
3
作者 李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宪法的属性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通观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以时间为维度,从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力量对比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妥协"主导着从古代意义... 宪法的属性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通观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以时间为维度,从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力量对比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妥协"主导着从古代意义上的宪法,进而到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最后至现代意义上的宪法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随着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发展成熟,以及宪法价值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扩张,作为阶级妥协产物以及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法律秩序基础意义上的现代宪法,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其"妥协"的本质与功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协 现代宪法 宪法的本质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教学中的迷与思
4
作者 陈玉山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须澄清: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须澄清: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本质上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规范性诉求,而不是力量对比关系;宪法研究方法与宪法教学方法虽有紧密联系,但仍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实在法体系 宪法的基本构造 宪法的本质 宪法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教学中的迷与思
5
作者 陈玉山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需澄清:即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需澄清:即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本质上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规范性诉求,而不是力量对比关系;宪法研究方法与宪法教学方法虽有紧密联系,但仍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实在法体系 宪法的基本构造 宪法的本质 宪法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解释方法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5,31,32,共7页
宪法解释的困难既有宪法解释程序的问题,也有宪法解释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宪法解释的方法,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是聚讼纷纭的领域。美国的宪法解释方法就有所谓文本主义、共识主义、哲学进路、原旨主义、结构论、原则论、实... 宪法解释的困难既有宪法解释程序的问题,也有宪法解释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宪法解释的方法,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是聚讼纷纭的领域。美国的宪法解释方法就有所谓文本主义、共识主义、哲学进路、原旨主义、结构论、原则论、实用主义等不同的流派,德国也有经典诠释学方法、论题学方法、事实科学导向的解释方法与诠释-具体化解释方法的争论。那么,宪法究竟应当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应当从宪法的本质或者从宪法与其他法的区别上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程序 文本主义 宪法的本质 实用主义 原旨主义 宪法解释方法 论题学 科学导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