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应用三种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1
作者 陈艳婷 《北方药学》 202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应用不同药物的效果。方法: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为本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入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实施不同...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应用不同药物的效果。方法: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为本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入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地屈孕酮组、达英35组、炔诺酮组分别实施地屈孕酮治疗、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炔诺酮治疗。入组患者均完成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超声随访检查发现,三组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三组月经正常率和息肉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地屈孕酮组发生率为5.00%,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过程中,使用地屈孕酮、达英35、炔诺酮治疗的总体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地屈孕酮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地屈孕酮 子宫内膜厚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拜欣怡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刮宫术组...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刮宫术组和电切术组,各47例。刮宫术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电切术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组患者均接受随访至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妊娠率。结果 电切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刮宫术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电切术组小于刮宫术组;两组患者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均降低,且电切术组低于刮宫术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且电切术组均低于刮宫术组(均P<0.05)。电切术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刮宫术组(P<0.05)。电切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刮宫术组,术后6、12个月的妊娠率均高于刮宫术组(均P<0.05)。结论 与宫腔镜下刮除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术后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茂珍 罗婉玲 夏迎春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被我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被我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薄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P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复发率,改善月经量,改善性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 孕激素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月经失血图的影响
4
作者 凌静 孙杨燕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的治疗效果及对月经失血图(PBAC)的影响。方法对江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EP患者展开研究,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的治疗效果及对月经失血图(PBAC)的影响。方法对江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EP患者展开研究,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黄体酮胶囊,研究组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比较两组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3、6、12个月PBAC评分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PBAC评分较术后1个月逐渐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后1个月增厚(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能够减少月经量及降低子宫内膜厚度、EP复发率,远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月经失血图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杰 贺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102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102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出血量、月经期均改善,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出血量、月经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刮...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且两组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周期,两组PBAC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周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狭窄、子宫粘连、宫内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PBAC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屈螺酮炔雌醇 治疗效果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刮宫治疗组(n=50)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电切治疗组(n=50)采用宫腔镜下电切... 目的:分析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刮宫治疗组(n=50)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电切治疗组(n=50)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因检出率、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复发率。结果:电切治疗组治愈率为90.00%(45/50),高于刮宫治疗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因检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治疗组远期复发率为2.00%(1/50),低于刮宫治疗组16.00%(8/50)(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均有较高的病因检出率和安全性,但前者治愈率更高,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有一定的临床借鉴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静芬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伴不孕症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74例EP伴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刮宫术,研究组予以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 目的分析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伴不孕症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74例EP伴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刮宫术,研究组予以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月经量分别为(136.28±27.19)ml、(146.95±30.77)ml,均少于对照组的(201.39±26.98)ml、(209.39±32.29)ml(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伴不孕症患者对改善月经、预防复发及提高术后妊娠率效果均较宫腔镜下刮宫术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症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临床疗效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敖斯斯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电切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刮宫组采用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电切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刮宫组采用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刮宫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刮宫组(P<0.05)。电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刮宫组(P<0.05)。电切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妊娠率高于刮宫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优势明显,术中出血量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影响较小,建议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刮宫 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玉 陈晓倩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AUB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与干预组(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AUB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与干预组(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应用于AUB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异常子宫出血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王国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AUB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宫腔镜下电切术组和宫腔镜下刮宫术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宫腔镜下电切术组病因的检出率为86.67%,高...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AUB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宫腔镜下电切术组和宫腔镜下刮宫术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宫腔镜下电切术组病因的检出率为86.67%,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组的80.0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电切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宫腔镜下刮宫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宫腔镜下电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UB的治疗上,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手术的病因检出率均较高,但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陈盛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9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及联合组(...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及联合组(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康复进程、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术后3、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联合组的子宫内膜形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RI、PI均降低,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SV及EDV均升高,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康复时间,促进其子宫内膜形态恢复,提高其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刺激 宫腔镜下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形态 子宫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褚淑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安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3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1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刮宫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安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3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1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刮宫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降低术后血清指标水平,减轻疼痛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刮宫 宫腔镜下电切术 围手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比
14
作者 郑冰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对比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比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 目的对比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比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82.41±8.59)ml少于参比组的(99.89±9.88)ml,手术时间(24.51±2.33)min、住院时间(3.12±0.12)d短于参比组的(31.25±2.41)min、(4.23±0.34)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比组的82.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参比组的2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其术中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比宫腔镜下刮宫术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异常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Ki-67受体表达情况及病情复发的影响
15
作者 李俊 万姗姗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Ki-67受体表达、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入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Ki-67受体表达、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Ki-67受体表达水平以及同期病情复发率,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Ki-67受体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经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后,患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6、7.795、7.045、6.737,P<0.05);经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后,患者术后7d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低于术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5.712,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Ki-67受体表达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个月的复发率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9.48;χ^(2)=11.605,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Ki-67受体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病情复发风险越高(r=0.325,P<0.05)。结论:Ki-67受体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病情复发风险密切相关,及时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控制Ki-67受体及性激素表达水平,并促进临床症状恢复,降低病情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 Ki-67受体表达 病情复发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李静 杨淑芬 喻华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病因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与癌变、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宫 宫腔镜下电切术 异常子宫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胡良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出入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大于术前,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优于宫腔镜下电切术,且手术时间短,有利于子宫内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 宫腔镜下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斯琴图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75-078,共4页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刮宫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刮宫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颈管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赵菊惠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诊断性刮宫术,试...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诊断性刮宫术,试验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围术期临床指标、生理应激指标、血细胞指标、性激素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外周血白蛋白、红细胞压积、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下电切术能够有效减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中失血,降低手术对机体的生理应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术后血细胞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下电切术 刮宫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药物控释性节育环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赵美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4-0037,共4页
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结合药物控释性节育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为子宫肌瘤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均匀分组,对照... 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结合药物控释性节育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为子宫肌瘤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均匀分组,对照组(n=30例)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n=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控释性节育环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组别血红蛋白水平、经量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实施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经血、痛经VAS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照组治疗后经量为(50.187.21)mL,研究组为(33.574.69)mL,且研究组经过治疗子宫体积比对照组小(P<0.05);两组给予恰当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别,且研究组接受治疗后各时间段痛经VAS水平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者通过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加用药物控释性节育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及其痛经情况,也能减少患者经量及复发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术 控释性节育环 子宫肌瘤 血红蛋白水平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