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牟大英 李艺 +5 位作者 路祥会 黄露 陈雪梅 谢盛言 李坪原 谢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 目的: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且行LEEP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EEP术后有无发生宫颈管粘连分为粘连组(n=45)和未粘连组(n=15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准度进行验证。结果:年龄(OR=1.152,95%CI=1.063~1.249)、创面出血(OR=6.602,95%CI=2.652~16.436)、创口感染(OR=6.288,95%CI=2.357~16.772)、切除深度(OR=3.383,95%CI=1.367~8.373)是宫颈管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验证结果: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为0.904;Hosmer-Lemeshow提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风险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比较,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χ^(2)=1.810,P=0.840);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验证前后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33;列线图模型预测LEEP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的校正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4(95%CI=0.858~0.950),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76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SIL行LEEP术后患者宫颈管粘连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预测宫颈管粘连的发生,可为早期对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LEEP术 宫颈管粘连 风险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雅莉 刘惠娜 +1 位作者 王凯 谭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2-773,共2页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进行流产的妇女共480例,按照流产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人工流产组(300例)和药物流产组(180例),2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妇婚姻状况、初潮年龄、职...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进行流产的妇女共480例,按照流产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人工流产组(300例)和药物流产组(180例),2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妇婚姻状况、初潮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B超查2组患者流产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情况。结果:药物流产组患者流产后2周、流产后1个月月经干净1周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5.30±3.28)mm、(3.51±2.35)mm、高于人工流产组的(4.51±2.93)mm和(3.11±1.74)mm(u分别为2.03,2.00,P均<0.05)。药物流产组宫颈管粘连发生1例(1/180),低于人工流产组的10/300(χ2=3.88,P<0.05)。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比较,药物流产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快,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国华 吴芬英 蒋建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行宫颈锥切术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419例,对年龄、孕产次、病理级别、初次/二次手术、术式、出血、感染与术后... 目的探讨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行宫颈锥切术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419例,对年龄、孕产次、病理级别、初次/二次手术、术式、出血、感染与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关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宫颈管粘连17例,发生率约4.1%。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50岁、宫颈冷刀锥切术以及宫颈创面大出血是宫颈管粘连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与宫颈管粘连高度相关因素,其危险度分别为3.618、1.994。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宫颈管粘连发生率高,需重视;掌握手术范围和深度,减少术后出血及感染可减少锥切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形切除术 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误诊为宫外孕2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芹 李秀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32期184-184,共1页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之一是宫腔粘连,发生粘连部位主要在子宫颈管,单纯子宫腔粘连少见,且多为不完全粘连。宫腔粘连阻断经血排出可造成闭经和周期性腹痛。本文2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导致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到达腹腔刺激腹腔脏器...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之一是宫腔粘连,发生粘连部位主要在子宫颈管,单纯子宫腔粘连少见,且多为不完全粘连。宫腔粘连阻断经血排出可造成闭经和周期性腹痛。本文2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导致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到达腹腔刺激腹腔脏器或腹膜引起急性腹痛,经后穹隆穿刺抽出血液误诊为宫外孕而盲目进行手术治疗,以下就其诊疗过程的教训作一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宫颈管粘连 宫外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氏扩张棒预防绝经后期宫颈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娜群 郑仙芬 +1 位作者 赵玲军 吴丹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8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评价黑格氏扩张棒在预防绝经后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因绝经后期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LEEP术并于术后3个月内用黑格氏扩张棒定期疏通宫颈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 目的评价黑格氏扩张棒在预防绝经后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因绝经后期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LEEP术并于术后3个月内用黑格氏扩张棒定期疏通宫颈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绝经后期因宫颈HSIL行LEEP术,术后未行此干预措施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流液脱痂天数、生殖道感染率及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液脱痂天数为(16.7±4.75)d,长于对照组的(13.1±5.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宫颈粘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格氏扩张棒术后定期疏通预防绝经后宫颈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效果显著,且不增加生殖道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更年期 宫颈管粘连 黑格氏扩张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宫颈扩张棒治疗宫颈管粘连的探讨
6
作者 吴雅慧 孙庆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7期32-32,共1页
宫颈管粘连是指宫颈管内膜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或手术)后引起颈管狭窄甚至阻塞,继而引起闭经、宫腔积血,是人工流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992年韩字研等对729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访,宫颈管和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为1.37%。1997年以来,我院... 宫颈管粘连是指宫颈管内膜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或手术)后引起颈管狭窄甚至阻塞,继而引起闭经、宫腔积血,是人工流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992年韩字研等对729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访,宫颈管和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为1.37%。1997年以来,我院探索了一种治疗宫颈管粘连的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符合1999年6月出版的《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粘连 宫颈扩张棒 宫腔内粘连 宫腔积血 中华妇产科学 宫颈扩张器 宫颈粘连 颈管 曹泽毅 宫颈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管粘连、闭锁妇女取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宫颈 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CINⅢ级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对术后宫颈管粘连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艮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对术后宫颈管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对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宫颈管粘连的情况。结果 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 目的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对术后宫颈管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对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宫颈管粘连的情况。结果 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均予以WU式缝合术,且1周之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00%(52/52),无一例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现象,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为0(0/52)。对所有患者进行2~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52±1.50)年。结论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粘连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朝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7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流产妇女100例,按照流产方式的不同将全部妇女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50例实验组妇女则选择药物流产。结果...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流产妇女100例,按照流产方式的不同将全部妇女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50例实验组妇女则选择药物流产。结果在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宫颈管粘连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药物流产方式,能更快恢复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并降低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巧兰 吴丽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行子宫颈线圈电切术(LEEP)后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LEEP术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4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宫颈管粘连19例,发生率约4.35%。单因素... 目的探讨行子宫颈线圈电切术(LEEP)后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LEEP术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4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宫颈管粘连19例,发生率约4.3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45岁及宫颈创面感染是宫颈管粘连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5岁是与富颈管粘连高度相关因素,其危险度为3.420。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宫颈管粘连发生率高,需重视;掌握手术深度,尽量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术后感染可减少LEEP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LEEP术 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宫腔血逆流入腹腔误诊为宫外孕
11
作者 刘胜英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宫颈管粘连 腹腔 误诊 宫外孕 宫腔血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袁荣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082-1082,共1页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流产妇女400例,其中200例妇女选择人工流产,将其作为对照组,200例妇女选择药物流产,将其作为实验组;结果:流产后2周、...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流产妇女400例,其中200例妇女选择人工流产,将其作为对照组,200例妇女选择药物流产,将其作为实验组;结果:流产后2周、1个月,实验组产妇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产妇的宫颈管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和人工流产相比,药物流产促进子宫内膜厚度的恢复,降低宫腔、宫颈管粘连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 宫颈管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宫颈管粘连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唐婷 廖寿雁 +1 位作者 尹君 徐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3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加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宫颈管管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管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加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治疗... 目的探讨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加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宫颈管管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管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加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宫颈管粘连分离术治疗,随访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组预防宫颈管再粘连的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无1例出现宫颈再粘连,宫颈再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复查均能恢复月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宫内节育器治疗宫颈管粘连,在宫颈管内形成支架,能有效预防再次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粘连 分离术 改良式宫内节育器 疗效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临床观察
14
作者 董乐珍 虞容香 《浙江预防医学》 1997年第S1期95-96,共2页
人工流产术后子宫颈粘连是指因官腔内操作损伤子宫内膜或肌层发生粘连,临床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少,周期性下腹痛,肛门坠胀等,本院门诊自1986~1995年10年中施行人工流产15086例,并发宫颈粘连致闭经52例,发生率3.4‰,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 人工流产术后子宫颈粘连是指因官腔内操作损伤子宫内膜或肌层发生粘连,临床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少,周期性下腹痛,肛门坠胀等,本院门诊自1986~1995年10年中施行人工流产15086例,并发宫颈粘连致闭经52例,发生率3.4‰,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20~25岁18例,26~30岁24例。31~35岁,9例,】35岁1例。主要症状为:周期性下腹痛、闭经47例,肛门坠胀40例,月经稀少5例。凡人流术二月后,因下腹痛,未转经或月经稀少者应仔细做好妇科检查,有否宫颈管举痛,宫体大小、压痛,两侧附件处有否压痛及异常,以排除术后感染,盆腔炎症。化验血或尿妊娠试验,排除术中漏吸,继续妊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后 临床观察 宫颈管粘连 月经稀少 周期性下腹痛 子宫内膜 肛门坠胀 临床表现 宫颈粘连 刮宫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486与米索前列醇序贯治疗宫颈管粘连41例分析
15
作者 白素霞 孔利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RU486 米索前列醇 序贯治疗 宫颈管粘连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型电切除术后宫颈管粘连1例
16
作者 居晓芬 《常州实用医学》 2014年第3期149-15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常州籍,既往体健,因“慢性宫颈炎,宫颈重度糜烂数年”于2011年11月到医院就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建议行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EEP术)。因白带清洁度Ⅲ度伴少许脓细胞,术前予阴道局部塞药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常州籍,既往体健,因“慢性宫颈炎,宫颈重度糜烂数年”于2011年11月到医院就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建议行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EEP术)。因白带清洁度Ⅲ度伴少许脓细胞,术前予阴道局部塞药治疗后在2011年12月1日(月经净后5天)行宫颈LEEP术。术后予以抗炎治疗。术后一般情况好,阴道分泌物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型电切除术 宫颈管粘连 切除术后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LEEP术 阴道分泌物 宫颈重度糜烂 抗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粘连18例报告
17
作者 王秀芹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608-608,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宫颈管粘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管、宫腔粘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冬梅 樊永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8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宫颈管粘连 宫腔粘连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及宫腔粘连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晓曼 包晓晖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6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及宫腔粘连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及宫腔粘连病例诊治情况。结果22例单纯宫颈管粘连探针探宫颈后见暗红色血液流出。6例宫腔粘连,4例用探针分离,2例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结论重视...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及宫腔粘连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及宫腔粘连病例诊治情况。结果22例单纯宫颈管粘连探针探宫颈后见暗红色血液流出。6例宫腔粘连,4例用探针分离,2例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结论重视规范操作技术是防范宫颈管及宫腔粘连的关键,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宫颈管及宫腔粘连,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宫颈管粘连 宫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宫内节育器推杆治疗宫颈口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吴美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元宫型宫内节育器 宫颈管粘连 治疗效果 宫颈 临床效果 绝经后妇女 机械损伤 宫颈锥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