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2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耳畸形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颖春 李艳舒 +2 位作者 李春燕 陆娴 廖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以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疼痛管理、社会支持及医嘱遵从性等方面为目标,研究以家庭为主的护理模式对小耳畸形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8月-202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以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疼痛管理、社会支持及医嘱遵从性等方面为目标,研究以家庭为主的护理模式对小耳畸形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8月-202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主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使用NRS(数字评价量表)量表来衡量手术后的疼痛强度,并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家长的满意度数据,记录医嘱的遵从率和护理的合作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HAMD、HAMA评分和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家长的满意度、医嘱的遵从率和护理的配合度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主的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缓解术后痛苦、提高父母满意度、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医嘱遵从、护理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小耳畸形 心理健康状况 疼痛管理 医嘱遵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肠造瘘术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熊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肠造瘘术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肠造瘘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造瘘术后...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肠造瘘术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肠造瘘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造瘘术后患儿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可提升其护理效果,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肠造瘘手术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景成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马蹄足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马蹄足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中的面部表情、腿脚活动、活动度、哭闹、可安慰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优良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通过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来改善其预后,干预效果明显提升,患儿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足 家庭中心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杨贵华 张媛 吴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观察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23.8-2024.8月中选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 观察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23.8-2024.8月中选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肺部功能高于对照组;家属积极应对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体温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对患儿心肺功能、血气指标具有显著改善,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心力衰竭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与居家照护平台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钟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本研究中着重讨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与居家照护平台联合应用时用于老年肿瘤PI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23.1~2024.1,纳入的患者均为老年人患有肿瘤疾病,同时选择PICC治疗,合计50名,随机分两组后选择不同护理模式,展开对比分析最终效... 本研究中着重讨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与居家照护平台联合应用时用于老年肿瘤PI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23.1~2024.1,纳入的患者均为老年人患有肿瘤疾病,同时选择PICC治疗,合计50名,随机分两组后选择不同护理模式,展开对比分析最终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负性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肿瘤患者PICC治疗的优势性十分显著,不过在治疗期间专业的护理能够保证疗效提升,其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及居家照护平台在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帮助较大,而且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从而减少负性情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与居家照护平台 老年肿瘤 PICC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丁月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VE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VE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知识掌握度[知识—态度—行为(KAP)量表评分]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长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儿家长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中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中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中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91.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RVE患儿的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儿童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疾病知识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王妹仔 林清香 庄小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7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FCC干预,观察组接受FCC联合CICAR...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FCC干预,观察组接受FCC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患儿家长对疾病和用药知识的掌握度、患儿的负性情绪[采用儿童焦虑量表(SCAS-S)和儿童抑郁量表(CDRS)评估]及干预期间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和用药知识的掌握度及患儿的SCAS-S、C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和用药知识的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患儿的SCAS-S、CDR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CC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干预可提高肺炎患儿家长对疾病和用药知识的掌握度,改善患儿的负性情绪,且患儿的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CICARE沟通模式 肺炎 患儿 疾病知识 用药知识 负性情绪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董争青 许艳 申兴田 《包头医学》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管理情况、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管理情况、生活质量、哮喘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疾病管理在饮食、规范性用药、正确吸入激素、定期复诊方面良好率均显著更高,P<0.05;但是两组患儿在运动方面的良好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用于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胃食管反流病 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孙静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419-2421,共3页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对稳定精神分裂症(SP)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稳定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对稳定精神分裂症(SP)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稳定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CL-90评分、服药依从性、康复效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1年后,试验组患者SCL-90、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06、12.325,P<0.001)。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2,P<0.05)。出院1年后,试验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9、5.248、5.999,P<0.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P<0.05)。结论:FCC能够改善稳定SP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症状自评量表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吕喜梅 《妈妈宝宝》 2024年第10期186-187,共2页
当前,发热患儿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其恢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的护理模式侧重于医疗干预,而忽略了家庭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参与患儿护理,为患儿提供更温暖的护理环境,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 当前,发热患儿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其恢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的护理模式侧重于医疗干预,而忽略了家庭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参与患儿护理,为患儿提供更温暖的护理环境,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在发热患儿护理中的效果,以期为改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患儿 护理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环境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医疗干预 恢复速度 护理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玉娟 陈晓玲 刘晓青 《福建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通过外周静脉穿刺进行置管,该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或上腔静脉下段[1].PICC具有无需反复穿刺和留置时间长等优点,患者接受度较高[2].在PICC...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通过外周静脉穿刺进行置管,该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或上腔静脉下段[1].PICC具有无需反复穿刺和留置时间长等优点,患者接受度较高[2].在PICC置管期间,若维护不当,容易引发导管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预后造成严重影响[3].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由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小组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治方案[4].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在维护患者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打破传统护理的限制,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干预[4].本研究探讨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FCC模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协作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12
作者 解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8-191,共4页
分析在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760例执行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患儿做样本(2023.01~2023.12),分组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分析在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760例执行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患儿做样本(2023.01~2023.12),分组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探究不同护理选择下对患儿及家属带来的影响。结果 家属知识掌握情况上,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提升,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家属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后两组均有降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总概率观察组较之对照组低(P<0.05)。结论 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缓解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而帮助家属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护理方面的有效干预,此情况下可实现患儿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控制,降低总发生率,综合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内镜下鼻腺样体肥大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预防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杨小乐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预防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在贵阳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50)采取以家庭...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预防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在贵阳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50)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改善情绪状态,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情绪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维 宋允杰 熊孟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胃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胃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胃肠道症状评分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计算值为98.00%,较对照组的86.54%更高(P<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的血清胃泌素-17(G-17)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有所降低、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均有所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的G-17、PGⅠ和MDA水平均更优(P均<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升慢性胃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胃肠道症状和血清学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治疗依从性 胃肠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朱竹华 许敏菊 +2 位作者 张汀荣 黄红娣 徐爱萍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CC模式护理,记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CC模式护理,记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护理后3、6个月,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和Karnofsk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CC模式能改善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贵红 符广丽 邓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264例,对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家庭照料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小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小儿眼科手术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并提升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小儿 眼科手术 心理应激反应 家长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宋允杰 王艳辉 郝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共计98例慢性胃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实施以家庭...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共计98例慢性胃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依从性、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指标水平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7.92%,明显较对照组的86.00%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腹部疼痛等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更早(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血清胃泌素(Gastrin)和丙二醛(MDA)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Gastrin和MDA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均较入院时升高,CD8^(+)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CD3^(+)和CD4^(+)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CD8^(+)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儿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进行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提升、症状改善时间缩短、血清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改善均可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儿童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治疗依从性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玉仁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期149-152,195,共5页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该次研究对象,遵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分别予以两组患儿常规护...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该次研究对象,遵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分别予以两组患儿常规护理模式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1周,研究组患儿诊疗总依从率(91.89%)显著较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8,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干预后CRP、TNF-α、IL-6等炎症指标分别为(8.33±1.43)mg/L、(105.45±24.11)ng/L、(122.28±12.45)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1、11.384、15.256,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干预后PEF、FEV1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为(194.38±15.24)L/min、(2.42±0.14)L、(71.55±0.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4、17.830、208.706,P<0.05)。干预后1周,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7.30%)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P<0.05)。结论气管肺炎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支气管肺炎 诊疗依从性 肺功能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耳畸形整形术患儿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阳子 王静 冯丽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耳畸形整形术患儿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小耳畸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耳畸形整形术患儿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小耳畸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儿干预后的自信心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6%)(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信心评分显著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72%)(P <0.05)。结论对小耳畸形整形术患儿应用精细化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小耳畸形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