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家庭债务与金融整治——基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彧菲 王媛媛 熊德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债务。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负债概率和债务水平;(2)金融整治之后,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债务水平出现显著降低;(3)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整治政策对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的债务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中更为显著,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规范发展数字金融、防范金融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金融整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家庭债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HF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绵陛 梁冰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1-194,共24页
目前,我国呈现出家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攀升而居民幸福感增速缓慢的背离局面。作为缓解居民收入约束、平滑消费的重要手段,家庭债务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采用多年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目前,我国呈现出家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攀升而居民幸福感增速缓慢的背离局面。作为缓解居民收入约束、平滑消费的重要手段,家庭债务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采用多年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城镇家庭债务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全样本,发现与无债务家庭相比,负债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更低。其次,对于负债家庭而言,债务主要通过降低居民婚姻可能性、恶化居民健康水平、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三个方面降低了负债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最后,从户主特征的角度看,债务规模的增加更多地降低了户主年龄为31-55岁阶段、学历为本科以下家庭居民的幸福感;从家庭特征来看,债务规模的增加更多地降低了中等收入以及小型化家庭居民的幸福感。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优化负债结构、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提出可参考的政策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家庭债务 居民幸福感 婚姻 健康 财务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入”抑或“挤出”:财政转移支付对消费的影响——基于家庭债务异质性视角
3
作者 毛凌琳 郭新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1,142,共9页
深刻理解家庭债务异质性背景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这对政府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具有重要价值。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6和2018年三轮面板数据,以及200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债务... 深刻理解家庭债务异质性背景下财政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这对政府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具有重要价值。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6和2018年三轮面板数据,以及200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债务异质性视角下财政转移支付的消费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挤入了家庭消费,随着家庭债务水平的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的挤入效应减弱,且家庭债务异质性导致的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财政转移支付冲击的反应存在差异;家庭债务异质性视角下财政转移支付对消费的影响可通过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两个渠道发挥作用;不同区域的家庭债务水平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消费效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考虑区域债务水平的差异来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合理控制家庭部门杠杆水平,降低家庭经济风险,提振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转移支付 异质性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力与城镇家庭债务风险:倒U形特征与机制解释
4
作者 罗娟 曾诗婕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7,共11页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构建了数字金融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大后减...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构建了数字金融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力通过增加非理性支出、提升信贷可得性和增加风险偏好扩大家庭债务规模,进而导致债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力也会通过增加财富积累能力和减少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实现资产增值和降低借贷成本,从而降低家庭债务风险,而两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是由数字金融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净效应决定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低资产城镇居民的数字金融能力与家庭债务风险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中、高资产城镇居民的数字金融能力与家庭债务风险呈现出倒U形特征;不同教育程度的城镇居民数字金融能力与其家庭债务风险之间均呈现倒U形特征,但受教育程度越高,拐点出现得越靠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能力 家庭债务风险 倒U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债务杠杆与居民主观幸福感
5
作者 吕重阳 臧旭恒 姚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5,共23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家庭债务杠杆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债务类型、风险阈值及对特殊群体的影响效应等视角进行拓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债务杠杆削弱了居民主观幸福感,且在克服内生性偏误和经过一系...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家庭债务杠杆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债务类型、风险阈值及对特殊群体的影响效应等视角进行拓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债务杠杆削弱了居民主观幸福感,且在克服内生性偏误和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杠杆对较高学历、高收入以及低金融知识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削弱程度更强。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债务杠杆主要通过流动性趋紧、损害身体健康和加剧婚姻不稳定性三个渠道削弱主观幸福感。进一步讨论发现,非住房负债和消费性负债能够缓解债务杠杆的幸福感削弱效应,而住房债务不具备这一特性;家庭债务杠杆削弱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阈值在12.13%左右;家庭债务杠杆尤其会降低财务脆弱性家庭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的研究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债务杠杆视角,对防范化解家庭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杠杆 主观幸福感 流动性约束 住房负债 消费性负债 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债务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军 马鹤桐 李光臣 《经济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50-182,共33页
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杠杆率持续上升,居民杠杆率已达世界前列。并且,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家庭对互联网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家庭债务水平。本文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至2018年的样本数据来研究互联网使用是否增加了家庭债... 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杠杆率持续上升,居民杠杆率已达世界前列。并且,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家庭对互联网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家庭债务水平。本文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至2018年的样本数据来研究互联网使用是否增加了家庭债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使用整体上对家庭债务水平上升有显著影响,互联网使用频率、互联网支出深度和使用渠道均加重了家庭债务水平。第二,网络借贷和网络支付在互联网使用影响家庭债务水平中发挥了调节作用。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债务水平在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家庭、城镇地区家庭、高资产与低学历家庭中有显著影响,在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家庭、高GDP地区家庭以及高收入家庭中影响力度更大。第四,采用工具变量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内生性检验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同时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债务水平影响在滞后1年时依然显著。本文研究丰富了家庭债务成因机制研究,为合理减轻家庭债务水平、防止家庭债务风险溢出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家庭债务水平 数字金融 网络支付 网络借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是否影响了家庭债务?——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林常青 涂钰珺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8,共10页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从信贷供求渠道验证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抑制了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更容易抑制...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从信贷供求渠道验证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抑制了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更容易抑制户主为低教育水平的家庭、农村户口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低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家庭的债务扩张。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通过紧缩信贷供给从而抑制了家庭债务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家庭债务 劳动力就业 信贷供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家庭债务风险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莫治磊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4期30-33,共4页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文章从家庭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等方面选取7个变量构建家庭债务风险指标,将家庭老年人口比作为人口老龄化的量化指标,实证分析了其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债务风险具有...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文章从家庭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等方面选取7个变量构建家庭债务风险指标,将家庭老年人口比作为人口老龄化的量化指标,实证分析了其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债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除家庭老年人口比之外,户主性别、家庭婚姻状况、医疗负债额等其他家庭特征也对家庭债务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则表明家庭老年人口比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在高收入家庭和高学历家庭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比 家庭债务风险 户主个人特征 家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基于CHFS的数据
9
作者 闫双娥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7-100,共4页
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探讨了消费性支出在移动支付导致家庭债务水平增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移动支付的发展对家庭的债务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移动支付导致了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大;消费性支出... 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探讨了消费性支出在移动支付导致家庭债务水平增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移动支付的发展对家庭的债务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移动支付导致了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大;消费性支出在移动支付与家庭债务之间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要持续推动移动支付方式,倡导居民理性消费,控制合理的家庭债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家庭债务 消费性支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支付对家庭债务水平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美辰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4277-4286,共10页
基于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研究移动支付对家庭债务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家庭群体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移动支付的使用显著提高家庭绝对债务水平和相对债务水平,进一步的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证实结... 基于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研究移动支付对家庭债务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家庭群体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移动支付的使用显著提高家庭绝对债务水平和相对债务水平,进一步的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的可靠性;促进家庭消费和信贷可得性是移动支付导致家庭债务水平提升的两个主要渠道;移动支付影响家庭债务水平在不同的家庭群体中呈现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进程中完善网络信贷平台风险监管机制、提升家庭适度消费和网络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家庭债务水平 家庭消费 网络信贷可得性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率?
11
作者 潘晶晶 许玉韫 张燕媛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4期1748-1758,共11页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在给家庭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债杠杆,增加债务风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在给家庭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债杠杆,增加债务风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通过缓解信贷约束、促进过度消费和降低不确定性推动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金融素养和数字素养水平较低以及依赖非正规借贷的群体的影响更明显,而提升家庭资产配置效率则会发挥一定的缓释作用。以上结论对防范农村家庭债务风险以及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in recent years, while bringing “digital dividends” to households, may also increase the debt leverage of households and increase debt risk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and Peking University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Index,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on rural household debt leverage ratio and its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will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rural household debt leverage ratio by easing credit constraints, promoting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reducing uncertainty.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on rural household debt leverage ratio is heterogeneous, and the impact on the groups with low financial literacy and digital literacy and those who rely on informal lending is more obvious, whil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will play a moderating role. The above conclusion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ng rural household debt risks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家庭债务杠杆率 信贷约束 过度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1997~2011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新华 杨佩鸿 刘子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7,共8页
运用单位根、协整和VECM的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97~2011年间家庭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增长1个单位,GDP相应增长0.03个单位。从短期来看,家庭债务增加促进经... 运用单位根、协整和VECM的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97~2011年间家庭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增长1个单位,GDP相应增长0.03个单位。从短期来看,家庭债务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实证结果,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完善消费借贷的相关制度,保持家庭债务合理增长,家庭应合理控制债务的规模和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宏观经济波动 VECM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家庭债务增长关系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新华 陈斌 伍再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99,共4页
文章采用1997-2012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少年人口抚养系数、居民消费、家庭债务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单位根和VECM的检验方法,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年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将促进家庭债务总额的增... 文章采用1997-2012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少年人口抚养系数、居民消费、家庭债务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单位根和VECM的检验方法,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年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将促进家庭债务总额的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居民消费总额和长期贷款利率的上涨则会促进家庭债务增长。基于实证结果,笔者建议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完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适量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同时深化金融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使家庭债务能保持平稳增长并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VECM 少年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释了近40%的产出波动。在短期中,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增长会促进总产出的扩张;长期中,高家庭债务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企业债务对产出的影响趋于平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借贷,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企业债务 宏观经济波动 S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CM模型的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新华 张思怡 刘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8,共6页
采用1997-2013年家庭债务、贷款价值比与GDP增长率等变量数据,在借鉴Kim的模型基础上,构建VECM模型,检验了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宽松的借贷约束促进了家庭债务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 采用1997-2013年家庭债务、贷款价值比与GDP增长率等变量数据,在借鉴Kim的模型基础上,构建VECM模型,检验了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宽松的借贷约束促进了家庭债务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借贷约束会导致家庭债务过高,阻碍长期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家庭债务等变量相比,贷款价值比、利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消费金融政策,居民应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可持续性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家庭债务 VECM 宏观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债务与财政支出效应——基于异质性家庭的DSGE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71,共16页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183上升为-0.121,长期政府投...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183上升为-0.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343上升到0.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债务、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增长是引起家庭债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市场建设,合理控制全社会的家庭债务规模,使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居民应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加强家庭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区域家庭债务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新华 赵醒 伍再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6-100,共5页
文章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际家庭债务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SLM及SEM模型,研究了省际区域家庭债务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1)我国家庭债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集聚效应,且样本期间的Mo-ran’s I指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我国家庭债务具有... 文章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际家庭债务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SLM及SEM模型,研究了省际区域家庭债务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1)我国家庭债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集聚效应,且样本期间的Mo-ran’s I指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我国家庭债务具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2)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家庭债务的增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即一个地区家庭债务的增长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家庭债务的增长;(3)住房价格及人均收入水平对家庭债务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均储蓄对家庭债务的影响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空间相关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C模型的家庭债务、房价与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文进 张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8-110,共3页
文章选取2001~2011年宏观季度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消费、家庭债务和房价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家庭债务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房价对消费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成本约束和替代效应的影响比较小;... 文章选取2001~2011年宏观季度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消费、家庭债务和房价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家庭债务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房价对消费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成本约束和替代效应的影响比较小;短期内,当偏离长期均衡时,三者将以-0.196129的弹性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消费与房价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家庭债务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家庭债务与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家庭债务不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C 消费 家庭债务 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素养能降低家庭债务负担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贾立 袁涛 邓国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12,共15页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家庭自评偿债能力作为主观债务负担指标,以家庭实际偿债所需期限与债务平均到期期限的差值作为客观债务负担指标,实证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家庭债务负担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素养能够显著降...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家庭自评偿债能力作为主观债务负担指标,以家庭实际偿债所需期限与债务平均到期期限的差值作为客观债务负担指标,实证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家庭债务负担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素养能够显著降低家庭主观债务负担和客观债务负担,并对实际偿债所需期限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债务平均到期期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增加家庭偿债资金、改善家庭借贷负债结构来降低家庭债务负担。本研究为理解金融素养与家庭债务负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助于了解影响家庭债务负担的因素,从而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金融素养 债务负担 家庭自评偿债能力 金融知识 借贷 偿债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