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生产活动状况及相关因素:一个基于生产性老龄化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岚 齐良书 +2 位作者 王本喜 李佳怿 陈功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5期58-67,共10页
本文描述了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生产活动,即帮助子女做家务和照料孙子女的状况,并利用生产性老龄化框架量化分析了与老年人是否参与家庭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2000—2010年总体而言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生产活... 本文描述了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生产活动,即帮助子女做家务和照料孙子女的状况,并利用生产性老龄化框架量化分析了与老年人是否参与家庭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2000—2010年总体而言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家庭生产活动的比例在下降,并且老年人的家庭生产活动参与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生产性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父母是否参与家庭生产活动与个体因素、情境因素显著相关,而目前环境因素和社会政策因素所起到的作用还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生产活动#生产性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老龄化的场域、惯习与活动选择研究
2
作者 袁晶 沈丹 +1 位作者 陈林 吴沁晔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研究在综合社会实践理论、生产性老龄化和生命历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老有所为的本土分析框架。通过交叉比较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老年人的退休活动及主观视角,发现:老年人的市场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研究在综合社会实践理论、生产性老龄化和生命历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老有所为的本土分析框架。通过交叉比较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老年人的退休活动及主观视角,发现:老年人的市场活动被制度和资本分化,脱离是惯习;退休活动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化,履行家庭责任优先其他活动选择;社区动员是助推老年人重返社会的关键。建议政府在市场、家庭和社会等场域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重视晚年资本建设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老龄化 日常活动 场域 惯习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生产性老龄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璐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82,共16页
基于改进的生产性老龄化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生产性老龄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存在四种生产性老龄化模式:低强度照料型、高强度照料型、居家劳动... 基于改进的生产性老龄化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生产性老龄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存在四种生产性老龄化模式:低强度照料型、高强度照料型、居家劳动型和在外工作型。多分类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年龄、功能状况,经济因素中的职业和收入,社会因素中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社会网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产性老龄化模式有显著影响,环境因素没有显著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对提高农村老年人生产性参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健康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老龄化 生产活动 农村老年人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尘肺病家庭病房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卜恒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034-1034,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治疗 尘肺病 家庭病房 弥漫纤维化 长期吸入 全身疾病 生产粉尘 职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方式变化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对湖北省600个农户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风田 裴培 +1 位作者 丁冬 普蓂喆 《西部论坛》 2013年第4期21-30,共10页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在"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演变中,有必要研究农户灌...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在"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演变中,有必要研究农户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其时间分配的影响。借鉴加里.贝克尔时间和家庭生产分析框架,根据时间分配理论,利用湖北省600个农户的样本数据,就灌溉方式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农民时间分配有较大的影响;集体灌溉的农户比家庭灌溉的农户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概率更高,时间也更长,从而可能比家庭灌溉的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但灌溉方式的变化对农户休闲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时间分配 集体灌溉 家庭灌溉 灌溉偏好 灌溉时间 从事农外创收活动时间 家庭内部生产时间 休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老年护理的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斌全 赵晓云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11期3101-310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护理 日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口老龄化 家庭为单位 护理模式 生产活动 护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家如何搞好经济核算
7
作者 朱雪明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4期4-5,共2页
农家搞好经济核算,就必须记好家庭会计帐。首先要在家庭成员中确定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熟悉生产经营活动的人担任家庭会计。然后根据家庭生产收支情况,设立能够反映和纪录农户生产和收支情况并能计算经营成果的帐表。帐表主要有以下... 农家搞好经济核算,就必须记好家庭会计帐。首先要在家庭成员中确定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熟悉生产经营活动的人担任家庭会计。然后根据家庭生产收支情况,设立能够反映和纪录农户生产和收支情况并能计算经营成果的帐表。帐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会计 收支情况 经营成果 农家 生产经营过程 文化程度 家庭生产 生产用固定资产 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尊老敬老传统 弘扬孝顺赡养美德
8
作者 杨德彰 《江苏统计》 1998年第12期35-36,共2页
1996年农普资料显示,我市农村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而总人口仍在稳步增长,其中61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由1964年的8.7%、1982年的11.6%、1990年的13.6%,已上升到1996年的13.9%,... 1996年农普资料显示,我市农村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而总人口仍在稳步增长,其中61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由1964年的8.7%、1982年的11.6%、1990年的13.6%,已上升到1996年的13.9%,这一事实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老敬老 农村养老问题 家庭养老 农村老人 社会养老 老龄化社会 生产劳动 三个层次 展望和建议 入院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 1986~1996年 被引量:12
9
《中国农村观察》 1997年第6期39-44,共6页
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1986-1996年农业部农研中心自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政策以来,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便成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在家庭经营中,农户是生产者、消费者和要素配置的决策者三... 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1986-1996年农业部农研中心自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政策以来,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便成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在家庭经营中,农户是生产者、消费者和要素配置的决策者三位一体,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农户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营收入 劳动力配置 农村劳动力 农户家庭经营 畜牧业 经营支出 生产固定资产 种植业 结构变动 农户经济活动
原文传递
浅谈原始乐舞的图腾性与氏族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冰琳 《舞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0,共1页
“图腾”(totem)一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Oiibways)方言,意为“彼之血族”、“种族”、“家庭”。对原始人来说,生活中和自然中有许多难以解释的事物,由于受当时太低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他们既不能通过自然正... “图腾”(totem)一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Oiibways)方言,意为“彼之血族”、“种族”、“家庭”。对原始人来说,生活中和自然中有许多难以解释的事物,由于受当时太低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他们既不能通过自然正确地认识自己,亦不能通过自己去认识自然。其结果就是把自然看成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灵魂。由于先民的生活与自然界的许多事休戚相关,如动物、植物、生产工具、家庭用品等,他们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有特殊关系,此物乃该氏族的保护者、祖先或象征,常以各种形式膜拜,比如各种庆典活动,以祈求得到保佑,原始乐舞即是氏族先民们表达这种情感的形式之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 家庭用品 生产力水平 生产工具 庆典活动 动植物 印第安 原始人 原始乐舞
原文传递
农业发展中的妇女参与及其作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德文 刘玫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主要利用1997年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情况、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种植业和畜牧业部门,妇女就业比例和劳动时间明显高于男性。由于女性和男性在获... 本文主要利用1997年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情况、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种植业和畜牧业部门,妇女就业比例和劳动时间明显高于男性。由于女性和男性在获得人力资本投资和生产性资源上的差距,家庭劳动分工在追求农户家庭效用最大化目标上是合理的,但它带来了男女不同性别的就业和收入差距。农业女性化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活动 农业发展 妇女 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 生产资源获得能力 家庭劳动分工 工资收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