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重塑技术”在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64-165,179,共3页
以家庭图、影响轮、家庭雕塑等为主要介入要素,将萨提亚家庭重塑技术应用于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互动的助人模式,引领学生在家庭的框架下联结内心状态与家庭历程之间的关系,梳理内心困惑,宣泄压抑的情感,探索自我,明确家庭成... 以家庭图、影响轮、家庭雕塑等为主要介入要素,将萨提亚家庭重塑技术应用于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互动的助人模式,引领学生在家庭的框架下联结内心状态与家庭历程之间的关系,梳理内心困惑,宣泄压抑的情感,探索自我,明确家庭成员互动状态与其人格养成之间的紧密关系。借此帮助其正视自己的心理世界,澄清认知,发现内在潜能,整合自身资源,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尊体验,消除症状,实现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 家庭重塑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的家庭重塑研究
2
作者 王淑强 《管理观察》 2011年第34期205-206,共2页
家庭重塑是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萨提亚家庭治疗方法强调家庭重塑的原因,家庭重塑的特点,并从社会群体、文化和客观因素方面更分析家庭重塑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家庭重塑 特点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感重塑研究——以W村为例
3
作者 魏小芳 周颖 王旭辉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以河南省林州市W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访谈方法对10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主要表现为情绪积压、出现偏差行为、错误认知和社交能力差四个方面。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运用萨... 以河南省林州市W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访谈方法对10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主要表现为情绪积压、出现偏差行为、错误认知和社交能力差四个方面。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通过三阶段七次小组活动,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重塑进行小组工作介入。研究表明,小组工作对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情感有催化作用,从留守儿童个人及其环境系统介入有助于缓解父母家庭功能缺位的负面影响,良好的家庭沟通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情感重塑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重塑与家庭重塑对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兰霞 毛孟雨 +1 位作者 王乐乐 张卓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基于Parker等的主动动机模型与溢出理论,探究了员工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对其次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工作-家庭促进和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针对93名员工为期5个工作日的每日研... 基于Parker等的主动动机模型与溢出理论,探究了员工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对其次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工作-家庭促进和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针对93名员工为期5个工作日的每日研究发现:当日工作重塑和家庭重塑均对员工次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日工作-家庭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工作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的正向影响,次日家庭-工作促进部分中介了当日家庭重塑对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工作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家庭支持感知正向调节当日家庭重塑与员工次日主动性行为间的关系。这些研究结论为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相关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重塑 家庭重塑 工作家庭促进 主动性行为 社会支持感知
原文传递
家风传统的弘扬与当代家庭的重塑 被引量:2
5
作者 蒙曼 《中华家教》 2021年第2期49-59,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家庭价值的特性,也因此形成了悠久的家教传统和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重视理论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家庭价值的特性,也因此形成了悠久的家教传统和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重视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筑牢德育本色、重塑健康家庭等方式弘扬悠久的家教传统,探索出一种既关照文化传统,又富于现代精神,解决中国当代家庭问题、丰富中国当代家庭价值的家教理论至关重要;塑造与个人、社会、国家良性互动的当代家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传统 家庭价值 当代家庭 家庭建设 家庭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重塑视域下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旭斌 倪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家庭人口流动加剧,分担家庭风险的家庭成员数量减少,家庭的保障能力呈弱化趋势。国家和社会救助是社会救济的重要手段,但二者无法替代家庭救助在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给予心理安慰方面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家庭人口流动加剧,分担家庭风险的家庭成员数量减少,家庭的保障能力呈弱化趋势。国家和社会救助是社会救济的重要手段,但二者无法替代家庭救助在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给予心理安慰方面的功能。我国社会救助立法遵循"去家庭化"理念,忽略了家庭的社会救助功能,因而在实施中遭遇诸多困境。从强化家庭的救助功能出发,我国社会救助立法应在科学界定社会救助概念的基础上,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制度设计中对家庭因素予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家庭功能重塑 社会救助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家庭重塑”技术
7
作者 潘楷文 枫月(图) 《世界博览》 2020年第21期58-61,共4页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多年患有胃病的女生,被医生治好了,按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后来,这位女生却又患上了抑郁症,不想活了,她说自己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多年的胃病治好了,怎么反而活不下去了呢?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一...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多年患有胃病的女生,被医生治好了,按理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后来,这位女生却又患上了抑郁症,不想活了,她说自己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多年的胃病治好了,怎么反而活不下去了呢?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位女生在患病这些年一直被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妈妈很好地照料;而现在,突然病好了,家人的悉心照料没妈妈也不再每天都陪在身边,于是这位女生心理上出现了失衡,就又患上了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重塑 胃病 女生心理 有意思 家人
原文传递
家庭治疗中该如何实施家庭重塑技术
8
作者 盛雪竹 《心理与健康》 2021年第8期26-27,共2页
个体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和自己的主要抚育者(这里通常指父亲和母亲)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三角关系,萨提亚认为这个基本三角关系是最先接纳我们的,也是我们日后感知世界方式的基础。针对这种三角关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开始浮现。萨... 个体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和自己的主要抚育者(这里通常指父亲和母亲)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三角关系,萨提亚认为这个基本三角关系是最先接纳我们的,也是我们日后感知世界方式的基础。针对这种三角关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开始浮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由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是一个有着独特理论和技术的家庭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萨提亚 三角关系 家庭重塑 理论和技术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变化与重塑——基于H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
9
作者 王月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5期201-203,共3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外出流动,使其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功能失调,由此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着手,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在情...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外出流动,使其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功能失调,由此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着手,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在情感支持、教育、保护等功能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多重路径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以期使留守儿童重享家庭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功能 变化 家庭功能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评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琪 杨帆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59,70,共3页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是建立在经验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她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成长改变的能量,症状行为是对误入歧途的适应性努力,而不是人的固有的个性特征。为此,她逐渐拓展了自我价值、家庭系统的内涵,形成了沟通姿态、转化历程等核心理...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是建立在经验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她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成长改变的能量,症状行为是对误入歧途的适应性努力,而不是人的固有的个性特征。为此,她逐渐拓展了自我价值、家庭系统的内涵,形成了沟通姿态、转化历程等核心理念,并开发出一系列生动实用的干预技术。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沟通姿态 转化历程 家庭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家庭教育与咨询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桂平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萨提亚家庭教育与咨询模式,以其对人性的尊重及积极乐观的资源取向,在家庭教育与咨询活动中占有独特地位。萨提亚模式的家庭教育与咨询,致力于发现导致问题或痛苦的家庭基本动力系统,从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沟通方式和家庭规则等领域,... 萨提亚家庭教育与咨询模式,以其对人性的尊重及积极乐观的资源取向,在家庭教育与咨询活动中占有独特地位。萨提亚模式的家庭教育与咨询,致力于发现导致问题或痛苦的家庭基本动力系统,从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沟通方式和家庭规则等领域,对家庭功能的开放与封闭特征进行基本评估;运用家庭重塑、个性部分舞会等技术,帮助来访者提升体验、释放被压抑的冲动和情感、发展更好的觉察力、学会认识和表达情绪,以及获得亲密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家庭教育与咨询模式 自我价值 沟通方式 家庭重塑 个性部分舞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明娟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萨提亚治疗模式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加"人性化",而非只是注重症状的消除。本文系统介绍了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人性认同过程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技术,以... 萨提亚治疗模式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加"人性化",而非只是注重症状的消除。本文系统介绍了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人性认同过程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技术,以期对此治疗模式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治疗 家庭重塑 肯定自我 他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治疗模式与积极心理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瑞 王晓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24期14-16,共3页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世界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大师,是美国家庭治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萨提亚的理论体系中,她最为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理念,她认为治疗应该以提高人的自尊、改善人际关系和让人活得更加自...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世界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大师,是美国家庭治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萨提亚的理论体系中,她最为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理念,她认为治疗应该以提高人的自尊、改善人际关系和让人活得更加自主为目的.而不是仅仅为了消除症状,这一点不仅能够与塞里格曼所提倡的积极心理学相一致。而且又对其做出了补充。本文主要是通过剖析萨提亚的治疗模式,以探索萨提亚理论体系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治疗模式 积极心理学 家庭重塑 个人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