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小板因子Ⅳ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威 金勇丰 +1 位作者 吴玉澄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将人血小板因子Ⅳ (HumanPlateletFactorⅣ ,简称hPF4)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PF4,并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 ,在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PF4。Sout... 将人血小板因子Ⅳ (HumanPlateletFactorⅣ ,简称hPF4)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PF4,并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 ,在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PF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hPF4基因。重组病毒以MOI=10感染家蚕培养细胞 (2× 10 6个细胞 )和家蚕 5龄幼虫 ,表达产物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生物活性 ,测得表达量在家蚕培养细胞中第 3天达到最高值为 6 0 88μg/ 2× 10 6个细胞 ;在蚕体内表达第 5天达到最高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因子Ⅳ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基因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2
作者 陈蔚青 史锋 +1 位作者 朱成钢 申屠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6,共5页
采用RT-PCR法从经LPS诱导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kin-4,hIL-4)基因。为高效表达hIL-4,促进其临床应用,将hIL-4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构建重组载体pBacPAK-hIL-4,并与线性化... 采用RT-PCR法从经LPS诱导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kin-4,hIL-4)基因。为高效表达hIL-4,促进其临床应用,将hIL-4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构建重组载体pBacPAK-hIL-4,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acPAK-hIL-4。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和蚕蛹(1×10^5PFU/头),表达产物以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用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测定表达产物体外生物活性。ELISA法结果表明hIL-4在感染病毒后96h的蚕血淋巴和120h的蚕蛹中表达量最高,分别达到2.3μg/mL蚕血淋巴和10.2μg/mL体液;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分子量约20kD;表达产物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 克隆 表达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保幼激素促进家蚕杆状病毒系统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厚伟 张志芳 +2 位作者 肖庆利 李卫国 何家禄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0-593,共4页
th instar silkworms were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containing phytase gene or wild type BmNPV at 48hr after ecdysis,then treated with 100ppm Juvenile hormone.It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hytase ... th instar silkworms were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containing phytase gene or wild type BmNPV at 48hr after ecdysis,then treated with 100ppm Juvenile hormone.It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hytase gene and polyhedrin gene per silkworm was increased by 30% and 40%,respectively.The LT 50 was lengthened for more than 4h,and the average weight of sick silkworm was increased by 1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expression efficiency of phytase gene and polyhedrin gene was mainly caused by longer time of virus replication in silkworm after the treatment of Juvenile horm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保幼激素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表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永平 王方海 +2 位作者 苏志坚 李广宏 庞义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具有表达水平高、表达产物可进行翻译后加工,并可通过感染昆虫幼虫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基因工程产品,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真核表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产生、发...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具有表达水平高、表达产物可进行翻译后加工,并可通过感染昆虫幼虫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基因工程产品,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真核表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技术原理,同时概述了该系统在基础研究、医药和农林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基础研究 医药 农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Polh^+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曹翠平 兰丽盼 +3 位作者 姚慧鹏 何芳青 郭爱芹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为利用杆状病毒的强启动子——多角体启动子而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一般是多角体缺失型(polh-)病毒。为了解决家蚕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中病毒必需经皮接种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建立家蚕Bac-to-Bac快速表达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形成多角... 为利用杆状病毒的强启动子——多角体启动子而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一般是多角体缺失型(polh-)病毒。为了解决家蚕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中病毒必需经皮接种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建立家蚕Bac-to-Bac快速表达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形成多角体的家蚕Polh+ Bac-to-Bac表达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产生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的重组病毒,获得的该重组病毒能在培养细胞内表达,也能通过经口添食感染表达。利用EGFP报告基因分析了该系统的表达效果,构建的重组病毒不仅有效表达了EGFP蛋白,还在细胞核中形成了大量多角体。该系统较好解决了重组病毒必需经皮接种感染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宽了杆状病毒在生物杀虫剂、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多角体 经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酶学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兵 姚斌 +4 位作者 肖庆利 季平 汪生鹏 何家禄 吴祥甫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将从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 96 3克隆并经改造后的植酸酶基因在昆虫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 ,SDS PAGE电泳检测蚕体和蛹的表达量分别达到 1.4 3g L血淋巴液和 1.90g L血淋巴液。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蚕体和蛹的表达活性分别为 ... 将从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 96 3克隆并经改造后的植酸酶基因在昆虫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 ,SDS PAGE电泳检测蚕体和蛹的表达量分别达到 1.4 3g L血淋巴液和 1.90g L血淋巴液。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蚕体和蛹的表达活性分别为 4 .6 7× 10 8u L血淋巴液和 5 .99× 10 8u L血淋巴液。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为 5 0~6 0℃ ,最适pH值为 5 .5~ 5 .0和 2 .5。研究表明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植酸酶具有耐酸性和抗高温的特性 ,可以用于生产饲用植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基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基因表达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及其在动物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文云 马兴元 潘树德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6-37,共2页
就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表达载体以蚕体为表达外源基因的特点和优点进行综述 。
关键词 杆状病毒 载体表达系统 疫苗生产 家蚕 兽用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韵 易咏竹 +2 位作者 李志勇 张志芳 柳纪省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O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O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O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O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P1-2A3C。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血凝方法检测血淋巴中的表达产物:目的蛋白在感染病毒后120 h的蚕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128。结果显示O型FMDV的P1-2A3C基因已在家蚕体内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P1-2A3C基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长激素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9
9
作者 欧阳菁 魏平华 +4 位作者 杨林 谢明权 杨洁 龙綮新 王珣章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3期285-290,共6页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 (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 ,得到 pGHcDNA的全序列 ,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 pSXIVVI+ X3/ 4构建出含 pGH基因的重组质粒 pX3/ 4 pG...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 (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 ,得到 pGHcDNA的全序列 ,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 pSXIVVI+ X3/ 4构建出含 pGH基因的重组质粒 pX3/ 4 pGH。将 pX3/ 4 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 OCC- DNA共转染Sf9细胞 ,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 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重组病毒AcMNPV pX3/ 4 pGH OCC+ 。感染重组毒株的Hi 5细胞可溶蛋白及其培养上清的SDS PAGE和Westernblot的分析结果表明 ,感染细胞的蛋白电泳带的 2 0 .7kDa处有一条猪生长激素特异带 ,但培养上清中没有。凝胶黑度扫描估测结果显示 pGH蛋白占细胞可溶蛋白的 4 .4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生长激素基因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力 侯纬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3-348,共6页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高效的表达外源基因系统。由于多角体病毒中多角体蛋白基因的非必需性、高表达性、重组病毒的易鉴定等特性,以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强启动子使其特别适于基因工程中作为表达载体,借助于转移载体...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高效的表达外源基因系统。由于多角体病毒中多角体蛋白基因的非必需性、高表达性、重组病毒的易鉴定等特性,以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强启动子使其特别适于基因工程中作为表达载体,借助于转移载体可将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野生型AcMNPV中,在一个被转移载体和野生型AcMNPV共转染的细胞内,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完成目的基因的转移。应用不同的转移载体可表达出融合及非融合蛋白质。经该系统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其中大部分进行翻译后剪接产生与天然蛋白质相似的重组蛋白质。这些产物的抗原性,免疫原性和功能都与天然蛋白质非常相似。目前,应用该系统已成功地表达了许多酶、生长因子、病毒抗原包括病毒的外壳蛋白等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本文对如何最大限度表达外源基因及该表达系统的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表达系统 载体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组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6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司 钟云平 +3 位作者 张海花 应慧慧 于威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幼儿严重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VP6为轮状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天然VP6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A组轮状病毒T114中国地方株VP6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BacPAK8中,并将重组质粒p...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幼儿严重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VP6为轮状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天然VP6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A组轮状病毒T114中国地方株VP6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BacPAK8中,并将重组质粒pBacPAK8-VP6与线性化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6DNA共转染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NPV-VP6。用BmNPV-VP6感染BmN细胞和家蚕5龄幼虫,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在BmN细胞和家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中均可检测到120 kD的特异性条带,提示重组VP6蛋白在家蚕中获得表达,与VP6三体形式的大小相符合。ELISA检测结果显示,重组VP6蛋白在BmN细胞和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表达分别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6天达到最高水平。VP6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成功表达可为新型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VP6蛋白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与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嵌合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载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航 田永强 +2 位作者 张韵 李志勇 柳纪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A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A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中的VP1和VP3以及亚洲Ⅰ型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A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A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中的VP1和VP3以及亚洲Ⅰ型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P1-2A3C。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淋巴中的表达产物,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感染病毒后108 h的蚕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A型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 024,而亚洲Ⅰ型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2 048。结果表明A型和亚洲Ⅰ型FMDV的P1-2A3C基因已在家蚕体内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口蹄疫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P1—2A3C基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和幼虫体内表达β-淀粉样蛋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司 张海花 +1 位作者 陆玲鸿 张文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0-855,共6页
作为阿尔茨海默症(AD)重要神经病理学特征之一的脑内老年斑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Aβ40和Aβ42聚集而成,Aβ42是其中的毒性成分。Aβ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对不同的转基因AD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中以注射方式给药容易诱发炎症反应... 作为阿尔茨海默症(AD)重要神经病理学特征之一的脑内老年斑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Aβ40和Aβ42聚集而成,Aβ42是其中的毒性成分。Aβ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对不同的转基因AD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中以注射方式给药容易诱发炎症反应。为了能够更好、更安全地采用主动的Aβ免疫疗法达到预防和治疗AD的目的,尝试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Aβ42蛋白。将Aβ42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B acP AK8中,并使该重组质粒和家蚕杆状病毒Bm-BacP AK6线性化的DNA共转染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经筛选、纯化获得的重组病毒命名为BmN PV-Aβ42。用BmN PV-Aβ42感染BmN细胞和家蚕5龄起蚕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在BmN细胞和5龄幼虫血淋巴中均可检测到5 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证明重组Aβ42蛋白表达成功。ELISA检测显示,重组Aβ42肽在感染后第4天的BmN细胞和感染后第6天的5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分别达到1.1 pg/个、2μg/mL。进一步提高Aβ4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效率,有望为研发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食性疫苗提供新型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免疫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培养细胞 幼虫血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其在口蹄疫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洪鑫 李志勇 +1 位作者 白银梅 柳纪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6-778,共3页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播...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目前除了北美、澳洲等地区外,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流行。最近几年,一些已经消灭FMD的国家又再次爆发,FMD防制形势依然严峻。在FMD防制中,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采取疫苗免疫是防制其发生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因此,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制备和新型疫苗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疫苗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FMD病毒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人兽共患传染病 动物传染病 应用 流行病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与疫苗研制的30年回顾 被引量:13
15
作者 于永利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4期1-15,共15页
1983年12月,一篇关于用昆虫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重组人β干扰素文章的发表,标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诞生。迄今为止,已采用BEVS表达生产了数千种重组蛋白,其中7种已被成功用于商... 1983年12月,一篇关于用昆虫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重组人β干扰素文章的发表,标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诞生。迄今为止,已采用BEVS表达生产了数千种重组蛋白,其中7种已被成功用于商品化人用或兽用疫苗的抗原。仅对30年来基于BEVS的疫苗研制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κ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鑫 宋浩志 +2 位作者 刘兴健 李轶女 张志芳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御。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鸡κ干扰素,根据已报道的序列对鸡κ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进行家蚕密码子优化,并利用共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用...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御。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鸡κ干扰素,根据已报道的序列对鸡κ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进行家蚕密码子优化,并利用共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用重组杆状病毒。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家蚕,成功获得了大量鸡κ干扰素的表达产物,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产物进行了检测鉴定。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对干扰素κ抑制VSV-GFP感染鸡成纤维细胞(CEF)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干扰素κ的抗病毒效价可以达到(1.04±0.23)×107 IU·mL-1以上。高效价鸡κ干扰素的成功表达为其在抗家禽疫病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κ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杆状病毒载体构建及外源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红娟 鲁成 《蚕学通讯》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杆状病毒载体构建方法,分析了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因素,概述了近年来家蚕杆状病毒栽体在蚕体内表达外源基因产物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这一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家蚕 杆状病毒载体 外源基因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海 胡少敏 +1 位作者 吴忠道 余新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4期176-179,共4页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启动子 ,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下游 ,获得重组病毒 ,这种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复制的同时 ,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表达载体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为真核表达载体 ,...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启动子 ,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下游 ,获得重组病毒 ,这种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复制的同时 ,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表达载体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为真核表达载体 ,该系统区别于其他表达系统的特点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目的基因容量、表达效率、目的蛋白活性、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寄生虫学 BEVS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尿激酶与Annexin V的融合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19
作者 王丽鸳 金勇丰 +1 位作者 朱成钢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将低分子量尿激酶与膜联蛋白 (AnnexinV)的融合基因重组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UKAV ,并与线性化的病毒Bm 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UKAV。将重组病毒BacPAK UKAV感染家蚕培养细... 将低分子量尿激酶与膜联蛋白 (AnnexinV)的融合基因重组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UKAV ,并与线性化的病毒Bm 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UKAV。将重组病毒BacPAK UKAV感染家蚕培养细胞 (MOI=10 )和 5龄幼虫 (10 5pfu/头 ) ,Western印迹方法表明表达产物大小约为 6 9kD。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测定表达产物的纤溶活性 ,其融合蛋白具有明显的纤溶活性 ,约为 5× 10 -5U/个细胞。用APTT法测定表达产物的抗凝活性 ,比野生病毒Bm PAK6感染表达产物的APTT时间延长了 1倍以上 ,表现出明显的抗凝活性。体外实验表明 ,家蚕培养细胞和幼虫表达的重组低分子量尿激酶与AnnexinV融合蛋白具有溶栓与抗栓双功能。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具有溶栓抗栓功能的血栓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尿激酶 ANNEXINV 膜联蛋白V 融合基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基因表达 溶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20
作者 陈新华 杨林 +4 位作者 龙綮新 王章 陈曲侯 洪文洲 陈焕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与国际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 ,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8% ,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利用杆状病毒GST融合载体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 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与国际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 ,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8% ,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利用杆状病毒GST融合载体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均证明了表达产物为 71ku的GST gD融合蛋白 ,其产量占细胞不溶蛋白量的 2 0 %左右 .以GST gD融合蛋白作为抗原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 ,结果表明表达的GST gD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不仅能诱导小鼠产生血清抗体 (1∶12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鄂A株 囊膜蛋白gD基因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