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辛国鹏 毛敏 +3 位作者 刘信平 马文涛 马杰 张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23)附近;而亲电活性位点位于氧原子(O32)及其附近.前线分子轨道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都位于酮基氧(O32)和羟基氧(O20)附近,说明这些位点易与亲电试剂反应.而最低空轨道(LUMO)位于碳原子(C12、C13、C14)区域,表明这些区域可与亲核试剂反应.简缩福井函数(f)结果证实了位于C-O-C键中的氧原子的f-值的亲电活性较其他位点氧原子大;而位于C8碳原子的f^(+)值较大,因此该位点亲核活性较强.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所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相差不大,这就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较为可靠的.从而为实验和理论研究二氢杨梅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活性位点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ZSM-5分子筛酸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鸣芝 段宏昌 +5 位作者 吕鹏刚 潘志爽 王漫云 蔡进军 郑云锋 刘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314-318,共5页
从分子筛改性、酸性位点、酸类型、酸强度等方面对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ZSM-5分子筛酸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指出今后采用DFT计算ZSM-5分子筛酸性时,应注重簇模型的选取,准确固定... 从分子筛改性、酸性位点、酸类型、酸强度等方面对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ZSM-5分子筛酸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指出今后采用DFT计算ZSM-5分子筛酸性时,应注重簇模型的选取,准确固定原子的位置,建立分子筛双或多酸性中心协同研究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计算 酸性质 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100)表面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玉琼 陈建华 +1 位作者 陈晔 郭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92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理想黄铁矿(100)表面的结构弛豫、原子的Mulliken布居以及电子结构,并解释黄铁矿体相中电荷分布异常的原因。从浮选角度分析表面结构和性质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100)表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理想黄铁矿(100)表面的结构弛豫、原子的Mulliken布居以及电子结构,并解释黄铁矿体相中电荷分布异常的原因。从浮选角度分析表面结构和性质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100)表面弛豫较小,表面Fe-S相互作用相对于体相增强;表面5配位的铁原子具有较高的活性;表面层铁硫原子的能隙降低;表面层的导电性强于体相的,表面的电化学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Mulliken布居 电子结构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001)、Al(110)、Al(111)面表面能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芳英 滕英元 +1 位作者 张美霞 朱圣龙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采用超晶胞模型 ,计算了Al(0 0 1)、Al(110 )、Al(111)面的表面能 .计算表明 ,Al(0 0 1)面的表面能为 0 87eV ,Al(110 )面为 1 0 7eV ,Al(111)面为 0 76eV .分析了表面能差异与表面电荷平均面密度的关系 ,表面原...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采用超晶胞模型 ,计算了Al(0 0 1)、Al(110 )、Al(111)面的表面能 .计算表明 ,Al(0 0 1)面的表面能为 0 87eV ,Al(110 )面为 1 0 7eV ,Al(111)面为 0 76eV .分析了表面能差异与表面电荷平均面密度的关系 ,表面原子层和次表面原子层的电荷面密度在s,p轨道上重新分布 .表面原子层电荷密度越大 ,表面能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 表面能 电荷面密度 电荷密度 晶胞 平均 计算 表面电荷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电子亲和势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喻典 梁国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 LDA、DFT LDA/NL和改进的Slater过渡态方法,把元素的电子亲和势的计算扩展到周期表的103种元素。计算中考虑了相对论效应。计算结果比以前Robles和Bartolotti等用密度泛函理论的XGL和Xα近似的交换相关泛函的计...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 LDA、DFT LDA/NL和改进的Slater过渡态方法,把元素的电子亲和势的计算扩展到周期表的103种元素。计算中考虑了相对论效应。计算结果比以前Robles和Bartolotti等用密度泛函理论的XGL和Xα近似的交换相关泛函的计算结果有所改进,更接近Pearson的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 过渡态 近似 相对论效应 dft 周期表 中考 元素 计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极化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基组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韦永勤 吴克琛 +6 位作者 林晨升 莽朝永 刘萍 张明昕 洪涛 周张锋 庄伯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由于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分子外层电子行为及激发性质密切相关 ,扩散函数对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极化率计算非常重要 .在ADF程序中的DZP基组基础上缀加扩散函数 ,构造出我们称之为DZP +df的新基组 .通过对 5个模型分子的含频二阶非线性... 由于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分子外层电子行为及激发性质密切相关 ,扩散函数对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极化率计算非常重要 .在ADF程序中的DZP基组基础上缀加扩散函数 ,构造出我们称之为DZP +df的新基组 .通过对 5个模型分子的含频二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表明新基组可以得出较DZP基组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 ,同时比较ADF程序内置带有扩散函数的大基组 ,计算量大为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极化率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基组效应 扩散函数 金属有机化合物 过渡金属簇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氘代甲烷振动频率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陆春海 陈文凯 +3 位作者 廖俊生 王怀胜 汪小琳 孙颖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 6 31G 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优化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用上述方法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分子进行了分子的振动基频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5种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 6 31G 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优化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用上述方法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分子进行了分子的振动基频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5种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 6 3% ,最小相对偏差为 1 1%。标度后振动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 - 2 9% ,最小相对偏差为 0 1%。分子等容热容和熵随着氘取代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总能和焓却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氘代甲烷 振动频率 甲烷 从头计算 热力学性质 分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铜活性炭吸附一氧化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5
8
作者 黎军 马正飞 +1 位作者 刘晓勤 姚虎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03-908,i002,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相对论有效核势方法,用C16H10,C13H9,C12H12原子簇模型模拟活性炭表面,计算得到了CO在载铜活性炭上的吸附位、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研究表明:载铜活性炭吸附CO的过程,本质上是Cu(I)通过σ-π配键与CO络合,形成Cu—C键的...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相对论有效核势方法,用C16H10,C13H9,C12H12原子簇模型模拟活性炭表面,计算得到了CO在载铜活性炭上的吸附位、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研究表明:载铜活性炭吸附CO的过程,本质上是Cu(I)通过σ-π配键与CO络合,形成Cu—C键的过程.载铜活性炭对CO的络合吸附能在50~60kJ/mol之间,远大于活性炭对CO的物理吸附能(9.15kJ/mol),因而络合吸附更稳定,选择性也更高.Cu(I)选择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一个Cu(I)至多可以吸附一个到两个CO分子,但吸附一个CO比吸附两个CO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载铜 理论计算 一氧化碳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能 模型模拟 络合吸附 选择吸附 CO分子 相对论 原子簇 吸附位 mol 表面 构型 配键 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铂结构和性质研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宋伟新 蔡雪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1,共5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TD-DFT理论基础上研究了酞菁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原子电荷,分子轨道能量,紫外-可见吸收和红外光谱,并将酞菁铂的电子吸收光谱的主要吸收进行了归属,并对红外光谱中特征峰进行了指认。
关键词 酞菁铂 红外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GTz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银 宁艳利 +2 位作者 康莹 宋纪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8,共9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温度200.0~800.0K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而结合能不仅取决于氢键。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的二聚过程在200.0K均能自发进行,表明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在室温可以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含能材料 3 6-二硝基胍基-1 2 4 5-四嗪(DNGTz)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基合金氧还原催化剂设计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利辉 陈胜利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t-Co、Pt-Ni、Pt-Cu、Pt-Zn、Pt-Mo和Pt-W等合金可能具有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所预期的大部分催化剂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支持.另外,Pt-Zn和Pt-Mo体系目前报道尚不多,值得进一步细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催化剂设计 Pt基合金 氧还原反应(O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偶氮苯衍生物顺反构型的理论计算
12
作者 李珂庆 殷园园 +2 位作者 张祥 姜垒 付阳 《河南科学》 2025年第4期512-517,共6页
偶氮苯衍生物作为典型的光异构分子,在光智能材料领域受到大家的青睐。其顺反构型可以通过可见光与紫外光的照射来相互转换,理论计算对光异构化过程的原理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报道对偶氮苯衍生物分子顺反构型的理论计算研究... 偶氮苯衍生物作为典型的光异构分子,在光智能材料领域受到大家的青睐。其顺反构型可以通过可见光与紫外光的照射来相互转换,理论计算对光异构化过程的原理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报道对偶氮苯衍生物分子顺反构型的理论计算研究。通过DFT密度泛函理论对对二氨基偶氮苯衍生物的两种构型进行理论计算,利用B3LYP/6-31G(d)基组对两组顺反构型进行分子模拟优化。通过模拟分子前线轨道(LUMO轨道、HOMO轨道)、红外光谱(IR spectra)得出这两种构型在能量、分子前线轨道的分布以及红外光谱上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反式构型较为稳定。在红外光谱上,其1650~1500 cm^(-1)为仲胺的弯曲振动区域,可作为区分伯胺与仲胺的明显特征。同时利用福井函数(Fukui Function)和Mulliken电荷分布对偶氮苯衍生物G5进行计算模拟,预测了该化合物的反应位点,结果表明提供电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胺基上。以上结论为偶氮苯类化合物在反应位点的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也为更好地设计光智能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衍生物 顺反构型 理论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相对论与非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高精度计算方法和程序
13
作者 王繁 胡向前 +1 位作者 洪功义 黎乐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在已有的高精度非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程序中编入新的方法进行近似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产生对称性群轨道和实现解析能量梯度计算及几何构型自动优化功能的程序。改进了原有程序的数值积分方案并且在MPICH环境下实现了程序的并行化... 在已有的高精度非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程序中编入新的方法进行近似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产生对称性群轨道和实现解析能量梯度计算及几何构型自动优化功能的程序。改进了原有程序的数值积分方案并且在MPICH环境下实现了程序的并行化。程序能满足对各种体系 ,特别是含重元素的体系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的一般要求。对扩展后程序的功能和结构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相对论效应 解析能量梯度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富勒烯C_(70)对偏二甲肼与NO_(2)的抽氢反应机制
14
作者 赵子航 慕晓刚 +1 位作者 王生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4,I0004,共9页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结果表明,UDMH分子在C_(70)表面表现为两种吸附构型,主要发生物理吸附且吸附能较小,C_(70)分子的加入并未改变UDMH分解的初始和次级反应位点,在与NO_(2)抽氢反应时表现为在NH _(2)基团上依次发生。与纯UDMH分解相比,A、B两种吸附构型中UDMH分解初始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下降了19.4 kJ/mol、21.1 kJ/mol,反应热分别降低了24.2 kJ/mol和27 kJ/mol。因此,C_(70)对于UDMH分解的前两步反应具有催化能力,能够促进UDMH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富勒烯C_(70) 偏二甲肼 UDMH 密度泛函理论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在光催化中的普遍应用
15
作者 杜仕文 章福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36,共36页
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对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深入理解光催化剂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优化和提升... 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对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深入理解光催化剂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优化和提升光催化效率至关重要.尽管科研人员在设计开发用于光催化反应的新材料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对半导体的内在性质、表面活性位点和催化反应机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仍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揭示材料内禀电子结构性质和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正逐渐获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且,随着计算方法的不断优化,该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代表性研究工作,深入探讨了DFT计算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首先,总结了DFT计算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六大优势:(1)预测光催化材料的电子结构,如能带结构、能带间隙和能级;(2)预测表面反应的吸附位点、吸附能等变化;(3)在原子水平上揭示电荷转移过程,包括电子和空穴的运动;(4)阐明光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5)预测光催化材料中空位、间隙和掺杂等缺陷的形成及其影响;(6)阐明光催化反应的机理细节,包括中间物种、过渡态和反应途径等.接着,简要概述了常用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软件和计算方法,并特别关注了如何利用不同策略来纠正传统DFT方法对半导体电子结构特性的不适当估计.随后,分析了基于DFT计算的半导体电子和能量特性的典型研究案例,如能带结构、态密度、电荷分布、功函数、形成能和吸附自由能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半导体催化剂在多种太阳能驱动反应中的基本应用,包括析氢反应、析氧反应、氧还原反应、CO_(2)还原反应和氮还原反应等.最后,指出了DFT计算在光催化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综上,本文系统综述了DFT计算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旨在深入理解光催化反应中“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为未来开发设计用于太阳能到化学能催化转化的高效稳定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能量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16
作者 周亚红 郑天 +1 位作者 马雨凡 吴国萍 《分析化学进展》 2019年第4期203-210,共8页
本课题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吗啡类分子结构与光谱的研究,利用6-311+G*机组对吗啡类毒品分子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并通过频率计算,获得吗啡类毒品的拉曼光谱,在此基础上,用高斯计算软件对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吗啡类分子理论计... 本课题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吗啡类分子结构与光谱的研究,利用6-311+G*机组对吗啡类毒品分子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并通过频率计算,获得吗啡类毒品的拉曼光谱,在此基础上,用高斯计算软件对分子的振动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吗啡类分子理论计算拉曼光谱与实际检测拉曼光谱的差异,得到其识别模型,为吗啡类分子实际检测提供理论基础,以此来达到监控监测吗啡类毒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拉曼光谱 高斯计算软件 吗啡类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自由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镁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英文)
17
作者 周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784,共7页
用DFT方法计算分析了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自由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镁配合物的分子和电子结构,理论计算的键参数和单晶结构测定结果一致。进一步对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自由四氮杂卟啉的红外光谱进行了... 用DFT方法计算分析了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自由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镁配合物的分子和电子结构,理论计算的键参数和单晶结构测定结果一致。进一步对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自由四氮杂卟啉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正则坐标分析和光谱模拟,以及用TD-DFT方法对1,2,5-噻重氮和1,4-二正戊氧基苯环化的四氮杂卟啉金属镁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谱峰归属,比较了四氮杂卟啉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性质对四氮杂卟啉衍生物光谱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卟啉 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负性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值与氧化物超导电性
18
作者 洪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研究了氧化物的超导电性与元素电负性之间的关系。笔者用电负性均衡值Xcq作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新的经验判据 ,并用一个式子确定氧化物中元素电负性的均衡值Xcq 笔者用该式计算了 2 30种氧化物超导体的电负性均衡值Xcq,结果表明 ,所有氧... 研究了氧化物的超导电性与元素电负性之间的关系。笔者用电负性均衡值Xcq作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新的经验判据 ,并用一个式子确定氧化物中元素电负性的均衡值Xcq 笔者用该式计算了 2 30种氧化物超导体的电负性均衡值Xcq,结果表明 ,所有氧化物超导体的电负性均衡值Xcq集中在 5 .0 0到5 .63这样窄的范围内 ,而电负性均衡值在此范围之外的氧化物都不具有超导性。该判据几乎适用于一切氧化物超导体。显然 ,笔者的工作对进一步探讨氧化物的超导机制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超导体 电负性均衡值 密度泛函理论 计算 超导电性 电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氯普胺的量化计算理论研究
19
作者 刘存海 刘芬芬 +1 位作者 金靓婕 郭冰 《药物化学》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算法,基于6-31G(d)理论基组,深入探讨了甲氧氯普胺分子的结构特性,成功获取了其稳定的分子构象及红外光谱属性。研究揭示,甲氧氯普胺的红外振动光谱因振动模式的差异,主要分布于三个频率范围:低频段(0~500... 本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算法,基于6-31G(d)理论基组,深入探讨了甲氧氯普胺分子的结构特性,成功获取了其稳定的分子构象及红外光谱属性。研究揭示,甲氧氯普胺的红外振动光谱因振动模式的差异,主要分布于三个频率范围:低频段(0~500) cm−1、中频段(500~2000) cm−1和高频段(2000~4000) cm−1。此外,由于简并振动及非红外活性振动的存在,实际红外光谱中可辨识的谱线少于理论预测的简正振动数目。In this paper, the B3LYP algorithm withi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based on the 6-31G(d) theoretical basis set, is employed to delve in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oclopramide molecule. Stable molecular conformations and infrare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metoclopramide a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infrared vibrational spectrum of metoclopramide is mainly distributed across three frequency ranges due to different vibrational modes: the low-frequency range (0~500) cm−1, the mid-frequency range (500~2000) cm−1, and the high-frequency range (2000~4000) cm−1. Additional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egenerate vibrations and non-infrared-active vibrations, the number of identifiable spectral lines in the actual infrared spectrum is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normal vibrations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氯普胺分子 dft (密度泛函理论) 简并 红外光谱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_2F)^+结构和稳定性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
作者 王伟周 张愚 王一波 《贵州科学》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 B3L YP,MP2 ,QCISD,QCISD(T) ,CCSD(T) ,CBS- Q,G2 (MP2 )和 G2的理论水平下 ,对 (Cl2 F) +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Cl2 F) + 的两种构型 (Cl FCl) + (C2 V构型 )和 (Cl Cl F) + (CS构型 )都有可能存在 ,且(Cl Cl F... 在 B3L YP,MP2 ,QCISD,QCISD(T) ,CCSD(T) ,CBS- Q,G2 (MP2 )和 G2的理论水平下 ,对 (Cl2 F) +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Cl2 F) + 的两种构型 (Cl FCl) + (C2 V构型 )和 (Cl Cl F) + (CS构型 )都有可能存在 ,且(Cl Cl F) +比 (Cl FCl) +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Cl2F)^+ 结构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