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EGCG与Zn(Ⅱ)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江腾 马万福 +1 位作者 谢楠 周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91-2296,共6页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NMR)谱研究了茶多酚类衍生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Zn(Ⅱ)离子的相互作用,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EGCG与Zn(Ⅱ)离子络合前后的空间结构及其紫外和核磁共振谱....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1H核磁共振(NMR)谱研究了茶多酚类衍生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Zn(Ⅱ)离子的相互作用,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EGCG与Zn(Ⅱ)离子络合前后的空间结构及其紫外和核磁共振谱.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表明:EGCG主要构象是其芳香B环以e键(平伏键)及芳香D环以a键(直立键)形式共同与C环链接.EGCG通过其芳香D环上酚羟基与Zn(11)离子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Zn(Ⅱ)与EGCG摩尔比为1:1的Zn(Ⅱ)-EGCG四面体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络合物:儿茶素: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的茶多酚分子EGCG和GCG的光谱计算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建成 唐延林 +3 位作者 常瑞 魏晓楠 袁荔 袁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6-1851,共6页
茶多酚是绿茶中主要生化活性成分之一。选取茶多酚中含量较高,同时也是性质较活泼、功效较明显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异构体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分子做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计算和研究。使用Gaussian软件,采用B3... 茶多酚是绿茶中主要生化活性成分之一。选取茶多酚中含量较高,同时也是性质较活泼、功效较明显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异构体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分子做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计算和研究。使用Gaussian软件,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DFT)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其几何构型。频率计算得到红外光谱后,再进行振动特征分析,可以看到在EGCG和GCG的红外光谱图中每个振动模式下所有基团振动的权重,结合谱图做出相应的振动归属和对比分析。发现:两分子红外谱图相似,分别在1711和1717cm^-1处为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苯环上酚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集中在3500~3800cm^-1,1000~1600cm^-1的多个峰都有苯环面内弯曲振动参与,在1350和1280cm^-1附近吸收峰是亚甲基次甲基面内弯曲振动引起的,在500cm^-1以下吸收峰都为原子的面外弯曲振动。采用固相粉末压片法,使用IRPRESTIGE-21红外光谱仪测量了EGCG分子的红外光谱(400~4000cm^-1),对比理论计算的EGCG分子红外光谱各吸收峰位值,发现在固相中实际测得的EGCG分子的红外光谱与气相下的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理论计算值略微有些红移,原因可能是理论计算在气相条件下采用的势函数存在误差,相比于无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气相,实际测量固相光谱的分子键强度比气相条件下要略大些。使用Gaussian软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选取乙醇作为溶剂,计算了EGCG分子的15个激发态,分析了激发态的组成和能级跃迁情况。计算所得的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229.3和276.4nm处,主要对应p电子与苯环π键上电子形成的p-π共轭的电子跃迁及苯环、杂环上π→π*跃迁。从分析振子强度得知,基态跃迁到S4,S5,S6和S12激发态为产生紫外光谱的主要原因,另外的激发态可能为禁阻跃迁,振子强度均小于0.01。上述计算值与使用UV-6100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所测得的EGCG分子在乙醇溶剂中235.1和278.7nm的最大吸收峰吻合,计算值略有蓝移,可能是茶多酚提取时或本身就带有弱碱性所致。该研究可为研究EGCG分子和GCG分子的性质和生物活性及茶多酚的抗氧化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密度泛函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