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1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位X线检查在寰枢关节失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罗容智 李东明 +2 位作者 罗铧 曾桔 吴海燕 《四川医学》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过屈功能位X线检查在寰枢关节失稳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6月到2022年6月经颈椎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影像诊断为寰枢关节失稳患者52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64例颈椎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寰枢关节正常...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过屈功能位X线检查在寰枢关节失稳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6月到2022年6月经颈椎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影像诊断为寰枢关节失稳患者52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64例颈椎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寰枢关节正常者为对照组,在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寰齿前间隙的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颈椎中立位、过伸及过屈位上寰齿前间隙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即在过屈位时寰齿前间隙增宽、过伸位寰齿前间隙变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颈椎中立位、过伸及过屈位片上寰齿前间隙宽度均<2 mm,且中立位、过伸及过屈位片上寰齿前间隙宽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关节失稳患者颈椎中立位、过伸、过屈功能位X线片上寰齿前间隙宽度有明显变化,过屈位检查可以提高寰枢关节失稳检出率,过伸、过屈功能位对比检查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 X线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并发枕部多发压力性损伤患儿的护理
2
作者 葛博 林剑平 +4 位作者 赵晓盼 杨巧云 顾莺 王文超 胡淑红 《上海护理》 2025年第2期71-73,共3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由于外伤、姿势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寰枢椎出现相对旋转移位,引起颈痛、活动受限,或伴头晕、头痛的一种病症[1]。临床上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伴随颈髓损伤时,需长期卧床且每日保持被迫体位。该类患者因神经...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由于外伤、姿势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寰枢椎出现相对旋转移位,引起颈痛、活动受限,或伴头晕、头痛的一种病症[1]。临床上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伴随颈髓损伤时,需长期卧床且每日保持被迫体位。该类患者因神经冲动传导障碍,保护性反射丧失,肌肉软组织发生失神经性萎缩,加上本身又长期卧床,多个部位不可避免地承受压力,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发生的极高危人群[2]。压力性损伤是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皮肤可完整或表现为开放性溃疡,常伴有疼痛[3]。我院于2023年1月收治了1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压迫脊髓的患儿,伴有后枕部多发压力性损伤,经过反复清创、创面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已完全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 多学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检查与中药治疗在动物寰枢关节脱位诊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振 傅苗裔 +2 位作者 薛媛 仉伟 王伯龙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该文以2例经X线检查确诊为寰枢关节脱位和中药治疗为基础,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对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探讨并分享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思路与治疗经验,并分享使用的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方... 该文以2例经X线检查确诊为寰枢关节脱位和中药治疗为基础,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对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探讨并分享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思路与治疗经验,并分享使用的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方剂,不仅能帮助缓解因寰枢关节脱位导致的局部疼痛与炎症反应,还能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平片 寰枢关节脱位 整复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唐艺洪 杨力强 黄龙模 《河北中医》 2024年第5期795-798,803,共5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错缝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单纯手法按摩复位治疗,治疗组30例予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2组均治疗10天...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错缝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单纯手法按摩复位治疗,治疗组30例予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2组均治疗10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颈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QI、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HOQOL-100、GCQ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m、PI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V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加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疗效确切,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错缝 失眠 手法按摩 骨科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张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43-945,共3页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今时之日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上交叉综合征的姿势,这种...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今时之日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上交叉综合征的姿势,这种长期错误体态下很容易引发寰枢关节紊乱。顽固性面瘫(RFP)的发生受病毒感染影响,而RFP在发病前,患者在长期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不良姿势的习惯,以及近窗受寒或病毒感染等诱因,加重或诱发颈椎移位,就会导致颈部深肌群紧张,进而影响局部神经血管的缺血、缺氧程度。所以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寰枢关节紊乱影响到局部供血,进一步会影响RFP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 针刺 顽固性面瘫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育风教授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经验
6
作者 李燕燕 何育风(指导)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何育风教授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时注重解剖、详细查体,重视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强调“筋骨并重、柔筋正骨”,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选择柔筋结合正骨推拿中的常用基本方法,采用改良龙氏复位手法,康复期给予健康宣教和家庭调护... 何育风教授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时注重解剖、详细查体,重视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强调“筋骨并重、柔筋正骨”,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选择柔筋结合正骨推拿中的常用基本方法,采用改良龙氏复位手法,康复期给予健康宣教和家庭调护,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何育风教授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经验,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儿童 寰枢关节半脱位 改良龙氏手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及DTS在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桔 陈君蓉 李向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表现,探讨DR和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TS)技术在其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比较寰枢关节X线张口正位+侧位片、断层正... 目的观察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表现,探讨DR和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TS)技术在其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比较寰枢关节X线张口正位+侧位片、断层正位+侧位片的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诊断一致性。结果寰椎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共有6例,侧方脱位40例,旋转脱位17例,复合脱位4例。有57%的DR片能用于诊断,有94%的DTS片能用于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图像的诊断总准确率为42%,DTS图像的诊断总准确率为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图像的诊断总准确率为24%,DTS图像的诊断总准确率为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片诊断侧方脱位的准确率最高,为38%,诊断前脱位的准确率为17%。DTS片诊断前断脱位的准确率最高,为100%,诊断侧方脱位的准确率为92%,诊断旋转脱位的准确率为29%,诊断复合脱位的准确率为75%。二者诊断前脱位的诊确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而诊断侧方脱位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片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一致性差(Kappa=0.28,P<0.05),DTS片的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0.68,P<0.05)。结论DTS图像质量明显优于DR,在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及分型中的准确率、一致性也明显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技术 诊断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诊断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桔 陈君蓉 王威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03-807,共5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的稳定性丧失,导致正常的关节对应关系缺失。以往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为寰枢关节错缝、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寰枢关节紊乱等^([1])。该病最常见于儿童,发病机制与外伤、炎症、退行性骨关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的稳定性丧失,导致正常的关节对应关系缺失。以往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为寰枢关节错缝、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寰枢关节紊乱等^([1])。该病最常见于儿童,发病机制与外伤、炎症、退行性骨关节炎、特发性或先天性畸形以及地方性骨关节病等有关[2-5]。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无力或麻木、锥体神经体征甚至四肢瘫痪、死亡[6],所以寰枢关节脱位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分型 影像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9
作者 张琰朕 刘洋 +3 位作者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摩手法测量手套测量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参数,量化疏筋时力的大小、频率及力学曲线图和整复时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及力学曲线图,比较患侧和对侧手法操作的差异性。结果:疏筋手法实施中风池穴部位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9.82±2.02)N、(116.83±14.49)次/分,对侧分别为(13.87±2.19)N、(188.89±16.03)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盆穴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4.44±3.27)N、(139.06±28.47)次/分,对侧为(9.41±1.38)N、(142.50±28.47)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复手法实施中患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分别为(14.16±5.98)N、(11.56±6.63)N、(0.14±0.03)s,对侧分别为(8.94±3.39)N、(8.30±4.64)N、(0.18±0.04)s;两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整复手法针对患侧施以轻巧的疏筋力即可恢复颈椎间的力学平衡,加强寰枢关节紊乱的恢复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施以轻巧的旋扳力便能够使得寰枢椎齿状突回位,体现了手法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筋整复手法 寰枢关节紊乱症 力学传感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观察
10
作者 郭锰 张敏 李惠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针推中心门诊和治疗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针推中心门诊和治疗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推拿。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面神经麻痹程度的分级量表(杨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肌肌电图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能缩短病程,减轻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寰枢关节定向仰正法 针刺 肌电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位颈椎旋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姜超 叶盛 +1 位作者 张宇 占茂林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55-558,共4页
目的 评价仰卧位颈椎旋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寰枢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及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颈椎牵引及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仰卧位颈椎旋扳法,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 目的 评价仰卧位颈椎旋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寰枢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及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颈椎牵引及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仰卧位颈椎旋扳法,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活动度评分、寰齿前间隙(ADI)和双侧寰齿侧块间距差值(VBLADS)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活动度评分、寰齿前间隙(ADI)和双侧寰齿侧块间距差值(VBLAD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仰卧位颈椎旋扳法能够更好地改善寰枢关节紊乱及减轻伴随症状,能够更好地改善寰枢关节错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颈椎旋扳法 寰枢关节紊乱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精细寰枢关节的颈椎肌骨系统动力学个性化建模
12
作者 孙成彦 刘杉杉 +4 位作者 士炟 于璐 陶君妍 许南方 郭建峤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7-337,共1页
目的全麻后颅骨牵引是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诊疗决策核心,但其治疗效果仍依靠医生经验推测。肌骨动力学模型能够对寰枢关节运动功能进行量化分析,为实现难复性AAD的精准化诊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1名健康受试者,其颈椎骨性结构简... 目的全麻后颅骨牵引是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诊疗决策核心,但其治疗效果仍依靠医生经验推测。肌骨动力学模型能够对寰枢关节运动功能进行量化分析,为实现难复性AAD的精准化诊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1名健康受试者,其颈椎骨性结构简化为刚体,几何由高精度CT图像重建得到。骨骼肌通过包含Hill本构的非线性ALE索单元进行建模,肌肉附着点基于个性化椎体几何与Vasavada标准人颈椎模型配准得到,基于MCU测定的颈椎等长力矩并调整肌肉最大主动肌力。寰枢关节抽象成简单几何与关节表面网格间的接触,关节间韧带采用大变形非线性索单元建模。基于双平面荧光透视,获取颈椎各关节的转角分配,将其作为运动协同约束。基于红外动作捕捉驱动逆动力学分析,获得关节力矩与肌肉发力模式信息。获得的肌肉发力模式作为正向动力学分析输入,得到寰枢椎关节时变接触力。结果基于上述方法,构建了一名健康受试者的寰枢椎肌骨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求得寰枢关节接触力、韧带内力等生物力学量,求得的浅表肌肉发力模式与实测EMG具有一致性。结论本文构建的寰枢椎肌骨系统动力学实验与分析方法,为明晰寰枢椎运动与稳定的生物动力学机制,预测难复性AAD不同手术松解技术的复位效果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健康受试者 寰枢 颅骨牵引 医生经验 难复性 骨性结构 双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mDixon Quant技术在鉴别寰枢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的价值探讨
13
作者 王彦 刘明 +3 位作者 李群武 唐修竹 常洪菁 冉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魔镜成像(Quant)技术对于鉴别寰枢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性关节炎(OA)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颈椎MR常规及Quant扫描的图像及资料,依据临床确诊寰枢关节RA 16例,OA 20例,结果阴性26例分为三组,测量各组...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魔镜成像(Quant)技术对于鉴别寰枢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性关节炎(OA)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颈椎MR常规及Quant扫描的图像及资料,依据临床确诊寰枢关节RA 16例,OA 20例,结果阴性26例分为三组,测量各组枢椎齿状突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运用F检验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枢关节RA组、OA组及对照组FF值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AUC值为0.873,FF最佳阈值28.96,小于阈值诊断RA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7.1%。结论磁共振mDixon Quant技术FF值有助寰枢关节RA与OA的鉴别,在预测诊断RA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魔镜成像 寰枢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 骨性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半脱位误诊分析
14
作者 李德成 任彦景 +4 位作者 赵广义 王芳芳 张彦敏 高冕 牛苗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6-9,33,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曾误诊的1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分别因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头痛、头晕、耳鸣等原因就诊...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曾误诊的1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分别因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头痛、头晕、耳鸣等原因就诊,行颈椎MRI、头颅CT、经颅多普勒超声、纯音听阈测试等检查后,4例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误诊为颈源性头痛,3例误诊为梅尼埃病。误诊时间7~14d。10例均经颈椎X线侧位及齿突张口位检查确诊为寰枢关节半脱位,予间歇式牵引、手法整复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上述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无复发。结论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全面分析病情,详细问诊查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认真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误诊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源性头痛 梅尼埃病 X线检查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错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卫 蒋位庄 +4 位作者 李星 章永东 吴子明 马达 张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82-484,共3页
通过对上颈段解剖的观察,寰枢关节X线平片的分析,对34例病人的治疗,我们认为:寰枢关节错缝是引起椎动脉型或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眩晕,头痛,患椎单侧的隆起和压病,正位开口位显示齿突偏移1mm以上4mm以内,旋转开口位显示寰枢椎运... 通过对上颈段解剖的观察,寰枢关节X线平片的分析,对34例病人的治疗,我们认为:寰枢关节错缝是引起椎动脉型或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眩晕,头痛,患椎单侧的隆起和压病,正位开口位显示齿突偏移1mm以上4mm以内,旋转开口位显示寰枢椎运动异常是诊断环枢关节错缝的主要依据;准确、轻巧的手法复位是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错缝 脊柱疾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三维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卫兵 陈庄洪 +2 位作者 蔡贤华 黄继锋 赵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8具新鲜颈椎标本,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正常状态、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4种状态下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前路经... 目的:评价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8具新鲜颈椎标本,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正常状态、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4种状态下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均能明显减少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经统计学检验两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三维稳定性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相当,为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前路 三维运动 稳定性 生物力学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里 谭朝坚 +5 位作者 黄艾 叶勇 李霞 刘智 房连强 范磊 《中国康复》 2013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探讨颈性眩晕患者寰枢关节间隙测量的意义。方法:颈性眩晕患者32例为观察组,正常者31例为对照组,均在三维CT下行寰枢关节间隙测量,并进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比较2组寰齿前...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探讨颈性眩晕患者寰枢关节间隙测量的意义。方法:颈性眩晕患者32例为观察组,正常者31例为对照组,均在三维CT下行寰枢关节间隙测量,并进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比较2组寰齿前间隙(ADI)、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LADI)及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VBLADI)结果,并进行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比较,ADI、VBLA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DI、VBLADI与眩晕总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呈正相关(P<0.01,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寰枢关节间隙与正常者比较有差异,寰枢关节间隙可作为颈性眩晕患者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间隙 颈性眩晕 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LADI) 寰齿前间隙(A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组合式”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圣林 田英轮 +1 位作者 许南方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8-345,共8页
目的:评价颈椎后路“组合式”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颅椎区骨发育畸形、血管变异或者常规固定方式失败而实施寰枢椎后路“组合式”内固定术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4例;年龄7~75岁,平均47.8... 目的:评价颈椎后路“组合式”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颅椎区骨发育畸形、血管变异或者常规固定方式失败而实施寰枢椎后路“组合式”内固定术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4例;年龄7~75岁,平均47.8±14.7岁。术前诊断寰枢关节不稳33例,寰枢关节脱位25例。合并颈脊髓功能损害者32例(JOA 8~16分,平均13.2±1.8分)。采用的内固定方式包括寰枢椎弓根螺钉、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Magerl技术)、枢椎椎板螺钉、下颈椎侧块螺钉及下颈椎棘突螺钉。58例“组合式固定”患者中,45例应用2种内固定方式组合,9例应用3种方式组合,4例应用4种方式组合。使用“组合式固定”的原因包括:枢椎段椎动脉高跨、枢椎椎弓根细小或椎体发育不良、颈椎椎弓根变薄(颈椎融合畸形患者)、枢椎椎弓根骨质疏松明显以及医源性枢椎椎弓骨折等。观察手术融合率及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结果:全部病例术中均未出现脊髓及血管损伤。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36.8±10.5个月。57例(98.3%)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获得骨性融合,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造成未融合。术前合并颈脊髓功能损害者32例,术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术后JOA 11~17分,平均15.2±1.5分)。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延迟愈合、脑脊液漏以及内固定松动。结论:针对合并颅椎区骨发育畸形、血管变异或者常规固定方式失败的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合理选择“组合式”内固定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不稳 寰枢关节脱位 组合式内固定 枢椎椎板螺钉 椎弓根螺钉 棘突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CT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鹏 李生虎 +2 位作者 刘栋 李建华 蒋兆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2002-2005,共4页
目的探讨CT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5例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病例的寰枢关节CT图像,并利用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成像等进行CT图像的三维后处理,分析寰枢关... 目的探讨CT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5例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病例的寰枢关节CT图像,并利用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成像等进行CT图像的三维后处理,分析寰枢关节骨质、关节间隙、是否半脱位及方向等CT表现。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的主要CT表现为骨质稀疏(6/15),骨质破坏(9/15),关节间隙的变窄或增宽;半脱位7例,其中前半脱位3例,侧方半脱位2例,前后脱位伴侧方脱位2例;2例出现颅底凹陷伴神经病变和椎动脉供血不足,4例因寰枢关节前半脱位引起椎管狭窄,造成脊髓压迫。结论 CT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 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醫手法治療兒童外傷性寰樞關節脫位1例
20
作者 李杰能 申堅 黃卓健 《镜湖医学》 2024年第2期64-65,48,共3页
兒童寰樞關節脫位治療上大部份可採取保守治療,常規牽引治療是最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們採取中醫手法複位成功治療1例外傷性寰關節脫位的患兒,結合相關文獻資料,探討本病的治療現狀與中醫手法治療優勢特點。
关键词 兒童 寰樞關節脫位 中醫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