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寰枢椎旋转畸形253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唐学阳
刘利君
彭明惺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
文摘
目的 总结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 1962~ 2 0 0 2年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40年来我院共收治 2 5 3例患儿 ,平均年龄 7.2岁 ,包括 2 2 8例无神经表现者和 2 5例有神经表现者 ,其中FieldingⅡ型患儿最多见 ;2 2 1例经普通X线片检查确诊 ,3 2例结合CT、MRI等检查确诊 ;多数患儿可经Glission枕颌带牵引后痊愈 ,并可长期不复发 ,少数须经手术治疗。结论 寰枢椎旋转畸形是儿童期常见的斜颈原因之一 ,多数可经X线检查确诊 。
-
关键词
颈椎
寰枢椎旋转畸形
儿童
-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外伤与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利君
彭明惺
曾蓉君
赵建鲁
饶书诚
-
机构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省永春县医院
-
出处
《四川医学》
CAS
1998年第5期398-39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外伤与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40例患儿作了回顾性研究。结果:42例有轻重不等的外伤史及典型的寰枢椎旋转畸形的临床表现,17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5例合并齿状突骨折。38例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包括非手术失败者)获随访疗效优良。结论:外伤为诱因致病者症状重,易出现寰枢椎不稳定,神经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不能与感染为诱因致病者等同对待。确诊早、移位程度轻,仅韧带结构受损者一般宜采用牵引加外固定治疗。陈旧性骨与韧带损伤致寰枢椎不稳定者,有明显神经症状者宜采用枕颈融合或减压加融合术。
-
关键词
外伤
寰枢椎旋转畸形
儿童
并发症
临床表现
-
分类号
R726.41
[医药卫生—儿科]
R726.821.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102例儿童寰枢椎旋转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3
-
-
作者
朱建
张如荣
杨利平
-
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
出处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76-177,共2页
-
文摘
作者总结本院1982年1月~1995年9月治疗的12周岁以下儿童寰枢椎旋转畸形102例临床资料,就本病的诊断、分型、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与探讨。
-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寰枢椎旋转畸形
诊断
牵引术
儿童
-
分类号
R726.815.5
[医药卫生—儿科]
R726.821.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CT检查对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 4
-
-
作者
刘利君
彭明惺
魏兴长
刘铭
-
机构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CT扫描诊断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颅底和上颈椎进行CT扫描。结果:通过CT影像分析,发现病变早期寰枢椎有较固定的旋转关系,枕寰关节与寰枢关节在同一方向运动,枕骨髁与寰椎侧块无分离。病变后期齿状突与寰椎侧块不对称关系及寰椎旋转移位持续存在,枕寰关节在与寰枢关节活动相反方向发生一种新的旋转移位,部分代偿寰枢关节移位。结论:CT扫描可显示椎管与骨性结构变化的断面图像,能清楚地提供枕寰枢椎横断面的连续图像,作为一种检查手段。
-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畸形
寰枢关节畸形
CT
诊断
儿童
-
Keywords
Atlas Atlantoaxial joint Abnormalitie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iagnosis
-
分类号
R726.821.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儿童寰枢椎旋转畸形发病机制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刘利君
彭明惺
唐学阳
廖素华
彭庆恩
雷清芳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解剖教研室
-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3-435,F003,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科委
省卫生厅资助项目(G9915)
-
文摘
目的 探讨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发病机制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6具小儿和8具成人尸体的枕寰枢关节进行解剖、观测,比较成人和小儿枕寰枢关节的解剖学差异。结果 小儿组横韧带、翼状韧带和齿面角较成人组小,齿突后倾角和关节面的弧度指数大于成人组。枕寰和寰枢关节较成人更不稳定。结论 小儿和成人的寰枢椎在解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寰枢椎旋转畸形的发病机制有关。
-
关键词
儿童
寰枢椎旋转畸形
发病机制
解剖学研究
-
Keywords
Atlas
Axis
Anatomy, comparative
-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6
-
-
作者
唐学阳
刘利君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9-332,共4页
-
文摘
小儿寰枢椎旋转畸形(atlantoaxial rotatory deformity,AARD)是一类临床上不同原因导致的小儿突发性斜颈、疼痛和头颈活动受限,影像学上表现为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和(或)旋转移位的疾病总称。其临床诊断要点是,在无明显诱因、或轻微的头颈部外伤、头颈部感染等情况下,出现特有的颈部活动受限和头颈旋转偏斜,而X线检查(普通X线照片和CT检查等)出现寰枢椎脱位、半脱位和(或)旋转移位。依据Fielding的X线照片分型标准,临床诊断上可分为4型,Й型:寰枢关节旋转移位(固定),X线照片寰齿间距(ADD小于3mm)Ⅱ型:
-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畸形
发病机制
小儿
寰枢关节旋转移位
普通X线照片
头颈部外伤
寰枢椎脱位
病因
-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