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氯甲基苯乙烯及其均聚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康泰然 何龙 陈联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以2-苯基乙醇作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对氯甲基苯乙烯,进一步聚合得到均聚物—聚对氯甲基苯乙烯,运用IR,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可溶聚合物 对氯甲基苯乙烯 均聚物 对氯甲基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修饰碳纳米管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国建 董玥 +1 位作者 刘琳 许乾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相结合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该聚合物每个分枝均以卤素原子封端.用叠氮化反应将卤素原子转换为—N3.通过—N3与单壁或复壁碳纳米管反应将超支化聚合物接到碳纳...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相结合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该聚合物每个分枝均以卤素原子封端.用叠氮化反应将卤素原子转换为—N3.通过—N3与单壁或复壁碳纳米管反应将超支化聚合物接到碳纳米管的表面上,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通过FTIR,XPS,TEM和Ram an光谱等证明PCMS是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到碳纳米管表面上的.利用TGA估算出碳纳米管表面的修饰密度,证明用超支化结构大量的端基可反应的官能团可以改善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修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支化 对氯甲基苯乙烯 叠氮 化学修饰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对氯甲基苯乙烯活性可控超支化交替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计兵 刘翠华 +2 位作者 杨金田 黄卫 颜德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6-562,共7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在氘代氯仿中的络合性能.以PCMS作为引发剂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NPMI-PCMS电子转移络合物(CTC)进行活性可控超支化共聚合.考察了单体初始摩尔分...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在氘代氯仿中的络合性能.以PCMS作为引发剂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NPMI-PCMS电子转移络合物(CTC)进行活性可控超支化共聚合.考察了单体初始摩尔分数对共聚物组成和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用Kelen-Tudos法计算得到两种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NPMI=0.11和rPCMS=0.25.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fNPMI=0.4~0.7时,共聚物具有交替结构,其耐热性随着NPM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还考察了溶剂、聚合温度等对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进一步用所得超支化交替共聚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制得了多臂超支化接枝共聚物poly(NPMI-co-PCMS)/poly(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对氯甲基苯乙烯 电子转移络合物 超支化 交替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甲基苯乙烯及其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和秀 刘冬林 +2 位作者 周媛 金梧桐 刘俊峰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16-17,共2页
以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过取代、氯甲基化和消除反应制备对氯甲基苯乙烯,并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对氯甲基苯乙烯。通过实验得到消除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搅拌速率为12 r/min,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60 min;自由基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 以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过取代、氯甲基化和消除反应制备对氯甲基苯乙烯,并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对氯甲基苯乙烯。通过实验得到消除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搅拌速率为12 r/min,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60 min;自由基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13 h,搅拌速率17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甲基苯乙烯 取代反应 甲基化反应 消除反应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氯甲基苯乙烯)季铵盐修饰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丹 陈如意 苏胜培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8年第5期46-49,共4页
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氯甲基苯乙烯)(PSMMA)寡聚体,将其季铵化后得到PSMMA季铵盐,而后用该季铵盐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PSMMA修饰的蒙脱土(PSMMA-MMT)。利用红外(IR)、核磁共振(1H NMR)、X衍射分析仪(XRD)... 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氯甲基苯乙烯)(PSMMA)寡聚体,将其季铵化后得到PSMMA季铵盐,而后用该季铵盐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PSMMA修饰的蒙脱土(PSMMA-MMT)。利用红外(IR)、核磁共振(1H NMR)、X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IR结果表明寡聚体进入了蒙脱土片层间形成了复合结构。XRD和TEM结果显示,寡聚体季铵盐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了部分剥离部分插层的有机修饰蒙脱土。TGA结果显示此类寡聚体修饰蒙脱土的热降解温度高于一般长链季铵盐修饰的蒙脱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对氯甲基苯乙烯) 蒙脱土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甲基苯乙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超 吴萍萍 申屠宝卿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9年第5期10-14,共5页
以4-氯苯乙烯(4)为原料,采用叠缩工艺,经格氏反应、还原反应和氯代反应合成了单一结构的对氯甲基苯乙烯(4)。化合物4与镁屑生成格氏试剂,再与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4-乙烯基苯甲醛(3)。化合物3与NaBH4-NaOH的溶液反应合成得到4-乙烯... 以4-氯苯乙烯(4)为原料,采用叠缩工艺,经格氏反应、还原反应和氯代反应合成了单一结构的对氯甲基苯乙烯(4)。化合物4与镁屑生成格氏试剂,再与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4-乙烯基苯甲醛(3)。化合物3与NaBH4-NaOH的溶液反应合成得到4-乙烯基苯甲醇(2)。在DMF催化作用下,化合物2与SOCl2和Et3N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对氯甲基苯乙烯(1),总收率达到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甲基苯乙烯 单一结构 叠缩工艺 4-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寡聚体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季铵盐修饰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如意 苏胜培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7年第6期52-56,共5页
利用自由基共聚制得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PSAA)寡聚体,季铵化后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修饰蒙脱土(PSAA/MMT)。利用红外、凝胶渗透色谱、热重、核磁共振和X衍射分析仪对其结构性能进行... 利用自由基共聚制得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PSAA)寡聚体,季铵化后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修饰蒙脱土(PSAA/MMT)。利用红外、凝胶渗透色谱、热重、核磁共振和X衍射分析仪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当寡聚体中丙烯酸含量为5%时,热稳定性较好。但是在其修饰蒙脱土中,当丙烯酸的含量为10%时,热稳定性更好,当失重10%时,其热降解温度为367℃。X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寡聚体季铵盐与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得到了剥离的有机修饰蒙脱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丙烯酸-对氯甲基苯乙烯) 蒙脱土 GPC TGA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春红 张爱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1,共4页
通过偶氮二异丁氰(AIBN)引发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共聚,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St-co-CMS),在氯化亚铜/四甲基乙二胺(CuC l/TMEDA)催化下,以此二元共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 通过偶氮二异丁氰(AIBN)引发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共聚,合成了二元共聚物P(St-co-CMS),在氯化亚铜/四甲基乙二胺(CuC l/TMEDA)催化下,以此二元共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地合成了结构明晰的以聚苯乙烯为主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P(S-g-MMA)。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得到了确认,并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平均支链数目、平均支链长度、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支链数目及长度可控,接枝效率高达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接枝共聚物 苯乙烯 对氯甲基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胶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国 李增和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富含氯甲基的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功能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和X... 以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富含氯甲基的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功能微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微球粒径、乳液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微球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富含氯甲基功能基团,采用此方法可以制备粒径在100~250 nm的功能高分子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对氯甲基苯乙烯 乳液聚合 高分子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ATRP法合成星型多臂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被引量:5
10
作者 迟继波 姚军善 +2 位作者 李洋 雷良才 李海英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4,共7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作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120℃下,通过改变n(CuCl)∶n(CMS)配比,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与单体的配比、...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作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120℃下,通过改变n(CuCl)∶n(CMS)配比,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与单体的配比、溶剂极性、用量等因素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再分别以具有不同支化度的h-PCMS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h-PCMS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臂的星型多臂共聚物h-PCMS-b-PMMA。借助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所制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本研究的特点是运用先核后臂的方法来合成具有精确分子结构参数的星型多臂共聚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合成具有复杂但结构可控的多元共聚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星型多臂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烯与对氯甲基苯乙烯正离子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科 刘强 +2 位作者 文帅 徐舒心 施晨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65,I0003,共12页
以四氯化钛(TiCl4)、二氯乙基铝(AlEtCl2)、倍半铝(AlEt1.5Cl1.5)、三氯化铝(AlCl3)等路易斯酸为共引发剂,水或枯基醇(CumOH)为引发剂,在-80℃下的正己烷/二氯甲烷(V/V=6/4)的混合溶剂内,研究了异丁烯(IB)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的正... 以四氯化钛(TiCl4)、二氯乙基铝(AlEtCl2)、倍半铝(AlEt1.5Cl1.5)、三氯化铝(AlCl3)等路易斯酸为共引发剂,水或枯基醇(CumOH)为引发剂,在-80℃下的正己烷/二氯甲烷(V/V=6/4)的混合溶剂内,研究了异丁烯(IB)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的正离子共聚合.利用示差凝胶渗透色谱仪(GPCRI)以及核磁氢谱(1H-NMR)对共聚物的表观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共聚组成等进行分析,采用KelenTüd?s与Yezreiel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初步探讨了p-CMS与IB正离子共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lEtCl2、AlEt1.5Cl1.5、AlCl3均可催化大分子间的烷基化反应,产生凝胶;TiCl4作为共引发剂,可以得到无凝胶单峰分布共聚物;邻位氯甲基苯乙烯(o-CMS)不能参与共聚,p-CMS的共聚活性较低,IB与p-CMS的单体竞聚率为rIB=4.67,rp-CMS=0.70;随反应时间延长,共聚物中p-CMS的含量及共聚物分子量均逐渐增加;p-CMS单体自身几乎不参与引发,共聚到大分子链后,苄基氯缓慢参与引发,形成支化.提高共聚合温度至-60和-40℃,聚合速率降低,p-CMS的引发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对氯甲基苯乙烯 竞聚率 正离子共聚合 支化
原文传递
用于玻纤布表面处理的一种苯乙烯基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田永畅 张雨 +3 位作者 申克静 邱小魁 孙佳丽 许立信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3-19,31,共8页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不同阻聚剂和缚酸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溶剂的选择对产品外观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反应温度为80℃,对苯二酚作阻聚剂,三乙胺作缚酸剂,甲苯或苯作溶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100%,产品透明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氯甲基苯乙烯 亲核取代 3-(N-苯乙烯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类单体等规均/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卫星 邹敏 +1 位作者 马爱洁 罗春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通过加入有机金属钡盐构筑双金属阴离子聚合体系,考察了立构规整性聚苯乙烯的制备条件,制得规整度为31%的苯乙烯(St)均聚物。在此基础上,以St及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单体,用nBuLi引发共聚合,得到规整度为45%...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通过加入有机金属钡盐构筑双金属阴离子聚合体系,考察了立构规整性聚苯乙烯的制备条件,制得规整度为31%的苯乙烯(St)均聚物。在此基础上,以St及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单体,用nBuLi引发共聚合,得到规整度为45%的St和CMS的共聚物P(St-co-CM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谱仪等仪器的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对氯甲基苯乙烯 阴离子聚合 规整度 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梳型丙烯酸接枝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溶胀性质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凯 王志远 张莹莹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4期77-80,共4页
以丙烯酸(AA)和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为原料,制备了带有功能性基团苄基氯的大分子引发剂P(AA-co-CMS),当投料量为AA:p-CMS为95:5时,p-CMS主要以单个单元均匀的分布在AA主链中。再以苄基氯为引发点,在FeC l2/PPh3催化体系下,引发了苯乙... 以丙烯酸(AA)和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为原料,制备了带有功能性基团苄基氯的大分子引发剂P(AA-co-CMS),当投料量为AA:p-CMS为95:5时,p-CMS主要以单个单元均匀的分布在AA主链中。再以苄基氯为引发点,在FeC l2/PPh3催化体系下,引发了苯乙烯(St)的ATRP聚合,制得了结构明确的主链亲水、支链疏水的两亲性梳型共聚物P(AA-co-CMS)-g-PS。采用IR和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表明使用此法具有接枝引发效率非常高的特点。初步研究了不同接枝率下P(AA-co-CMS)-g-PS的溶胀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 梳型聚合物 对氯甲基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对乙烯基苯甲醇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通德 王明慧 许泳吉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7-428,430,共3页
以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对氯甲基苯乙烯水解,合成了对乙烯基苯甲醇。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水解试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对氯甲基苯乙烯 乙烯基苯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3-巯基丙酸(4-乙烯基苯基)甲酯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蕾 黄文艳 +1 位作者 薛小强 蒋必彪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6-749,共4页
对氯甲基苯乙烯(CMS)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催化下,与3-巯基丙酸钾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研究了溶剂、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溶剂,以三乙胺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与CM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对氯甲基苯乙烯(CMS)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催化下,与3-巯基丙酸钾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研究了溶剂、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溶剂,以三乙胺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与CM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80℃下反应8 h,3-巯基丙酸(4-乙烯基苯基)甲酯的产率达60.7%,HPLC分析得到产物纯度>98%,1HNMR分析确证了产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甲基苯乙烯 3-巯基丙酸钾 相转移催化 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缩合可逆络合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宏军 常贺 +5 位作者 宋肄业 王中睿 黄文艳 薛小强 蒋其民 蒋必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8-393,共6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VBC)和碘化钠(NaI)反应原位生成引发剂单体,经自缩合可逆络合聚合(SCVP-RCMP)一步法制备了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核磁共振(NMR)和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GPC)对聚合物和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VBC)和碘化钠(NaI)反应原位生成引发剂单体,经自缩合可逆络合聚合(SCVP-RCMP)一步法制备了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核磁共振(NMR)和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GPC)对聚合物和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苄氯(BzCl)在80℃与碘化钠(NaI)反应10 min就完全转化成苄碘。VBC能与NaI反应并成功引发MMA发生RCMP,MMA的转化率高达98.1%,所得聚合物特性黏度低于同分子量下线型聚合物的特性黏度,具有明显的支化结构。聚合物支化度随NaI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反应过程研究表明,聚合反应6 h之前具有"活性"可控的特点,反应时间延长,聚合物支化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合物 可逆络合聚合 对氯甲基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敏感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药物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晖 曹中林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对氯甲基苯乙烯一步法得到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PCMS),以PCMS为引发剂,再次运用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得到核为超支化聚合物,外层为环境敏感性聚合物PDMA的功能高分子。对其结构...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对氯甲基苯乙烯一步法得到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PCMS),以PCMS为引发剂,再次运用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得到核为超支化聚合物,外层为环境敏感性聚合物PDMA的功能高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1H-NMR的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包载了小分子药物的超支化环境敏感性高分子进行了药控释放研究,结果证实,通过pH值能有效地控制其包合药物的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敏感性超支化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 对氯甲基苯乙烯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ATRP法合成两亲性星状多臂h-PCMS-g-mPEG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军善 赵庸 +4 位作者 张勇林 刘超 宫希杰 雷良才 李海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在NaH催化下,以不同支化度的h-PCMS与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进行醚化反应,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h-PCMS为疏水性核,以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为亲水性臂的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h-PCMS-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 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 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含氟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艳丽 安秋凤 于莹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35,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氯甲基苯乙烯(CMS)和丙烯酸羟丙酯(HPA)[m(G04)∶m(BA)∶m(MMA)∶m(CMS)∶m(HPA)=1.4∶2.5∶4∶3.5∶3]进行溶液聚合,分别用连续和...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氯甲基苯乙烯(CMS)和丙烯酸羟丙酯(HPA)[m(G04)∶m(BA)∶m(MMA)∶m(CMS)∶m(HPA)=1.4∶2.5∶4∶3.5∶3]进行溶液聚合,分别用连续和间断滴加法制得了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测试了涂膜的疏水性、硬度等性能;探讨了合成方法、烘烤工艺、稀释剂、纳米颗粒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断滴加法制得的树脂疏水性较好;该树脂的最佳成膜温度是150℃,成膜时间为15 min;加入纳米TiO2后,使用含有高沸点溶剂的混合稀释剂,涂膜的表面接触角可达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型 含氟丙烯酸树脂 对氯甲基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