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再分析数据和集合预报产品的对流潜势评估
- 1
-
-
作者
王婧卓
陈静
马若赟
梁晨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2,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2213,42105154)。
-
文摘
该文对比2023年7月1日—9月30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CWMF reanalysis version5,ERA5)、中国气象局全球再分析数据(CMA global reanalysis,CRA)、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与无线电探空仪观测数据计算的对流潜势指数,并利用国家雷电探测系统闪电定位数据识别雷暴潜势阈值。结果表明:ERA5数据的对流有效位能误差最小,与观测数据相关系数最高,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次之,而CRA数据的对流有效位能存在正误差,且分布较为离散。复合参数表现与对流有效位能一致。ERA5数据、CRA数据、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与观测数据的垂直风切变相关系数较高,但均存在较小的负平均误差。与0~6 km垂直风切变相比,ERA5数据、CRA数据、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的0~1 km垂直风切变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更低,平均误差更高,不宜用于开展对流潜势指数研究。对流有效位能和复合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雷暴事件和非雷暴事件,但潜势预报阈值会随着数据和区域的不同发生变化,是一种概率指标。
-
关键词
再分析数据
模式预报产品
对流潜势指数
雷暴潜势阈值
-
Keywords
reanalysis data
model prediction products
convective potential index
thunderstorm potential threshold
-
分类号
P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