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导丝抓捕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良昊
尹晓清
+2 位作者
徐朝军
程宇
吴建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目的研究导丝抓捕器系统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人67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逆向导丝引导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B组10例,为逆向导丝引导技术失败后立即改为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导...
目的研究导丝抓捕器系统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人67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逆向导丝引导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B组10例,为逆向导丝引导技术失败后立即改为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抓捕系统,采用正、逆向结合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85. 1%,B组成功率为100. 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主动脉夹层破口数为1. 9±0. 8,B组为3. 4±0. 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组织、器官灌注不良率少于B组(15. 8%比60. 0%,P <0. 05); A组假腔为(21. 7±7. 4) mm,小于B组的(29. 6±9. 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有3例术后并发左上肢灌注不良综合征,立即予以行左-右腋动脉转流术,B组出现1例术后逆向撕裂进展为A型主动脉夹层,予行孙氏手术后,病人成功恢复痊愈出院。A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47. 8±22. 6)分钟和(267. 1±29. 1)秒,均短于B组的(174. 2±26. 2)分钟和(522. 9±67. 4)秒(P <0. 05)。夹层破口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延长射线曝光时间(R^2=0. 47,95%CI:0. 1051~0. 9197,P <0. 05),多数病例术后保持随访,均无明显内漏出现。结论主动脉夹层破口较多增加手术难度,增加术中X线曝光时间。在复杂、多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使用导丝抓捕系统安全可靠,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导丝抓捕器
血管内膜破口
X线曝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钩贴壁的取出技巧探讨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卓
丁文彬
+2 位作者
金杰
袁瑞凡
钱程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过程中不同滤器回收钩贴壁回收困难时取出的技巧和策略。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并行介入治疗DVT患者486例,放置静脉滤器461枚,发生65例滤器倾斜、回收钩贴壁,其中Op...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过程中不同滤器回收钩贴壁回收困难时取出的技巧和策略。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并行介入治疗DVT患者486例,放置静脉滤器461枚,发生65例滤器倾斜、回收钩贴壁,其中OptEase 53例,Aegisy 12例。分别采用常规套取法、上端撬动滤器法、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法、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拉动钩端法、导丝通过滤器钩端中心法将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取出。结果 53例OptEase滤器回收钩贴壁患者,采用常规套取法取出7例,上端撬动滤器法取出5例,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法取出38例,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拉动钩端法取出3例;12例Aegisy滤器回收钩贴壁患者,采用常规套取法取出2例,导丝通过滤器下钩端中心法取出10例。结论 Aegisy滤器取出困难时,导丝通过滤器钩端中心法最实用;OptEase滤器取出困难时,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钩端法简便、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
器
回收钩贴壁
导
丝
通过滤
器
钩端中心法
鹅颈
抓捕
器
圈套法:硬
导
丝
辅助
OptEase滤
器
Aegisy滤
器
原文传递
题名
导丝抓捕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良昊
尹晓清
徐朝军
程宇
吴建梅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导丝抓捕器系统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人67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逆向导丝引导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B组10例,为逆向导丝引导技术失败后立即改为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抓捕系统,采用正、逆向结合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85. 1%,B组成功率为100. 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主动脉夹层破口数为1. 9±0. 8,B组为3. 4±0. 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组织、器官灌注不良率少于B组(15. 8%比60. 0%,P <0. 05); A组假腔为(21. 7±7. 4) mm,小于B组的(29. 6±9. 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有3例术后并发左上肢灌注不良综合征,立即予以行左-右腋动脉转流术,B组出现1例术后逆向撕裂进展为A型主动脉夹层,予行孙氏手术后,病人成功恢复痊愈出院。A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47. 8±22. 6)分钟和(267. 1±29. 1)秒,均短于B组的(174. 2±26. 2)分钟和(522. 9±67. 4)秒(P <0. 05)。夹层破口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延长射线曝光时间(R^2=0. 47,95%CI:0. 1051~0. 9197,P <0. 05),多数病例术后保持随访,均无明显内漏出现。结论主动脉夹层破口较多增加手术难度,增加术中X线曝光时间。在复杂、多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使用导丝抓捕系统安全可靠,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导丝抓捕器
血管内膜破口
X线曝光时间
Keywords
aortic dissection
guide wire-capture technique
intimal rupture
x-ray exposure time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钩贴壁的取出技巧探讨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卓
丁文彬
金杰
袁瑞凡
钱程
机构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过程中不同滤器回收钩贴壁回收困难时取出的技巧和策略。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并行介入治疗DVT患者486例,放置静脉滤器461枚,发生65例滤器倾斜、回收钩贴壁,其中OptEase 53例,Aegisy 12例。分别采用常规套取法、上端撬动滤器法、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法、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拉动钩端法、导丝通过滤器钩端中心法将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取出。结果 53例OptEase滤器回收钩贴壁患者,采用常规套取法取出7例,上端撬动滤器法取出5例,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法取出38例,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拉动钩端法取出3例;12例Aegisy滤器回收钩贴壁患者,采用常规套取法取出2例,导丝通过滤器下钩端中心法取出10例。结论 Aegisy滤器取出困难时,导丝通过滤器钩端中心法最实用;OptEase滤器取出困难时,硬导丝辅助鹅颈抓捕器圈套钩端法简便、有效、成功率高。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
器
回收钩贴壁
导
丝
通过滤
器
钩端中心法
鹅颈
抓捕
器
圈套法:硬
导
丝
辅助
OptEase滤
器
Aegisy滤
器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导丝抓捕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分析
程良昊
尹晓清
徐朝军
程宇
吴建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钩贴壁的取出技巧探讨
陈卓
丁文彬
金杰
袁瑞凡
钱程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