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PICC导管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1
作者 罗银霞 付春燕 +3 位作者 毛孝容 周娟 刘超 蒲华蓉 《现代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42-45,49,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能力现状。方法:选取2023年6—11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PICC带管肿瘤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编的PICC自我护...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能力现状。方法:选取2023年6—11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PICC带管肿瘤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编的PICC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其PICC导管护理能力水平的现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主要照顾者在导管护理能力上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49份。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PICC导管护理能力得分为(153.65±14.23)分。不同角色和学历主要照顾者的PICC导管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PICC导管护理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日常导管观察方面亟待提升,PICC信息获取途径较单一,患儿置管侧肢体缺乏一定的活动锻炼。主要照顾者的角色和学历影响其PICC导管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儿 主要照顾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护理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内瘘手术及长期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伟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内瘘手术及长期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我们选取了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了更为细致的人性...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内瘘手术及长期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我们选取了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了更为细致的人性化护理。之后对这两组在恢复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恢复指标表现出优越性(P值小于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同时,其生活质量评分也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内瘘手术及长期导管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康复,有必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手术 人性化护理 长期导管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PICC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
3
作者 赫运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分析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呼吸疾病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PICC 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 分析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呼吸疾病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PICC 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PICC 导管护理的方式,不仅能缩短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同时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 呼吸疾病危重患者 导管留置时长 并发症预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导管护理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俊玲 李兴梅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改进导管护理措施对于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腹膜透析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导管护理措施的差异进行分析。其中5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患者接受改进... 目的分析探讨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改进导管护理措施对于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腹膜透析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导管护理措施的差异进行分析。其中5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患者接受改进后的护理方案,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再入院情况,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的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82%,再入院率为3.64%,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71±2.08)分,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更优。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导管护理方法进行改进优化之后,能够更好的预防感染,使患者的治疗安全、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赢得患者的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护理 改进措施 预防感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秦虹 江梅 周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并经临床实践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并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6例连续... 目的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并经临床实践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并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6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所构建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导管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1轮和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和0.880,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348(χ^(2)=35.567,P<0.001)、0.439(χ^(2)=56.899,P<0.001)。本研究所构建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05~0.13之间。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护理措施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护理方案内容完整、科学且可靠,能够有效提升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导管护理措施执行率,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导管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佳耀 张雪 徐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导管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集束化导管护理结... 目的探讨集束化导管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集束化导管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生理、社会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导管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携带胃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疾病不确定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导管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脑卒中 胃管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樊小朋 周凯云 +2 位作者 朱小英 顾玉英 杨志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导管标... 目的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 导管护理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钠封管液用于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深静脉导管护理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曾立霞 廖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7期2664-2665,2668,共3页
目的 比较4%枸橼酸钠封管液与0.9%氯化钠封管液在ICU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深静脉导管的封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治疗的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4%枸橼酸钠行深静脉导管封管,对... 目的 比较4%枸橼酸钠封管液与0.9%氯化钠封管液在ICU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深静脉导管的封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治疗的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4%枸橼酸钠行深静脉导管封管,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行深静脉导管的封管。对比两组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导管内血栓形成、出血事件、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和导管功能不良情况。结果 两组深静脉置管导管内血栓形成及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率均为0。试验组深静脉导管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留置深静脉导管的创伤性低凝血病患者采用行深静脉导管封管,导管功能良好,减少导管更换次数,降低住院费用,封管效果更佳,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注射液 创伤性低凝血病 深静脉导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结合音乐疗法对PICC携管患者导管护理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张亚静 吕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结合音乐疗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携管患者导管护理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携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结合音乐疗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携管患者导管护理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携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结合音乐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导管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结合音乐疗法能提高PICC携管患者的导管护理能力,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及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延续护理模式 音乐疗法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护理中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冯阳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血液透析护理中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4例。基础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导管护理,而干预组的患者实施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一周后... 探究血液透析护理中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4例。基础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导管护理,而干预组的患者实施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一周后、干预一个月后的感染及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干预组的感染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具体来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一周后从26.47%降至11.76%,一月后从20.59%降至2.94%;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一周后从23.53%降至8.82%,一月后从17.65%降至2.94%。另外,采用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上升,总满意度增加到94.12%。结论 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 导管护理规范化管理 并发症 感染和血栓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放置胃/肠造口管行家庭肠内营养的导管护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邹志英 柏屏 +2 位作者 彭南海 李强 江志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病人 肠造口 经皮内镜 肠内营养 放置 导管护理 治疗 家庭环境 途径 节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蓉梅 袁玲 +2 位作者 陈湘玉 傅蓉 吴玲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解决置管患者住院期间导管的质量监控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方法确定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人员组成及人员要求,制定工作制度与职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质控标准,开展门...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解决置管患者住院期间导管的质量监控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方法确定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人员组成及人员要求,制定工作制度与职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质控标准,开展门诊导管维护、疑难患者PICC置管、健康教育、院内外会诊、培训指导、监控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等工作,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后完成PICC疑难置管108例次;导管维护3 820例次;院内、外护理会诊55例次;接受院内护士培训290名;接受院外进修护士8名;接待院外参观46人次。实施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后中心静脉感染率为0.06%~0.24%,提高了输液的安全质量。结论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置管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病房工作压力;提供了护士专业发展机会,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事前控制的输液安全管理网络;为不断深入地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 PICC 导管维护 会诊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分类标识在动静脉置管外瘘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乾峰 李娜 +2 位作者 张雪萍 赵娜 仲月霞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2期541-541,共1页
动脉置管和深静脉置管作为介入治疗、化学治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治疗的一种路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置管成功后或治疗结束对动静脉置管外漏导管有效、正确的护理是临床护士必备的素质。如何快速识别置管类别,加强护理风险意识,为... 动脉置管和深静脉置管作为介入治疗、化学治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治疗的一种路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置管成功后或治疗结束对动静脉置管外漏导管有效、正确的护理是临床护士必备的素质。如何快速识别置管类别,加强护理风险意识,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自从我院2009年6月将颜色分类标识应用到动静脉置管外瘘导管护理中以来为临床护士在繁忙的工作快速识别置管类别,提高护理风险意识,确保外瘘导管安全护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置管 导管护理 应用 外瘘 分类 颜色 介入治疗 临床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氯铵溶液在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卫红 陈斌 章左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671-367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苯扎氯铵溶液在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导管护理预防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行尿道端端吻合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苯扎氯铵溶液棉球实施导管护... 目的观察应用苯扎氯铵溶液在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导管护理预防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行尿道端端吻合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苯扎氯铵溶液棉球实施导管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实施导管护理,两组于术后第3、5、7天及拔管前行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检查,并在住院期间进行舒适度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应用苯扎氯铵溶液行导管护理后无明显不适,各时间点行中段尿培养及尿常规检查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端端吻合术后应用苯扎氯铵溶液行导管护理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可明显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铵溶液 尿道端端吻合 导管护理 泌尿系感染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中静脉穿刺点及导管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霞 张文娟 +2 位作者 马平兰 郭云凤 杨春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14-1115,共2页
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污染严重,导致静脉输液困难,大面积烧伤后又极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步骤。2009~2010年我科对烧伤患者静脉输液采取尽... 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污染严重,导致静脉输液困难,大面积烧伤后又极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步骤。2009~2010年我科对烧伤患者静脉输液采取尽可能远离创面选择穿刺点、穿刺点的开放换药护理、导管护理、输液接头的防污染保护措施,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了穿刺点、导管及输液接头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烧伤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暴露疗法 静脉穿刺点 导管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手机软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玉美 周丽梅 +3 位作者 汪际 周颖 喻芳 刘风梅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护理管理手机软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网易研发的"有道云笔记"为软件基础,设计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手机软件系统,自2015年7月开始对全院导管护理实时监控和质量督导。分别调查应用前后导管护理质量和导管... 目的探讨导管护理管理手机软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网易研发的"有道云笔记"为软件基础,设计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手机软件系统,自2015年7月开始对全院导管护理实时监控和质量督导。分别调查应用前后导管护理质量和导管护理问题有效整改率。结果应用导管护理管理手机软件系统后,实现实时导管护理问题监控和督导,所有导管护理学组成员同步、协同进行导管护理质量管控,导管护理质量明显提升(P<0.05),疑难导管护理问题有效整改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导管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导管护理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优化导管护理学组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软件 导管护理质量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淑景 宁晓辉 王彦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4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 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置管技术 长期输液 周围静脉 肿瘤化疗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易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41-43,62,共4页
静脉输液治疗是在临床上普遍而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为中长期化学治疗以及血液制品、胃肠外营养液的注射提供通道,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会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如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 静脉输液治疗是在临床上普遍而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为中长期化学治疗以及血液制品、胃肠外营养液的注射提供通道,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会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如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和静脉炎[1-2],且两者会相互影响。有文献[3-4]指出,CRBSI会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而静脉炎是 CRBSI 中最主要的威胁之一。本文对静脉输液导管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实践借鉴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导管护理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 输液治疗 肠外营养液 治疗方法 血液制品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固定法对于提高PICC导管护理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居晨霞 董亚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 目的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传统方法固定,实验组按照桥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2组导管部位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感。结果实验组导管处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67,P=0.001;χ~2=12.992,P<0.001),患者的舒适感高于对照组(χ~2=17.014,P<0.001)。结论在行PICC导管固定时,桥式固定法优于传统导管固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固定 PICC置管术 导管护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护理干预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控制效果及干预策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艺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导管护理干预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及干预策略分析,以提高医疗治愈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住院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21例,其中38例出现尿路感染,83例患者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综合... 目的观察导管护理干预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及干预策略分析,以提高医疗治愈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住院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21例,其中38例出现尿路感染,83例患者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综合导管留置时间、是否进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是否彻底、24 h尿量及导尿管更换时间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根据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5 h的患者感染率为42.3%,留置时间<5 h的感染率为16.0%;进行膀胱冲洗的感染率为41.5%,未进行膀胱冲洗的感染率为19.6%;尿道口消毒不彻底的感染率为37.5%,消毒彻底的感染率为19.5%;24 h尿量≥3 000 ml的感染率为24.3%,24 h尿量<3 000 ml的感染率为42.6%;导尿管更换时间≥4周的感染率为41.7%,导尿管更换时间<4周的感染率为24.6%,各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导管护理干预对于尿路感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临床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护理干预 留置导管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