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创旋切术及导管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曹扶胜 郑剑波 兰明银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585-585,共1页
目的分析微创旋切术及导管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2 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A 组实施微创旋切术,观察B 组实施微创旋切+导管电凝术,... 目的分析微创旋切术及导管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2 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A 组实施微创旋切术,观察B 组实施微创旋切+导管电凝术,对比三组患者单侧肢体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单独应用微创旋切术及微创旋切+导管电凝术的手术所需时间分别为(35.00±10.01)min、(33.00±8.31)min,均低于传统手术时间(103.00±13.00)min;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也远低于传统手术结果,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及导管电凝术能够借助电流、光照等作用,通过尽可能小的切口切除曲张的静脉,疗效彻底,微创无疤,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术 导管电凝术 下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藏慧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对86例(92条下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施行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并发症... 目的评价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对86例(92条下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施行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共86例患者92条患肢,治愈88条,有效4条,总有效率100%。患者平均住院(3.2±2.4)d,术后3~8周伤口均一期愈合,58条患肢出现硬结,15例患者出现皮肤烧灼伤;2例患者局部曲张静脉残留。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9.6)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导管电凝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美观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电凝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下肢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加电凝术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史红 邓劲松 +2 位作者 勘萍 彭凤辉 李芳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高位结扎剥脱术 导管电凝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硬化手术联合射频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行海 胡长付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181-1183,共3页
大隐静脉曲张出现时表现为静脉蜿蜒屈曲、扩张伸长[1]。在日常生活中,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不止出现单一一种症状。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同时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方式是将来对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式包括泡沫硬化治... 大隐静脉曲张出现时表现为静脉蜿蜒屈曲、扩张伸长[1]。在日常生活中,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不止出现单一一种症状。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同时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方式是将来对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式包括泡沫硬化治疗、射频消融术和导管电凝术等。本研究旨在探讨泡沫硬化手术联合射频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指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导管电凝术 射频消融术 导管 射频导管 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曲张 条索状硬结 指标对比 皮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