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先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69-3472,共4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栓塞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联合组则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栓塞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联合组则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每分通气量(VE)、潮气量(VT)、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两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导管碎栓技术 肺通气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与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117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忠志 刘洁 +6 位作者 邵素花 邱怀明 杨剑虹 程青 邬明 赵智刚 陈晓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2种方法治疗急性肺栓塞(P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1—10我院住院收治的117例急性PE患者经静脉溶栓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2种方法的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2种方法治疗急性肺栓塞(P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1—10我院住院收治的117例急性PE患者经静脉溶栓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2种方法的临床资料,综合判断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静脉溶栓组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组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6.9%,其中住院显效+好转率分别为42.8%、90.9%;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5%、0;较大出血率分别为3.6%、0,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静脉溶栓和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2种方法治疗急性PE均有效,治疗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PE) 静脉溶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腹主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立 姚荣国 +1 位作者 李敬田 郭战利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此例应首选外科治疗 ,切开双侧股动脉并阻断 ,然后用球囊将血栓拉出股动脉 ,这样血栓不会栓塞远端血管。只有在没有血管外科的条件下 ,情况又比较紧急时 。
关键词 导管碎栓 局部溶 腹主动脉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18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巢胜吾 樊济海 顾秀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 导管碎栓 局部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减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冉继朋 刘子腾 +1 位作者 张莎莎 张静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5期402-405,416,共5页
目的:探究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危APE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传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每组93例。传统溶栓组采用尿激酶传统溶栓治疗,导管溶栓组采用猪尾导管... 目的:探究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危APE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传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每组93例。传统溶栓组采用尿激酶传统溶栓治疗,导管溶栓组采用猪尾导管联合溶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导管溶栓组血流动力学、丙二醛(MDA)、平均肺动脉压、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传统溶栓组,右心房直径小于传统溶栓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溶栓组,血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溶栓组(P均<0.05)。结论: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APE患者MDA水平,上调SOD及GSH-px水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 治疗 急性肺动脉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直接溶栓联合球囊扩张导管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8例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蔡红 余涵 +1 位作者 沈碧娥 俞裕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47-148,共2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生率高,并有逐年递增趋势,其主要危害是急性期并发肺动脉栓塞导致死亡,后期因并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导致下肢酸胀、浅静脉曲张、溃疡等并发症,严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生率高,并有逐年递增趋势,其主要危害是急性期并发肺动脉栓塞导致死亡,后期因并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导致下肢酸胀、浅静脉曲张、溃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形成 导管直接溶 导管碎栓 球囊扩张 形成后综合征 护理 治疗 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冉继朋 张静波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尿激酶组和联合组,各50例。尿激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治疗,联合组应用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全...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尿激酶组和联合组,各50例。尿激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治疗,联合组应用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肺动脉压、PaO_(2),记录两组患者的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 d、5 d联合组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肺动脉压水平均低于或短于尿激酶组,PaO_(2)水平高于尿激酶组(均P<0.05)。联合组的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尿激酶组,总有效率高于尿激酶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导管碎栓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者气促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尿激酶 导管碎栓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导管碎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学明 李慧娟 +2 位作者 张志业 武政喜 米占广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碎栓联合尿激酶溶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肺动脉栓塞患者32例,分为介入溶栓组(实验组)和系统溶栓组(对照组),每组各16例。介入溶栓组患者给予经皮导管碎栓、吸栓联合尿激酶局部灌注溶栓,系...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碎栓联合尿激酶溶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肺动脉栓塞患者32例,分为介入溶栓组(实验组)和系统溶栓组(对照组),每组各16例。介入溶栓组患者给予经皮导管碎栓、吸栓联合尿激酶局部灌注溶栓,系统溶栓组经外周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密勒指数(MI)、休克指数(SI)、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水平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治疗后,介入溶栓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MI、SI、sPAP和PaO 2水平无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MI、SI、sPAP水平显著降低,PaO 2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介入溶栓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前2组患者HR、RR和D-D水平无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HR、RR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介入溶栓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采用经皮导管碎栓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导管碎栓 尿激酶溶 肺动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秀梅 张大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6期118-119,共2页
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传统静脉溶栓及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风险高,且受机体个体化因素的影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关键词 导管碎栓 局部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冉继朋 张静波 +4 位作者 刘丽英 李闯 杨静云 马振杰 邱士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统计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两...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统计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直径和三尖瓣反流速度;检测肺动脉收缩压、高敏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直径短于对照组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慢于对照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和pro-BNP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和pro-BN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右心室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 导管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在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祥 宋韵 +2 位作者 郭春丽 和建武 秦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局部灌注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54例高危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患者均行一般治疗、低分子肝素钠... 目的:探讨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局部灌注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54例高危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患者均行一般治疗、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介入碎栓治疗和经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灌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1)两组溶栓治疗3d后血流变(HR)和风湿因子(RF)明显减慢,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等血气分析指标也较前明显改善,两组各自溶栓前、后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瑞替普酶)溶栓后差异较对照组(阿替普酶)更为显著。(2)溶栓3d后,治疗组30例中,治愈30.00%,显效50.00%,无效13.33%,无恶化和死亡病例,总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24例中,治愈25.00%,显效50.00%,无效25.00%,其中恶化1例(4.17%),无死亡病例,总治疗效果有效率75.00%。治疗组治愈率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P<0.05);治疗组总治疗效果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3)溶栓治疗后,治疗组出血率13.33%,对照组出血率12.50%,两组溶栓治疗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在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行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中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肺动脉 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介入治疗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永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891-893,共3页
探究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选取2012年12月—2018年6月接受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0例,观察手术情况、并发症、手术疗效、静脉通畅率、术后6个月深静脉血... 探究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选取2012年12月—2018年6月接受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0例,观察手术情况、并发症、手术疗效、静脉通畅率、术后6个月深静脉血栓复发情况。置管成功率为100%,术中抽吸时间(210.24±42.14)s,尿激酶使用量(351.84±55.51)万U,溶栓导管留置时间(4.54±1.20)d,术中平均失血量(102.36±33.14)mL。术前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患者中,1例术后血红蛋白降低,1例导管损伤小静脉导致盆腔血肿,均于停止溶栓后好转;1例患者穿刺点渗血,自行好转。血栓清除情况:Ⅰ级1例(0.7%),Ⅱ级39例(26.0%),Ⅲ级110例(73.3%)。术后治愈122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5.38±6.21)%、(85.54±6.23)%、(85.14±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例(0.7%)患者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 置管溶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015-02~2019-03选取在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015-02~2019-03选取在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评价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比较出血风险,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风险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碎栓 尿激酶 静脉溶 急性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碎栓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承高 张雷 李先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用经导管碎栓溶栓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肾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应... 目的:观察用经导管碎栓溶栓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肾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应用经导管碎栓溶栓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局部动脉侧直接穿刺后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治疗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进行血液透析的有效血流量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3个月内,治疗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经导管碎栓溶栓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疗法 局部动脉侧直接穿刺后溶疗法 动静脉内瘘血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急性肺栓塞经导管碎栓联合溶栓治疗成功1例
15
作者 张学军 何平 闫吉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0期133-133,共1页
1 病例介绍任某某,男,40岁,以突发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及后背部痛半小时为主诉入院.半小时前因右下肢疼痛在一私人诊所给予按摩治疗.回家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短暂意识丧失,约1分钟后缓解,醒后自觉剧烈后背疼痛,伴... 1 病例介绍任某某,男,40岁,以突发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及后背部痛半小时为主诉入院.半小时前因右下肢疼痛在一私人诊所给予按摩治疗.回家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短暂意识丧失,约1分钟后缓解,醒后自觉剧烈后背疼痛,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急促,家人拨打120送急诊科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 导管碎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彭喜涛 王海生 +1 位作者 梁冰 袁启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3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碎栓 低剂量 静脉溶 急性肺血塞症 血气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与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郑光锋 李传勇 +3 位作者 张强 潘知常 史书茗 戎建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0-1985,共6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与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7例,其中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方式治疗者12例(A组),采用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与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7例,其中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方式治疗者12例(A组),采用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方式治疗者25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速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比较肺动脉通畅情况。结果A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P<0.0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RR、HR水平均明显降低,PaO_(2)、SaO_(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上述生命体征,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发生心律失常6例,术后发生血红蛋白尿5例,B组无心律失常及血红蛋白尿发生(P<0.05);A组出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随访3~6个月,两组患者肺动脉通畅情况无差别(P>0.05)。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及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可减少溶栓时间、溶栓药物剂量及住院时间,出血并发症少,但应预防心律失常、血红蛋白尿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抽吸 置管溶 导管碎栓 急性肺动脉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8
作者 汪涛 顾建平 +8 位作者 陈亮 楼文胜 何旭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施万印 赵伯翔 黄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评估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20例采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明确栓子部位及... 目的评估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20例采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明确栓子部位及范围后,将导管插至血栓所累及的肺动脉分支,应用超滑导丝及猪尾导管行导管及导丝碎栓,碎栓过程中经导管予尿激酶25万单位行接触性溶栓治疗;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完成接触性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经上肢浅静脉用输液泵持续泵入尿激酶50~75万单位/d,治疗3~7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溶栓前后肺动脉开通情况等。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应用介入导管碎栓及静脉溶栓治疗,使用尿激酶总量150~350(235±49.6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3~7(4.15±1.23)d。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或完全清除,有效率达85.0%(17/20),15.0%(3/20)的患者好转,肺动脉仍然存在部分血栓,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9例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溶栓术后放置可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均于术后10~12 d取出。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及溶栓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安全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导管碎栓 静脉溶 CT血管造影 放射学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导管碎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国龙 勇俊 +2 位作者 宋富波 张居文 杨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评价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将5FPigtail导管“翻山”引至患侧深静脉内... 目的评价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将5FPigtail导管“翻山”引至患侧深静脉内,推注尿激酶并旋转抽拉导管碎栓.配合10-12F大腔导管抽栓,然后留置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测量术前健侧肢体大腿及小腿的周径,患侧肢体大腿及小腿术前及术后的周径.比较患侧肢体手术前后周径的变化来判断溶栓的疗效: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指标来评价置管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治疗效果:治愈4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6.6%。溶栓前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差(3.6±1.9)cm(P〈0.05),小腿周径差(4.6±2.1)cm(P〈0.05);溶栓后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差(0.19±0.90)cm(P〉0.05),小腿周径差(0.5±1.0)cm(P〉0.05)。结论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形成 溶解疗法 尿激酶 导管碎栓
原文传递
导管旋转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成功救治致死性肺栓塞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铠 曾燏 +1 位作者 郭曙光 方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0,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 女,61岁,体重54kg。因“高处跌落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0d”于2015午1月18日入住我院脊髓损伤科。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导管碎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