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封建官僚制度的二重性及其后果
1
作者
卢珂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封建官僚制度
依附性
工具性
相对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2
作者
张锡勤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96-99,61,共5页
关键词
封建官僚制度
进步思想
人论
官职
官制
科举
吏治败坏
麦孟华
封建
君主专制
制度
明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红楼梦》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3
作者
林兆山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2年第4期32-35,共4页
作为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巨著《红楼梦》,已被誉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之所以获得这样杰出的成就,是因为“它批判和否定了封建社会中的一系列上层建筑,抨击和否定了赖以支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权的一系列制度,
关键词
封建官僚制度
《红楼梦》
批判
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小说史
封建
统治者
上层建筑
封建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影响清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航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清朝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屡次改革其赋税制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未能充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
清朝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屡次改革其赋税制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未能充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完全财政制度”造成了赋税征收失控;重要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制约赋税制度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
制度
自然经济
不完全财政
封建官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公务员制度:效率和廉政
5
作者
韩国明
史振磊
《社科纵横》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公务员制度自上个世纪中叶在英国产生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不过,虽然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效果相差悬殊,如果仅仅对各国的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对比,却往往发现差异很小,甚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
公务员制度自上个世纪中叶在英国产生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不过,虽然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效果相差悬殊,如果仅仅对各国的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对比,却往往发现差异很小,甚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原因大致是: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公务员
制度
权利保障
封建官僚制度
权利与义务
人身依附关系
提高行政效率
考试录用
申诉控告
官场腐败
父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敲响前建政治制度的丧钟——邓牧政治思想论略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善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74-77,共4页
邓牧,字牧心,浙东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宋亡后不仕元朝,隐居于余杭大深山洞霄宫,卒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著作有《伯牙琴》、《洞霄诗集》、《洞霄图志》等。在《伯牙琴》中,邓牧对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政...
邓牧,字牧心,浙东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宋亡后不仕元朝,隐居于余杭大深山洞霄宫,卒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著作有《伯牙琴》、《洞霄诗集》、《洞霄图志》等。在《伯牙琴》中,邓牧对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政治进行了辛辣而深刻的系统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王国,明确地向世人敲响了封建政治制度的丧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牙琴
论略
封建
政治
制度
政治思想
封建官僚制度
至德之世
君权神授
封建
君主专制
制度
理想王国
封建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雍正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7
《正气》
1999年第6期33-33,共1页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继位后,针对康熙后期出现的国库亏空、吏治败坏、赋役不公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比如清理亏空、严惩贪贿、耗羡归公、养廉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继位后,针对康熙后期出现的国库亏空、吏治败坏、赋役不公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比如清理亏空、严惩贪贿、耗羡归公、养廉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乾隆年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羡归公
养廉银
制度
州县政府
州县官吏
康熙后期
收支两条线管理
耗羡银
俸禄
制度
清政府
封建官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封建吏治散论
8
作者
安铭杰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及其政治家,从巩固和加强政权出发,无不注重整顿吏治,以吏治国.然而,“吏治”这个政治大事.尽管经历代封建王朝花了最大精力研究实践了两千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解决好.吏治过于松懈,弊端甚多,直接...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及其政治家,从巩固和加强政权出发,无不注重整顿吏治,以吏治国.然而,“吏治”这个政治大事.尽管经历代封建王朝花了最大精力研究实践了两千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解决好.吏治过于松懈,弊端甚多,直接危及着封建政权的生存.大凡开国之君或中兴之帝,目睹前朝吏治松懈导致人亡政息的严重后果,往往采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施政.汉武帝曾颁布《沉命法》昭示天下:若是群盗为害不报或不能捕获的,上自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顿吏治
利益集团
封建
社会
强政权
封建官僚制度
严刑峻
封建
政权
封建
王朝
历代帝王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官吏“致仕”成制于西汉的社会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余明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74,共4页
“致仕”又叫引退,乞骸骨,乞归等,即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有“退而致仕”;《礼记·曲礼》亦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这里的“致事”或“致仕”,意即向朝廷交还官职,离职还禄.我国的官吏致仕现象最...
“致仕”又叫引退,乞骸骨,乞归等,即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有“退而致仕”;《礼记·曲礼》亦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这里的“致事”或“致仕”,意即向朝廷交还官职,离职还禄.我国的官吏致仕现象最早起源于商代,《尚书》中说伊尹“复政厥”后,“将告归”,这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记录.到周朝,“致仕”渐趋普遍.但这都是官吏主动请求,还未形成制度.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社会建立的父死子承,世代相袭的世卿世禄官僚制度,随着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和井田制、宗法制的瓦解而遭到比较彻底的打击,“因能而授官”的封建官僚制度一步步确立起来,作为配套措施的官吏“致性”制度也随之出现,至西汉时,始成定制.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主要内容大致有三点:一、官吏年七十,耳不聪,腿脚不灵,就得致仕;二、官吏致仕后,朝廷诏其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三、指出官吏致仕,是避贤让能,为国为君.官吏致仕形成制度是继封建官僚制度确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的出现,是对奴隶制世袭遗风又一次彻底的荡涤和冲击.对加快封建官吏的新陈代谢,提高官吏办事效率有积极作用,于后世官制影响亦非常深远.在当时世袭遗风影响还相当严重、封建官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吏致仕
致仕
制度
条件分析
封建官僚制度
奴隶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世卿世禄制
官学教育
办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成因
10
作者
王光能
《江南论坛》
1999年第6期22-23,共2页
近代史上,西方发生的思想解放和社会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在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窘境下才发动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原因在于,我国二千多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实行了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
近代史上,西方发生的思想解放和社会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在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窘境下才发动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原因在于,我国二千多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实行了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并由封建儒生实现一体化。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既是帝国的组织者和官僚政治的主体,又是封建文化的传播者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主体。他们是现存制度的受益者,这决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
官僚
政治
形态结构
意识形态
地主阶级
董仲舒
人格
封建官僚制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水浒》研究会召开第七届学术讨论会
11
作者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1-71,共1页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9日至12日在湖州市举行。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与《水浒》爱好者27人参加,提交论文24篇。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从中国文化史来审视《水浒》,即把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置于中国漫长的文...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9日至12日在湖州市举行。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与《水浒》爱好者27人参加,提交论文24篇。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从中国文化史来审视《水浒》,即把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置于中国漫长的文化史系统中,探讨它如何继承并发展文化史上的某些优良传统以及局限之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研究
学术讨论会
浙江
中国文化史
继承并发展
文学名著
中心议题
道教意识
湖州市
封建官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舌犹在口,何用苦呻吟”──清初江苏进步诗人张忭的残稿遗篇
12
作者
王骧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进步诗人
宿迁
江苏
地方长官
封建官僚制度
文史资料
流放地
封建
社会
官府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黄道周改良的君主集权思想
13
作者
张启琛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4-59,53,共7页
黄道周的政治思想虽没有跳出君主之制集权思想窠臼,但他倡言改良。他主张君主用三代上下的先王之道作为标准衡量臣下的议论,善于纳谏;主张恢复丞相制度,并以尧舜与四岳的关系为喻,说明君相之间要上下相倚,彼此信任;他提出为君之...
黄道周的政治思想虽没有跳出君主之制集权思想窠臼,但他倡言改良。他主张君主用三代上下的先王之道作为标准衡量臣下的议论,善于纳谏;主张恢复丞相制度,并以尧舜与四岳的关系为喻,说明君相之间要上下相倚,彼此信任;他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才能自存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封建统治关键在于“得人”,重视改良吏治;为保证封建官僚制度的运转,提出“官联”和“官辨”。上述主张,和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政治思思家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突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社会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权思想
黄道周
君主
改良
封建官僚制度
政治思想
先王之道
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14
作者
季建林
《共产党员》
2010年第5期30-30,共1页
“宫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如:企业改制中让“经营...
“宫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如:企业改制中让“经营层”控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本位”
党的执政基础
封建官僚制度
封建
思想
公共
制度
企业改制
经营层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趼人笔下的官场众生
15
作者
萧宿荣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X期82-91,共10页
出身于破落官僚世家的吴趼人,以自谋生路入世,长期生活在新兴都市上海,又多次出任报纸主笔,“于政教风俗,多所绳纠”,有机会以多种方式广泛地接触并“潜窥而默察”(《月月小说序》)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形形色色的“怪现状”、“怪人物”,...
出身于破落官僚世家的吴趼人,以自谋生路入世,长期生活在新兴都市上海,又多次出任报纸主笔,“于政教风俗,多所绳纠”,有机会以多种方式广泛地接触并“潜窥而默察”(《月月小说序》)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形形色色的“怪现状”、“怪人物”,进而本着为时代立言的严肃态度和负责精神,“穷愁著书”,以客观再现的艺术方式,坚持真实性的创作原则,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构思切近社会生活的自然形态,以再现经验世界、反映社会风貌为自己的艺术使命,为封建中国的衰亡录下了一卷卷的黑白像,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写实的美学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官场众生”就是其中最光怪陆离、惊心动魄、发人深思的一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
吴趼人
官文化
回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封建官僚制度
晚清
官僚
现实批判
小说
通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的脑筋急转弯
16
作者
杨希之
《今日中国》
2004年第6期46-46,共1页
史式教授是一位研究历史很有成就的专家,他在国内有些报刊曾辟有“史式谈史”专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近,史式教授将在专栏中发表过的文章和一些最新作品结集出版了一套“史式谈史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古...
史式教授是一位研究历史很有成就的专家,他在国内有些报刊曾辟有“史式谈史”专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近,史式教授将在专栏中发表过的文章和一些最新作品结集出版了一套“史式谈史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古来冤案知多少》、《贪官清官各行其道》、《太平天国不太平》四本,共60余万字。这四本书选择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从点到面或以点带面地评述历史,自立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式
历史学家
封建官僚制度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17
《理论与当代》
2010年第6期58-59,共2页
季建林在3月29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官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
季建林在3月29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官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如:企业改制中让“经营层”控股;公车制度改革中给予高额的“车贴”,有的干部一年得到的“车贴”居然能买一辆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本位”
党的执政基础
封建官僚制度
《北京日报》
公车
制度
改革
封建
思想
公共
制度
企业改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官僚主义是现代化的大敌
18
作者
朱铁志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13-13,共1页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有序准备。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组织,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急切呼唤。朱基总理在本届政府组成伊始,就把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率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一方面表明新一届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有序准备。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组织,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急切呼唤。朱基总理在本届政府组成伊始,就把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率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一方面表明新一届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决心;同时也说明,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
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政府机构改革
机构膨胀
政府组织
中国现代化进程
封建官僚制度
反对
官僚
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原文传递
我国古代的隐士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高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一)引论“隐士”,是指有条件为官作吏的“士”阶层中不愿为官作吏者而言,是同愿意为官作吏者相对立而存在的.因此,本文所论的“隐士”,是对我国古代社会里凡具有为官作吏条件的士人而不愿为官作吏者的总称.在我国古籍中,往往有“隐士...
(一)引论“隐士”,是指有条件为官作吏的“士”阶层中不愿为官作吏者而言,是同愿意为官作吏者相对立而存在的.因此,本文所论的“隐士”,是对我国古代社会里凡具有为官作吏条件的士人而不愿为官作吏者的总称.在我国古籍中,往往有“隐士”的记载,似乎“隐士”的存在是十分古老的.据皇甫谧《高士传序》云:有“鸿崖先生,创高于上皇之世;许由、善卷,不降于唐虞之朝”.可见在他看来,所谓“三皇”、“五帝”时代,就有高隐之士存在.《后汉书·逸民传·序》也说,舜时有隐逸之北人无择.孔子生活的时代,据说还有他崇敬的长沮、桀溺、丈人、石门、荷蒉及仪封人、狂楚接舆等隐士.那么,这些人是不是后世所说的真正的“隐士”呢?今天看来,除战国时期已有隐士阶层的初步形成期的萌芽型隐士之外,春秋时期以前是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隐士”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夏、商、周三代不存在官僚制度,也没有“士”阶层的形成,这时的官吏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照宗法制度而确定的,一经确定,各级官位都是世代相袭的.在这种世卿世禄制下,根本不存在出身于平民的“士”阶层和不愿意为官作吏的情况存在,从而就决不会有隐居不仕的隐士产生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士”
我国古代
士阶层
封建官僚制度
封建
社会
老庄思想
封建
政治
封建
统治者
假隐士
社会阶层
原文传递
试论森鸥外的《舞姬》的悲剧性
被引量:
3
20
作者
吴永红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8年第6期46-48,共3页
<一> 森鸥外(1862—1922年)是日本明治时期的大文豪。他与夏目漱石一起站在反自然主义的立场上,以其独持的创造风格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作。《舞姬》发表于明治23年1月3日发行的杂志『国民之友』的付録上,是鸥外的处女...
<一> 森鸥外(1862—1922年)是日本明治时期的大文豪。他与夏目漱石一起站在反自然主义的立场上,以其独持的创造风格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作。《舞姬》发表于明治23年1月3日发行的杂志『国民之友』的付録上,是鸥外的处女作小说。该小说是以鸥外自己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为原本加以润色写成的,是鸥外著名的留德纪念三部小说——《舞姬》、《泡沫记》、《送信人》中最有影响的一篇。《舞姬》中鸥外本身的自传性气息十分浓郁,被森於菟等名家称为留德时期鸥外的青春待徨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姬》
明治
日本
小说
森鸥外
悲剧性
封建官僚制度
舞姬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封建官僚制度的二重性及其后果
1
作者
卢珂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封建官僚制度
依附性
工具性
相对自主性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2
作者
张锡勤
出处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96-99,61,共5页
关键词
封建官僚制度
进步思想
人论
官职
官制
科举
吏治败坏
麦孟华
封建
君主专制
制度
明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红楼梦》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3
作者
林兆山
出处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2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摘
作为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巨著《红楼梦》,已被誉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之所以获得这样杰出的成就,是因为“它批判和否定了封建社会中的一系列上层建筑,抨击和否定了赖以支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权的一系列制度,
关键词
封建官僚制度
《红楼梦》
批判
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小说史
封建
统治者
上层建筑
封建
社会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影响清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航宇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06BFX006)
文摘
清朝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屡次改革其赋税制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未能充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完全财政制度”造成了赋税征收失控;重要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制约赋税制度的有效执行。
关键词
赋税
制度
自然经济
不完全财政
封建官僚制度
Keywords
tax policy
natural economy
the incomplete financial policy
the feudal bureaucrat system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公务员制度:效率和廉政
5
作者
韩国明
史振磊
机构
兰州大学管理系
出处
《社科纵横》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文摘
公务员制度自上个世纪中叶在英国产生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不过,虽然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效果相差悬殊,如果仅仅对各国的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对比,却往往发现差异很小,甚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原因大致是:首...
关键词
现代公务员
制度
权利保障
封建官僚制度
权利与义务
人身依附关系
提高行政效率
考试录用
申诉控告
官场腐败
父子关系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敲响前建政治制度的丧钟——邓牧政治思想论略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善军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摘
邓牧,字牧心,浙东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宋亡后不仕元朝,隐居于余杭大深山洞霄宫,卒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著作有《伯牙琴》、《洞霄诗集》、《洞霄图志》等。在《伯牙琴》中,邓牧对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政治进行了辛辣而深刻的系统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王国,明确地向世人敲响了封建政治制度的丧钟。
关键词
伯牙琴
论略
封建
政治
制度
政治思想
封建官僚制度
至德之世
君权神授
封建
君主专制
制度
理想王国
封建
统治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TE-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雍正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7
出处
《正气》
1999年第6期33-33,共1页
文摘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继位后,针对康熙后期出现的国库亏空、吏治败坏、赋役不公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比如清理亏空、严惩贪贿、耗羡归公、养廉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乾隆年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关键词
耗羡归公
养廉银
制度
州县政府
州县官吏
康熙后期
收支两条线管理
耗羡银
俸禄
制度
清政府
封建官僚制度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封建吏治散论
8
作者
安铭杰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摘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及其政治家,从巩固和加强政权出发,无不注重整顿吏治,以吏治国.然而,“吏治”这个政治大事.尽管经历代封建王朝花了最大精力研究实践了两千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解决好.吏治过于松懈,弊端甚多,直接危及着封建政权的生存.大凡开国之君或中兴之帝,目睹前朝吏治松懈导致人亡政息的严重后果,往往采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施政.汉武帝曾颁布《沉命法》昭示天下:若是群盗为害不报或不能捕获的,上自郡长。
关键词
整顿吏治
利益集团
封建
社会
强政权
封建官僚制度
严刑峻
封建
政权
封建
王朝
历代帝王
政治家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官吏“致仕”成制于西汉的社会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余明远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摘
“致仕”又叫引退,乞骸骨,乞归等,即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有“退而致仕”;《礼记·曲礼》亦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这里的“致事”或“致仕”,意即向朝廷交还官职,离职还禄.我国的官吏致仕现象最早起源于商代,《尚书》中说伊尹“复政厥”后,“将告归”,这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记录.到周朝,“致仕”渐趋普遍.但这都是官吏主动请求,还未形成制度.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社会建立的父死子承,世代相袭的世卿世禄官僚制度,随着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和井田制、宗法制的瓦解而遭到比较彻底的打击,“因能而授官”的封建官僚制度一步步确立起来,作为配套措施的官吏“致性”制度也随之出现,至西汉时,始成定制.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主要内容大致有三点:一、官吏年七十,耳不聪,腿脚不灵,就得致仕;二、官吏致仕后,朝廷诏其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三、指出官吏致仕,是避贤让能,为国为君.官吏致仕形成制度是继封建官僚制度确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的出现,是对奴隶制世袭遗风又一次彻底的荡涤和冲击.对加快封建官吏的新陈代谢,提高官吏办事效率有积极作用,于后世官制影响亦非常深远.在当时世袭遗风影响还相当严重、封建官僚?
关键词
官吏致仕
致仕
制度
条件分析
封建官僚制度
奴隶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世卿世禄制
官学教育
办事效率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成因
10
作者
王光能
机构
无锡轻工大学
出处
《江南论坛》
1999年第6期22-23,共2页
文摘
近代史上,西方发生的思想解放和社会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在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窘境下才发动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原因在于,我国二千多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实行了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并由封建儒生实现一体化。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既是帝国的组织者和官僚政治的主体,又是封建文化的传播者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主体。他们是现存制度的受益者,这决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性。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
官僚
政治
形态结构
意识形态
地主阶级
董仲舒
人格
封建官僚制度
一体化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水浒》研究会召开第七届学术讨论会
11
作者
马成生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1-71,共1页
文摘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9日至12日在湖州市举行。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与《水浒》爱好者27人参加,提交论文24篇。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从中国文化史来审视《水浒》,即把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置于中国漫长的文化史系统中,探讨它如何继承并发展文化史上的某些优良传统以及局限之处,同时。
关键词
《水浒》研究
学术讨论会
浙江
中国文化史
继承并发展
文学名著
中心议题
道教意识
湖州市
封建官僚制度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舌犹在口,何用苦呻吟”──清初江苏进步诗人张忭的残稿遗篇
12
作者
王骧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进步诗人
宿迁
江苏
地方长官
封建官僚制度
文史资料
流放地
封建
社会
官府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黄道周改良的君主集权思想
13
作者
张启琛
出处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4-59,53,共7页
文摘
黄道周的政治思想虽没有跳出君主之制集权思想窠臼,但他倡言改良。他主张君主用三代上下的先王之道作为标准衡量臣下的议论,善于纳谏;主张恢复丞相制度,并以尧舜与四岳的关系为喻,说明君相之间要上下相倚,彼此信任;他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才能自存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封建统治关键在于“得人”,重视改良吏治;为保证封建官僚制度的运转,提出“官联”和“官辨”。上述主张,和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政治思思家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突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社会进步意义。
关键词
集权思想
黄道周
君主
改良
封建官僚制度
政治思想
先王之道
民本思想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14
作者
季建林
出处
《共产党员》
2010年第5期30-30,共1页
文摘
“宫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如:企业改制中让“经营层”控股;
关键词
“官本位”
党的执政基础
封建官僚制度
封建
思想
公共
制度
企业改制
经营层
利益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趼人笔下的官场众生
15
作者
萧宿荣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X期82-91,共10页
文摘
出身于破落官僚世家的吴趼人,以自谋生路入世,长期生活在新兴都市上海,又多次出任报纸主笔,“于政教风俗,多所绳纠”,有机会以多种方式广泛地接触并“潜窥而默察”(《月月小说序》)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形形色色的“怪现状”、“怪人物”,进而本着为时代立言的严肃态度和负责精神,“穷愁著书”,以客观再现的艺术方式,坚持真实性的创作原则,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构思切近社会生活的自然形态,以再现经验世界、反映社会风貌为自己的艺术使命,为封建中国的衰亡录下了一卷卷的黑白像,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写实的美学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官场众生”就是其中最光怪陆离、惊心动魄、发人深思的一卷。
关键词
官场
吴趼人
官文化
回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封建官僚制度
晚清
官僚
现实批判
小说
通判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的脑筋急转弯
16
作者
杨希之
机构
重庆出版社
出处
《今日中国》
2004年第6期46-46,共1页
文摘
史式教授是一位研究历史很有成就的专家,他在国内有些报刊曾辟有“史式谈史”专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近,史式教授将在专栏中发表过的文章和一些最新作品结集出版了一套“史式谈史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古来冤案知多少》、《贪官清官各行其道》、《太平天国不太平》四本,共60余万字。这四本书选择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从点到面或以点带面地评述历史,自立新说。
关键词
史式
历史学家
封建官僚制度
创新精神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17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10年第6期58-59,共2页
文摘
季建林在3月29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官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如:企业改制中让“经营层”控股;公车制度改革中给予高额的“车贴”,有的干部一年得到的“车贴”居然能买一辆车;
关键词
“官本位”
党的执政基础
封建官僚制度
《北京日报》
公车
制度
改革
封建
思想
公共
制度
企业改制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官僚主义是现代化的大敌
18
作者
朱铁志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13-13,共1页
文摘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有序准备。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组织,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急切呼唤。朱基总理在本届政府组成伊始,就把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率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一方面表明新一届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决心;同时也说明,在我...
关键词
官僚
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政府机构改革
机构膨胀
政府组织
中国现代化进程
封建官僚制度
反对
官僚
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古代的隐士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高敏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文摘
(一)引论“隐士”,是指有条件为官作吏的“士”阶层中不愿为官作吏者而言,是同愿意为官作吏者相对立而存在的.因此,本文所论的“隐士”,是对我国古代社会里凡具有为官作吏条件的士人而不愿为官作吏者的总称.在我国古籍中,往往有“隐士”的记载,似乎“隐士”的存在是十分古老的.据皇甫谧《高士传序》云:有“鸿崖先生,创高于上皇之世;许由、善卷,不降于唐虞之朝”.可见在他看来,所谓“三皇”、“五帝”时代,就有高隐之士存在.《后汉书·逸民传·序》也说,舜时有隐逸之北人无择.孔子生活的时代,据说还有他崇敬的长沮、桀溺、丈人、石门、荷蒉及仪封人、狂楚接舆等隐士.那么,这些人是不是后世所说的真正的“隐士”呢?今天看来,除战国时期已有隐士阶层的初步形成期的萌芽型隐士之外,春秋时期以前是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隐士”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夏、商、周三代不存在官僚制度,也没有“士”阶层的形成,这时的官吏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照宗法制度而确定的,一经确定,各级官位都是世代相袭的.在这种世卿世禄制下,根本不存在出身于平民的“士”阶层和不愿意为官作吏的情况存在,从而就决不会有隐居不仕的隐士产生的土壤.
关键词
“隐士”
我国古代
士阶层
封建官僚制度
封建
社会
老庄思想
封建
政治
封建
统治者
假隐士
社会阶层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森鸥外的《舞姬》的悲剧性
被引量:
3
20
作者
吴永红
机构
不详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8年第6期46-48,共3页
文摘
<一> 森鸥外(1862—1922年)是日本明治时期的大文豪。他与夏目漱石一起站在反自然主义的立场上,以其独持的创造风格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作。《舞姬》发表于明治23年1月3日发行的杂志『国民之友』的付録上,是鸥外的处女作小说。该小说是以鸥外自己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为原本加以润色写成的,是鸥外著名的留德纪念三部小说——《舞姬》、《泡沫记》、《送信人》中最有影响的一篇。《舞姬》中鸥外本身的自传性气息十分浓郁,被森於菟等名家称为留德时期鸥外的青春待徨的纪念。
关键词
《舞姬》
明治
日本
小说
森鸥外
悲剧性
封建官僚制度
舞姬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封建官僚制度的二重性及其后果
卢珂
《贵州社会科学》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张锡勤
《求是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谈《红楼梦》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林兆山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略论影响清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因素
武航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代公务员制度:效率和廉政
韩国明
史振磊
《社科纵横》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敲响前建政治制度的丧钟——邓牧政治思想论略
王善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雍正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正气》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封建吏治散论
安铭杰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官吏“致仕”成制于西汉的社会条件分析
余明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成因
王光能
《江南论坛》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浙江《水浒》研究会召开第七届学术讨论会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柔舌犹在口,何用苦呻吟”──清初江苏进步诗人张忭的残稿遗篇
王骧
《高校教育管理》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黄道周改良的君主集权思想
张启琛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季建林
《共产党员》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吴趼人笔下的官场众生
萧宿荣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历史的脑筋急转弯
杨希之
《今日中国》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官本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理论与当代》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官僚主义是现代化的大敌
朱铁志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19
我国古代的隐士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高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1
原文传递
20
试论森鸥外的《舞姬》的悲剧性
吴永红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