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1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封装高速链路中跨层信号通路与配电网络协同分析
1
作者 李涛 缪旻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针对高速链路信号通路中典型的垂直过孔互连结构和配电网络电源/地平面对的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与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PI)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电磁耦合机理,提出了一种流程相对简单、资源开销小、建模效率高... 针对高速链路信号通路中典型的垂直过孔互连结构和配电网络电源/地平面对的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与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PI)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电磁耦合机理,提出了一种流程相对简单、资源开销小、建模效率高的协同分析方法。以在研的某型复合陶瓷SiP样品中信号通路和配电网络结构的设计为例,对所提出的协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析 信号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 高速链路 系统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封装的电源完整性分析与优化
2
作者 卞玲艳 蔡莹 +1 位作者 周倩蓉 陆霄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6期25-29,共5页
针对系统级封装尺寸小、供电电压低、工作电流大以及对电源完整性要求高的特殊性,对SIP(System in Package)中基板设计进行电源仿真和优化。通过仿真指导基板设计,提高SIP产品的设计成功率,缩短设计周期。通过Power DC软件进行了直流压... 针对系统级封装尺寸小、供电电压低、工作电流大以及对电源完整性要求高的特殊性,对SIP(System in Package)中基板设计进行电源仿真和优化。通过仿真指导基板设计,提高SIP产品的设计成功率,缩短设计周期。通过Power DC软件进行了直流压降和电流密度的仿真分析,根据电源完整性相关理论,讨论基板设计中电源平面的影响因素,结合版图分析,给出实际的优化方案,并经过仿真迭代验证,使所设计的基板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系统封装 电源仿真 电源完整性 电源分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的半导体激光器恒温控制及驱动系统设计
3
作者 蔡洪渊 康伟 +2 位作者 齐轶楠 邵海洲 俞民良 《电子与封装》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恒定的温度环境及稳定的电流注入是半导体激光器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传统恒温控制系统和光源电流驱动系统采用电压基准源、运放、功率三极管、MOSFET等分立器件实现,大量分立器件导致了系统电路复杂、可靠性低等问题。利用系统级封装(S... 恒定的温度环境及稳定的电流注入是半导体激光器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传统恒温控制系统和光源电流驱动系统采用电压基准源、运放、功率三极管、MOSFET等分立器件实现,大量分立器件导致了系统电路复杂、可靠性低等问题。利用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将恒温控制系统与光源电流驱动系统进行高密度集成,实现了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的设计。通过系统级电路和热仿真分析,确保器件设计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的参数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半导体激光器 恒温控制 驱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9
4
作者 韩庆福 成立 +4 位作者 严雪萍 张慧 刘德林 李俊 徐志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377,386,共5页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结晶。SIP封装集成能最大程度上优化系统性能、避免重复封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集成度,掌握这项新技术是进入主流封装领域之关键,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片上系统 技术优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K波段收发模块的3D系统级封装(SiP)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鑫 刘丰满 +2 位作者 吴鹏 王启东 曹立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机基板堆叠的高密度多芯片模块的新型三维系统封装(SiP)设计.该模块是工作在Ka波段(发射)和K波段(接收)的SiP.有机基板通过球栅阵列(BGA)堆叠,将收发模块与两个不同频段的天线集成在一起.对于有源芯片部分,包括单片式...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机基板堆叠的高密度多芯片模块的新型三维系统封装(SiP)设计.该模块是工作在Ka波段(发射)和K波段(接收)的SiP.有机基板通过球栅阵列(BGA)堆叠,将收发模块与两个不同频段的天线集成在一起.对于有源芯片部分,包括单片式微波集成电路(MMIC)互连的邦定线设计,电磁辐射隔离和大功率芯片的散热处理;对于无源元件部分,主要包括微带式带通选频滤波器,DC-AC隔离块和天线设计.该系统把收发天线也集成在了毫米波前端里,系统具有多频段、小型化、低轮廓、高增益的优势,在未来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前端 多芯片模块 堆叠式贴片天线 系统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和FPGA的SiP系统级封装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代明清 韩强 +1 位作者 邓豹 段小虎 《微型机与应用》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介绍了系统级封装的概念和特性,阐述了SiP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基本生产实现流程。设计了一款基于ARM和FPGA管芯的SiP通用微处理系统,介绍了该SiP系统的整体框图,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电路的功能结构。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及功能完... 介绍了系统级封装的概念和特性,阐述了SiP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基本生产实现流程。设计了一款基于ARM和FPGA管芯的SiP通用微处理系统,介绍了该SiP系统的整体框图,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电路的功能结构。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及功能完备等优点,充分展现了SiP技术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ARM FPGA 管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7
作者 胡杨 蔡坚 +4 位作者 曹立强 陈灵芝 刘子玉 石璐璐 王谦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2年第11期1-6,31,共7页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已经成为重要的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未来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技术路线,在微电子和电子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发展也极为迅速。对目前SiP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已经成为重要的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未来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技术路线,在微电子和电子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发展也极为迅速。对目前SiP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关注了国际上半导体产业和重要的研究机构在SiP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对我国SiP技术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回顾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技术发展 典型企业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集成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7
8
作者 蔡坚 王水弟 贾松良 《中国集成电路》 2006年第9期60-63,共4页
系统级封装集成技术是实现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手段。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已经将SiP列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新型互连技术的发展、堆叠封装技术的研究、埋置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基板的开发等方面概述了系统级封... 系统级封装集成技术是实现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手段。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已经将SiP列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新型互连技术的发展、堆叠封装技术的研究、埋置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基板的开发等方面概述了系统级封装集成技术的一些重要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集成技术 半导体技术 多功能化 电子产品 互连技术 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芯片(SOC)与系统级封装(SIP)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水弟 蔡坚 贾松良 《中国集成电路》 2003年第47期49-52,共4页
系统芯片和系统级封装是目前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两种技术路线,本文讨论了系统的基本概念,针对两种技术路线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工艺兼容性、已知好芯片问题、封装、市场及设计的角度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关键词 系统芯片 系统封装 SOC sip 微电子技术 工艺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在波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为 王查散 邬天恺 《电子机械工程》 2013年第6期57-59,64,共4页
多功能、数字化和智能化是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方向,波控系统作为相控阵雷达的控制核心,则向着小型化、芯片化发展,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和系统芯片(SOC)技术相似,都是在更小体积、更多功能和更好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中介绍了SI... 多功能、数字化和智能化是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方向,波控系统作为相控阵雷达的控制核心,则向着小型化、芯片化发展,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和系统芯片(SOC)技术相似,都是在更小体积、更多功能和更好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中介绍了SIP技术的发展、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具体分析了波控系统的技术需求,详细探讨了SIP技术在波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IP技术的波控系统芯片的产品架构及实现途径。SIP技术为实现高可靠、高集成的波控系统芯片提供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以后的工程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相控阵雷达 波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德馨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4,共2页
此文是中科院院士吴德馨在集成电路粤港台论坛上演讲稿的。对于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SIP)的发展概况及其趋势做了介绍,对于从事此领域工作的读者有指导性意义,本刊特转载。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系统封装 SOC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模块的热阻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鸿瑾 李亚妮 +1 位作者 刘群 张建锋 《电子与封装》 2021年第5期12-15,共4页
半导体行业正朝着高集成度、小尺寸方向飞速发展,具有大规模、多芯片、3D立体化封装等优势的系统级封装(Si P)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Si P中IC芯片多且集中,功耗密度大,因此其散热特性研究尤为重要。封装模块的散热特性用热阻表征,以塑封S... 半导体行业正朝着高集成度、小尺寸方向飞速发展,具有大规模、多芯片、3D立体化封装等优势的系统级封装(Si P)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Si P中IC芯片多且集中,功耗密度大,因此其散热特性研究尤为重要。封装模块的散热特性用热阻表征,以塑封Si P模块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器件级结-壳热阻和板级结-板热阻分析方法,采用热阻矩阵描述了芯片间的相互热作用和封装散热特性。结合芯片应用要求,将热阻矩阵用于封装内部芯片结温的预测。结果表明,热阻矩阵可快速准确地预估芯片结温。此结温预估方法完整可行,便捷高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热阻矩阵 有限元 结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水下装备无缆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作者 段宝生 索永兵 《船电技术》 2025年第3期57-59,共3页
传统脐带缆供电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低、并限制了装备水下活动范围。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深海水下装备无缆供电系统的的两种方案:单一能源无缆供电系统和混合多能源无缆供电系统。分别从供电系统最优化运行与设计、能量管理、能量源的耐压与... 传统脐带缆供电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低、并限制了装备水下活动范围。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深海水下装备无缆供电系统的的两种方案:单一能源无缆供电系统和混合多能源无缆供电系统。分别从供电系统最优化运行与设计、能量管理、能量源的耐压与封装三个方面讲述了混合多能源无缆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未来无缆多能源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深海水下装备的续航能力、增强供电稳定性以及装备的绿色节能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勘探 深海水下装备 供电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耐压与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级封装(SiP)的信息安全芯片集成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冉彤 白国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系统中,逻辑运算芯片与存储器难以实现集成的问题,并更充分地满足信息安全系统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SiP的信息安全芯片集成"的概念及具体设计方案.根据此方案设计实现了一款集成CP...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系统中,逻辑运算芯片与存储器难以实现集成的问题,并更充分地满足信息安全系统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SiP的信息安全芯片集成"的概念及具体设计方案.根据此方案设计实现了一款集成CPU、Flash存储器、密码算法芯片的小型信息安全系统的SiP成品实例,该成品的功能和性能验证结果均满足系统的目标需求,从而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也符合今后电子技术和信息安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信息安全芯片 高密度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级封装技术的X频段变频模块研制
15
作者 麻泽龙 吴景峰 余小辉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研制了一款利用系统级封装技术(SIP)的小体积X频段双通道收发变频模块,在其内部集成了采用不同工艺制成的器件。模块把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集成到一个腔体中,并实现收发分时控制。模块采用上下双腔结构,不同腔体之间采用BGA球栅阵列进行... 研制了一款利用系统级封装技术(SIP)的小体积X频段双通道收发变频模块,在其内部集成了采用不同工艺制成的器件。模块把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集成到一个腔体中,并实现收发分时控制。模块采用上下双腔结构,不同腔体之间采用BGA球栅阵列进行垂直连接,显著减小模块体积,模块体积为21 mm×16 mm×3.8 mm。模块主要指标测试结果为:接收通道输入P-1dB≤-10 dBm,接收信号增益30~35 dB,接收通道隔离度大于等于55 dB,接收噪声系数小于等于8 dB;发射通道增益10~12 dB,发射通道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2 dBm,二次三次谐波抑制大于等于60 dBc,杂波抑制大于等于55 dBc,模块可在-55~+85℃正常工作。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频段 收发系统 系统封装 BGA球栅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堆叠封装回流焊过程翘曲研究
16
作者 裴晓芳 王熙文 徐永恒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6-681,共6页
SiP堆叠封装技术已经逐渐用于高密度、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封装中。以SiP堆叠封装为研究对象,对回流焊堆叠工艺中封装的翘曲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塑封厚度和塑封材料热膨胀系数对封装翘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焊升温阶段封装整体... SiP堆叠封装技术已经逐渐用于高密度、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封装中。以SiP堆叠封装为研究对象,对回流焊堆叠工艺中封装的翘曲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塑封厚度和塑封材料热膨胀系数对封装翘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焊升温阶段封装整体翘曲呈现上凸变形,在回流焊降温阶段封装整体翘曲呈现下凹变形,且回流焊降温阶段封装翘曲最大。塑封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在回流焊过程中封装产生的翘曲,而塑封料热膨胀系数的增加则会使封装翘曲变得更为严重。因此通过增加塑封厚度以及减小塑封料的热膨胀系数均可以有效减小回流焊过程中SiP堆叠封装产生的翘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sip堆叠封装 翘曲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功率电子封装技术”专题前言
17
作者 田艳红 《电子与封装》 2025年第3期1-2,共2页
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禁带宽度、高电子迁移率和高热导率等优势,可以显著提升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更强劲的信号传导,在现代电子系统中... 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禁带宽度、高电子迁移率和高热导率等优势,可以显著提升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更强劲的信号传导,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应用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力传输、高速列车以及航空航天等诸多关键领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研究机构 新能源汽车 现代电子系统 电力电子器件 能源转换 航空航天 电子封装技术 电力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粒集成系统封装I/O高速总线架构设计及实现
18
作者 张转转 缪旻 +1 位作者 朱仕梁 段晓龙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5-49,58,共6页
随着集成密度和单片处理速度的不断提升,芯粒集成系统封装(Chiplet SiP)中互连网络日趋复杂且信号与电源完整性、传输能耗问题日趋严重,芯粒与SiP外部的数据交换I/O(Input/Output)容量的提升遭遇瓶颈。为提升芯粒集成度、提高数据传输... 随着集成密度和单片处理速度的不断提升,芯粒集成系统封装(Chiplet SiP)中互连网络日趋复杂且信号与电源完整性、传输能耗问题日趋严重,芯粒与SiP外部的数据交换I/O(Input/Output)容量的提升遭遇瓶颈。为提升芯粒集成度、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与准确率、降低系统功耗,根据芯粒间通信的最新标准通用芯粒互连技术(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 UCIe),利用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CIe)在高速数据存储及传输方面的技术优势,设计出一种芯粒高速I/O通信的架构,并用FPGA验证了此架构的可行性,为UCIe标准的落地提供了一种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E 系统芯片 芯粒 系统封装 高速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庆贺 黎蕾 +1 位作者 郑利华 顾林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电路包含多个功能的裸芯片,具有尺寸小、功耗低、性能高等优点,应用广泛,但结构、功能复杂,如何进行可靠性评价越来越得到关注。针对SiP电路的可靠性评价问题,设计了一套SiP电路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电路包含多个功能的裸芯片,具有尺寸小、功耗低、性能高等优点,应用广泛,但结构、功能复杂,如何进行可靠性评价越来越得到关注。针对SiP电路的可靠性评价问题,设计了一套SiP电路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含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主要实现对SiP电路的实装测试、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测试和老化测试,使用该测试系统能够筛选出故障电路,实现电路的可靠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 实装测试 ATE测试 老化测试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系统封装材料的时间相关特性
20
作者 王诗兆 何涛 +3 位作者 田志强 赵博 梁康 刘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在下一代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微系统封装复杂度不断增加,高集成、多功能使得薄膜厚度持续降低带来材料及工艺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结构可靠性与信号完整性(结构设计及优化、多场多尺度耦合、热管理、电磁兼容)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微系... 在下一代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微系统封装复杂度不断增加,高集成、多功能使得薄膜厚度持续降低带来材料及工艺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结构可靠性与信号完整性(结构设计及优化、多场多尺度耦合、热管理、电磁兼容)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微系统封装架构的设计、优化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新架构、新工艺的开发中,工艺及可靠性仿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周期,材料和器件架构的仿真模拟成为加速技术开发的关键,它们有助于通过数据建模实现对设计过程中参数的调整(即了解器件架构和材料对工艺改进的影响)和材料/架构协同设计(材料筛选、结构设计、性能优化)。随着微系统集成度的提高,材料到架构系统的协同仿真优化将会成为由新材料、新工艺支撑的新器件开发不可或缺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微系统封装工艺及可靠性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模型输入。为了准确预测微系统封装工艺及可靠性的行为,了解材料本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过程。事实上,微系统封装中大多有机/无机封装材料具有显著的时间相关性,但实际建模中时间相关性材料特性经常被忽视,有机/无机封装材料时间相关性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相关特性 系统封装 封装材料 黏弹性 撵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