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8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曦 林文海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587-2588,共2页
目的:通过平均住院日与30 d内再入院率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102例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常规组(49例)和联合组(53例)。两组分别给予常... 目的:通过平均住院日与30 d内再入院率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102例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常规组(49例)和联合组(53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厄贝沙坦治疗及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联合组30 d内再入院率、急性发作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日、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预防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模式护理在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腾飞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1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IMPACT)模式护理在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14例HFpE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 目的:观察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IMPACT)模式护理在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14例HFpE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PACT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优良率、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健康行为素养[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结果:研究组遵医优良率为89.47%(51/57),高于对照组的73.68%(4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个月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LP、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形性、移情性、保证性、可靠性、反应性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IMPACT模式护理可提高HFpEF患者遵医优良率、ESCA评分、HPLP评分、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模式 护理 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素养 自我效能感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54-55,共2页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疗效分析。方法:筛选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参照组28例予以缬沙坦治疗,干预组28例予以沙库巴...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疗效分析。方法:筛选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参照组28例予以缬沙坦治疗,干预组28例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DV、LVEF、NT-proBNP指标具有同质性,治疗后干预组患者LVESD、LVEDV、NT-proBNP指标低于参照组,LVEF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6min步行距离远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急性心梗、心衰、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结论: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有助于心功能转归,改善预后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老年人 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兰 钟栩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第5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方法将CHF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LVEF...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方法将CHF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LVEF≥50%的HFPEF组,即研究组(33例),LVEF<50%的LVEF下降组,即对照组(61例)。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血浆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LVE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LVPWT大于对照组。结论 HFPEF的CHF患者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CHF患者相比,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突出,左室扩大较轻,BNP升高相对不显著,心力衰竭程度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5
作者 张瑞 孙敏妮 +3 位作者 刘鑫 王正斌 王蕾 刘宏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能够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能够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37例HFpEF患者,于12、24及36个月进行随访。结局事件为全因死亡和任何原因再住院。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HFpEF预后相关变量,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537例患者,有119例患者出现结局事件。筛选后,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D-dimer to albumin ratio,DAR)、高胆固醇血症、LDL-C、BMI、BNP和年龄被纳入列线图模型。在受试者工作曲线中,该模型在24个月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0.695~0.806),其一致性指数为0.764(95%CI:0.711~0.812),模型在36个月内的AUC为0.723(95%CI:0.669~0.780),在12个月内的AUC为0.700(95%CI:0.626~0.774),表现出稳定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结论:本研究基于DA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HFpEF患者在3年内的全因死亡和任何原因再住院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稳健性,能够准确地评估HFpE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 列线图模型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元汤加味联合揿针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6
作者 张宇 李志君 《山西中医》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味联合揿针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保元汤加味配合揿针,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味联合揿针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保元汤加味配合揿针,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疗效、舒张早期二尖瓣瓣口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e')、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B型脑钠肽(BNP)、尿酸(UA)水平。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E/e'水平、BNP均较前下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LVEF、6MWT水平较前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UA较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UA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保元汤加味联合揿针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预防利尿剂导致的尿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保元汤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揿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菁 曹慧 +3 位作者 赵斐然 尹露 王佳 万文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竭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锻炼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锻炼组采用八段锦联合标准药物治疗。两组入院第1周,完成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检测。干预6个月后,再次检测病人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观察左心房容积指数、LVEF;心肺功能检测公斤峰值摄氧量(peakVO2/kgmax)、无氧阈下代谢当量(AT-METs)和最大代谢当量(METs)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降低,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增高,且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锻炼组6 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延长,且锻炼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八段锦锻炼未显著改善病人左心房心脏重构,可提高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八段锦 心肺功能 左心房容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8
作者 杨文静 朱乐怡 +10 位作者 吴伟春 张华莹 徐晶 周笛 田钊鑫 蒋梦迪 王艺宁 尹刚 赵新湘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3,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CMR检查的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215例。通...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CMR检查的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215例。通过CMR心肌特征追踪技术计算出心肌应变参数,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合并高血压和(或)肥胖对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的预后影响,以及是否影响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的预后作用。结果:平均随访(7.1±1.8)年期间,共93例(43.3%)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事件组),其中全因死亡28例,心力衰竭住院65例。与无事件组(n=122)比,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钆延迟增强(LGE)阳性率、LGE质量及LGE质量百分比显著升高,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收缩期纵向峰值应率显著降低(P均<0.05);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肥胖,事件组左心室GLS均显著低于无事件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HR=0.983,95%CI:0.972~0.993,P=0.001)、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HR=1.015,95%CI:1.005~1.026,P=0.004)和GLS(HR=1.142,95%CI:1.060~1.231,P<0.001)为合并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无独立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LS预测结局的最佳界值为-14.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有无合并高血压或肥胖的患者中,与GLS≤-14.09%患者相比,GLS>-14.09%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得到的GLS是合并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其预测不良结局的能力不受是否合并高血压和肥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独立危险分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脏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应变分析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思玟 马运婷 +1 位作者 赵晓莹 赵新湘(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可评价心肌纤维化的分布、程度,能够对HFpEF病人进行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综述CMR技术在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人工智能在优化CMR检查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心脏周围脂肪厚度的关系
10
作者 王时欣 郭利平 +3 位作者 李丹丹 高振森 张文文 缪伟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超声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心脏周围脂肪厚度的关系,探讨心脏周围脂肪厚度对HFpEF的潜在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FpEF患者72例作为HFpEF组,另选取无心力衰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对照组。使用...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超声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心脏周围脂肪厚度的关系,探讨心脏周围脂肪厚度对HFpEF的潜在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FpEF患者72例作为HFpEF组,另选取无心力衰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受试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改良Simpson法检测受试者LAVI,于舒张末期测量受试者右心室前壁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右心室前壁心包脂肪(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HFpEF患者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对LAVI≥34 mL/m^(2)的预测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FpEF患者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与LAVI的相关性。结果HFpEF组LAVI、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和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预测LAVI≥34 mL/m^(2)的AUC分别为0.710、0.508、0.68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左心房室沟EAT厚度与LAV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275,P均<0.01),右心室前壁PAT厚度与LAVI之间无相关性(r=0.060,P=0.477)。结论HFpEF患者超声LAVI与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呈正相关,其中右心室前壁EAT厚度与LAVI相关性更高,或可成为评估HFpEF的相关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周围脂肪 心外膜脂肪 心包脂肪 左心房容积指数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疗效及对sST2、NT-proBNP、IL-8、TNF-α的影响
11
作者 赵云贺 王令谆 +5 位作者 陈晓虎 林欣 缪晓帆 王艺蓓 杨文莉 包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312-317,32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23年3—12月收治的100例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 目的探讨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23年3—12月收治的100例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Ⅰ号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治疗14 d后心功能分级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和血清sST2、NT-proBNP、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LVEDD明显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MWT距离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功能分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33/50)比48%(24/50),P<0.05]。结论联用心衰Ⅰ号方较单纯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可以更明显改善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心衰Ⅰ号 阳虚水泛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饮证候诊断专家共识》与《基于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阳虚、阴虚、痰浊证候诊断专家共识》解读
12
作者 刘永成 董国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现代医学对其缺乏足够多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防治HFpEF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证候诊断的不统一限制了临床疗效和研究质量的提高...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现代医学对其缺乏足够多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防治HFpEF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证候诊断的不统一限制了临床疗效和研究质量的提高。为了规范HFpEF的辨证,《基于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饮证候诊断专家共识》和《基于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阳虚、阴虚、痰浊证候诊断专家共识》(以下合称《共识》)制定发布。对《共识》制定的思路和特色进行解读,以期为广大同仁正确理解和规范应用《共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证候诊断 病证结合 专家共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赵百浩 陈玲玉 +2 位作者 吴英兰 包迪妮 刘春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检索HFpEF相关靶点,与中药有效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整合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校正。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中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运用Cyoscape 3.7.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Metascape运用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数据导入微生信网站进行可视化绘图。筛选核心靶点及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处理。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及现有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方中药活性成分,预测并去重后获得相关靶点390个。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HFpEF并去重后获得疾病靶点2053个,与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交集靶点167个。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TNF、IL-6、IL-1β等7个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为核心活性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蛋白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99条信号通路。结论:宣肺振心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NF、IL-6、IL-1β等核心靶点,干预cGMP-PKG、钙、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起到干预心肌重构及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振心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数保留 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消融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
14
作者 郭小雪 孙颖 +3 位作者 王锡姝 徐冬阳 刘光辉 张志国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二者共享多个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常共存且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加重。导管消融作为治疗AF的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二者共享多个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常共存且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加重。导管消融作为治疗AF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现总结HFpEF和AF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深入探讨导管消融在该人群中的潜在临床获益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促进HFpEF和AF的治疗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安全性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刘清清 王苏苹 +2 位作者 王林江 袁媛 周振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9,共9页
目的: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4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 目的: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4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缬沙坦/依那普利/安慰剂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改善HFpEF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RR=0.90,95%CI:0.84~0.96,P=0.001)和心力衰竭急性发作(RR=0.70,95%CI:0.53~0.94,P=0.02)的结果,发生肾损伤(RR=0.61,95%CI:0.41~0.92,P=0.02)、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RR=0.61,95%CI:0.41~0.92,P=0.02)和至少一次不良事件(RR=0.69,95%CI:0.48~0.97,P=0.03)的风险更低,但发生低血压(RR=1.58,95%CI:1.12~2.23,P=0.009)和血管性水肿(RR=2.22,95%CI:1.01~4.87,P=0.05)的风险更高。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时,可更有效的减少心力衰竭住院及急性心力衰竭发作,且可减少肾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更易导致低血压及血管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不良事件 随机对照实验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临床观察
16
作者 周博文 户学敏 +1 位作者 闫宜亮 刘进军 《中国药业》 2025年第6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肌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LVEF降低型CHF患者2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肌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LVEF降低型CHF患者2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各146例,进行单盲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4周后的简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量明显增加,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明显降低(P<0.0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每搏输出量(SV)、LVEF明显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Ⅲ型前胶原(PC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8%(P<0.05)。结论维立西呱与托伐普坦的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纤维化,降低再入院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托伐普坦 左室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 心功能 炎性反应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7
作者 迪丽达·木拉力 刘欢 +1 位作者 赵云飞 彭辉 《医学综述》 2025年第4期497-50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1软件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然后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得到HFpEF相关靶点113个,PH预测靶点7667个,交集出关键靶点109个。经STRING数据库及Cytohubba插件筛选出13个核心靶点,导入DAVID平台筛选出224项生物过程、21项细胞组分、33项分子功能及37条KEGG信号通路(P<0.05)。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缺氧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与心肌细胞的改变、心肌肥厚与纤维化以及心力衰竭和PH的进展密切相关。结论HFpEF与PH的分子机制密切联系,炎性、缺氧相关靶点及通路可影响两种疾病进展,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借助疾病数据库在分子层面进行探讨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价值,可更深层次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开拓诊治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疾病交互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8
作者 黄阳江 杜小琴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心力衰竭(heart fa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阶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临床常见的HF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当前... 心力衰竭(heart fa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阶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临床常见的HF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对HFpEF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为防治HFpE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型心衰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对非糖尿病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19
作者 张存新 陈俊华 +1 位作者 黄卫芳 蓝晓燕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卡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非糖尿病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效果。方法选取非糖尿病HFpEF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卡格列净(100 mg,1次/天)、沙库... 目的观察卡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非糖尿病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效果。方法选取非糖尿病HFpEF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卡格列净(100 mg,1次/天)、沙库巴曲缬沙坦(25~200 mg,2次/天)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沙库巴曲缬沙坦(25~200 mg,2次/天)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压;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糖、血尿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超声心动图测算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A值;采用6 min步行试验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评估两组心功能,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T-proBNP、hs-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E/A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增长(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非糖尿病HFpEF的效果较好,可通过降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防止或逆转心肌重塑等机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格列净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梁慧 李雪梦 +2 位作者 李志慧 郭学文 程仁力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的HFpEF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的HFpEF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舒张末期血流流速比值(E/A)]、血清学指标[脑利尿钠肽(BNP)、胱抑素C]、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6.353,P=0.012)。治疗12周后,试验组LVEF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LV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A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BNP、胱抑素C水平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12.00%,χ^(2)=0.444,P=0.5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pEF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