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梦 章国忠 张艳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2期53-54,共2页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损害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30mg/(kg.次)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次)及甘草酸二铵...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损害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30mg/(kg.次)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100mg/(kg.次)及甘草酸二铵3mg/(kg.次)静脉滴注,1次/d。7d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ALT、AS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ALT、AST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 肝功能损害 还原型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名珉 《中外医疗》 2011年第7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穿琥宁粉针剂在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重症上呼吸道感染28例、急性胃肠炎1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1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6例、流行性腮腺炎6例。... 目的观察穿琥宁粉针剂在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重症上呼吸道感染28例、急性胃肠炎1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1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6例、流行性腮腺炎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粉针剂进行肌注或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3%。结论穿琥宁粉针剂在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副作用极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琥宁粉针剂 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志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1期52-53,123,共3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患儿,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所有患儿被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儿人数...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患儿,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所有患儿被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儿人数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感染治疗,以对照组为基础,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水平,炎症因子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各为96.67%(29/30)、83.33%(25/30),则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比较,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γ-G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各水平更低,而两组ALB、TP、G水平明显均增大,且观察组各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PCT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PC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未见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中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临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朝治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GSH)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护肝等,观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GSH)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护肝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SH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有效率,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ALT,AST,γ-GT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为6.00%(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SH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 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