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涂建龙 董章庆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20例。...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20例。对照组采纳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纳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Maryland评分、临床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Maryland评分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术可有效改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克氏针 小切口复位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应激的影响
2
作者 王玉龙 章华 +2 位作者 刘道碧 王旭东 李栋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九江171医院进行TPF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以的基础上,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九江171医院进行TPF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以的基础上,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时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术后3、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角度变化,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伸直、屈曲活动度均提高,且观察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时P物质、前列腺素E2、神经肽Y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减轻疼痛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膝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李明 邱学文 曾磊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 目的:观察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治疗,观察组行MIPPO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评分、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早期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OFAS-AH、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提高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OR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膝关节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涛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3期68-70,7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试验组(37例)。参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试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Ⅲ型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新忠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42-45,7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胫骨远端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骨远端内和/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能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 固定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0例
6
作者 黄田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S3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经过2-24个月随访,30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运动功能障碍。结论小切口复位、有限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经过2-24个月随访,30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运动功能障碍。结论小切口复位、有限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小切口复位固定 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华 李少星 刘战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组未发生尺骨茎突骨折,三组均采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对比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影像学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经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分别为92.00%、96.30%和92.11%,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治疗优良率、影像学指标(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患者是否出现尺骨茎突骨折对手术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出现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时,术中可检查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若不稳定可进行手术固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小切口复位固定固定 尺骨茎突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广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期284-285,共2页
目的研究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研究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8.94±8.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小切口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0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40例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以及对照组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40例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以及对照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达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明显,康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小切口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熙 陈传远 +2 位作者 林学义 李平 施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3-16,1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硫酸钙植骨术(B组)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患者,术后采用Ankle-Hindfoot scale系统评估相关肢体的功能,同时术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评估,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并观察骨质愈合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均恢复较好,但两组之间术后相关肢体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Bohler角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术 硫酸钙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凯 徐华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目的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34)、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L型切口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 目的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34)、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L型切口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手术后2周试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高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减轻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踝关节功能及跟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2154-215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不连接、内固定术后桡神经麻痹、内固定取出后桡神经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37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7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7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踝关节恢复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8/37)(χ~2=4.163,P=0.041)。结论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出血少,可加快骨折愈合,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玉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98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术后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8周血清学指标[... 目的:观察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98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术后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8周血清学指标[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变化。结果: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观察组血清IGF-1、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 ICAM-1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Mazur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 复元活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臧随政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01-2018-01间在鲁山县人民医院接受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术的3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7.0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01-2018-01间在鲁山县人民医院接受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术的3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7.02±8.43)min,术中出血量(40.53±8.41)mL,骨痂形成时间(2.89±0.83)周,骨折愈合时间(4.01±1.05)个月。患者均获3~12个月随访,未发生感染、畸形愈合、钢板断裂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分别为(46.18±5.12)分、(83.23±4.26)分和(87.09±6.08)分。结论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有利于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和改善踝关节功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传统手术 闭合复位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学谦 王德成 +2 位作者 贺志亮 何稚鸥 黎作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26例和传统L形切口组(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24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足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跗骨窦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L形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L形切口组(P<0.05);术后6月,两组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增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足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有效改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且相对于后者,前者更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固定 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SandersⅡ型 SandersⅢ型 跟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PGE2、NP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峰 朱文辉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11期52-54,6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参照组41...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参照组41例采取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42例采取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疼痛(VAS)评分及血清NPY、PGE2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4周Lysholm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1d、2d、3d的VAS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NPY、PGE2水平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血清NPY、PGE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腔内注射 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卫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 80例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骨折愈...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 80例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优质的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护理对策,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小切口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冉 杨依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行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行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7±0.43)cm、(3.27±0.13)d、(11.63±1.79)周,均短于参照组的(13.54±1.94)cm、(5.79±0.67)d、(13.68±2.4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24%,高于参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创面尽快愈合,且切口较小,创伤较轻,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小切口复位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23%)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及下床活动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小切口复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