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丰 郭春娜 +1 位作者 兰芳 杨广杰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及伤口愈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3例,根据患者自愿及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目的观察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及伤口愈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3例,根据患者自愿及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组(观察组)38例和内外侧交叉穿针组(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骨筋膜室综合征、肘内翻、钉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治疗效果;以肘关节评分表(Flynn)评估术后3、6个月时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携带角,并于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与携带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与携带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大于术后3个月(P<0.05),而对照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和携带角均大于术后3个月(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远期治疗效果相近,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速度更快,近期预后更优,无尺神经损伤风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 内外侧交叉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徐博 付兵 《微创医学》 2020年第1期23-25,54,共4页
目的研究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Krackow缝合法治疗。... 目的研究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Krackow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跟腱再断裂率、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随访6个月的Arner-Lindholm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跟腱再断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切口小、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跟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技术 KRACKOW缝合法 跟腱再断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急性跟腱断裂14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永明 袁伟东 +1 位作者 田跃 张建中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经2cm 的切口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缝线技术修复跟腱。术后1天开始保护下功能训练,2周拆线,3周拆除石膏,指导下功能训练,4周扶双拐部...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经2cm 的切口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缝线技术修复跟腱。术后1天开始保护下功能训练,2周拆线,3周拆除石膏,指导下功能训练,4周扶双拐部分负重(小于20kg)活动。6周弃拐开始前足间断抗阻力(20kg)训练,逐渐恢复行走。结果感染1例,再断裂1例。余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疗效根据Arner Lind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4例,良8例。影响评分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小腿周径减少。结论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无需特殊器械、费用低廉,术后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开放性断裂需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卵圆钳辅助穿 小切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张楠楠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观察...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Hynn评分高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 皮克氏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碌上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常规Krackow法缝合与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被提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Krackow法缝合与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 目的比较常规Krackow法缝合与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以常规Krackow法缝合治疗,观察组32例予以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关节功能及术后2 d、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Arner Lindholm评分评估其术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量表评分及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均<0.05);术后2 d,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3个月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3.8%,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较常规Krackow法缝合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且跟腱再断裂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ckow法缝合 膝关节 踝关节 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
原文传递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3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梁博程 薛远亮 刘复奇 《黑龙江中医药》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选择。方法:8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分为3组,分别采用闭合整复纸壳外固定、C形臂下经皮穿针克氏针内固定、外侧切口克氏针内固定,3组均在4周后配合本院自制活血止痛散治疗,并随访观...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选择。方法:8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分为3组,分别采用闭合整复纸壳外固定、C形臂下经皮穿针克氏针内固定、外侧切口克氏针内固定,3组均在4周后配合本院自制活血止痛散治疗,并随访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3例,均在4~5周内临床愈合。83例均随访,时间4~5周,本组80例达解剖复位,3例功能复位,优70例,良10例,一般3例。总体优良率达96.4%,闭合整复纸壳外固定组优良率达93.9%,外侧切口克氏针内固定优良率达82.4%。结论: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本着保守治疗为首选,经皮穿针为可选,切开复位为最终治疗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纸壳固定 外侧切口 经皮穿 治疗方法及其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