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延春 赵景柱 +2 位作者 邓红兵 罗祺姗 董仁才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 问题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建设进程 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 健康发展 不合理现象 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直接动力 经济社会 城市发展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工业化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小康社会建设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景柱 严岩 +2 位作者 邓红兵 罗祺姗 丁丁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52期19-23,共5页
目前,中国正按照既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前行,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际比较研究 小康社会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 标的 经济发展计划 国家发展战略 全面小康社会 现代化建设 战略目标 理论支撑 中国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评价指标构成与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燚 马翰林 曾晶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需要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度量。为了完成对上述目标的统计监测,必须要有精确的度量尺度。建立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意义,在于全面探讨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需要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度量。为了完成对上述目标的统计监测,必须要有精确的度量尺度。建立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意义,在于全面探讨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小康社会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离“和谐社会”到底有多远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琼 欢欢(校对) 《南方论刊》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又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关系 小康社会 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阶段性目标 经济目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思想若干问题初探
5
作者 牛毅琴 董永红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本文考察了“小康”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并且认识到从邓小平的建立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在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是一次理论的升华 ,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建立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6
作者 毛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3,共4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这个最大实际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和实施了在20世纪末建立小康社会,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这个最大实际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和实施了在20世纪末建立小康社会,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中国人民越来越接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
7
作者 侯仁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围绕经济水平、科教水平、社会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5项指标调查了中部5省(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西)2002年小康社会水平,提出了中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2010年中部小康社会目标的初步设想。笔者认为,中... 围绕经济水平、科教水平、社会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5项指标调查了中部5省(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西)2002年小康社会水平,提出了中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2010年中部小康社会目标的初步设想。笔者认为,中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应抓人口、城市化、科技与教育和产业4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水平 中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 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是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8
作者 王建均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2-64,76,共4页
从宏观层面说,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推进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镇)化建设.民营经济是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市(镇)化的重要力量。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族地区民营经... 从宏观层面说,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推进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镇)化建设.民营经济是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市(镇)化的重要力量。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族地区民营经济,要客观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劣因素,从观念、体制上进行深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要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民营经济 民族地区 力量 小康社会目标 地区工业化 宏观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贡献研究
9
作者 石昕川 杜智毅 +4 位作者 向军 吴彤 冯伟 李亦悦 王梦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0-274,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以期探究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便于帮助正确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两个加快” 奋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
作者 王玉珍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7-8,共2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宏伟目标,也是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改,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改动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宏伟目标,也是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改,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改动契合了老百姓的殷殷期待,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全面小康社会的渐行渐近既是我党我国人民对宏伟目标一以贯之的追求,也是我们咬定目标坚持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 一以贯之 承接力 十六大 老百姓 宏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有多远?
11
作者 韩保江 刘锋 《决策探索》 2012年第24期22-23,共2页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 胡锦涛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12
作者 朱泽忠 《党政干部论坛》 2006年第9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没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优化——以“后小康社会”为切入点
13
作者 谢时研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决策机制优化,有助于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决策机制优化,有助于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另一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决策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科学的决策方法、理性决策思维,可以避免决策的低质化,防止决策失误,从而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成效。本文将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机制为逻辑起点,在反思应急决策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后小康社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机制提出改革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决策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成就的情感化叙事探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题材为例
14
作者 黄正茂 《东南传播》 2024年第7期136-139,共4页
宣传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如何增强主题成就的感染力,使观众共情有感,更好地体悟主题价值,成为主流媒体的时代必答题。本文以接受美学、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 宣传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如何增强主题成就的感染力,使观众共情有感,更好地体悟主题价值,成为主流媒体的时代必答题。本文以接受美学、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材为个案,探究主题纪录片、专题片、政论片等主题成就片情感化叙事的策略方法,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片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成就 接受美学 情感化叙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框架下的中国社会责任发展思考
15
作者 李文 《WTO经济导刊》 2012年第12期78-79,共2页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行了战略部署,对小康...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行了战略部署,对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责任 目标框架 社会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小康社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6
作者 邢栋 《新长征》 2004年第9期50-52,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一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 国际法 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 人权保护 小康社会建设 和平与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 “三步走”发展战略 国际关系 国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脱贫与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2010—2017年扶贫经验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怡 周晓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6,共10页
"全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减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归纳分析"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用Holt-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未来3年减贫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 "全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减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归纳分析"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用Holt-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未来3年减贫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但减贫的实现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减贫政策表现出了边际递减效应。未来减贫工作会面临贫困的脆弱性导致返贫、区域性贫困聚集以及相对贫困等新问题。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指标体系要求,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新形势,反贫困工作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在短期内要通过精准测量跟踪贫困状态来巩固扶贫成果,重点加强短板指标来突破贫困陷阱;从长期看要通过绩效评估与措施预防来指引最优政策等各项措施来保障精准脱贫,建成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 贫困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领先 傅泽田 穆维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方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总体小康 2020年 党的十六大 奋斗目标 小康工程 系统工程 框架设计 指标筛选 体系比较 生态系统 新阶段 涉及面 大农村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数字绘画长卷创作设计
19
作者 王奕雯 《丝网印刷》 2024年第6期89-91,共3页
绘画长卷作品《一肩挑日月,双手托神州》是以山东阳信民间风俗传统及生活画面为主题的系列数字绘画长卷作品,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博大精深,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致富的重要性,展现出当下中国社会蓬勃向上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阳信风俗画 文化传承 小康社会 数字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1 位作者 塔娜 花蕊 《北方经济》 2014年第5期7-10,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但是,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始终存在,城乡之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程度差异明显,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但是,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始终存在,城乡之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程度差异明显,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国东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程度为73%;2012年内蒙古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约为80%,而同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程度仅为64.7%.可见,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牧区,只有农村牧区实现了全面小康,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牧区 内蒙古地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高速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