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蛋白酶原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坤 李博林 +4 位作者 刘启泉 吴云楚 董林林 张晓利 苏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40-62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RegI)的表达量。结果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RegI的表达同时升高PCI的含量,逆转PL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再生基因I(RegI) 胃蛋白酶原(P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CNA及Reg基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4 位作者 李博林 董林林 吴云楚 张晓利 苏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I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RegI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I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再生基因I(Re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启泉 李博林 +6 位作者 王志坤 张纨 张晶 闫丹丹 杜伟 成亚亚 黄云曼 《四川中医》 2014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的变化和Hp的抑杀情况及COX-2在病理组织的表达。结果...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的变化和Hp的抑杀情况及COX-2在病理组织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改善及抑杀Hp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COX-2的表达上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逆转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HP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4 位作者 李博林 董林林 吴云楚 张晓利 苏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大剂量组)、D组(中药小剂量组)、E组(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大剂量组)、D组(中药小剂量组)、E组(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予胃复春混悬液灌胃。观察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胃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胃复春组比较,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能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明显降低EGFR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VEGF及EGFR的表达,逆转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纨 王志坤 +5 位作者 李博林 刘启泉 董林林 吴云楚 张晓利 苏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及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I)含量。结果①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②血清PGI含量: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的表达及升高血清PGI含量,逆转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3 位作者 李博林 张纨 刘妍妍 井亚敏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并对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并对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逆转腺体萎缩肠化及增生,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SF-36量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晓利 王志坤 +2 位作者 刘启泉 张纨 张娜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 目的观察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黏膜病变积分及病理学积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胀闷、嗳气、嘈杂、寐差、胃凉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治疗组治疗后黏膜病变积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在改善黏膜白或花斑、血管透见及隆起结节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改善萎缩、肠化积分及病理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PG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病理组织学表现,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蛋白酶原 毒内蕴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