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的动态安全域求解 被引量:6
1
作者 曾沅 余贻鑫 +2 位作者 贾宏杰 Stephen T.LEE Pei ZHANG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9,31,共6页
动态安全域(DSR)的暂态稳定边界可以近似表示为超平面,由此提出了一种DSR的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分别对事故前系统的稳定运行点、事故中系统的故障轨迹和事故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有功功率的小扰动分析,然后依据整个暂态响应过程中状... 动态安全域(DSR)的暂态稳定边界可以近似表示为超平面,由此提出了一种DSR的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分别对事故前系统的稳定运行点、事故中系统的故障轨迹和事故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有功功率的小扰动分析,然后依据整个暂态响应过程中状态变量的连续性,将不同阶段的分析结果联系起来,最终推导出了超平面形式的DSR解析表达式。应用暂态能量函数分析给出了注入空间上的实用动态安全判据,以此来量化暂态稳定性指标,从而实现对事故后系统的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在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域 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 暂态稳定性 超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感应电机机械暂态过程的风电系统的小扰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军军 吴政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
为了研究含感应电机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感应电机机械暂态过程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稳定分析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利用简化RX迭代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得到稳态值,并分析了补偿电容、线路阻抗变化对系统特征值的影... 为了研究含感应电机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感应电机机械暂态过程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稳定分析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利用简化RX迭代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得到稳态值,并分析了补偿电容、线路阻抗变化对系统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利用Matlab建模仿真,对系统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时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风力发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无穷大 风电场 机械暂态 小扰动分析 RX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扰动分析方法进行舰船影响研究
3
作者 高兴华 《国外舰船工程》 1998年第1期18-24,共7页
在舰船设计权衡中,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确定由于改变了舰船设计参数,从而引起排水量和采办费用的变化。这一过程即为“舰船影响研究”。一般说来,这种研究是利用计算机舰船设计/费用模型来处理的,这种模型对于我们感兴趣的设计参数... 在舰船设计权衡中,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确定由于改变了舰船设计参数,从而引起排水量和采办费用的变化。这一过程即为“舰船影响研究”。一般说来,这种研究是利用计算机舰船设计/费用模型来处理的,这种模型对于我们感兴趣的设计参数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设计 费用权衡 小扰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
4
作者 徐文林 肖湘晨 +3 位作者 张璨辉 徐慧婷 卜龙敏 肖英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断;然后采用电力系统稳定模式判别方法,对失稳状态中电压功角状态变量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定系统失稳类别,实现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负荷模型直接关系着电子化环境下电力系统动态失稳类型,静态负荷模型易造成功角失稳,动态负荷模型易造成电压失稳,时域仿真结果与状态变量参与因子判别结果相吻合;通过功角失稳与电压失稳的测试对发电机角度与节点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电力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拓法 电压功角 动态稳定性 平衡解流形 小扰动分析 失稳类别判定 稳定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经构网型柔直送出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李兰芳 白雪 +1 位作者 张晓林 张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4期65-68,共4页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已成为海上风电并网的主流趋势。目前,VSC-HVDC主要采用跟网型控制,但跟网型控制的系统容易出现小扰动稳定性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整流侧采用构网型VSG(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建立了海...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已成为海上风电并网的主流趋势。目前,VSC-HVDC主要采用跟网型控制,但跟网型控制的系统容易出现小扰动稳定性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整流侧采用构网型VSG(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构网型VSC-HVDC送出系统的小扰动数学模型。利用特征值法分析了VSG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跟网型与构网型控制对根轨迹的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海上风电场 VSG 小扰动动态模型 特征值法 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口视角下的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法综述
6
作者 郑乐 梁以宁 《浙江电力》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众多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法中,阻抗分析法和转矩分析法受到广泛关注。两种方法均从端口角度描述系统特性,因此振荡问题的端口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端口角度分析,阻抗分析法和转矩分析法分别使用阻抗端口和转矩系数端口描述系统... 在众多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法中,阻抗分析法和转矩分析法受到广泛关注。两种方法均从端口角度描述系统特性,因此振荡问题的端口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端口角度分析,阻抗分析法和转矩分析法分别使用阻抗端口和转矩系数端口描述系统,因此重点对两种端口的研究现状做出综述。首先研究了变流器并网常用的阻抗端口,分析了不同类型阻抗端口的特点,总结阻抗端口在变流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优点;其次研究同步电机并网常用的转矩系数端口,重点从物理意义上阐释转矩系数端口的特点,指出了其在工程应用上的优越性;最后介绍了两种端口统一性相关理论,指出端口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端口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端口选择 阻抗分析 转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双馈型风电场的小扰动稳定分析 被引量:85
7
作者 王忱 石立宝 +2 位作者 姚良忠 王黎明 倪以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0,共8页
探讨了大规模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后对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在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动态建模中,建立基于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策略的双馈风机实用机电暂态模型;在转子侧换流器建模中,引入定子磁链... 探讨了大规模双馈型风电场并网后对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在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动态建模中,建立基于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策略的双馈风机实用机电暂态模型;在转子侧换流器建模中,引入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策略实现定子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大型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特征值分析的状态矩阵;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算例,对大型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大型并网风电场 定子磁链定向控制 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模型不确定性对多机系统小扰动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昊 马进 +2 位作者 付红军 胡扬宇 孙素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7-20,共4页
由于负荷模型是大量实际负荷元件的聚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研究负荷模型的不确定性对系统小扰动稳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综合负荷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和代数方程对状态变量和代数变量的偏导数矩阵的负荷子块的... 由于负荷模型是大量实际负荷元件的聚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研究负荷模型的不确定性对系统小扰动稳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综合负荷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和代数方程对状态变量和代数变量的偏导数矩阵的负荷子块的解析式,据此分析综合负荷模型对系统状态矩阵的影响。用所提出的灵敏度因子的定义分析其对系统特征根分布的影响,获得了一种分析负荷模型的不确定性对多机系统特征值分布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负荷模型参数在其不确定性范围内变化时如何影响多机系统的振荡模式这一问题。通过两区域四机系统的计算分析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扰动稳定分析 负荷模型 不确定性 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扰动电压稳定分析的P-H模型及振荡阻尼因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鹏 余贻鑫 +1 位作者 贾宏杰 宿吉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了分析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电压稳定性,该文基于发电机和感应电动机的详细动态模型建立了一个单发电机-感应电动机系统的改进Phillips-Heffron(P-H)模型,并应用它给出了电压振荡的阻尼因子γ的解析式,该式明显地说明了感应电动机负荷给... 为了分析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电压稳定性,该文基于发电机和感应电动机的详细动态模型建立了一个单发电机-感应电动机系统的改进Phillips-Heffron(P-H)模型,并应用它给出了电压振荡的阻尼因子γ的解析式,该式明显地说明了感应电动机负荷给系统的电压振荡所带来的阻尼。将其同以往在基于静态负荷的P-H模型下得到的观点相比较可知:感应电动机的存在对系统小扰动失稳模式有着重要影响,它的存在抑制了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振荡。利用γ的解也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在小扰动电压稳定仿真中发现的慢速励磁调节系统与大容量之间共同作用产生的负阻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扰动电压稳定分析 P-H模型 振荡阻尼因子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域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秦超 余贻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8,共6页
计算了注入空间上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发现,在工程关心的范围内,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边界仍可以用超平面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将安全域方法应用于含DFIG电力系统的概率小扰动稳... 计算了注入空间上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发现,在工程关心的范围内,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边界仍可以用超平面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将安全域方法应用于含DFIG电力系统的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代替传统方法中广泛采用的特征值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发电注入与负荷不确定性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的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小扰动稳定域 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扰动特征分析法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艳萍 张建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3,共7页
小扰动特征分析法是严格的李亚普诺夫意义的稳定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低频振荡功角稳定问题的研究。针对系统电压失稳的模式与特征建立了适合开展电压稳定问题研究的小扰动电压稳定分析模型。提出应用同伦函数对小扰动分析中状态... 小扰动特征分析法是严格的李亚普诺夫意义的稳定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低频振荡功角稳定问题的研究。针对系统电压失稳的模式与特征建立了适合开展电压稳定问题研究的小扰动电压稳定分析模型。提出应用同伦函数对小扰动分析中状态变量与特征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判别,然后应用分叉理论引入分叉参数深入分析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情况下的小扰动电压失稳模式。将该方法应用于对实例系统的分析,精确地找到了系统失稳临界点处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系统可能发生的失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扰动特征分析 电压稳定 动态负荷特性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仿真”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娟娟 叶运铭 黄星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1-195,216,共6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是高压直流输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其线性化的实现。由于涉及到电路、数学和自控原理等多个学科,其相关理论较为复杂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开展高压直流...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是高压直流输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其线性化的实现。由于涉及到电路、数学和自控原理等多个学科,其相关理论较为复杂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开展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的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扰动分析法的本质。本文以高压直流整流侧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在MATLAB软件中建立高压直流整流侧系统小干扰动态模型的过程,并运用该模型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进行了仿真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冬 李晨辉 孟尧 《吉林电力》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以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推导了计及交直流系统交互影响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分析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实现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在同一机电振荡模式下,几种不同运行控制方式... 以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推导了计及交直流系统交互影响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分析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实现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在同一机电振荡模式下,几种不同运行控制方式阻尼特性分析,得出VSC-HVDC一侧定有功功率和交流电压,另一侧定直流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运行控制方式为最佳阻尼运行控制方式。将此运行控制方式与其他方式在加入故障下进行时域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最佳VSC-HVDC阻尼运行控制方式下,系统恢复稳定的时间最短,超调量最小。通过VSC-HVDC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在VSC-HVDC最佳阻尼运行控制方式下可有效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联系统 小扰动稳定分析 最佳阻尼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解析延拓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苏永春 程时杰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未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该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稳定性研究,并采用状态变量的模式参...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未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该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稳定性研究,并采用状态变量的模式参与因子进行稳定类型判别:采用带预测-校正步骤的延拓算法追踪系统的平衡解流形,延拓过程使用局部参数化方法;由获得的各平衡点出发,在计及发电机、励磁与调速系统和SVC动态的情况下,利用小扰动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系统相关状态矩阵的形成采用对状态变量逐个施加扰动的数值计算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静态分析法得到的电压稳定极限相比,文中使用计及元件动态特性的小扰动分析法所获得的电压稳定极限具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在考虑元件动态特性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运行于PV曲线下半支的部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拓算法 小扰动分析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参与因子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兴勇 张秀彬 王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基于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微分代数模型,提出一种动态稳定性分析和失稳类型判别方法。利用带预测-校正步骤的延拓算法追踪平衡解流形,并采取考虑流形曲率大小的自适应策略控制步长;在计及元件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小扰动法在每个平衡点... 基于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微分代数模型,提出一种动态稳定性分析和失稳类型判别方法。利用带预测-校正步骤的延拓算法追踪平衡解流形,并采取考虑流形曲率大小的自适应策略控制步长;在计及元件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小扰动法在每个平衡点分析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并用数值摄动法计算状态矩阵;根据状态变量的模式参与因子可方便判断系统的动态失稳类型。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时域仿真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稳定性 延拓法 自适应控制 小扰动分析 模式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拓法的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永春 汪晓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6,共5页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时没有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本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电压稳定性...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时没有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本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电压稳定性研究。首先采用带预测-校正步骤的延拓算法追踪系统的平衡解流形,延拓过程使用局部参数化方法,预测步骤沿解流形的切线方向进行。由获得的各平衡点出发,在计及发电机、励磁与调速系统和SVC动态的情况下,利用小扰动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系统状态矩阵的形成采用摄动分析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静态分析法得到的电压稳定极限相比,使用计及元件动态特性的小扰动分析法所获得的电压稳定极限具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延拓算法 小扰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万明 黄彦全 《陕西电力》 2008年第8期48-51,共4页
电压稳定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现象。动态电压稳定包括小扰动稳定和大扰动稳定。小扰动稳定分析时可在平衡点处将电力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在此基础上对稳定问题进行研究;而大扰动稳定必须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研究。其分析方法有时... 电压稳定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现象。动态电压稳定包括小扰动稳定和大扰动稳定。小扰动稳定分析时可在平衡点处将电力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在此基础上对稳定问题进行研究;而大扰动稳定必须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研究。其分析方法有时域仿真法和能量函数法等。文章对动态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电压稳定 小扰动分析 时域仿真法 能量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脆性岩石在反平面剪切条件下的应变局部化分析
18
作者 鲁晓兵 矫宾田 王淑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4818-4821,共4页
对反平面剪切条件下饱和脆性岩石中单个剪切带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将饱和岩石视为固液两相介质,用小扰动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固相视为弹塑性介质,是应变、应变率和孔隙水压力或应力历史的函数,而液体满足达西定律。考虑惯性效应... 对反平面剪切条件下饱和脆性岩石中单个剪切带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将饱和岩石视为固液两相介质,用小扰动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固相视为弹塑性介质,是应变、应变率和孔隙水压力或应力历史的函数,而液体满足达西定律。考虑惯性效应和相间作用,假设固相是可压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比例加载路径与局部化方向的夹角为π/2,则变形是稳定的,这相当于中性加载:夹角大于π/2的情况相当于弹性卸载;而夹角小于π/2的情况相当于加载,且当夹角等于0°时,失稳发展最快。扰动频率础正值的条件是要求孔压软化效应超过应变硬化效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下——长波和短波,饱和脆性岩石总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局部化 脆性岩石 反平面剪切 小扰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中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动力特性分析
19
作者 韩明君 李金佩 +1 位作者 席小峰 范就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4-21,共8页
基于理想流体的Euler方程和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稳定气流中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颤振模型,考虑变截面柔性板的厚度只沿垂直于几何中面方向呈线性分布,用线性小扰动分析法研究了气流中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无量... 基于理想流体的Euler方程和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稳定气流中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颤振模型,考虑变截面柔性板的厚度只沿垂直于几何中面方向呈线性分布,用线性小扰动分析法研究了气流中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无量纲波数、薄板的横向位置和不同变截面系数对于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的无量纲角频率和无量纲扰动时间增长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气流速度对变截面柔性矩形薄板波数和频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不稳定颤振时的波数和频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变截面柔性体薄板 小扰动分析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测误差对高压线路零序参数辨识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景星 赵艳军 +3 位作者 陈晓科 张跃 黄梓华 毕天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130,150,共7页
输电线路的零序参数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保护整定的重要参数。随着PMU的广泛应用,采用PMU量测数据在线辨识成为输电线路零序参数获取的新方法。然而,现场PMU量测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影响了零序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该文在输电线路π模型... 输电线路的零序参数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保护整定的重要参数。随着PMU的广泛应用,采用PMU量测数据在线辨识成为输电线路零序参数获取的新方法。然而,现场PMU量测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影响了零序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该文在输电线路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相电压、电流相量量测误差对输电线零序参数辨识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数学推导,揭示了三相量测误差对零序分量的影响;其次,采用小扰动分析方法,研究了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幅值、相角影响零序参数计算结果精度的机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零序参数 PMU量测误差 小扰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