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KK分布建模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心瑜 张玉石 +1 位作者 黎鑫 尹志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4-1308,共5页
为了改善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存在的重拖尾问题,研究KK分布建模方法,基于L波段高分辨小擦地角海杂波数据,分析不同分辨率和不同海况下KK分布与海杂波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通过与常用的K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对比,表明KK分布... 为了改善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存在的重拖尾问题,研究KK分布建模方法,基于L波段高分辨小擦地角海杂波数据,分析不同分辨率和不同海况下KK分布与海杂波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通过与常用的K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对比,表明KK分布较好解决了K分布等在幅度分布拖尾处与实测数据出现的偏离问题,可在拖尾处达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小擦地角 K分布 KK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幅度均值与风速关系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石 许心瑜 +1 位作者 吴振森 黎鑫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在对比分析国际上现有模型中风速对海杂波幅度均值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两分量高斯模型建立海杂波幅度均值与风速的关系.结合我国黄海L波段VV极化小擦地角海杂波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精度分析,并研究了该模型参数随擦... 在对比分析国际上现有模型中风速对海杂波幅度均值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两分量高斯模型建立海杂波幅度均值与风速的关系.结合我国黄海L波段VV极化小擦地角海杂波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精度分析,并研究了该模型参数随擦地角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模型拟合参数.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该模型较好地捕获了海杂波幅度随风速的变化趋势,可为雷达系统设计和雷达海杂波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海杂波 小擦地角 幅度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WW分布建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斌 黄默 +2 位作者 王长元 张圆圆 段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年第5期916-921,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X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中出现的重拖尾现象,研究WW分布建模方法及其统计特性,进而改善统计分布模型对海杂波数据的拟合效果。基于X波段海杂波实测数据,分析在不同海况和极化方式下两重韦布尔(WW)分布对海杂波实测数据... 为了更好地描述X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建模中出现的重拖尾现象,研究WW分布建模方法及其统计特性,进而改善统计分布模型对海杂波数据的拟合效果。基于X波段海杂波实测数据,分析在不同海况和极化方式下两重韦布尔(WW)分布对海杂波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通过其与韦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K分布等统计分布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的对比,表明WW分布可以很好地拟合具有重拖尾现象的海杂波数据。此外,WW分布能够在不同极化域内准确地描述海杂波的统计特性,具有较好的海杂波幅度分布统计建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WW分布 小擦地角 拟合优度 统计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擦地角海杂波测量研究
4
作者 尹志盈 康士峰 刘拥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80-82,8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Ku波段雷达进行小擦地角海杂波测试和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包括杂噪比的估计、散射系数随擦地角的变化特性、幅度分布特性和频谱特性.初步分析显示本次测试中在小擦地角区域,散射系数表现出与在平直区完全相反的趋势,... 本文介绍了利用Ku波段雷达进行小擦地角海杂波测试和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包括杂噪比的估计、散射系数随擦地角的变化特性、幅度分布特性和频谱特性.初步分析显示本次测试中在小擦地角区域,散射系数表现出与在平直区完全相反的趋势,但这种现象不能归结为杂噪比的不足.这些分析表明小擦地角杂波测试杂噪比估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此种条件下杂波特性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 小擦地角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F波段小擦地角海杂波幅度均值修正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黎鑫 夏晓云 +2 位作者 张玉石 水鹏朗 张金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5-1040,共6页
作为海杂波重要特性之一,幅度均值可为雷达系统设计提供支撑。为此,国际上建立多个经验模型,但由于小擦地角下散射机制复杂,而且测试条件存在差异,模型的适用性不强。基于黄海海域超高频波段水平极化小擦地角海杂波实测数据,开展了幅度... 作为海杂波重要特性之一,幅度均值可为雷达系统设计提供支撑。为此,国际上建立多个经验模型,但由于小擦地角下散射机制复杂,而且测试条件存在差异,模型的适用性不强。基于黄海海域超高频波段水平极化小擦地角海杂波实测数据,开展了幅度均值经验模型的适用性分析。针对已有模型拟合程度较差的问题,初步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一种修正技术服务公司(technology service corporation,TSC)模型。通过对TSC模型中擦地角因子和风向因子的改进,调整了幅度均值随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该模型较好实现了海杂波幅度均值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小擦地角 超高频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域多波段小擦地角海面散射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涛 令狐龙翔 +2 位作者 吴振森 苏翔 孙天齐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8-1085,共8页
根据东南沿海和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场与盐度场卫星数据,利用双Debye模型以及含泡沫的M-G模型计算等效介电常数.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温度与盐度变化对P/L波段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大于实部,其他频段影响略小;但介电常数对给定频率的海面散射系... 根据东南沿海和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场与盐度场卫星数据,利用双Debye模型以及含泡沫的M-G模型计算等效介电常数.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温度与盐度变化对P/L波段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大于实部,其他频段影响略小;但介电常数对给定频率的海面散射系数影响只在0.1dB左右,故主要影响仍来自于不同海域的海情海况.基于修正双尺度法和矢量辐射传输理论,提出了多尺度海面电磁散射的含泡沫修正双尺度方法,考虑实际海面海况与不同频率的截断波数,数值计算了不同波段(即P、L、S、X、Ku波段)频率海面后向散射系数随风速风向、波高、泡沫覆盖率、频率与极化等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总结分析了基于多尺度海面小擦地角电磁散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擦地角 多波段 修正双尺度 海面后向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擦地角下空时相关的海杂波仿真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佳宁 许小剑 《制导与引信》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提出一种距离和时间二维相关的复海杂波序列生成模型。该模型利用记忆非线性变换(MNLT)生成海杂波高分辨率距离像(HRRP),其满足空间-时间二维相关特性,且幅度服从Pareto分布;随后依据多普勒频率与HRRP幅度的近似线性关系,生成各个距离... 提出一种距离和时间二维相关的复海杂波序列生成模型。该模型利用记忆非线性变换(MNLT)生成海杂波高分辨率距离像(HRRP),其满足空间-时间二维相关特性,且幅度服从Pareto分布;随后依据多普勒频率与HRRP幅度的近似线性关系,生成各个距离分辨单元中杂波序列的多普勒谱;最终利用交替投影(AP)算法反演出海杂波复散射信号的相位信息,从而得到符合特定统计特性和空间时间相关特性的二维复海杂波序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海杂波生成模型可有效生成幅度服从Pareto分布,距离和时间上相关,且各个距离单元内时间相关特性与相应单元内海杂波强度有关的海杂波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相关 小擦地角 PARETO分布 多普勒谱 海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龙 郭立新 +1 位作者 孟肖 刘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2-170,共9页
海尖峰的存在会导致雷达虚警概率的上升和多目标环境中检测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海尖峰现象意义重大.海尖峰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海面的水平极化散射强度接近甚至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卷浪被认为是产生海尖峰的一个原因.首先建立了卷浪和P... 海尖峰的存在会导致雷达虚警概率的上升和多目标环境中检测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海尖峰现象意义重大.海尖峰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海面的水平极化散射强度接近甚至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卷浪被认为是产生海尖峰的一个原因.首先建立了卷浪和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的共同模型,利用矩量法研究了卷浪模型的水平和垂直后向电磁散射特征,包括入射频率、入射角、风速和风向对电磁散射特征的影响.发现在小擦地角情况和较大风速下超级现象(水平散射强度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比较明显,从而推论出在小擦地角入射下产生海尖峰现象的概率较大.同时对时变卷浪在小擦地角入射时的海杂波幅值分布特性和多普勒谱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尖峰 卷浪 电磁散射 小擦地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