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气体保护自动焊在小直径换热器壳体焊接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常志 《黑龙江冶金》 2000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介绍了CO_2气体保护自动焊在焊接小直径(<1000mm)换热器壳体的专用设备和焊接工艺。文中对壳体焊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直径换热器壳体焊接 CO2气保护自动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铝合金变直径薄壁壳体组件焊接
2
作者 李胜鑫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采用手工脉冲TIG焊接进行4 mm厚的5A06铝合金变直径薄壁壳体组件的焊接生产。确定了焊接材料、坡口准备、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装等。先进行了5A06铝合金平板试件的手工脉冲TIG焊接试验,确定了壳体组件的焊接工艺参数。壳体组件焊接生产证明... 采用手工脉冲TIG焊接进行4 mm厚的5A06铝合金变直径薄壁壳体组件的焊接生产。确定了焊接材料、坡口准备、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装等。先进行了5A06铝合金平板试件的手工脉冲TIG焊接试验,确定了壳体组件的焊接工艺参数。壳体组件焊接生产证明,所使用的焊接工艺措施切实可行,壳体组件的质量满足焊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直径薄壁组件 脉冲TIG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直径浮头式换热器壳体焊接工艺
3
作者 马喜龙 刘艳军 《焊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3-64,共2页
公司承揽制造的浮头式换热器,其设计压力为2.5MPa,设计温度为200℃,工作介质为除氧水。换热器由壳体、管箱、浮头三部分组成,共有环焊缝25条,纵焊缝15条,材质为16MnR低合金结构钢,板厚为10mm和12mm两种,直径为700mm和600mm两... 公司承揽制造的浮头式换热器,其设计压力为2.5MPa,设计温度为200℃,工作介质为除氧水。换热器由壳体、管箱、浮头三部分组成,共有环焊缝25条,纵焊缝15条,材质为16MnR低合金结构钢,板厚为10mm和12mm两种,直径为700mm和600mm两种。用户要求壳体主体焊缝必须采用埋弧焊方法焊接。通过技术分析,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填充盖面的工艺方法施焊,完成了生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头式换热 焊接工艺 小直径 CO2气保护焊 低合金结构钢 16MnR 设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束与壳体的套装方法
4
作者 赵英权 李巧云 +5 位作者 陶剑锋 钟正彬 王云林 王淑霞 王彩霞 严连金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11期39-41,共3页
本文介绍的方法将管束作为固定对象,将壳体作为移动对象,利用壳体反套管束,不需要专用设备及工装,采用生产车间常用的起吊行车及卷扬机即可实现套装。
关键词 换热 管束 套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焊接接管的换热器壳体静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旭鹏 徐学利 张盟军 《焊管》 2018年第9期30-33,共4页
针对规则设计方法不能分析焊接接管后壳体的承压能力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焊接接管后的壳体进行结构静力计算,发现壳体最大位移发生在未连接外接管的封头部位,最大应力发生在壳体外表面焊接支座的连接部位,壳体各处均未出... 针对规则设计方法不能分析焊接接管后壳体的承压能力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焊接接管后的壳体进行结构静力计算,发现壳体最大位移发生在未连接外接管的封头部位,最大应力发生在壳体外表面焊接支座的连接部位,壳体各处均未出现塑性变形,且最大应力小于45钢的许用应力,根据第一强度理论,换热器壳体满足强度要求。说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对带有接管的管壳式换热器壳体进行强度验证,为壳体整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ANSYS 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度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施卿海 苏文献 +1 位作者 许斌 范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为工具,在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整体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过热蒸汽入口处的板束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入口处的质量流速、入口直径与板束间温差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时,开孔率在70%左右较为合... 以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为工具,在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整体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过热蒸汽入口处的板束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入口处的质量流速、入口直径与板束间温差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时,开孔率在70%左右较为合适,质量流速应在保证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这对解决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差应力过大导致的破坏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换热 入口处 数值模拟 温差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折流板换热器壳体组装焊接经验
7
作者 唐玉江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1年第B05期114-114,共1页
对制造带折流板换热器筒体时如何控制焊缝余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
关键词 带折流板换热 制造 组装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和销轴铆接-激光焊接一体化设备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飞 张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17-220,共4页
针对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和销轴的焊接需求,设计了铆接-激光焊接一体式设备。设备主要由上料组件、铆接组件及激光焊接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铆接组件采用气液增压缸及力放大机构设计,最大压力达到104N以上,满足将销轴和涡轮增压器壳体铆... 针对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和销轴的焊接需求,设计了铆接-激光焊接一体式设备。设备主要由上料组件、铆接组件及激光焊接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铆接组件采用气液增压缸及力放大机构设计,最大压力达到104N以上,满足将销轴和涡轮增压器壳体铆接在一起的需求。焊接组件主要由机架、三轴线性模组和激光焊接头组成。三轴线性模组速度可调,将焊接速度调到最大,加快整个产品的焊接效率。整套设备达到工件只装夹一次,同时完成铆接和激光焊接两道工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铆接 激光焊接 化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nR钢换热器壳体开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桂仙 张友登 吴立新 《物理测试》 CAS 2004年第6期35-38,共4页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运行不足 10个月即发生开裂的 16MnR钢换热器壳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换热器壳体开裂是由应力腐蚀造成的 ,内壁焊缝打磨处存在大量划痕以及残余应力是引起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同时 ,焊接...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运行不足 10个月即发生开裂的 16MnR钢换热器壳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换热器壳体开裂是由应力腐蚀造成的 ,内壁焊缝打磨处存在大量划痕以及残余应力是引起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同时 ,焊接应力的存在和水质不良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MNR钢 金相显微镜 腐蚀开裂 焊接应力 残余应力 焊缝 应力腐蚀 开裂 换热 内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在传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含苹 《船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板式、壳管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传热中。近年来 ,集板式、壳管式换热器优点于一体的新一代板壳式换热器在工业、船舶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与壳管式。
关键词 船舶焊接 换热 集板式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壳体的裂纹分析及焊接处理
11
作者 袁金柱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5年第9期15-15,共1页
黑龙江哈尔滨气化厂甲醇生产装置有1台卧式冷凝器,1993年投入使用,2003年发现泄漏,经探伤发现多处产生裂纹,通过及时修复,投入使用后,符合工艺要求。
关键词 焊接处理 甲醇生产装置 哈尔滨气化厂 换热 卧式 泄漏 投入使用 发现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轧制焊接板壳式换热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迎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28,39,共3页
新研制的大型轧制焊接板壳式换热器集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点于一体 ,既保留了前者高效传热的特点 ,又继承了后者压力壳承压能力高和密封性好的长处 ,增强了对炼油工艺的适用性。这种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研究主要针对板程和壳程... 新研制的大型轧制焊接板壳式换热器集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点于一体 ,既保留了前者高效传热的特点 ,又继承了后者压力壳承压能力高和密封性好的长处 ,增强了对炼油工艺的适用性。这种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研究主要针对板程和壳程的结构形式 ,管板的分析计算以及板束与壳体热膨胀差的平衡。较长板片的连续压制成型和薄板片间的焊接是制造该换热器的关键技术。这种换热器比立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高 2~ 4倍 ,占地面积减少 50 %以上 ,每年节省加热炉燃油费、电费等约 35万元 ,操作费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焊接 换热 特点 传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耀康 《炼油设计》 1999年第2期35-38,共4页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壳式换热器保留了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优点,克服 了换热面积小,使用温度和压力低的缺点,因而其使用几民管壳式换热器相当。
关键词 换热 大理 焊接 催化重整 加氢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壳体结构的疲劳可靠性估算
14
作者 陈金梅 王茂廷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针对换热器的失效分析,考虑几种主要参数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抽样计算了服从某种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数值积分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分别求出一定可靠度和置信度下的疲劳寿命,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针对换热器的失效分析,考虑几种主要参数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抽样计算了服从某种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数值积分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分别求出一定可靠度和置信度下的疲劳寿命,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了不同初始裂纹尺寸和断裂韧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给出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可靠度 疲劳寿命 蒙特卡罗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装置立式急冷换热器壳体开裂分析
15
作者 张中利 赵宝强 王娟 《化工机械》 CAS 202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方法,确定某厂乙烯裂解装置立式急冷换热器壳体开裂的原因:急冷换热器壳体长期运行于高温高压、碱性锅炉水环境下,壳体选用13MnNiMoNbR材料,该材料对碱应... 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方法,确定某厂乙烯裂解装置立式急冷换热器壳体开裂的原因:急冷换热器壳体长期运行于高温高压、碱性锅炉水环境下,壳体选用13MnNiMoNbR材料,该材料对碱应力腐蚀较敏感,位于气液交界区的壳体内壁会形成浓缩碱环境,引发局部碱腐蚀,在应力的作用下沿厚度方向扩展,最终发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碱应力腐蚀 开裂 乙烯裂解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规范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管子、壳体应力规定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康宁 《化工设备设计》 1998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在前二文的基础上分析了TEMA、ASMEⅧ—1、CODAP、GB151—89、JB4732—95等规范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管子和壳体应力的计算公式,再次指出的危险工况下管子和壳体应力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固定管板式 换热 设计规范 管子应力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壳体封头与筒体连接边界可靠性研究
17
作者 董家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8-32,共5页
应用应力分类设计法确定换热器壳体封头与筒体连接边界的多个功能函数,彼此线性相关。采用变量相关下结构可靠性研究方法,对按常规设计的换热器壳体封头与筒体连接边界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定量计算了其可靠度指标,认为常规设计偏于保... 应用应力分类设计法确定换热器壳体封头与筒体连接边界的多个功能函数,彼此线性相关。采用变量相关下结构可靠性研究方法,对按常规设计的换热器壳体封头与筒体连接边界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定量计算了其可靠度指标,认为常规设计偏于保守。在保证可靠度满足工程要求前提下,进行了可靠性改进设计,使壳体封头和筒体壁厚由14mm减至9.75mm,节省钢材41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连接边界 可靠性 油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302)换热器管板和壳体热应力的强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显妹 郭南初 +2 位作者 刘晓敏 张学鸿 王春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3-76,共4页
为了分析F302换热器的热弹性应力场,提出了用等效无孔管板代替实际有孔管板,并以此作为力学分析的模型,用二维接触有限元法进行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分析计算,为换热器安全评定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换热 管板 热应力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中壳程筒体与管板连接形式
19
作者 刘翠茹 徐仁萍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09年第1期51-52,共2页
就管壳式换热器中壳程筒体与延长兼做法兰的管板的连接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达到满足设计同时加工制作方便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换热 管板 程筒 连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nR+405复合钢板换热器壳体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耀文 《压力容器》 2003年第9期32-37,共6页
在 16MnR + 40 5复合板换热器壳体制造校圆过程中 ,发现 4节筒体断裂 ,其中一节完全断开。从断裂的筒体上取样 ,进行硬度检验及化学成分分析 ,未发现不合格 ;金相检验 ,未发现组织异常 ,晶粒度为 8级 ;力学性能检验 ,发现复合板基层 16... 在 16MnR + 40 5复合板换热器壳体制造校圆过程中 ,发现 4节筒体断裂 ,其中一节完全断开。从断裂的筒体上取样 ,进行硬度检验及化学成分分析 ,未发现不合格 ;金相检验 ,未发现组织异常 ,晶粒度为 8级 ;力学性能检验 ,发现复合板基层 16MnR的 0℃冲击功不合格。经分析 ,认为冲击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复合板爆炸后热处理工艺出现偏差。故采用正火来改善其组织性能 ,使其平均冲击功提高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断裂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