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马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免疫性小血管炎慢性创面临床观察
1
作者 何姚姚 陈岚 +5 位作者 罗朝熙 熊贵莉 曾充聪 银曼羽 曹艳 尹千璐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黄马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免疫性小血管炎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免疫性小血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和醋酸泼尼松片,创面局部予以黄马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黄马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免疫性小血管炎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免疫性小血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和醋酸泼尼松片,创面局部予以黄马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雷公藤多苷片口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均减少,愈合率提高,伯明翰血管炎性活动性评分均降低,而观察组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ESR均下降,血清VEGF水平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ESR均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马酊联合雷公藤的使用能降低免疫性小血管炎活动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提高创面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马酊 雷公藤多苷片 免疫性小血管炎 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邪角度论治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2
作者 张玉娇 马秀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90-93,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极易迁延反复,并且西医治疗周期长、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仍是当今医患双方关注的重点。针对此病,目前中医尚无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作者通过对伏邪学说...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极易迁延反复,并且西医治疗周期长、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仍是当今医患双方关注的重点。针对此病,目前中医尚无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作者通过对伏邪学说进行梳理总结,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病因病机特征与伏邪致病特点密切相关,正虚邪实是此病之关键,扶正祛邪须贯穿于此病治疗的各个时期。从伏邪角度论治此病,临床应用颇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痹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伏邪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丽 杨喜梅 +5 位作者 窦存瑞 饶向荣 占永力 赵宇 韩东彦 张改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中医证候特征 肾损害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 原发性小血管炎 肾脏受累 韦格纳肉芽肿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炎强 王晓东 +3 位作者 李香玲 林松娟 王丽 张文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01-240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呼吸困难30.8%;有体征者42.3%,肺部爆裂音19.2%。影像学表现肺纹理多粗乱,肺部阴影,肺间质纤维化。实验室检查血气异常11例(11/13),肺动脉高压4例(4/1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5/8),支气管镜镜检异常2例(2/3)。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为主,诱导缓解率80.8%,死亡率26.9%。结论:PSV肺部受累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以肺浸润、间质纤维化表现突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炎 小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肺脏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小血管炎的分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春蓓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关键词 小血管炎 分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小血管炎 CHURG-STRAUSS综合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 syndrome 发病机制研究 微型多血管 病理研究 活体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正良 钟春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914-915,共2页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前治疗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 显微镜下多血管 原发性小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抑制免疫反应 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和生物靶向治疗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中的治疗前景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是 倪兆慧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9期506-510,共5页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侵犯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因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又称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包括...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侵犯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因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又称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生物靶向治疗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 血液净化 原发性小血管炎 治疗前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系统性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曾玲玲 胡章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是B细胞被异常激活后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部分小血...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是B细胞被异常激活后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部分小血管炎与ANCA密切相关.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重新对AAV进行了分类,其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旧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我国以MPA多见,国外以GPA多见.AAV以皮肤、肺、肾脏最易受累,而肾脏损害多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少免疫复合物型).未经有效治疗,病人诊断后的平均生存率仅5个月.AAV在治疗上分诱导缓解治疗、维持缓解治疗、复发的治疗,而诱导缓解治疗在治疗中起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AAV的诱导缓解治疗进展做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诱导缓解治疗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急进性肾小球肾 原发性小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鉴别ANCA相关小血管炎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美花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80-281,共2页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并发的血管炎、药物(肼屈嗪、丙基硫氧嘧啶、可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小血管炎 ANCA 早期鉴别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小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 丙基硫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平 黄九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 显微镜下多血管 韦格纳肉芽肿病 原发性血管 主要临床表现 病理基础 系统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35
11
作者 赵明辉 章友康 +2 位作者 刘玉春 刘娜 王海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认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近二年来检出的56例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系统描述全身,特别是肾外临床表现。结果: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平... 目的:认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近二年来检出的56例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系统描述全身,特别是肾外临床表现。结果: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9~78)岁。cANCA阳性13例,均识别PR3;pANCA阳性43例,其中38例识别MPO。临床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肾脏受累占964%,约半数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肺脏受累占75%,其中半数以上表现为肺出血和(或)肺部阴影,少数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肺内结节和薄壁空洞;476%有关节痛;357%有肌肉痛;381%有皮疹;262%眼受累,表现为各种炎症病变;167%耳受累;286%有消化道症状。全身表现中发热占708%、体重下降占310%。实验室检查816%的患者有贫血,多为中重度贫血;半数患者WBC计数增高;100%患者有血沉快。本研究中仅不足1/5患者在发病一个月内得到确诊。结论:ANCA相关小血管炎临床呈多系统损害,肾脏最易受累,肾外以肺脏为著,多表现为肺出血或肺部阴影。其它脏器如关节肌肉、皮肤、眼耳等均可受累。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多有贫血、血沉明显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 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系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靶抗原的系列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明辉 王海燕 +8 位作者 刘玉春 章友康 邹万忠 刘娜 辛岗 姜筠 周福德 马圣清 刘新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 80年代中期发现的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 (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和局灶节段坏死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 80年代中期发现的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 (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FSNGN)。该类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 ,肺、肾受累后多进展迅速 ,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发展为肾衰竭。 80年代我国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 ,未诊断 1例小血管炎引起的肾损害。 1 0年来作者开展了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及ANCA靶抗原的系列研究。 (1 ) 8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建立并逐步规范了ANCA的检测方法。 (2 )系统地研究并报道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一系列疾病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3)发现了两种新的ANCA靶抗原 :杀菌 /通透性增高蛋白 (BPI)和天青杀素 (azurocidin)。 (4)开展了其他ANCA阳性疾病的靶抗原研究 ,证明组蛋白酶G是SLE ANCA最为重要的靶抗原并证明抗组蛋白酶G抗体与狼疮肾炎的病理活动密切相关 ;同时在国内率先研究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靶抗原。上述工作填补了国内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上的空白 ,提高了临床危重急症的救治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靶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15
13
作者 林志谦 许建荣 +3 位作者 程杰军 刘晓晟 张科蓓 华小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①间质性改变:主要为网状改变,不规则网状改变17例(65.4%)、结节状网状改变3例(11.5%),在不规则网状改变中,树冠征阳性较具特点,共7例;其它有小叶间隔增厚22例(84.6%)、磨玻璃影22例(84.6%)、支气管扩张9例(34.6%)、胸膜下线7例(26.9%)。囊状改变:葡萄串样2例(7.7%)、串珠样13例(50%)、蜂窝样9例(34.6%),囊内小叶核心征阳性较具特点,共13例(50%);②肺泡改变:其中弥漫渗出较具特点,共8例(30.8%),局部渗出1例(3.8%)、空气捕捉征3例(11.5%)、树芽征1例(3.8%)、实变灶3例(11.5%);③结节改变:均为散发,共10例(38.5%);④其它影像学改变:包括条索影22例(84.6%),斑片影12例(46.1%)、钙化灶(近胸膜下)3例(11.5%)、胸膜增厚17例(65.4%),结节状叶间胸膜增厚较具特点,共5例(19.2%),肺不张4例(15.4%)、纵隔、腋下淋巴结显示25例(96.2%);肿大4例(15.4%)、胸腔积液7例(26.9%)、心包积液4例(15.4%)、肺动脉高压3例(11.5%);⑤10位患者随访结果:无变化3例、加重5例,减轻2例。结论:HRCT可提供ANCA阳性小血管炎胸部病变的众多信息,对ANCA阳性小血管炎诊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阳性小血管炎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香玲 王炎强 +3 位作者 赵学兰 王晓东 林琳 濮红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361-3362,共2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好发于老年人,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肾脏受累进展迅速,可造成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死亡率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且由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好发于老年人,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肾脏受累进展迅速,可造成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死亡率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小血管炎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国宇 何宝明 +2 位作者 由昆 李开明 常宏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肺部原发性小血管炎的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病例胸片及CT表现。结果 肺部表现有:(1)肺内多发斑片影;(2 )两肺弥漫浸润性阴影,类似肺间质性改变。结论 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 目的 探讨肺部原发性小血管炎的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病例胸片及CT表现。结果 肺部表现有:(1)肺内多发斑片影;(2 )两肺弥漫浸润性阴影,类似肺间质性改变。结论 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提高对该病认识,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炎 影像表现 肺间质性改变 回顾性分析 CT表现 肺部表现 早期诊断 浸润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2 位作者 罗运九 朱光华 许洪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断深入, ANCA已成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重要血清免疫学诊断依据 [1].我国对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认识相对较迟,且主要为成人的研究报道.现总结我院近年来 8例 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以期能提高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临床分析 原发性小血管炎 坏死性肾小球肾 ANCA相关 儿童 临床病理资料 自身免疫病 血清免疫学 主要特征 毛细血管 80年代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小动脉 纤维素 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五聚素蛋白-3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京 唐莎 +8 位作者 张莹 尹世伟 高雪静 施维维 王莉 邹丽云 倪兵 吴玉章 张静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正五聚素蛋白-3(PTX3)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AAV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PTX3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PTX3水平与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PTX3与... 目的探讨人血清正五聚素蛋白-3(PTX3)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AAV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PTX3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PTX3水平与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PTX3与CRP、ESR水平及AAV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期患者血清PTX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组;②患者PTX3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32 9,P<0.05);而CRP,ESR均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r=-0.099 3,0.126 2,均P>0.05);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补体C3、血肌酐及eGFR(r=-0.148 6,0.247 4,0.069 1,-0.149 5,0.179 0,均P>0.05)均不相关。PTX3与CRP水平均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呈正相关(r=0.380 7,0.371 2,均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i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血清PTX3区分活动期与缓解期AAV的准确度高于CRP及ESR。结论 PTX3在活动期AAV患者血清中显著地升高,可能成为新的AAV活动性的急性反应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素蛋白-3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血管炎的肺脏表现——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波 高和 +2 位作者 于红 彭勃 纪树国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 从肺脏损害角度探讨小血管炎的肺部表现 ,以指导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确诊的 6例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6例患者均有多系统受损的表现 ,主要累及肾脏、皮肤... 目的 从肺脏损害角度探讨小血管炎的肺部表现 ,以指导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确诊的 6例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6例患者均有多系统受损的表现 ,主要累及肾脏、皮肤、神经肌肉系统、眼、耳及肺脏。均有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其中 2例出现痰中带血 ,1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胸部X线片检查 :2例出现肺部浸润影 ,多个肺野分布 ,且具有反复出现和形态多变的特点 ;1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磨玻璃样肺间质性改变。 2例为典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X线表现 ,肺功能检查也符合其特征。3例有明显桶状胸 ,3例肺部可闻及广泛湿音。结论 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 ,累及肺脏时极易误诊为其他肺疾病 ;正确的诊断思路以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炎 肺损伤 临床表现 误诊 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Wegener’s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从华 刘杰 +2 位作者 彭为 周云霞 马利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1期65-66,69,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尿红细胞计数、尿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红细胞计数、尿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慢性肾衰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伴肾损害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12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毅 郑文洁 +2 位作者 张烜 张奉春 唐福林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SVV)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住院ANCA-SVV患者中12例合并DA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和转归。结果ANCA和DAH最常见的...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SVV)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住院ANCA-SVV患者中12例合并DA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和转归。结果ANCA和DAH最常见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痰中带血丝、CT示新发的肺部浸润影,血红蛋白下降(18±17)g/L。出现DAH时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临床活动评分(BVAS)平均为(21.8±4.9)分。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沉增快,CRP增高,ANCA阳性。12例患者全部接受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7例,血浆置换5例,行机械通气5例,因急性肾功能不全行透析3例。结果7例死亡,5例存活,病死率为58.3%。存活组与死亡组的BVAS评分分别为(19.0±2.6)分和(23.7±5.4)分。结论DAH是ANCA-SVV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疾病活动有关。最常见的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和新发的肺部浸润,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及时诊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弥漫性肺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