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过小说形式 寻找政治动力——试评裴亚莉的《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1
作者 温新瑞 于阿丽 《晋图学刊》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小说形式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被人们简单地看成相互对立、水火不容,但是《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这部著作却慧眼独具,发现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隐蔽的关系。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卡尔维诺、昆德拉以及三位拉丁美洲作家(博尔赫斯... 小说形式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常被人们简单地看成相互对立、水火不容,但是《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这部著作却慧眼独具,发现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隐蔽的关系。这部著作主要研究了卡尔维诺、昆德拉以及三位拉丁美洲作家(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在深入分析小说文本的基础上,著者指出在他们小说形式探索的背后,恰恰都充满着强烈的哲学的、政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亚莉 《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小说形式 政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形式与内容的新尝试——林白《妇女闲聊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坤领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在《妇女闲聊录》中,林白大胆进行小说形式的试验,开创了"聊天录"这一新的小说形式,它原汁原味的村民口语、松散的故事情节和不分主次的人物,都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作者掌控着叙事者木珍闲聊的大方向,同时也给予其充分... 在《妇女闲聊录》中,林白大胆进行小说形式的试验,开创了"聊天录"这一新的小说形式,它原汁原味的村民口语、松散的故事情节和不分主次的人物,都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作者掌控着叙事者木珍闲聊的大方向,同时也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发挥的余地,生动再现了王榨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狂欢精神,以及该村妇女的生活状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 闲聊录 小说形式试验 王榨 狂欢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说形式美的美学意蕴——以何立伟作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先慧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0年第2期79-81,93,共4页
一 这里说的小说形式,是指文学作品作为“完整的语言结构”,而形成审美反映的枢纽。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文学价值是作家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鉴赏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 一 这里说的小说形式,是指文学作品作为“完整的语言结构”,而形成审美反映的枢纽。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文学价值是作家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鉴赏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在创作和艺术传达过程中不断修改,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小说形式 美学意蕴 何立伟 形式 “期待视野” 作家作品 创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小说形式的演变与外来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荻涌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4-67,共4页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小说的传统表现形式是“五四”时期才发生裂变的,在此之前,中国小说仍保持着文言的传奇体和笔记体、白话的章回体和说书体等传统模式.从整体上看,情况确是如此.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从庚子事变到民国初期的十多年时间里,...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小说的传统表现形式是“五四”时期才发生裂变的,在此之前,中国小说仍保持着文言的传奇体和笔记体、白话的章回体和说书体等传统模式.从整体上看,情况确是如此.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从庚子事变到民国初期的十多年时间里,传统小说形式在许多方面已发生了变化,不少作家在创作中注意汲取西方小说的表现技法,从而使中国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是一个中西小说技法交融汇聚、变革创新与固守传统交错混杂的时期.尽管传统的力量还十分强大,但小说界的创新意识却愈来愈浓厚,传统的藩篱开始被打破,具有近代色彩的新型小说逐渐涌现。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中国小说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它为“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近代小说中,不管是长篇、中篇还是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清末民初 西方小说 中国小说 近代小说 书信体小说 叙事角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章回体 对话体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形式论
5
作者 方长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0-62,5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30年代现代派 穆时英 施蛰存 小说形式 小说体式 现代主义小说 叙述人 叙述视角 叙事时间 现代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小说形式寻找政治动力——评《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
6
作者 于阿丽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9期37-38,共2页
对于文学来说,小说形式也许是最为内在性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真正的作家都为此耗尽毕生的心血。对于这些作家来说,小说的形式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的重要原因。那么,政治呢?对于文学来讲,... 对于文学来说,小说形式也许是最为内在性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真正的作家都为此耗尽毕生的心血。对于这些作家来说,小说的形式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的重要原因。那么,政治呢?对于文学来讲,政治又算什么呢?在某些非常的时期,文学是政治的晴雨表,文学是政治的传声筒。文学没有了自身的独特性,徒然地成为了对政治的宣传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政治变革 政治动力 演进 文学 内在性 晴雨表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戏仿和解构中再生——论福尔斯和巴塞尔姆的小说形式再生之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俊松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辉煌后,英美小说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文学枯竭"的声音,宣告小说形式已经用尽。然而,在此背景下,以福尔斯和巴塞尔姆为代表的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却在自己的作品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文学的再生之路。在《...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辉煌后,英美小说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文学枯竭"的声音,宣告小说形式已经用尽。然而,在此背景下,以福尔斯和巴塞尔姆为代表的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却在自己的作品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文学的再生之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和《白雪公主》等作品中,作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戏仿和叙事方式本身的解构,对传统小说形式进行了革新,从而实现了小说艺术形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福尔斯 巴塞尔姆 戏仿 解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的制造:“洪峰”及其它——洪峰小说形式谈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金葵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4期110-116,123,共8页
这里的“洪峰”自然不是洪峰。他只是一个洪峰小说中古怪、孤傲而不乏神秘感的叙述者。直话直说,我心中所指的只是《奔丧》、《瀚海》、《极地之侧》中那个古怪的叙述者。我之所以对这个叙述在加了这么多的定义,自然事出有因。
关键词 叙述者 洪峰 小说形式 隐含作家 隐含读者 距离感 故事 人物形象 作品 价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说形式对内容的超越 被引量:3
9
作者 钟本康 《探索(浙江)》 1987年第1期42-46,共5页
小说形式是小说的存在方式。当我们说到小说形式时,应该注意到三个层次:第一,从总体上说:小说应有自身的不同于其他文艺的形式,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第二,从部分上说,不同的小说流派、品种、作家都应不同,即小说存在多分枝的存在方式,... 小说形式是小说的存在方式。当我们说到小说形式时,应该注意到三个层次:第一,从总体上说:小说应有自身的不同于其他文艺的形式,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第二,从部分上说,不同的小说流派、品种、作家都应不同,即小说存在多分枝的存在方式,有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亦称当代主义)小说等,有写实小说、诗体小说等,作家也往往有自己的小说形式体系;第三,从个别上说,每一篇小说都应有不同的形式,即使同一流派、同一品种、同一作家的各篇小说,形式也应各有差异,乃至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小说 解放和超越 作家 存在方式 形式系统 第一性 事实世界 内容和形式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自觉意识的张扬和小说形式的追求——谢友鄞,从《窑谷》《窑变》到《马嘶》《秋诉》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晋培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1期95-98,共4页
谢友鄞的势头值得注意。谢友鄞以《窑谷》、《窑变》、《大山藏不住》、《水变》、《四君子汤》等作品,在1986年辽宁青年作家的小说新潮中脱颖而出。和他同辈的青年作家相似,谢友鄞关切现实,敏锐地注视着变革的潮流在尚带蒙昧气息的辽... 谢友鄞的势头值得注意。谢友鄞以《窑谷》、《窑变》、《大山藏不住》、《水变》、《四君子汤》等作品,在1986年辽宁青年作家的小说新潮中脱颖而出。和他同辈的青年作家相似,谢友鄞关切现实,敏锐地注视着变革的潮流在尚带蒙昧气息的辽西峡谷山水间激起的心灵觉醒。不过,他不象于德才、林和平那样在经济起飞的背景中专注于农民生命潜力的舒展和复杂人性的异变之间的痛苦纠葛,也不象晨哥沉重地描绘着农民与人性传统重负的抗争以及因而显得艰难迟滞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审美习惯 四君子汤 小说 窑变 作家 复杂人性 生命意志 表象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金翼》评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兴周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3年第Z1期14-16,共3页
《金翼》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在40年代写成并用英文出版的社会人类学著作,它在国外学术界已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但是,直到1989年底其中文版才在中国大陆面世,所以对于一般大陆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来说,它仍然是... 《金翼》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在40年代写成并用英文出版的社会人类学著作,它在国外学术界已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但是,直到1989年底其中文版才在中国大陆面世,所以对于一般大陆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来说,它仍然是一本新书。《金翼》很有特色,不仅写作方式新颖,而且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金翼》最突出的特色是用小说形式来反映社会学内容。它是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小说形式 社会变迁 社会人类学 内容丰富 大家庭 中国大陆 社会学家 辛亥革命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篇小说形式理论探讨综述
12
作者 牛运清 《文史哲》 198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中篇小说创作过去是我国文坛属于较为荒寂的一角,中篇小说研究几乎近于空白。自1979年起,中篇创作以崛起之势引人注目,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造山运动”。中篇小说研究亦随之结伴而兴。讨论较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是:我国中... 中篇小说创作过去是我国文坛属于较为荒寂的一角,中篇小说研究几乎近于空白。自1979年起,中篇创作以崛起之势引人注目,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造山运动”。中篇小说研究亦随之结伴而兴。讨论较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是:我国中篇小说的源头;中篇小说的审美属性;中篇小说崛起的原因、成就、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一、关于我国中篇小说探源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我国古已有之,还是全属“舶来品”,人们意见大相径庭。1.中国文学遗产中没有真正的中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属性 中篇小说创作 舶来品 形式规律 理论探讨 小说研究 作品 小说形式 发展趋势 造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如何进入文本——浅论近年来小说形式中的记忆因素
13
作者 张惠辛 钟萌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7-61,共5页
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记忆正在悄悄地然而坚决地侵入中国近年来小说的领地。不管是标榜意识流、超现实主义乃至纯粹现实主义的小说,都有很大的部分笼罩于记忆的氛围中。作为对于过去的心理复现能力,记忆始终与艺术创作过程有着丝丝相扣的关... 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记忆正在悄悄地然而坚决地侵入中国近年来小说的领地。不管是标榜意识流、超现实主义乃至纯粹现实主义的小说,都有很大的部分笼罩于记忆的氛围中。作为对于过去的心理复现能力,记忆始终与艺术创作过程有着丝丝相扣的关系。小说创作的原始冲动就来自于作家对于过去经验与经历的回忆。小说的题材本身是记忆的产物,而要将这种题材有效地组织起来,同样离不开记忆的粘合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小说形式 超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意识流 叙事者 传统小说 个人化 历史真实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今小说形式的探索
14
作者 胡宗健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4-59,共6页
小说形式特征的变异是作家审美实践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我国当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和形式实体也在不断演变之中。这种演变,显示了由封闭趋向开放、由凝固趋向流动的态势,显示了僵死的模式和桎梏已被冲决,审美的高... 小说形式特征的变异是作家审美实践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我国当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和形式实体也在不断演变之中。这种演变,显示了由封闭趋向开放、由凝固趋向流动的态势,显示了僵死的模式和桎梏已被冲决,审美的高容量已初步呈现。我们将择其要点,“用科学的方式去认识它究竟是什么”(黑格尔《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构 小说形式 当代文学 审美观念 形式特征 小说观念 何立伟 当代作家 美学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篇小说形式问题探讨
15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张韧的《中篇小说形式问题刍议》一文(见《光明日报》1982年2月22日),对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问题作了探索。文章指出: 中篇小说在篇幅和容量方面区别于长、短篇小说的,在于一个“中”字。
关键词 中篇小说 小说形式 短篇小说 艺术形式 问题探讨 情节线索 容量 描写 探索 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形式创新的奥秘和意义——对一个并非仅仅属于小说形式的理论探讨
16
作者 盛子潮 朱水涌 《当代文坛》 1987年第5期8-12,共5页
如果有好事者做一个概率统计,那么,在新时期小说中,形式创新也许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关心新时期小说的人困惑地发现:小说进入了新时期,似乎失去了它以往为人熟悉的样式。“诗化小说”“报告小说”“荒诞小说”“魔幻小说”“系列... 如果有好事者做一个概率统计,那么,在新时期小说中,形式创新也许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关心新时期小说的人困惑地发现:小说进入了新时期,似乎失去了它以往为人熟悉的样式。“诗化小说”“报告小说”“荒诞小说”“魔幻小说”“系列小说”“假定性小说”……的迭起和潮涌,打破了读者凭以往积淀着的阅读经验所建构起来的小说模式,迫使读者对小说作出新的艺术适应。于是,关于小说形式创新的话题也就成了热门。那么,新时期小说形式创新的奥秘和意义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想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创新 新时期小说 小说形式 小说 文学形式 审美情感 理论探讨 同构对应 社会约定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20世纪小说形式的演变(续)
17
作者 张振辉 《国际论坛》 1996年第3期31-34,共4页
【正】 三波兰战后小说形式的演变是从1956年以后开始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作家在小说中倾向于淡化故事情节,或者把故事情节写得不合逻辑;通过现实和回忆交错的描写着意颠倒时空。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故事情节 现实主义小说 波兰 散文化 法西斯 主要表现 作家 形式演变 时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20世纪小说形式的演变
18
作者 张振辉 《国际论坛》 1996年第2期18-22,共5页
【正】 波兰20世纪的小说创作较之19世纪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的新内容和本世纪各个时期文学创作中新流派的出现,都对波兰20世纪小说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虽然不可... 【正】 波兰20世纪的小说创作较之19世纪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的新内容和本世纪各个时期文学创作中新流派的出现,都对波兰20世纪小说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虽然不可分割,但艺术形式依然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波兰 现实主义文学 小说形式 卡夫卡 艺术形式 荒诞派戏剧 资本主义 象征手法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式的特别”——鲁迅对中国小说形式变革的贡献
19
作者 谢会昌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47-54,共8页
一“旧瓶装新酒”,是无可非议的传统形式的继承。然而,“旧瓶”毕竟是“旧瓶”,当“旧瓶”的包装不能匹配新产品的内容时,则被扬弃,改造,创新。这为势所必然。那些敢于扬弃、改造“旧瓶”而创造“新瓶”者,则对于形式改革具有历史性的... 一“旧瓶装新酒”,是无可非议的传统形式的继承。然而,“旧瓶”毕竟是“旧瓶”,当“旧瓶”的包装不能匹配新产品的内容时,则被扬弃,改造,创新。这为势所必然。那些敢于扬弃、改造“旧瓶”而创造“新瓶”者,则对于形式改革具有历史性的贡献。《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难者,如果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着重提出文学语言形式——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从文学內容方面高张起文学革命的旗帜,这都具有变革在前的首创精神,那么沉着冷静而又稳健的鲁迅,则以“一发不可收”的小说创作“实绩”,不仅在小说领域发出彻底反封建文化意识的战斗呐喊,而且一反中国小说的传统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小说情节 中国小说 新文学运动 《狂人日记》 日记体小说 叙事时间 小说世界 一发不可收 中国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新的小说形式,反映未发现的世界——新小说派
20
作者 李志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9-72,68,共5页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须寻求新的小说形式、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划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评论家称它为“新小说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说形式 法国文学史 小说 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 当代文学史 近代小说 萨洛特 小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