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涛 申海香 +1 位作者 马正学 宁应之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1-577,共7页
2006年7月-2007年4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肉鞭类原生动物78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2个中国土壤肉鞭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5纲16目32科47... 2006年7月-2007年4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肉鞭类原生动物78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2个中国土壤肉鞭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5纲16目32科47属。群落中变形目为优势类群,动基体目和眼虫目为次优势类群,腰鞭目、领鞭目、源生目、双滴虫目和太阳目为偶见类群,小波豆虫、卵形波豆虫、气球屋滴虫和绿刺日虫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较多,物种组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麻沿林区 土壤肉鞭虫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探讨
2
作者 张国林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基于此,以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评价该保护区实施的两当县云屏三峡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基于此,以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评价该保护区实施的两当县云屏三峡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一级指标影响评价的综合得分均小于60,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数为51.14,属中低度影响。该项目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轻微,可进一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影响评价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种木本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兆辉 叶文斌 +1 位作者 何九军 李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95-99,共5页
报道了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木本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f.、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Miq.)Oerst.、旱榆Ulmus glaucescens Franch.和波叶海... 报道了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木本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f.、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Miq.)Oerst.、旱榆Ulmus glaucescens Franch.和波叶海桐Pittosporum undulatifolium Hung T.Chang et S.Z.Yan,其中小花花椒也是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这些物种的发现,对于研究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甘肃乃至秦岭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新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栗群落生态位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4
作者 王振乾 巨天珍 +4 位作者 刘洋洋 傅晨玲 任艺彬 高凤如 张宋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空间分布格局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1,枫杨...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空间分布格局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1,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为0.50;毛栗与其他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33~0.72。毛栗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群落中由于利用相同资源位而产生的竞争相对较大。6个样地中毛栗群落的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样地3中的毛栗群落聚集强度最低,样地4中的毛栗群落聚集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群落 生态位 空间分布格局 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斌 巨天珍 +3 位作者 曹春 李兵 张宋智 马建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3,共6页
种群动态研究在物种保护尤其是濒危物种保护中意义重大.在野外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arini var.chinensis(Pilger)Florin)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利用种群统计、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 种群动态研究在物种保护尤其是濒危物种保护中意义重大.在野外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arini var.chinensis(Pilger)Florin)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利用种群统计、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编制了红豆杉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了红豆杉生存曲线、死亡曲线及生存函数曲线.结果显示:红豆杉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处于稳定发展状态;红豆杉种群Ⅰ、Ⅱ、Ⅲ龄级死亡率分别为71.8%、67.8%和89.5%;红豆杉种群的存活率单调下降,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红豆杉种群危险率函数曲线、死亡率曲线及消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红豆杉的死亡密度函数和平均生命期望曲线呈互补形式,生命期望值最高点与死亡密度函数的最低点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年龄结构 生命表 生存曲线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世清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2期96-99,共4页
油松生长速度快、树冠较大、枝叶茂盛,而且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等特点,在绿化、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油松的繁殖难度比较大,人工种植过程中油松成活率较低。为给我国林业建设提供参考,以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 油松生长速度快、树冠较大、枝叶茂盛,而且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等特点,在绿化、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油松的繁殖难度比较大,人工种植过程中油松成活率较低。为给我国林业建设提供参考,以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优势,从容器育苗前准备、种子处理与播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等方面介绍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容器育苗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及多样性
7
作者 杨庆森 汤春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17-119,186,共4页
对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类蝴蝶10科61属77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7属10种,蛱蝶科19属24种,灰蝶科10属11种,弄蝶科8属8种,眼蝶科9属14种,绢蝶科、喙蝶科、环蝶科、蚬蝶科各1属1种。按不同海拔高度分... 对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类蝴蝶10科61属77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7属10种,蛱蝶科19属24种,灰蝶科10属11种,弄蝶科8属8种,眼蝶科9属14种,绢蝶科、喙蝶科、环蝶科、蚬蝶科各1属1种。按不同海拔高度分居民农田区(海拔1 400~1 600 m)、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 600~2 000 m)、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 000 m以上)3种生境,对其中调查到的1 486只蝴蝶进行多样性分析表明,阔叶混交林带范围内蝴蝶数量、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内蝶类优势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与阔叶混交林带内蝶类的相似性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 蝶类 垂直分布 多样性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智慧林业建设策略
8
作者 王歌阳 《乡村科技》 2023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景观独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当地宝贵林业资源,智慧林业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保护区重要发展方向。简单介绍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景观独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当地宝贵林业资源,智慧林业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保护区重要发展方向。简单介绍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动植物资源特点,详细分析智慧林业建设应用的具体技术,包括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并提出加大技术引进与研发力度、强化数据管理、加强跨领域合作等策略,以期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建设策略 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生林分类、排序及演替 被引量:15
9
作者 巨天珍 王彦 +4 位作者 任海峰 姚晶晶 王蒙 孟凡涛 王继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TWINSPAN和DCA对小陇山林区次生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从植物群系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小陇山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用以确定该区次生林演替,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表明:采用TWINSPA...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TWINSPAN和DCA对小陇山林区次生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从植物群系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小陇山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用以确定该区次生林演替,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表明: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D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一轴基本上突出反映了湿度变化,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湿度逐渐增大;第二轴主要表现了温度梯度,沿第二轴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次生林的演替序列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锐齿栎混交林及锐齿栎纯林,其自然恢复演替以锐齿栎林为顶极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演替过程 分类 排序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秦岭
原文传递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巨天珍 张彦文 +4 位作者 葛建团 张宋智 宋晓伟 师贺雄 米彩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175,共5页
文中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内油松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标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群落中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827,槲树的生态位宽度最小为0.1582;2... 文中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内油松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标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群落中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827,槲树的生态位宽度最小为0.1582;2)优势种油松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06~0.1之间,反之在0.01~0.05之间,说明油松群落的生态位重叠值不大,群落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3)生态位相似比例大于0.5的有9对,占20%,其物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一般较低,反映其主要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较小。但是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仍较高,如油松与甘肃山楂、锐齿栎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5209、0.5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甘肃小陇山华山松群落灌木层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巨天珍 康丽丹 +3 位作者 王立峰 赵继超 李沛祺 张宋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9-834,共6页
通过野外大量调查,选取小陇山华山松林55个样方中的20个常见物种,运用多物种复合关联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关联测度等测算和综合分析群落的种间联接关系,结果表明:(1)多物种关联性(VR)的分析表明华山松林... 通过野外大量调查,选取小陇山华山松林55个样方中的20个常见物种,运用多物种复合关联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关联测度等测算和综合分析群落的种间联接关系,结果表明:(1)多物种关联性(VR)的分析表明华山松林主要组成成员间的关系以正关联为主,说明华山松群落主要种群对生存环境的需求是一致的;(2)20个常见种种对中以华山松-锐齿栎、华山松-栓皮栎、华山松-辽东栎等种对之间呈正关联;锐齿栎-栓皮栎、锐齿栎-盐肤木等呈现负关联;黑刺菝葜、多毛樱桃等为独立关系等,是群落内环境的体现,是群落内环境异质性的表征;(3)依据华山松林种间关系的不同性质把组成群落的20个常见种归纳为3个生态种组,即正关联组、负关联组和独立组;(4)种间关联的研究结果对华山松群落的生境监测、营林管理、林区道路景观再造中的树种选择和配置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华山松群落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巨天珍 李沛祺 +2 位作者 王彦 师贺雄 张宋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 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丰富度指数R为10.6,多样性指数H′为1.422,均匀度指数Jsw为0.545,优势度指数C为0.413;(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大小顺序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区域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4)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的变化亦与之相反。本次调查为划定小陇山锐齿栎的保护区和进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早期研究相比,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林 物种多样性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保工程”下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巨天珍 李沛祺 +4 位作者 赵继超 王立峰 康丽丹 郝青 张宋智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1-15,20,共6页
通过对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为10.6,Shannon-Wiener指数为1.4222,Pielou指数为0.5450,Simpson指数为0.4134,显示了暖温带南部阔叶落叶... 通过对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为10.6,Shannon-Wiener指数为1.4222,Pielou指数为0.5450,Simpson指数为0.4134,显示了暖温带南部阔叶落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和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北部阔叶落叶林之间群落多样性的地域特征;②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阴、阳坡分布模式,且阴坡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阳坡的相关指数;③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发育阶段模式。随着群落的发育,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匀度、优势度的变化各有特点,显示了不同的生态学意义;④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锐齿栎群落处于稳定状态。与早期研究相比,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锐齿栎林 物种多样性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域和保护区油松林种间关联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凤如 巨天珍 +3 位作者 杨斌 任艺彬 王振乾 刘洋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1039,共9页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测算,运用多物种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关联测度(OI指数、AC值和点相关系数)等7个指标,对宝天高速公路路域以及与该路段毗邻的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Pinus...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测算,运用多物种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关联测度(OI指数、AC值和点相关系数)等7个指标,对宝天高速公路路域以及与该路段毗邻的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群落进行种间关联的对比研究,为确定群落动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路域生态带油松群落的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保护区油松群落的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保护区油松群落较路域生态带油松群落稳定;(2)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表明路域生态带与保护区油松群落主要物种与伴生物种多以负相关为主,说明不同生境主要种群对群落内环境的要求不同;(3)关联测度值表明路域生态带油松群落中正关联程度低于保护区,负关联程度高于保护区,且多种群表现为独立分布;(4)依据路域油松林和保护区油松林种间关联度性质的不同,将路域生态带和保护区组成群落的主要物种分别划分为3个生态组:正关联生态组、负关联生态组和独立生态组,与保护区相比,路域生态带独立生态种组物种较多,显示了群落成员之间的生态协调性不同.综上表明路域生态带油松群落种间关系不密切,独立种对较多;群落内环境不够协调,种间搭配关系还不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油松群落 宝天高速公路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宁应之 杜海峰 +1 位作者 邹涛 王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法,同时采用直接计数法分析土壤纤毛虫的丰度。共鉴定到纤毛虫88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2属,其中对照组75种;分析表明二萜化合物可导致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衰退演替;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纤毛虫物种数在二萜化合物各浓度处理组间呈现极显著差异(F5,9=137.776,P<0.01),并在不同时间处理组间呈显著差异(F5,9=2.607,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总物种数随着二萜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直线线性关系(R2=0.9521)。当二萜类化合物浓度超过32.5 mg/kg时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由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大口薄咽虫和长圆膜袋虫演替为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苔藓膜袋虫、水藓薄咽虫和大弹跳虫,且C/P系数从小于1变为大于1,当施药浓度超过62.5 mg/kg时,优势种演替为大弹跳虫、小尖毛虫、有肋薄咽虫和一种前口虫。同时,分析还显示肾形目对二萜化合物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下毛目、前口目和篮口目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纤毛虫食性研究发现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的影响还与纤毛虫的食性有关,尤其对肉食性纤毛虫危害最大。比较分析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不同施药浓度下土壤纤毛虫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明显的降低,而同一施药浓度,随着暴露时间逐渐延长,纤毛虫的数量逐渐回升,但即使土壤中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很低,也对纤毛虫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间纤毛虫的丰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对二萜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在种类组成和丰度方面均成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土壤纤毛虫群落 衰退演替 毒性效应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西段珍稀物种红豆杉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生境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洁 巨天珍 +3 位作者 刘文桢 牟瑞强 张国强 马建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92-96,113,共6页
对秦岭西段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珍稀物种红豆杉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杉林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均值为7.25,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58,均匀度均值为0.29。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红豆杉乔木... 对秦岭西段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珍稀物种红豆杉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杉林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均值为7.25,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58,均匀度均值为0.29。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红豆杉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随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而优势度则随着海拔的升高呈J形增加趋势。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与林龄的关系表现出与海拔类似的情形;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土壤肥力指标呈正相关,与总氮、有效氮以及有机质的关系最为密切;优势度则与土壤肥力指标呈负相关;阈值评价显示,红豆杉林生境处于清洁等级,整体的生存环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红豆杉群落 多样性阈值评价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一年 新的希望
17
作者 王小平 段昌盛 《甘肃林业》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林业厅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可持续经营 林科所 林区 林场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