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附14例报告)
1
作者 李青松 宋开芳 +1 位作者 陈艺新 秦杰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踝部软组织缺损 外固定支架 骨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梁进 陈景明 +4 位作者 王卫国 张强 刘立峰 王平山 蔡锦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S006-S007,共2页
总结扩大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面积的方法 ,探讨该皮瓣血供特点及临床应用。对 17例大面积皮瓣 (16cm× 10 cm~ 2 5 cm× 16 c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17例分别为小腿骨折术后骨外露并感染及骨不连 ,胫前皮... 总结扩大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面积的方法 ,探讨该皮瓣血供特点及临床应用。对 17例大面积皮瓣 (16cm× 10 cm~ 2 5 cm× 16 c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17例分别为小腿骨折术后骨外露并感染及骨不连 ,胫前皮肤溃疡长期不愈 ,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 ,足跟皮肤缺损跟腱断裂 ,足背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的病例。均采用逆行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经随访 6~ 30个月 ,除 1例远端边缘少许表皮坏死外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无感染复发 ;骨不连愈合 ;外观恢复满意。分析认为 ,扩大面积的皮瓣血供可靠 ,不伤及重要血管 ,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应用 骨外露 足背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张永久 张万臣 +2 位作者 官义 许建英 徐春砾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创面 临床应用 胫骨开放性骨折 急诊一期修复 固定术后 效果满意 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9例报道
4
作者 卢强 汪志举 赵彦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909-1910,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小隐静脉 逆行皮瓣 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傅小宽 庄永青 +6 位作者 林博文 李小军 杜冬 童静 刘效民 陈振鹤 姜浩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i002,共4页
目的 报道远端蒂及近端蒂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用近端蒂及远端蒂、带腓肠神经或不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2 5例小腿胫前近、中、远段和踝周、足背及足跟皮... 目的 报道远端蒂及近端蒂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用近端蒂及远端蒂、带腓肠神经或不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2 5例小腿胫前近、中、远段和踝周、足背及足跟皮肤缺损 ,皮瓣最小面积为 5cm× 4cm ,最大面积为10cm× 15cm。 结果  2 5例中远端蒂皮瓣 2 2例 ,近端蒂 3例 ,不带腓肠神经的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及功能满意。 结论 该皮瓣可行近、远端蒂转移 ,皮瓣可带或不带腓肠神经 ,均有足够的血运。本皮瓣成活率高 ,操作简便 ,不牺牲主干血管 ,是修复小腿胫前、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血管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9
6
作者 张发惠 谢其扬 +4 位作者 郑和平 林松庆 宋一平 田万成 黄汉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动脉来源及分布。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动脉来源及分布。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66岁,平均35.2岁。足跟及足底部皮肤缺损18例,足背部缺损10例,中前足缺损8例,均伴有骨、肌腱外露。缺损范围:3.5cm×2.5cm~17.0cm×11.0cm,切取皮瓣4cm×3cm~18cm×12cm。结果远端蒂动脉穿支2~5支,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及外踝后动脉穿支,外径0.6±0.2mm和0.8±0.2mm,距外踝尖上1.0±1.3cm和2.8±1.0cm。腓动脉肌间隔穿支0~3支,出现率依次为96.7%、66.7%和20.0%,外径0.9±0.3、1.0±0.2和0.8±0.4mm,距外踝尖上5.3±2.1、6.8±2.8和7.0±4.0cm。动脉穿支发出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支和深筋膜支,形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和深、浅筋膜血管网。临床应用36例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术后皮瓣边缘少量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经8~16个月随访,供区外形良好,患肢能正常行走,皮瓣感觉逐步恢复。结论以外踝后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在外踝尖上3.0cm。以跟外侧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血管 动脉穿支 远端蒂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梁进 张强 +3 位作者 王卫国 刘立峰 王平山 蔡锦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总结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探讨皮瓣血供特点及扩大皮瓣面积的方法。方法 :对 2 6例应用该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后骨外露并感染、骨不连 ,胫前皮肤溃疡长期不愈 ,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 ,足跟皮... 目的 :总结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探讨皮瓣血供特点及扩大皮瓣面积的方法。方法 :对 2 6例应用该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后骨外露并感染、骨不连 ,胫前皮肤溃疡长期不愈 ,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 ,足跟皮肤缺损跟腱断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 2例远端边缘少许表皮坏死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感染无复发 ;骨折愈合 ;外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不伤及重要血管 ,血供可靠 ,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尤适用于小腿主要血管损伤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
8
作者 张慧君 程琳 +1 位作者 赵筱卓 陈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辅助下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处创面的24例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A辅助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12例。CTA辅助组术前行下肢CTA并使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皮瓣相关血管网络,设计模拟切取皮瓣后转化为实体标记以辅助后续手术操作,传统手术组仅按传统手术流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皮瓣切取时长、术后2~3周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不良烟酒嗜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辅助组术中皮瓣切取时长为(21.83±3.91)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的(26.67±4.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存活及创面覆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下肢CTA及三维重建在术前预设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长,是一种较好的临床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 术前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灌注指数、经皮氧分压(TcPO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减轻炎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软组织缺损 皮瓣感觉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10
作者 钟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对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彻底清创后均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 目的:分析对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彻底清创后均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瓣肿胀及静脉淤血,皮瓣肿胀的发生率为25.0%,静脉淤血的发生率为10.0%。(2)本研究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的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皮瓣虽然全部成活但是因在实施手术前清创并不彻底,导致术后发生感染的症状,换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皮瓣发生掀起的现象,彻底清除创腔内不健康组织后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在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薄厚均匀,行走功能彻底恢复。结论: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具有操作简单、血运丰富、预后好等特点,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需借助显微技术,是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血管 端蒂皮瓣修复 足踝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6
11
作者 张发惠 林松庆 +2 位作者 郑和平 宋一平 田万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为观测指标点,在其上10cm范围内,显微解剖观测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与皮肤血管的关系,以及小隐静脉浅深交...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为观测指标点,在其上10cm范围内,显微解剖观测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与皮肤血管的关系,以及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由远及近,远端蒂部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外踝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上述动脉穿支2~5支,外径0.6~1.0mm,发深筋膜支、神经静脉营养支和皮支,形成深浅筋膜血管网、腓肠神经干血管链、小隐静脉旁血管链以及静脉壁血管网。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1~2支,外径1.7±0.5mm,距外踝尖上3.4±0.9cm,汇入腓静脉。结论远端蒂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及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外踝尖上3~4cm处存在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远端蒂皮瓣旋转点设计于此处,有助于改善皮瓣静脉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皮瓣 浅深静脉交通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38
12
作者 宋一平 张发惠 +4 位作者 刘宏滨 雷会宁 童讯 张传开 刘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最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2 位作者 田万成 宋一平 岳素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并观察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胫骨、比目鱼肌血供的关系. 结果由近及...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并观察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胫骨、比目鱼肌血供的关系. 结果由近及远,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来自:隐动脉3~5支,外径0.7±0.4 mm;膝下内动脉皮支,外径0.7±0.2 mm;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支,外径1.0±0.2 mm,其肌支营养比目鱼肌内侧半;骨皮穿支1~2支,外径1.3±0.3 mm;踝前内侧穿支,外径0.6±0.2 mm;踝上穿支,外径0.8±0.3 mm.各穿支穿深筋膜时,发出深筋膜支、骨膜支、皮支和神经静脉血管,构成骨膜、深筋膜和皮神经浅静脉3个层面的血管丛. 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及皮营养血管同源,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肌间隙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踝区皮肤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晨霖 丛海波 +1 位作者 吴红军 隋海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吻合手术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跟踝区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吻合静脉及结扎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涛 孙雪生 +2 位作者 申立林 王朝亮 蔺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小隐静脉 吻合静脉 临床应用 结扎 显微 游离皮瓣移植 踝部外伤 肌腱外露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顺 李忠哲 +4 位作者 向明 谢杰 陈杭 杨国勇 牟健雄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8cm,最小8cm×1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8cm,最小8cm×1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20cm.最小8cm×10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大隐静脉属支吻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10例顺利成活,1例皮瓣因创面感染未控制致部分坏死,清创游离植皮后治愈。其中10例获4~36个月随访,平均1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最高得分97分,最低84分,平均93.5分,皮瓣外形、色泽及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所致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骨感染创面的愈合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外科皮瓣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传阁 李黎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2期1554-1554,共1页
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和腓肠神经、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供区隐蔽及成活率高的特点。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29例,... 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和腓肠神经、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供区隐蔽及成活率高的特点。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2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筋膜皮瓣 下肢软组织缺损 交腿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及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18
作者 戴新武 顾军 《新疆医学》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足踝部软组织少,血运欠佳,伤后常使骨、关节、肌腱裸露,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其功能修复是临床较为棘手的课题。自1992年Masquelet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以来,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们自2000年-2005年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 足踝部软组织少,血运欠佳,伤后常使骨、关节、肌腱裸露,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其功能修复是临床较为棘手的课题。自1992年Masquelet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以来,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们自2000年-2005年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及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肌皮瓣修复 小隐静脉 远端 临床应用 肌腱裸露 功能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小敏 刘春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减少血栓形成机会,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可提高皮瓣的完全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皮肤缺损 静脉-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17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志鹏 刘涛 +3 位作者 张朝光 王祎 王成芬 戴黎明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7期1968-1968,共1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内外踝部皮肤缺损5例,足背皮肤缺损5例,足跟皮肤缺损4例,踝后皮肤缺损3例。1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内外踝部皮肤缺损5例,足背皮肤缺损5例,足跟皮肤缺损4例,踝后皮肤缺损3例。17例术后3周均采用弹力套压力治疗。结果: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1例远端部分坏死.未经特殊处理自然脱痂后愈合,余均成活。弹力套压力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较为满意。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皮瓣血管恒定,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同一肢体就近取材与受区皮肤接近。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逆行岛状皮瓣已成为首选方法,临床中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皮瓣 足踝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