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莫拉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佤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基于居民旅游感知视角
1
作者 金磊 高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为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以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为研究案例,构建基于居民旅游感知的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司莫拉当地佤族居民旅游感知主要包括经济、文化和环境... 为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以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为研究案例,构建基于居民旅游感知的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司莫拉当地佤族居民旅游感知主要包括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正负面效应六个维度。(2)当地佤族居民对旅游正面效应的感知显著高于负面效应,尤其是旅游经济正面效应和环境正面效应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显著,而文化负效应对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当地发展的实际,针对推动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给出三点建议:(1)丰富居民旅游参与方式,加深居民旅游参与程度,夯实居民幸福基础。(2)增强文化认同感、规范文明行为、构建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3)推动基建升级,加强生态保育,走绿色旅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 居民旅游感知 居民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路径——以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为例
2
作者 文雅 朱海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以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为例,深入研究其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研究认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王下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同时当前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宣传体系落后等问题极... 以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为例,深入研究其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研究认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王下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同时当前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宣传体系落后等问题极大阻碍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营销宣传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少数民族村寨 王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基于川西Y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长新 刘飞飞 张国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显不足,后备人才短缺,宣传手段单一,传承活力有限。路径:发挥“院—所—馆”一体化职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构建“校+社”双线培养体系,壮大后备人才队伍;借助“数智+旅游+非遗”三大平台,丰富宣传手段;串接“政—企—民”协同链,激发传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村寨 舞狮文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4
作者 熊小四 李慧敏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新时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基于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实地调研,发现了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亮点,但农文旅资源结合发展不足,“软法”与“硬法”匹配不足,“信息网络”治理不够等... 新时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基于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实地调研,发现了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亮点,但农文旅资源结合发展不足,“软法”与“硬法”匹配不足,“信息网络”治理不够等仍然制约着一些少数民族村寨的治理成效。因此,应激活少数民族村寨特色资源助推优势产业发展,推动村寨治理主体转变治理理念,促进村寨基层治理智慧化和“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同时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化治理”的组织体系,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基层治理现代化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现状
5
作者 李丹丹 《沈阳文旅》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深受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贵州省拥有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单位312个,占全国的19%,数量居全国第一;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单位132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有利巩固拓展脱贫... “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深受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贵州省拥有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单位312个,占全国的19%,数量居全国第一;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单位132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有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期;有利促进我省各族人民福祉与团结进步创新事业发展;有利于推动我省各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业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业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家民委 人民福祉 创新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文体旅融合的动力、困境及路径研究
6
作者 张路 曹传宝 田洪涛 《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88-89,92,共3页
新时代下,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基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一种新的业态。文章通过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文体旅融合现状,得出其发展动力为:政策机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需求;现实困境为:基础设施滞后、潜藏价值挖掘程... 新时代下,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基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一种新的业态。文章通过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文体旅融合现状,得出其发展动力为:政策机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需求;现实困境为:基础设施滞后、潜藏价值挖掘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实践路径是:政策主导改善基础设施、深挖文化旅游创意和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旅 少数民族村寨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志永 梁涛 吴亚平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0,共5页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相关行为主体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与模式...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相关行为主体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与模式研究问题进行辩解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利益主体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法的变迁与作用——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民间法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晓辉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8,共9页
本文的材料是 2 5个调查组关于民间法的调查 ,表现了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一个个微观社会 (村寨 )中民间法的产生、运行和变迁的情况。本文要揭示的是这些微观社会中民间法的变迁过程和作用。
关键词 民间法 变迁 揭示 社会 情况 表现 产生 少数民族村寨 微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基于湘西德夯“百狮会”的考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小林 白晋湘 吴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湘西德夯"百狮会"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百狮会"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强大的全球化浪潮意下,"百狮会"的现代转型面临文化认同与草根性尴尬。&qu... 采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湘西德夯"百狮会"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百狮会"节庆民俗与现代创意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强大的全球化浪潮意下,"百狮会"的现代转型面临文化认同与草根性尴尬。"百狮会"等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节庆文化现代创意发展需要注意静态美与活态美相结合的文化生态学保护,保持利益博弈中文化主体的尊重与和谐,加强向原生态文化大餐与节日盛会的转型及品牌创意塑造,同时凝练"百狮会"体育素材推动其嵌入影视衍生品创意开发,并推动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村寨文化精神现代创意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百狮会 传统体育节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变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汝辉 幸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先后历经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主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国有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外来投资商经营管理三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先后历经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主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国有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外来投资商经营管理三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变迁过程也就是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三大利益主体,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对放在的"公共领域"的资源产权状态的不断调整过程。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开发历程是由政府强制注入与"精英分子"带头示范相互作用下的创新生长机制、重复博弈模型下的社区居民学习传播机制、专业化效率要求下的分工合作机制、利益驱动下的选择调整机制等四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开发模式 制度变迁 动力机制 桃坪羌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经济激励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建设 吴忠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7-19,共3页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能给少数民族村寨带来经济收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激励。这种经济激励的质量影响着居民对开发民俗旅游的态度。改进经济激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民俗旅游 经济激励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特征及内涵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杰 杨兮 张凤太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7,共6页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参与不足"与"过度参与"同时并存,导致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续。为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进行,需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进行全面的解析。研究指出:少...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参与不足"与"过度参与"同时并存,导致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续。为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进行,需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进行全面的解析。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包含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对决策与选择过程的介入、利益分享、承诺与贡献、能力建设、自组织能力、乡土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内涵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研究——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开发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公地悲剧 旅游资源 甲居藏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 被引量:34
14
作者 江晓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4-567,共4页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东宅江瑶寨 临桂县 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 旅游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文勋 张锦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云南 2 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但发展不平衡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 ;少数民族村寨产业... 对云南 2 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但发展不平衡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 ;少数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 (农业 )向多元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下 ,产业结构单一 ,基础薄弱 ,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度低 ,信息传递和吸收迟滞等问题 ,制约了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因此 ,应通过以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大企业为依托 ,调整少数民族村寨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特色 ;加强村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 ,促进村民传统观念意识改变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寨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云南 少数民族村寨 不平衡性 层次性 生产结构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开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汝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巴泽尔产权模型 可持续开发 桃坪羌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以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梁玉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生态旅游、加强游客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几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贵阳 花溪镇 山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疾病治疗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疾病治疗 人类学 社会文化环境 医疗体系 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龙启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92-10093,共2页
在简介贵州少数民族组成及分布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特征,分析了其开发的条件,并提出了其开发对策。
关键词 贵州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资源特征 乡村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突围——少数民族村寨打工经济调查实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经华 蒙爱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7,共5页
当今中国农村,随着"打工经济"的勃兴,乡民进城的趋势已不可遏抑。然而,在打工经济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对民族村寨的文化、习俗造成了消解,而且对整个乡土经济结构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脆弱性。人们远离乡土,到城市寻求前途,... 当今中国农村,随着"打工经济"的勃兴,乡民进城的趋势已不可遏抑。然而,在打工经济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对民族村寨的文化、习俗造成了消解,而且对整个乡土经济结构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脆弱性。人们远离乡土,到城市寻求前途,并非仅仅源于经济,而是源于在城市垄断下,乡土价值的破碎与空虚。欲重建乡土经济,只有重新挺立乡土价值,关注乡土文化,留住乡民的在农村的梦想,才是根本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打工经济 乡土价值 乡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