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飞祥 刘海峰 +1 位作者 任燕娜 蔡孟浩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49,共7页
基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探讨了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的重组表达与纯化。首先,采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密码子优化的全长编码基因PreProDer p 1,其产量可达100 mg/L,进一步共表达分子伴侣实现产量提高到140 mg/L,并实现3 L反应器发酵产... 基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探讨了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的重组表达与纯化。首先,采用毕赤酵母GS115表达密码子优化的全长编码基因PreProDer p 1,其产量可达100 mg/L,进一步共表达分子伴侣实现产量提高到140 mg/L,并实现3 L反应器发酵产量提高到1 g/L。其次,对上述重组蛋白发酵液分别使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及亲和层析进行了纯化工艺优化,目的蛋白得率达到60.7%。本研究为后续PreProDre p 1诊断试剂盆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毕赤酵母 重组表达 蛋白纯化 基因拷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付亚南 王静 向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86-591,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家庭环境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分布特征,初步探讨尘螨过敏原暴露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8岁2个月。采集患儿家庭中床垫、枕头、卧...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家庭环境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分布特征,初步探讨尘螨过敏原暴露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8岁2个月。采集患儿家庭中床垫、枕头、卧室地板、客厅地板及沙发的灰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以上灰尘样本中户尘螨1组过敏原(Der p1)和粉尘螨1组过敏原(Der f1)的含量;应用荧光ELISA测定患儿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评估患儿哮喘临床控制情况,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结果采集灰尘样本255份,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尘螨过敏原含量,床垫、枕头和沙发灰尘样本中Derf1和Derp1的含量显著高于卧室地板和客厅地板灰尘样本中尘螨过敏原含量。Derf1平均含量为0.13μg/g,显著高于Derp1平均含量0.02μg/g(P<0.05)。Derp1和Derf1联合暴露的最高含量平均为2.18(0.07~54.59)μg/g。Der p1和Der f1联合最高暴露含量≥10.00μg/g、2.00~10.00μg/g、0.05~2.00μg/g的例数分别为4例(7.4%)、24例(44.4%)、26例(48.1%)。其中未控制组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最高暴露水平为27.41(0.23~54.59)μg/g,均显著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控制组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原最高暴露水平1.66(0.07~26.27)μg/g、2.90(0.37~33.75)μg/g(P<0.05)。不同sIgE浓度分级组间尘螨过敏原最高暴露水平的差异、不同FeNO浓度范围组间尘螨过敏原最高暴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家庭尘螨以Der f1为主,床垫、枕头及沙发灰尘样本是Der p1和Der f1的主要来源;哮喘未控制者的尘螨过敏原最高暴露水平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患儿 尘螨过敏原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中尘螨过敏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淑瑶 文霞 +3 位作者 刘静霞 周少璐 谢飞鸿 谢小保 《工业微生物》 CAS 2018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尘螨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于实验舱内[RH:(50±10)%; Tem:(24±1)℃]将过敏原蛋白Der f 1雾化至空气中,利用采样器采集样品,并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过敏原Der f 1的浓度,首先计算出尘螨... 本文旨在研究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尘螨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于实验舱内[RH:(50±10)%; Tem:(24±1)℃]将过敏原蛋白Der f 1雾化至空气中,利用采样器采集样品,并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过敏原Der f 1的浓度,首先计算出尘螨过敏原在自然条件下的衰减率;分别开启空气净化器5 min,10 min,15 min,采样后计算空气净化器对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尘螨过敏原雾化后1 h的自然衰减为(14±0. 5)%,雾化后2 h的自然衰减率为(34±1)%,雾化后4 h的自然衰减率为(57. 5±0. 5)%。市售空气净化器(CADR=358. 5 m3/h)开启最大风量的Der f1的去除效果:5 min去除率为(66. 68±8. 15)%,10 min去除率为(84. 39±9. 67)%,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15 min后过敏原Der f1未检出(LOD=0. 488 ng/m L)。因此,本实验得出结论,在自然无干扰条件下,雾化后的尘螨过敏原在空气中较为稳定,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螨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Der F 1 空气净化器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过敏原硝基化的位点选择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婧宜 杨方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73-2281,共9页
过敏原的硝基化会引起其致敏潜能的增强,进而带来更大的致敏性健康风险.过敏原蛋白质通常含有多个酪氨酸硝基化位点,分析过敏原硝基化的位点选择性是探究硝基化对过敏原致敏性影响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尘螨过敏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超... 过敏原的硝基化会引起其致敏潜能的增强,进而带来更大的致敏性健康风险.过敏原蛋白质通常含有多个酪氨酸硝基化位点,分析过敏原硝基化的位点选择性是探究硝基化对过敏原致敏性影响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尘螨过敏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定量分析3种尘螨过敏原(Der f 1、Der p 1和Der p 2)的13个酪氨酸位点硝基化程度的方法,并应用于分析3种尘螨过敏原在过氧亚硝酸盐硝基化作用下的位点选择性.结果表明,3种尘螨过敏原均发生了位点特异性的硝基化,Y195、Y37和Y92分别为Der f 1、Der p 1和Der p 2中反应活性最高的硝基化位点.尘螨过敏原位点选择性的硝基化表明,在评价硝基化尘螨过敏原的致敏性变化时应当考虑其位点特异性的硝基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酪氨酸 硝基化 位点选择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舒孙华 季冬敏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应用价值,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8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屋尘螨过敏...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应用价值,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8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特异性Ig E及特异性Ig G 4。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皮损受累面积百分比、瘙痒评分及用药评分分别为(5.4±0.6)、(9.2±0.2)%、(1.9±0.1)分、(1.8±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4±2.3)、(19.2±0.9)%、(5.3±0.5)分、(12.4±4.8)分,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1048,t2=71.1254,t3=43.7247,t4=14.2840,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特异性Ig E及特异性Ig G 4基本相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特异性Ig E及特异性Ig G 4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特异性Ig E(0.5±0.1)k U/L,Ig G 4(1494.2±312.2)ng/L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425,t2=2.8636,P<0.05)。结论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特异性Ig E,提高患者的特异性Ig G 4,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 特应性皮炎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邸宇姿 宋俐 +1 位作者 王胜春 张嫦娥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3期4-6,12,共4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在小儿特应性皮炎(A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A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维生素B6软膏、氯雷他定片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他...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在小儿特应性皮炎(A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A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维生素B6软膏、氯雷他定片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治疗20周后,采血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白介素-4(IL-4)、白介素-12(IL-12)、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DC)、人噬酸性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MD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2、Eotaxin-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能进一步改善AD患儿的炎症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应用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尘螨过敏原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32例尘螨过敏原阳性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钟向明 陈汛 李敏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3期658-659,共2页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尘螨过敏原阳性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畅迪)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临...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尘螨过敏原阳性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畅迪)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临床指标检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舌下含服脱敏药物治疗尘螨过敏原阳性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含服 脱敏治疗 尘螨过敏原阳性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净化产品对尘螨过敏原的净化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
8
作者 庄萍华 杜少平 +3 位作者 万分龙 郑苗 曹万荣 黄永良 《轻工科技》 202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研究空气净化产品对尘螨过敏原的净化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在温度(23~27)℃、湿度(40~60)%RH环境条件下,将尘螨过敏原雾化到空气中,采用液体撞击式采样法采集样品,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样品中的过敏原浓度,得到不同时间段过敏原的... 研究空气净化产品对尘螨过敏原的净化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在温度(23~27)℃、湿度(40~60)%RH环境条件下,将尘螨过敏原雾化到空气中,采用液体撞击式采样法采集样品,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样品中的过敏原浓度,得到不同时间段过敏原的自然衰减率。在相同作用时间下,用不同空气净化产品对尘螨过敏原进行测试,得出不同空气净化产品对于过敏原的净化效果。向30 m3试验舱中雾化过敏原Der f1溶液,在不同搅拌时间、静置时间下,按照不同的采样点对舱中过敏原进行采样。结果表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自然衰减率分别为2.42%、5.03%、8.19%、11.07%。净化原理为HEPA(颗粒物CADR为588 m^(3)/h)的样机过敏原去除率最高,为99.05%;净化原理为热风、负离子的样机过敏原去除率最低,为45.10%。向30 m3试验舱中雾化过敏原Der f1溶液,风扇搅拌5 min、静置5 min后采样点差异最小。得出结论:空气净化产品可以有效去除尘螨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净化产品 尘螨过敏原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在洗衣机除尘螨过敏原中的浅析
9
作者 罗寨洪 《日用电器》 2020年第9期18-20,55,共4页
尘螨广泛存在于人类家庭环境中,能够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对于人类健康有着较为广泛的危害,尘螨过敏原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尘螨变应原是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原物质,... 尘螨广泛存在于人类家庭环境中,能够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对于人类健康有着较为广泛的危害,尘螨过敏原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尘螨变应原是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原物质,可以引发机体的I型超敏反应。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特异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灵敏、简便,且成本低廉的免疫分析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在洗衣机除尘螨过敏原检测上的应用,通过酶联免疫方法,对具有除过敏功能的洗衣机进行去除尘螨过敏原的实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瑜丹 陶爱林 +1 位作者 刘雪婷 何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水平及屋尘螨、粉尘螨特异性IgE(sIgE)阳性情况,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观察尘螨过敏情况(以尘螨SPT阳性率表示);肺功能测试仪检查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用力呼出气体25%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的实际值/预计值及FEV1/FVC(实际值)。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年龄、血清t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分别为(377.41±239.78)、(313.47±276.95)、(235.27±240.85)IU/mL,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低于儿童组(P<0.01),儿童组、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7.76%(42/43)、77.50%(62/80)、34.38%(11/32),血清粉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75.00%(78/104)、35.90%(14/39),尘螨SPT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87.74%(93/106)、56.41%(22/39),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及尘螨SPT阳性率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各组F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组、青壮年组MMEF、MEF50、MEF25及FEV1/FVC均高于中老年组(P均<0.01)。肺功能相关指标与血清tIgE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功能相关指标中FEV1、FVC/FEV1、MMEF、MEF50、MEF2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203、-0.499、-0.401、-0.343、-0.361,P均<0.05)。结论 儿童哮喘患者较青壮年及中老年哮喘患者的血清tIgE水平及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尘螨SPT阳性率升高,且肺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季节变化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向莉 付亚南 +1 位作者 王静 王群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 动态监测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变化规律,了解其与患儿哮喘控制评估水平、尘螨致敏程度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48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在1年内4个季节分别收集其家庭内床垫、枕头、卧室地板、客... 目的 动态监测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变化规律,了解其与患儿哮喘控制评估水平、尘螨致敏程度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48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在1年内4个季节分别收集其家庭内床垫、枕头、卧室地板、客厅地板及沙发处灰尘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测定以上灰尘样本中户尘螨过敏原第一组分(Derp 1)和粉尘螨过敏原第一组分(Derf 1)的含量;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的浓度及分级;记录各次临床随访期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或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值以及根据患儿哮喘症状等指标得到的临床哮喘控制评估水平结果.结果 全部灰尘样本Der f 1平均含量为0.13μg/g,显著高于Der p1平均含量(0.02 μg/g,P<0.05),床垫、枕头及沙发灰尘样本Derf1含量分别为0.69 μg/g,0.42μg/g,0.22 μg/g,均显著高于卧室及客厅地板灰尘样本(0.07 μg/g、0.07 μg/g).发现仅夏季床垫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与患儿哮喘控制评估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18,P=0.036);夏季各区域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和秋季的枕头灰尘样本Der p 1含量分别与ACT/C-AC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冬季的床垫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与患儿血清粉尘螨sIgE浓度级别呈正相关关系,各季节室内多个区域样本中Der p 1含量与患儿血清户尘螨和粉尘螨sIgE浓度级别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室内尘螨过敏原类型以Der f 1为主,床垫、枕头及沙发区域是尘螨过敏原的主要来源.室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对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尘螨致敏程度的影响呈现季节、区域和螨种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尘螨过敏原 控制
原文传递
哮喘患者全血在尘螨主要过敏原刺激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偏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邵洁 A.Purohit +3 位作者 石学耕 俞善昌 邓伟吾 F.de Blay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7-639,共3页
目的对尘螨过敏的哮喘儿童外周全血体外持续给予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和Der f刺激,观察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过敏原暴露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尘螨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23例,采集全血,体外与尘螨主要过敏原De... 目的对尘螨过敏的哮喘儿童外周全血体外持续给予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和Der f刺激,观察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过敏原暴露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尘螨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23例,采集全血,体外与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Der f共同孵育培养8h,以单克隆抗体对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进行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哮喘患者全血体外Der p、Der f持续暴露后(过敏原暴露组),Th0、Th1、Th2表达率分别为(0.83±0.45)%、(10.70±4.42)%、(2.16±1.17)%,非过敏原暴露组Th0、Th1、Th2表达率分别为(0.93±0.52)%、(9.19±3.75)%、(1.67±0.82)%。过敏原暴露组Th2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过敏原暴露组(P<0.05),而两组Th0、Th1表达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敏原暴露组因Th2增高,Th1/Th2比例降低,Th1/Th2平衡向Th2偏移,与非过敏原暴露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er p、Der f对Th细胞有明显的选择性,过敏原的持续暴露促进Th2优势表达,Th1/Th2平衡向Th2转化,可能是引起哮喘症状反复和加重的机制之一。因此,过敏原的回避和特异性的脱敏治疗也是哮喘治疗的措施之一,应予以必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辅助性T淋巴细胞1 辅助性T淋巴细胞2 流式细胞术 辅助性T淋巴细胞 细胞内细胞因子 过敏 哮喘患者 过敏原 Th1/Th2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过敏原综合防护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光 唐廉 +3 位作者 陈琤 王洪超 刘硕 谢伟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0-1620,共1页
环境中的尘螨是产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AAAAI)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环境中尘螨浓度〉50个/克尘可诱发过敏和哮喘,尘螨浓度〉100个/克尘,有极高的哮喘急性发作危险[1]。本研究综合不同的尘螨控... 环境中的尘螨是产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AAAAI)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环境中尘螨浓度〉50个/克尘可诱发过敏和哮喘,尘螨浓度〉100个/克尘,有极高的哮喘急性发作危险[1]。本研究综合不同的尘螨控制方法,评估处理前后的尘螨过敏原水平变化,探寻有实用性的控制环境尘螨过敏原水平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综合过敏防护
原文传递
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周鹰 俞黎黎 +2 位作者 杨李 李启松 崔玉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2-545,558,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RT-LAMP)技术。方法 用Primer Explore 4.0对Der p 1基因进行RT-LAMP引物设计与筛选,提取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腐食酪螨总RNA,利用...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RT-LAMP)技术。方法 用Primer Explore 4.0对Der p 1基因进行RT-LAMP引物设计与筛选,提取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腐食酪螨总RNA,利用优化的RT-LAMP反应体系分别扩增4个螨种的Der p 1基因,评价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采集74份哮喘患儿的床尘样品,提取总RNA进行Der p 1基因RT-PCR和RT-LAMP检测。结果 利用优化的RT-LAMP方法检测4种螨的Der p 1基因,只有屋尘螨阳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呈现特征性梯形条带,肉眼和紫外灯下均观察到绿色荧光。建立的RT-LAMP对Der p 1基因的最小检测量为1.0×10^(-6 )μg,敏感性比常规RT-PCR高10倍;检测74份床尘样品,阳性率85.1%,与RT-PCR阳性率7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结论 建立的屋尘螨过敏原Der p 1基因RT-LAMP较常规RT-PCR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可用于屋尘螨过敏原污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 尘螨过敏原Der p 1 过敏原
原文传递
车内过敏原净化能力测试方法研究
15
作者 徐国洋 谢琼鑫 杜少平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5期97-98,102,共3页
为研究乘用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敏原净化能力,以尘螨过敏原Der f1为代表,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车内空气中过敏原含量,提出车内过敏原净化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研究了过敏原气溶胶浓度稳定性、均匀性,还进行了车内过敏原净化能... 为研究乘用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敏原净化能力,以尘螨过敏原Der f1为代表,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车内空气中过敏原含量,提出车内过敏原净化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研究了过敏原气溶胶浓度稳定性、均匀性,还进行了车内过敏原净化能力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测试方法的过敏原气溶胶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0%,不同过敏原浓度下测试的不均匀性偏差系数均小于3%,车内过敏原净化能力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能力 尘螨过敏原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主要变应原Der f 2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坤美 刘晓宇 +2 位作者 唐艳 詹政科 刘志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制粉尘螨Ⅱ组变应原Der f 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并建立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 ,测定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Der f 2的含量。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粉尘螨变应原Der f2重组蛋白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 目的研制粉尘螨Ⅱ组变应原Der f 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并建立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 ,测定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Der f 2的含量。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粉尘螨变应原Der f2重组蛋白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再免疫小鼠,利用间接ELISA筛选获得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纯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用一株单抗包被酶标板,同时用生物素标记另一株单抗,从而建立双单抗体夹心ELISA法;并用此法测定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Der f2的含量。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一株单抗3B12与屋尘螨抗原具有交叉反应,另外一株单抗3G7与屋尘螨抗原没有交叉反应,并建立了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Der f2的含量,其方法的检测限为0.5ng/mL,并在6.25ng/mL-3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Der f2的含量为100ng/10000BAU。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抗Der f 2单抗,并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测定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脱敏疫苗中主要变应原Der f 2含量,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Der F 2 单克隆抗体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