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1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众说纷纭“屋漏痕”
被引量:
1
1
作者
佟玉斌
《中国书画》
2005年第4期180-180,共1页
"屋漏痕"是书法界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性术语,最早是由唐代书家颜真卿提出来的。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一文中讲述了颜真卿提出这个比喻性术语的经过:"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
"屋漏痕"是书法界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性术语,最早是由唐代书家颜真卿提出来的。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一文中讲述了颜真卿提出这个比喻性术语的经过:"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关于"屋漏痕"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兹举三例: 一、或谓藏锋用笔,不露圭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漏痕
怀素
比喻性
续书谱
书法论丛
争座位稿
经伏波神祠诗
书诀
沈尹默
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屋漏痕”简析
2
作者
赵艺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9期64-66,共3页
“屋漏痕”作为书法的重要笔法之一,具有藏锋起收笔、中锋行笔及绞转用笔等特征。呈现出与“锥画沙”健劲线条相对的、较为浑厚质朴的风貌。有畅而不流、留而不滞的沉着内敛、自然灵动之美。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及黄宾虹的篆书可以...
“屋漏痕”作为书法的重要笔法之一,具有藏锋起收笔、中锋行笔及绞转用笔等特征。呈现出与“锥画沙”健劲线条相对的、较为浑厚质朴的风貌。有畅而不流、留而不滞的沉着内敛、自然灵动之美。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及黄宾虹的篆书可以清晰、完整地阐释这一重要笔法,为学书者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漏痕
藏锋
中锋
绞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屋漏痕”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伟彬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9-41,共3页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体现了颜真卿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对屋漏痕的认识,力求论证充分、说理明白。
关键词
屋漏痕
雄浑
中锋
朴拙
儒家文化
原文传递
何为“屋漏痕”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培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2期87-89,共3页
『屋漏痕』是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时用到的比喻,这种喻物式的论书方式在唐代之前的书论中出现很多。由于颜真卿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书论中『屋漏痕』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历代书论普遍只提及『屋漏痕』一词,没有在原语境下探讨,...
『屋漏痕』是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时用到的比喻,这种喻物式的论书方式在唐代之前的书论中出现很多。由于颜真卿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书论中『屋漏痕』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历代书论普遍只提及『屋漏痕』一词,没有在原语境下探讨,因此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家对『屋漏痕』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其语境与词义的辨析,认为原文中『屋漏痕』与『一一自然』相互对应,是对草书『笔势』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屋漏痕
』
语境
草书
笔势
原文传递
书法用笔之“屋漏痕”
5
作者
孙鹏
《艺术教育》
2013年第8期146-146,共1页
古今书家和学者对于"屋漏痕"见解颇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把"屋漏痕"一语归于当事者中更具说服力。笔者以为"屋漏痕"是书法用笔的一种阐释,是用此笔法获得书法自然风格意义上的论述。如何用笔才能真正...
古今书家和学者对于"屋漏痕"见解颇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把"屋漏痕"一语归于当事者中更具说服力。笔者以为"屋漏痕"是书法用笔的一种阐释,是用此笔法获得书法自然风格意义上的论述。如何用笔才能真正得到书法用笔的真谛,这是关键。还原颜真卿本人,对于其感悟到的"屋漏痕",应该用他的书法作品进行审视,才更具说服力。作者试从作品中进行笔法的阐述,探讨"屋漏痕"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屋漏痕
”
笔法
原文传递
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
被引量:
1
6
作者
唐韵雯
《尚舞》
2021年第18期82-83,共2页
书法和舞蹈表现美的原则、规律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家内心对世间万物美的感知,对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文章将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先以二者的互通性探究其相通之处,再聚焦于云门舞集独特的舞蹈身体语言,解读《屋漏...
书法和舞蹈表现美的原则、规律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家内心对世间万物美的感知,对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文章将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先以二者的互通性探究其相通之处,再聚焦于云门舞集独特的舞蹈身体语言,解读《屋漏痕》中的书法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屋漏痕
》
身体语言
书法
原文传递
浅谈“屋漏痕”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伟彬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年第5期24-24,共1页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一段对话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且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下面我分四个方面谈谈对"屋漏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漏痕
颜真卿
原文传递
“屋漏痕”“篆籀气”——行草书轴笔法实践
8
作者
张琛得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0期47-49,共3页
在学书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三人翰墨之助,后取颜真卿“屋漏痕”之意。其中也不乏带有篆籀气。倪元璐行草书对颜书笔法、字法、章法的开掘与革新,达到了学颜一派的新高度。学界公认颜真卿书法强调中锋用笔,力溯先秦书...
在学书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三人翰墨之助,后取颜真卿“屋漏痕”之意。其中也不乏带有篆籀气。倪元璐行草书对颜书笔法、字法、章法的开掘与革新,达到了学颜一派的新高度。学界公认颜真卿书法强调中锋用笔,力溯先秦书法的篆籀之气。又得钟繇、二王笔意而上溯篆隶之本源,其真、行、草等书体的用笔中蕴含篆隶古意。本文试对“屋漏痕”“篆籀气”从何处而来,又作如何表现,以及在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衍变作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漏痕
篆籀气
倪元璐
原文传递
屋漏痕
9
作者
冯羽
《现代装饰》
2016年第4期132-133,共2页
房价确实又涨了,涨的失控,涨势很好。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看我家住何楼;忍看朋辈成楼鬼,怒向银行办按揭。其实,满眼屋漏痕。
关键词
杂文
《
屋漏痕
》
中国
冯羽
原文传递
屋漏痕(外二首)
10
作者
徐惠林
《诗林》
2015年第5期78-79,共2页
“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在菰城苕隐阁研磨铺纸时落下宾虹老人箴言呓语枯索似苇
关键词
屋漏痕
遒劲有力
菰城
农家孩子
勾染
木梁
榫卯
晓风残月
你喜欢
待补
原文传递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高名潞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定诡秘。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寥寥数语
内在实质
表面现象
水痕
女性艺术家
THINK
屋漏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运甫
《今日中国》
1992年第3期33-35,41-44,共7页
吴冠中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大英博物馆定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十日举办《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吴冠中》画展,展出吴冠中七十年代以来的油画、中国画(墨彩)和素描作品四十四幅。此系该博物馆首次为在世的中国画家...
吴冠中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大英博物馆定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十日举办《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吴冠中》画展,展出吴冠中七十年代以来的油画、中国画(墨彩)和素描作品四十四幅。此系该博物馆首次为在世的中国画家举行个人画展。我刊藉此机会发表这篇评介吴冠中及其作品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中国画家
个人画展
大英博物馆
墨彩
素描作品
一九
屋漏痕
梵高
石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算法生形到空间几何——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设计实践探索
13
作者
袁烽
尹昊
《建筑技艺》
2017年第4期38-43,共6页
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以下简称"卜石")位于上海黄陂南路新天地商业区,设计是从闲聊中国玉石、书法的当代诠释中诞生的。作为展示玉石艺术品的场所,卜石的设计挑战是如何用当代的方式诠释传统玉石的禅思意境和新天地的商业氛...
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以下简称"卜石")位于上海黄陂南路新天地商业区,设计是从闲聊中国玉石、书法的当代诠释中诞生的。作为展示玉石艺术品的场所,卜石的设计挑战是如何用当代的方式诠释传统玉石的禅思意境和新天地的商业氛围。在前期的设计闲聊中,曾想到过怀素从嘉陵江水的波涛和电闪雷鸣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也有颜真卿那种如屋漏痕、如虫蚀木、如留如形、形而不涩的运笔空间。几经思索,我们最终将空间的营造理解为传统造园,试图以"小中见大"的手法,运用最朴素的球体作为几何操作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几何
传统造园
怀素
操作对象
屋漏痕
禅思
小中见大
电闪雷鸣
空间界面
步移景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笔墨等于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吴冠中
《中国书画》
2005年第9期129-129,共1页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构成画面,其道多...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部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可用任何手段:不择手段,即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于零
造型手段
视觉美感
舍本求末
内心感受
屋漏痕
倪云林
色彩效果
色彩运用
明报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琢磨玉意
15
作者
赵丕成
《创意设计源》
2011年第6期74-79,共6页
提起玉意,总感到只可意会,难于言表。然而,一件上品的玉器总是能传递美好的意蕴;通过手感、视觉引起心灵的波动,有的古意深邃,有的祥意一片,有的美意连连……无论是情感的寄托,人格的提升还是心灵的净化,有形和无形的玉意都为我们打开...
提起玉意,总感到只可意会,难于言表。然而,一件上品的玉器总是能传递美好的意蕴;通过手感、视觉引起心灵的波动,有的古意深邃,有的祥意一片,有的美意连连……无论是情感的寄托,人格的提升还是心灵的净化,有形和无形的玉意都为我们打开一片空间,让我们思绪随意漫游,让我们的心境怡然宁静。玉意是一件玉器作品所展示的材质、造型、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玉
形式美感
琢玉
艺术形式
线描
玉质
现代题材
审美特征
图形处理
屋漏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入门教育的启发策略初探
16
作者
杨清富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5期95-96,共2页
书法入门是一个过程,是书写者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其过程中,书法入门教育启发策略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根据可操作性原则策划了有丰富内涵的书法入门教育启发策略,即设立具有系统性、理智性的感悟基点,提升书写者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
书写者
运动感
可操作性原则
理智性
如锥画沙
如印印泥
具象
审美感觉
屋漏痕
艺术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劲夫作品
17
作者
李劲夫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2-2,共1页
由于在荣宝斋的工作经历,近距离与艺术大师们的接触与熏陶,影响了李劲夫的艺术爱好与品位,其书法作品近年来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多家媒体也相继发表、报道其作品与艺术成就,其书法作品在继承前人书法遗产的...
由于在荣宝斋的工作经历,近距离与艺术大师们的接触与熏陶,影响了李劲夫的艺术爱好与品位,其书法作品近年来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多家媒体也相继发表、报道其作品与艺术成就,其书法作品在继承前人书法遗产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左笔书法格调清新明快、俊秀疏朗、高雅大气。其大字作品在雄浑沉稳的同时力求变化,拙与巧的结合如影形随。其行草作品,在借鉴音乐与戏曲的基础上,不断在情趣与韵律上追求突破,观看其作品,浓郁的笔墨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在浓淡相间、虚实轻重、参差错落的书写过程中,看到的是笔者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处置功底,在中锋用笔的主体上又力求画意的变化,屋漏痕、锥画沙及恰到好处的飞白运用更使作品增加了飘逸的神韵。由于长年的病痛磨砺与坎坷的生活经历,使其人保持了低调与踏实的艺术创作态度,其作品不浮夸与造作,在本性的率真与传承上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更加具备了艺术的品味与欣赏价值。相继发表有[怎样写好书法]、[书法美的探寻与拾遗]等书法论述文章,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画沙
书写过程
艺术成就
清新明快
屋漏痕
画意
欣赏价值
创作态度
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书法美的形象性和抽象性
18
作者
陈方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15-21,共7页
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它的美在哪里?根据是什么?说法颇多: 一种说法:书法也是形象艺术。“书法和诗、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风貌。”或者说:“
关键词
书法美
结体
形体结构
形式美
屋漏痕
文字符号
现实美
自然物象
论书法
朝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诠释书法 与时俱进
19
作者
顿长彬
《统一论坛》
2015年第2期80-80,F0003,共2页
古人说书法是写字方法,是一种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古人也说过,书法当随时代,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名家大家,与时俱进,各领风骚,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璀璨群星,列于河汉。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中...
古人说书法是写字方法,是一种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古人也说过,书法当随时代,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名家大家,与时俱进,各领风骚,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璀璨群星,列于河汉。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中国书法艺术又该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我以为,书法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之宝,宇宙之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知识爆炸
艺术价值
科技发展
方与圆
中国书法史
王右军
颜鲁公
屋漏痕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卞雪松的贡献
20
作者
张维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90-91,共2页
卞雪松谨记恩师林散之的教诲:不要和当下争名利,而是跟美术史要地位!这是何其难的事啊。卞雪松年轻时就师从林老学书法,一座高山面前,仅仅仰望是不够的,如何师承,又不同于老师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卞雪松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林散之书法...
卞雪松谨记恩师林散之的教诲:不要和当下争名利,而是跟美术史要地位!这是何其难的事啊。卞雪松年轻时就师从林老学书法,一座高山面前,仅仅仰望是不够的,如何师承,又不同于老师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卞雪松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林散之书法线条的丰富性是书法史上罕见的,其草书中随处可见那些天人合一的神奇笔法——"屋漏痕""折钗股""虫蛀纹""锥划沙"等,又将黄宾虹的七墨法化进了书法,水墨互渗互破,形成了瘦劲圆涩、璀璨华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林散之
钗股
黄宾虹
华滋
屋漏痕
互渗
草书
法化
七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众说纷纭“屋漏痕”
被引量:
1
1
作者
佟玉斌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4期180-180,共1页
文摘
"屋漏痕"是书法界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性术语,最早是由唐代书家颜真卿提出来的。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一文中讲述了颜真卿提出这个比喻性术语的经过:"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关于"屋漏痕"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兹举三例: 一、或谓藏锋用笔,不露圭角。
关键词
屋漏痕
怀素
比喻性
续书谱
书法论丛
争座位稿
经伏波神祠诗
书诀
沈尹默
书学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屋漏痕”简析
2
作者
赵艺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9期64-66,共3页
文摘
“屋漏痕”作为书法的重要笔法之一,具有藏锋起收笔、中锋行笔及绞转用笔等特征。呈现出与“锥画沙”健劲线条相对的、较为浑厚质朴的风貌。有畅而不流、留而不滞的沉着内敛、自然灵动之美。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及黄宾虹的篆书可以清晰、完整地阐释这一重要笔法,为学书者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屋漏痕
藏锋
中锋
绞转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屋漏痕”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伟彬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9-41,共3页
文摘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体现了颜真卿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对屋漏痕的认识,力求论证充分、说理明白。
关键词
屋漏痕
雄浑
中锋
朴拙
儒家文化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何为“屋漏痕”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培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2期87-89,共3页
文摘
『屋漏痕』是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时用到的比喻,这种喻物式的论书方式在唐代之前的书论中出现很多。由于颜真卿在书法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书论中『屋漏痕』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历代书论普遍只提及『屋漏痕』一词,没有在原语境下探讨,因此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家对『屋漏痕』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其语境与词义的辨析,认为原文中『屋漏痕』与『一一自然』相互对应,是对草书『笔势』的阐释。
关键词
『
屋漏痕
』
语境
草书
笔势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用笔之“屋漏痕”
5
作者
孙鹏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教育》
2013年第8期146-146,共1页
文摘
古今书家和学者对于"屋漏痕"见解颇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把"屋漏痕"一语归于当事者中更具说服力。笔者以为"屋漏痕"是书法用笔的一种阐释,是用此笔法获得书法自然风格意义上的论述。如何用笔才能真正得到书法用笔的真谛,这是关键。还原颜真卿本人,对于其感悟到的"屋漏痕",应该用他的书法作品进行审视,才更具说服力。作者试从作品中进行笔法的阐述,探讨"屋漏痕"之意。
关键词
“
屋漏痕
”
笔法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
被引量:
1
6
作者
唐韵雯
机构
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出处
《尚舞》
2021年第18期82-83,共2页
文摘
书法和舞蹈表现美的原则、规律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家内心对世间万物美的感知,对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文章将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先以二者的互通性探究其相通之处,再聚焦于云门舞集独特的舞蹈身体语言,解读《屋漏痕》中的书法美学。
关键词
《
屋漏痕
》
身体语言
书法
分类号
J723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屋漏痕”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伟彬
出处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年第5期24-24,共1页
文摘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一段对话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且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下面我分四个方面谈谈对"屋漏痕"的认识.
关键词
屋漏痕
颜真卿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屋漏痕”“篆籀气”——行草书轴笔法实践
8
作者
张琛得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0期47-49,共3页
文摘
在学书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三人翰墨之助,后取颜真卿“屋漏痕”之意。其中也不乏带有篆籀气。倪元璐行草书对颜书笔法、字法、章法的开掘与革新,达到了学颜一派的新高度。学界公认颜真卿书法强调中锋用笔,力溯先秦书法的篆籀之气。又得钟繇、二王笔意而上溯篆隶之本源,其真、行、草等书体的用笔中蕴含篆隶古意。本文试对“屋漏痕”“篆籀气”从何处而来,又作如何表现,以及在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衍变作以总结。
关键词
屋漏痕
篆籀气
倪元璐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屋漏痕
9
作者
冯羽
出处
《现代装饰》
2016年第4期132-133,共2页
文摘
房价确实又涨了,涨的失控,涨势很好。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看我家住何楼;忍看朋辈成楼鬼,怒向银行办按揭。其实,满眼屋漏痕。
关键词
杂文
《
屋漏痕
》
中国
冯羽
分类号
I26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屋漏痕(外二首)
10
作者
徐惠林
出处
《诗林》
2015年第5期78-79,共2页
文摘
“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在菰城苕隐阁研磨铺纸时落下宾虹老人箴言呓语枯索似苇
关键词
屋漏痕
遒劲有力
菰城
农家孩子
勾染
木梁
榫卯
晓风残月
你喜欢
待补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高名潞
机构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
出处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定诡秘。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或者说,
关键词
寥寥数语
内在实质
表面现象
水痕
女性艺术家
THINK
屋漏痕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运甫
机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著名画家 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出处
《今日中国》
1992年第3期33-35,41-44,共7页
文摘
吴冠中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大英博物馆定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十日举办《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吴冠中》画展,展出吴冠中七十年代以来的油画、中国画(墨彩)和素描作品四十四幅。此系该博物馆首次为在世的中国画家举行个人画展。我刊藉此机会发表这篇评介吴冠中及其作品的文章。
关键词
吴冠中
中国画家
个人画展
大英博物馆
墨彩
素描作品
一九
屋漏痕
梵高
石涛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算法生形到空间几何——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设计实践探索
13
作者
袁烽
尹昊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技艺》
2017年第4期38-43,共6页
文摘
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以下简称"卜石")位于上海黄陂南路新天地商业区,设计是从闲聊中国玉石、书法的当代诠释中诞生的。作为展示玉石艺术品的场所,卜石的设计挑战是如何用当代的方式诠释传统玉石的禅思意境和新天地的商业氛围。在前期的设计闲聊中,曾想到过怀素从嘉陵江水的波涛和电闪雷鸣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也有颜真卿那种如屋漏痕、如虫蚀木、如留如形、形而不涩的运笔空间。几经思索,我们最终将空间的营造理解为传统造园,试图以"小中见大"的手法,运用最朴素的球体作为几何操作对象,
关键词
空间几何
传统造园
怀素
操作对象
屋漏痕
禅思
小中见大
电闪雷鸣
空间界面
步移景异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墨等于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吴冠中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9期129-129,共1页
文摘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部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可用任何手段:不择手段,即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
关键词
等于零
造型手段
视觉美感
舍本求末
内心感受
屋漏痕
倪云林
色彩效果
色彩运用
明报月刊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琢磨玉意
15
作者
赵丕成
机构
浙江美术学院
出处
《创意设计源》
2011年第6期74-79,共6页
文摘
提起玉意,总感到只可意会,难于言表。然而,一件上品的玉器总是能传递美好的意蕴;通过手感、视觉引起心灵的波动,有的古意深邃,有的祥意一片,有的美意连连……无论是情感的寄托,人格的提升还是心灵的净化,有形和无形的玉意都为我们打开一片空间,让我们思绪随意漫游,让我们的心境怡然宁静。玉意是一件玉器作品所展示的材质、造型、图案。
关键词
相玉
形式美感
琢玉
艺术形式
线描
玉质
现代题材
审美特征
图形处理
屋漏痕
分类号
J314.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入门教育的启发策略初探
16
作者
杨清富
机构
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5期95-96,共2页
文摘
书法入门是一个过程,是书写者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其过程中,书法入门教育启发策略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根据可操作性原则策划了有丰富内涵的书法入门教育启发策略,即设立具有系统性、理智性的感悟基点,提升书写者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
书写者
运动感
可操作性原则
理智性
如锥画沙
如印印泥
具象
审美感觉
屋漏痕
艺术理想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劲夫作品
17
作者
李劲夫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2-2,共1页
文摘
由于在荣宝斋的工作经历,近距离与艺术大师们的接触与熏陶,影响了李劲夫的艺术爱好与品位,其书法作品近年来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多家媒体也相继发表、报道其作品与艺术成就,其书法作品在继承前人书法遗产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左笔书法格调清新明快、俊秀疏朗、高雅大气。其大字作品在雄浑沉稳的同时力求变化,拙与巧的结合如影形随。其行草作品,在借鉴音乐与戏曲的基础上,不断在情趣与韵律上追求突破,观看其作品,浓郁的笔墨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在浓淡相间、虚实轻重、参差错落的书写过程中,看到的是笔者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处置功底,在中锋用笔的主体上又力求画意的变化,屋漏痕、锥画沙及恰到好处的飞白运用更使作品增加了飘逸的神韵。由于长年的病痛磨砺与坎坷的生活经历,使其人保持了低调与踏实的艺术创作态度,其作品不浮夸与造作,在本性的率真与传承上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更加具备了艺术的品味与欣赏价值。相继发表有[怎样写好书法]、[书法美的探寻与拾遗]等书法论述文章,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关键词
锥画沙
书写过程
艺术成就
清新明快
屋漏痕
画意
欣赏价值
创作态度
令人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J292.28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书法美的形象性和抽象性
18
作者
陈方既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15-21,共7页
文摘
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它的美在哪里?根据是什么?说法颇多: 一种说法:书法也是形象艺术。“书法和诗、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风貌。”或者说:“
关键词
书法美
结体
形体结构
形式美
屋漏痕
文字符号
现实美
自然物象
论书法
朝揖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诠释书法 与时俱进
19
作者
顿长彬
出处
《统一论坛》
2015年第2期80-80,F0003,共2页
文摘
古人说书法是写字方法,是一种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古人也说过,书法当随时代,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名家大家,与时俱进,各领风骚,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璀璨群星,列于河汉。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爆炸,中国书法艺术又该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我以为,书法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之宝,宇宙之瑰宝。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知识爆炸
艺术价值
科技发展
方与圆
中国书法史
王右军
颜鲁公
屋漏痕
艺术形式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卞雪松的贡献
20
作者
张维
机构
虞山当代美术馆
出处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90-91,共2页
文摘
卞雪松谨记恩师林散之的教诲:不要和当下争名利,而是跟美术史要地位!这是何其难的事啊。卞雪松年轻时就师从林老学书法,一座高山面前,仅仅仰望是不够的,如何师承,又不同于老师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卞雪松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林散之书法线条的丰富性是书法史上罕见的,其草书中随处可见那些天人合一的神奇笔法——"屋漏痕""折钗股""虫蛀纹""锥划沙"等,又将黄宾虹的七墨法化进了书法,水墨互渗互破,形成了瘦劲圆涩、璀璨华滋、
关键词
雪松
林散之
钗股
黄宾虹
华滋
屋漏痕
互渗
草书
法化
七墨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众说纷纭“屋漏痕”
佟玉斌
《中国书画》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屋漏痕”简析
赵艺
《江苏教育》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议“屋漏痕”
陈伟彬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4
何为“屋漏痕”
曹培
《中国书法》
CSSCI
2019
1
原文传递
5
书法用笔之“屋漏痕”
孙鹏
《艺术教育》
2013
0
原文传递
6
从身体语言解读舞剧《屋漏痕》中的书法体现
唐韵雯
《尚舞》
2021
1
原文传递
7
浅谈“屋漏痕”
陈伟彬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
1
原文传递
8
“屋漏痕”“篆籀气”——行草书轴笔法实践
张琛得
《汉字文化》
2023
0
原文传递
9
屋漏痕
冯羽
《现代装饰》
2016
0
原文传递
10
屋漏痕(外二首)
徐惠林
《诗林》
2015
0
原文传递
11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高名潞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
袁运甫
《今日中国》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算法生形到空间几何——卜石·新天地玉石博物馆设计实践探索
袁烽
尹昊
《建筑技艺》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笔墨等于零
吴冠中
《中国书画》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琢磨玉意
赵丕成
《创意设计源》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书法入门教育的启发策略初探
杨清富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李劲夫作品
李劲夫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书法美的形象性和抽象性
陈方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诠释书法 与时俱进
顿长彬
《统一论坛》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卞雪松的贡献
张维
《中国书画》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