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联合瘤内注射^(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溯 黄乃祥 盛冬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瘤内注射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结果治疗后有效率56.25%,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8例,进展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瘤内注射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结果治疗后有效率56.25%,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8例,进展6例。结论该治疗方法疗效满意,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51/Hu的纯化、鉴定和核素标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玮 阮长耿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评价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 - 5 1/Hu核素标记及其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SZ - 5 1/Hu ,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 ,以过量的 2 -亚氨硫醇预处理SZ - 5 1/Hu ,采用99Tcm-葡庚糖酸钠 (GH... 目的 评价抗人活化血小板嵌合单克隆抗体SZ - 5 1/Hu核素标记及其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SZ - 5 1/Hu ,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 ,以过量的 2 -亚氨硫醇预处理SZ - 5 1/Hu ,采用99Tcm-葡庚糖酸钠 (GH)配体交换法标记。薄层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制备实验性狗股动脉血栓模型后 ,经静脉注入99Tcm-SZ - 5 1/Hu进行SPECT显像。结果 纯化的SZ - 5 1/Hu分子量为 16 0kD ,亲和常数 5 .5 10 4× 10 8L/mol,每个活化血小板的结合位点数平均为 10 2 6 2± 2 372个。99Tcm 抗体的标记率达 96 %以上。实验性狗股动脉血栓模型注射99Tcm-SZ - 5 1/Hu后 4h血栓显示清晰。结论 SZ - 5 1/Hu保留了原鼠源单抗SZ- 5 1/Hu相同的活化血小板 (GMP - 140 )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99Tcm 标记后仍保持良好的体内特异性血栓定位能力 ,可望用于临床血栓放射免疫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嵌合单克隆抗体 纯化 ^(99)Tc^(m)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三妹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9期861-862,共2页
关键词 ^131I标记 嵌合单克隆抗体 肿瘤细胞核 恶性肿瘤患者 人鼠 护理 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性^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30.6的纯化
4
作者 杨帆 张纪兴 +1 位作者 吴文言 Stephen M Mahler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介体电泳技术对CHO细胞培养液中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30 6进行纯化 ,第一步在pH8 6条件下进行 ,抗体带正电荷而培养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带负电荷 ,抗体和杂质在电场作用下向两电极运动 ,结果被分离在分离膜的两侧 ,SDS -PAGE显示抗... 采用介体电泳技术对CHO细胞培养液中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30 6进行纯化 ,第一步在pH8 6条件下进行 ,抗体带正电荷而培养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带负电荷 ,抗体和杂质在电场作用下向两电极运动 ,结果被分离在分离膜的两侧 ,SDS -PAGE显示抗体纯度达 95 % ,且剩余杂质的分子量均小于抗体的分子量。第二步是在pH6 0条件下进行 ,此时抗体和杂质都带正电荷 ,它们在电场作用下向同一方向运动 ,但分离膜只允许分子量较小的杂质通过 ,抗体得以进一步纯化 ,抗体的回收率为 80 % ,而且生物活性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30.6 纯化 介体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人CD25嵌合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及纯化
5
作者 王进 张敏 +2 位作者 孙广瑞 刘莹 熊思东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采用NS0工程细胞表达重组抗人CD25嵌合单克隆抗体,在5L细胞反应器进行批次培养,细胞悬液中目标单抗的平均表达量为108mg/L,每批细胞悬液总体积为4L。细胞悬液离心后上清液经rProtein A Sepharose FF和SP Sepharose FF两步色谱纯化,得纯... 采用NS0工程细胞表达重组抗人CD25嵌合单克隆抗体,在5L细胞反应器进行批次培养,细胞悬液中目标单抗的平均表达量为108mg/L,每批细胞悬液总体积为4L。细胞悬液离心后上清液经rProtein A Sepharose FF和SP Sepharose FF两步色谱纯化,得纯度大于95%的单抗,回收率约33%。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目标单抗,具有免疫原性。N-端1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理论序列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CD25 嵌合单克隆抗体 细胞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嵌合单克隆抗体防止小鼠感染致死性A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及其逃逸突变体形成的联合疗法
6
作者 Mookkan Prabakaran 邱文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37,共1页
鉴于人H5N1亚型流感可能大规模流行及目前H5N1亚型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具有抵抗性,现急需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单一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防止H5N1亚型流感的感染,但其不能有效中和大范围的不同的H5N1亚型流感... 鉴于人H5N1亚型流感可能大规模流行及目前H5N1亚型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具有抵抗性,现急需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单一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防止H5N1亚型流感的感染,但其不能有效中和大范围的不同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毒株,也不能有效中和潜在的逃逸突变体。作者选择两株能识别H5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分子上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培养时,这两株单克隆抗体中的一株单抗能中和另一株单抗的逃逸突变体,两者结合在一起能有效中和A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0、1、2.1、2.2、2.3、4、7和8分支体。这种嵌合的单克隆抗体被结合在一起后,在用10 MLD50(半数致死量)高致病性A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对小鼠进行攻毒前后,能使所有小鼠免受两种不同分支体病毒(分支体1和2.1)的感染。同时还检测了单剂量和双剂量的单抗混合物的有效性。使用两倍剂量的混合物进行治疗,不仅能使病毒尽早从肺中清除,而且能完全阻止肺源H5N1对小鼠的感染。治疗后也未检测到逃逸突变体的存在。本研究为两种或更多的单克隆抗体按需混合以防止逃逸突变体的产生及提高抗H5N1感染的被动治疗的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混合治疗法使低剂量抗体用于流感病毒感染的被动治疗成为可能,从而减少流感暴发期间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单克隆抗体 A型流感病毒 逃逸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的建立及效果验证
7
作者 邵顺儒 杨冬芝 +4 位作者 侯盛 陶静 袁秀珍 张慧勇 张蕙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77-83,共7页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滴度的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低pH值孵放灭活病毒验证工艺结果表明,低pH值孵放前后蛋白质含量、分子排阻色谱纯度没有明显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室温处理时间≥0.5 h,小鼠白血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滴度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该去除/灭活效果均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建立的工艺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膜过滤病毒去除 低pH值孵放病毒灭活 分子排阻色谱纯度 蛋白质回收率 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NK/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岳涛 范晓蕾 +7 位作者 肖涟波 邓少华 李善 陈广洁 陈继红 张湛明 何东仪 倪立青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核因子KB受体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L)屑保护素系统的影响。方法50例经严格筛选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 目的探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核因子KB受体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L)屑保护素系统的影响。方法50例经严格筛选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一组患者接受Infiiximab(3mg/kg)±甲氨蝶呤治疗;一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单独治疗作为对照,分别于0、2、6、14周给药。观察0周与18周Infliximab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对比外周血中RANK、RANKLmRNA表达情况以及血清中骨保护素蛋白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和矿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经Infliximab治疗后,在RA患者关节放射成像中,可以观察到骨破坏程度有减缓趋势。与对照组比较,Infliximab治疗组(病史〉1年)患者骨丢失情况得到控制;Infliximab治疗组(0周:80.25;18周:63.2)与对照组(0周:83.37;18周:30.87)患者外周血中RANK、RANKL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O.05);与对照组比较,Infliximab可使RA患者外周血骨保护素/RANKL比值下降趋势减缓。虽然,经甲氨蝶呤或Infliximab±甲氨蝶呤治疗后,对照组[0周:(238±15)pg/ml;18周:(118±10)pg/ml]和Infliximab治疗组[0周:(223±6)pg/ml;18周:(162±6)pg/m])]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水平均下降(P〉0.05),但Infliximab治疗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下降趋势得以减缓。结论RA患者经Innixima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骨破坏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对RANK/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调节来行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RANK RANKL 骨保护素
原文传递
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其Th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岳涛 钮晓音 +1 位作者 陈广洁 倪立青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anti—TNF rc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17、调节性T细胞影响。方法50例经严格筛选的RA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0例... 目的研究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anti—TNF rc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17、调节性T细胞影响。方法50例经严格筛选的RA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0例),给予anti-TNF rcMAb(3mg/kg)+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10例)单独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分别于0、2、6、14周给药,于0、18周分别观察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在相应观察点做ACR20、50、70评分。同时,对比外周血中Th1、Th1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相关转录因子T-bet、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C、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或Ridit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联合治疗组ACR20、50、70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尤其ACR20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71,P=0.00094)。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无显著变化[(0周(1.1±0.6)%;18周(1.1±0.3)%]、Th1细胞比例降低[0周(7.1±3.9)%;18周(4.2±2.8)%],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0周(91.5±0.8)%;18周(3.0±0.6)%,t=2.301,P=0.048];对照组Th1比例下降[0周(9.1±3.1)%;18周(5.8±2.6)%],调节性T细胞比例略升高[0周(1.2±0.6%);18周(2.2±0.6)%]。2组Th17、Th1细胞的转录因子RORC、T-bet mRNA表达水平降低,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anti-TNF rcMA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RA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影响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TH1细胞 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Th17细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两种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临床前安全性相似性评价
10
作者 张瑞霞 黄应蜂 +4 位作者 邵喆 谭凯 王征 喇玉娟 张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38-543,548,共7页
目的比较国产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DP1与进口抗EGFR单抗(以下简称进口单抗)临床前安全性的相似性。方法将50只食蟹猴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CDP1低剂量组(5 mg/kg)、中剂量组(50... 目的比较国产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DP1与进口抗EGFR单抗(以下简称进口单抗)临床前安全性的相似性。方法将50只食蟹猴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CDP1低剂量组(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和进口单抗对照组(50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周静脉给药1次,共5次,恢复期6周。定期对动物进行一般观察,监测体重、摄食量、体温、眼检、尿检、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并检测心电图、血压、呼吸等安全药理学指标,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样采集,进行毒代动力学和血清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分析,给药结束后和恢复期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DP1(5~100 mg/kg)连续5周给药,CDP1各剂量组均耐受良好,无明显可见毒性剂量为5 mg/kg,毒性剂量为50 mg/kg;CDP1和进口单抗毒性靶器官(靶部位)毒性反应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相似,毒性靶器官均为消化系统(肝脏、胃肠道)、血液系统(红细胞、白细胞)和皮肤,毒性作用可逆或部分有可逆趋势,皮肤和胃肠道毒性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CDP1中剂量组和进口单抗对照组主要毒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DA发生率相同。结论 CDP1不同剂量组均耐受良好,同等剂量下,CDP1和进口单抗在临床前安全性相似,为该药作为生物类似药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初步的安全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CDP1 生物类似药 相似性 临床前安全性
原文传递
英利昔单抗-抗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治疗银屑病
11
作者 李琇莹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英利昔单抗 TNF-Α 嵌合单克隆抗体 治疗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玉英 欧阳钦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CAS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Infliximab是一种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靶向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促炎细胞因子-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fliximab通过与巨噬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TNF-α结合而拮抗TNF-α的生物活性。Infliximab比大多数治疗IBD传统... Infliximab是一种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靶向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促炎细胞因子-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fliximab通过与巨噬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TNF-α结合而拮抗TNF-α的生物活性。Infliximab比大多数治疗IBD传统药物起效迅速,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Infliximab可以有效治疗IBD,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INFLIXIMAB 嵌合单克隆抗体 有效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促炎细胞因子 抗TNF-Α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人CD22嵌合抗体SM03的^(125)I标记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萍萍 孟志云 +2 位作者 吴英良 王敏伟 窦桂芳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探讨125I标记的重组抗人CD22嵌合抗体SM03的生物活性,采用Iodogen法进行单克隆抗体SM03的125I标记,Sephacryl S-300 HR色谱柱分离标记混合物,测定分离后样品的纯度与浓度。采用竞争结合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纯化后样品的... 为了探讨125I标记的重组抗人CD22嵌合抗体SM03的生物活性,采用Iodogen法进行单克隆抗体SM03的125I标记,Sephacryl S-300 HR色谱柱分离标记混合物,测定分离后样品的纯度与浓度。采用竞争结合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纯化后样品的活性。抗体经过放射性标记后,放化纯度>99%,回收率>47%1。25I-SM03的生物活性与未标记抗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907。用125I-SM03筛选CD22抗原表达量最多的细胞,在Raji、Daudi和Ramos细胞中,SM03与Ramos细胞的特异性结合量最多,每个细胞的结合量为1.3 pmol。以上结果表明,Indogen法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SM03的标记,标记后不影响SM03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标记 人鼠嵌合抗CD22单克隆抗体 SM03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十字公司为开发癌治疗药委托Ingene公司制造嵌合抗体
14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7-17,共1页
美国Ingene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于1988年3月30日发表与日本绿十字公司签订了开发嵌合单克隆抗体的受托研究合同。这是日本首次引进嵌合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焦点正从小鼠单克隆抗体急速移到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融合法制... 美国Ingene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于1988年3月30日发表与日本绿十字公司签订了开发嵌合单克隆抗体的受托研究合同。这是日本首次引进嵌合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焦点正从小鼠单克隆抗体急速移到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融合法制造人单克隆抗体,技术上还有困难。为此,已有很多企业纷纷进行切取小鼠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基因,结合到人抗体基因上,以开发制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体 Ingene 抗原结合部位 嵌合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绿十字 抗体 细胞融合 研究合同 加利福尼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单克隆抗体CD_(20)诱导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一例
15
作者 平宝红 陈琪 +1 位作者 周淑芸 王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47-547,共1页
关键词 嵌合单克隆抗体 CD20 诱导 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VgrG1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人鼠嵌合型单抗的制备与鉴定
16
作者 胡心屿 宋丽君 +2 位作者 谭丽 李奇 李福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166-174,共9页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缬氨酸甘氨酸重复蛋白G1a(VgrG1a)的原核表达方法,并制备其鼠源性和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为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根据NCBI网站上查找到的VgrG1a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21a-VgrG...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缬氨酸甘氨酸重复蛋白G1a(VgrG1a)的原核表达方法,并制备其鼠源性和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为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根据NCBI网站上查找到的VgrG1a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21a-VgrG1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plysS进行诱导。通过免疫沉淀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诱导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表达、纯化和鉴定。用纯化后的VgrG1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并利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通过P3X63Ag8.653骨髓瘤细胞融合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再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经多次ELISA筛选出能够稳定表达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测序后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序列信息,并构建人鼠嵌合基因,设计出含有此嵌合基因抗体的质粒,转染Expi293细胞,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结果实验成功构建了VgrG1a重组质粒,经探索在最佳表达诱导条件下[16℃下使用0.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16 h],表达得到了重组蛋白VgrG1a。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72000处重组蛋白浓度最高。检测制备的鼠源抗体在稀释到1/640000后效价仍较高,并且与目的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8A4F5对抗原VgrG1a亲和力高于鼠源单克隆抗体。结论该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制相关的诊断试剂及疫苗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Ⅵ型分泌系统 VgrG1a蛋白 原核表达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序贯^(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子粼 黄梁艳 +2 位作者 罗敏 王红治 廖秀杰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序贯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为外科手术治疗后放化疗,B组(29例)为微波消融联合...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序贯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为外科手术治疗后放化疗,B组(29例)为微波消融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后化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A组局部病灶控制率为84.4%,B组为89.7%,两组相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其中B组的认知、情绪、社会功能量表及疼痛、呼吸困难症状量表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P均<0.05。结论微波消融序贯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肺癌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微波消融术 放射免疫治疗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腥解毒汤热湿敷治疗西妥昔单抗所致皮肤不良反应2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家晓 张玉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11-11,共1页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表皮因子受体(EGFRIs)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被证实对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有效,但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不良反应。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蒲腥解毒汤热湿...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表皮因子受体(EGFRIs)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被证实对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有效,但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不良反应。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蒲腥解毒汤热湿敷治疗西妥昔单抗所致皮肤不良反应患者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不良反应 西妥昔单抗 热湿敷 解毒汤 疗效观察 治疗 嵌合单克隆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琳 应明真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利妥昔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首次使用是在美国用于治疗低分化、滤泡型或易复发、侵袭性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后,便在欧洲用于临床治疗Ⅲ/Ⅳ期的... 利妥昔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首次使用是在美国用于治疗低分化、滤泡型或易复发、侵袭性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后,便在欧洲用于临床治疗Ⅲ/Ⅳ期的滤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入选的病人或已对化疗产生耐药,或已处于接受化疗后的复发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单抗治疗 利妥昔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D20抗原 嵌合单克隆抗体 临床治疗 滤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Ⅰ-chTNT治疗肺肿瘤患者周围相关人员的辐射剂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仰纯 陈绍亮 +2 位作者 顾宇参 朱玮珉 刘文官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283,共1页
笔者从理论上计算^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hTNT)治疗的肺肿瘤患者周围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辐射剂量,结合医护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仪测量的结果,探讨患者周围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131I-CHTNT 肺肿瘤患者 辐射剂量 周围 ^131I-肿瘤细胞核 治疗 嵌合单克隆抗体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