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城疫与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丽 闫巍文 +4 位作者 王红宝 郭雪丽 张晋强 王志宇 王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2-125,共4页
为了构建新城疫与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试验以目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杆状病毒,分别为rBV-M、rBV-HN及r BV-FHA,并以适当比例感染悬浮... 为了构建新城疫与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试验以目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杆状病毒,分别为rBV-M、rBV-HN及r BV-FHA,并以适当比例感染悬浮昆虫Sf9细胞,经蔗糖密度梯度纯化后获得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同时采用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对嵌合型病毒样颗粒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嵌合型病毒样颗粒以新城疫病毒M蛋白作为颗粒骨架,插入了新城疫病毒HN蛋白和经F蛋白胞内域融合的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电镜下观察纯化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具有完整的囊膜结构及纤突,该颗粒具有结合两种阳性血清的能力。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包含有新城疫病毒M蛋白、HN蛋白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并且保留了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Ⅶ新城疫病毒 H9N2亚禽流感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构建 鉴定
原文传递
新城疫-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丽 闫巍文 +4 位作者 王红宝 郭雪丽 张伟业 刘源 王志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为了测定新城疫-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ND-H9N2 VLPs)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免疫效果,试验将ND-H9N2 VLPs联合铝佐剂制成ND-H9N2 VLPs疫苗,测定ND-H9N2 VLPs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及一次超剂量接种的安全性。选取7日龄非免疫雏鸡30只... 为了测定新城疫-H9N2亚型禽流感嵌合型病毒样颗粒(ND-H9N2 VLPs)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免疫效果,试验将ND-H9N2 VLPs联合铝佐剂制成ND-H9N2 VLPs疫苗,测定ND-H9N2 VLPs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及一次超剂量接种的安全性。选取7日龄非免疫雏鸡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组为ND-H9N2 VLPs联合佐剂免疫组,以350μL/只的剂量进行皮下注射免疫;第2组为商品疫苗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F株)]依照商品说明书进行免疫;第3组为阴性对照组,以相同方式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初免两周后,以同等剂量和免疫方式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3周后,所有鸡用新城疫强毒TY-1株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SX-1株进行滴鼻、点眼攻毒,每周定时进行鸡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每只鸡的抗体效价,攻毒后连续14 d每天定时观察各组鸡群的临床症状,统计死亡数,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ND-H9N2 VLPs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30μg蛋白/只,用此疫苗以5倍剂量进行免疫,免疫鸡未出现新城疫、禽流感临床症状,表明此疫苗安全性良好。ND-H9N2 VLPs联合铝佐剂免疫组与商品疫苗组比,两组鸡在临床症状和存活率上表现一致,在抵抗当前流行毒株的感染时,都能够提供100%保护作用;两组鸡免疫后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都是在第5周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但是ND-H9N2 VLPs联合铝佐剂疫苗免疫组鸡的血清抗体效价与商品疫苗比要相对高些。说明本试验研制的ND-H9N2 VLPs作为疫苗候选株具有很大的防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9N2亚禽流感病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安全性 免疫效果 血清抗体
原文传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及药学研发思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凌媛 李敏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6期96-96,I0001-I0006,共7页
目的了解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 VLP)疫苗在防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药学研发思路。方法介绍常用病毒样颗粒(VLP)载体,总结cVLP疫苗在防治肿瘤和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从c VLP疫苗的构建与设计、VLP载体与免疫表位的连接方式、... 目的了解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 VLP)疫苗在防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药学研发思路。方法介绍常用病毒样颗粒(VLP)载体,总结cVLP疫苗在防治肿瘤和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从c VLP疫苗的构建与设计、VLP载体与免疫表位的连接方式、结构确证研究三方面开展c VLP疫苗的药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cVLP作为改良型VLP,除构建自我组装VLP针对同源病毒的疫苗外,将VLP作为递呈载体还可呈现除载体外的其他病毒或肿瘤相关抗原表位,实现对多种病毒或肿瘤抗原的共同免疫。且c VLP作为一种技术平台,还可在预防病毒及治疗肿瘤和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颗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疫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组装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董虎 郭慧琛 +4 位作者 敖大 韩世充 闫丹 刘湘涛 孙世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3902-3906,共5页
[目的]为研究和制备多联或多价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FLAG序列通过融合PCR技术插入口蹄疫结构蛋白VP1GH-loop可变区,并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技术表达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0、VP3和嵌合型VP1,在体外组装出嵌合FLAG外源... [目的]为研究和制备多联或多价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FLAG序列通过融合PCR技术插入口蹄疫结构蛋白VP1GH-loop可变区,并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技术表达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0、VP3和嵌合型VP1,在体外组装出嵌合FLAG外源多肽的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结果]大肠杆菌表达的口蹄疫衣壳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存在,在缓冲体系中融合标签被切除衣壳蛋白VP0、VP3和FLAGVP1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其大小约25 nm左右。FLAG序列成功插入GH-loop可变区第150-151氨基酸位点之间,外源多肽的插入没有影响衣壳蛋白VP1的空间结构。[结论]口蹄疫loop可变区引入外源抗原是可行的,但外源多肽的大小及理化性质会影响病毒样颗粒的组装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原核表达 GH-loop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构建、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绒欢 郭慧琛 +3 位作者 杜平 董虎 郭梦楠 孙世琪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5-1313,共9页
为提高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的特异性识别和递呈,为靶向疫苗研究奠定基础,利用反向PCR技术,将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第257–264位氨基酸(Amino acids,aa)的短肽嵌入FMDV... 为提高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的特异性识别和递呈,为靶向疫苗研究奠定基础,利用反向PCR技术,将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第257–264位氨基酸(Amino acids,aa)的短肽嵌入FMDV结构蛋白VP3第171–172位aa或第173–174位aa,通过大肠杆菌表达FMDV结构蛋白VP0、VP1和嵌合型VP3,体外组装得到嵌合OVA257-264肽的病毒样颗粒(VLPOVA)。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检测VLPOVA大小和形态,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短肽的嵌入情况。结果显示在VP3的第173–174位aa嵌入OVA,不影响蛋白表达和VLPs的组装且OVA位于VLPOVA的表面,VLPOVA粒径比VLPs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OVA257-264 VP3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癌机理及其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江涛 陈心秋 田厚文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原因。诸多类型的HPV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在预防性疫苗中,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治疗性疫苗中,人们尝试了多肽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联合免疫等方式,...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原因。诸多类型的HPV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在预防性疫苗中,嵌合型病毒样颗粒(cVLP)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治疗性疫苗中,人们尝试了多肽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联合免疫等方式,可以检测到所诱发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无论预防性疫苗还是治疗性疫苗都面临着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临床试验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临床试验研究 预防性疫苗 致癌机理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特异性免疫反应 治疗性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HPV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二联BCSP31-L7/L12-IL-2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映雪 黄天鸿 +6 位作者 冯嘉轩 丁佳欣 陈铭桦 陈凯楠 郭春红 张頔 丁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5-871,共7页
布鲁菌病的传统疫苗存在接种后干扰血清学诊断及可能出现毒力返强等缺点,严重干扰疫病监测,影响疫病净化。因此,本研究基于新城疫病毒样颗粒(ND virus like particles,ND VLPs)载体平台,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和GPI锚定策略,以免疫... 布鲁菌病的传统疫苗存在接种后干扰血清学诊断及可能出现毒力返强等缺点,严重干扰疫病监测,影响疫病净化。因此,本研究基于新城疫病毒样颗粒(ND virus like particles,ND VLPs)载体平台,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和GPI锚定策略,以免疫增强因子IL-2、高保守性的保护性抗原蛋白L7/L12(来源猪种S2株)和羊种BCSP31蛋白(来源羊种M5株)为靶点,构建绿色、安全的布鲁菌二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新型疫苗候选株(BCSP31-L7/L12-IL-2 cVLPs)。PCR及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IL-2和L7/L1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cVLPs各组分蛋白正确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表面展示纤突结构、大小约为100 nm的粒子,表明布鲁菌二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BCSP31-L7/L12-IL-2 cVLPs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新城疫病毒颗粒载体 二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疫苗 L7/L12蛋白 BCSP31蛋白
原文传递
HPV16L1-E7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体及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栾怡 于修平 +6 位作者 宋长芹 卞继峰 阎世坤 赵蔚明 贾继辉 周亚滨 齐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嵌合性病毒样颗粒HPV1 6L1 E7蛋白疫苗接种于动物体内诱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HPV1 6L1 E7嵌合蛋白疫苗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 ,在初次免疫后 ,分别于第 3、4、5周采血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 目的 :探讨嵌合性病毒样颗粒HPV1 6L1 E7蛋白疫苗接种于动物体内诱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 :以本室构建的HPV1 6L1 E7嵌合蛋白疫苗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 ,在初次免疫后 ,分别于第 3、4、5周采血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并耳皮下注射HPV1 6L1蛋白 ,检测特异性DHT反应。在末次免疫 2周后 ,取小鼠脾细胞 ,用HPV 1 6L1 E7蛋白刺激 ,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及血清IFN γ水平。结果 :HPV1 6L1 E7蛋白疫苗免疫小鼠可有效产生HPV1 6L1抗体及特异性DTH反应 ,加强免疫后 ,抗体水平升高 ,两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HPV1 6L1 E7嵌合蛋白疫苗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 ,在特异性HPV1 6L1 E7蛋白抗原刺激下 ,特异性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被免疫小鼠血清中出现高水平IFN γ。结论 :嵌合病毒样颗粒HPV1 6L1 E7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抗体、HPV1 6L1特异性TDH参与的超敏反应及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疫苗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L1-E7c嵌合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及免疫小鼠的效应研究
9
作者 栾怡 于修平 +3 位作者 卞继峰 赵蔚明 周亚滨 于谨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昆虫细胞表达 HPV16 重组杆状病毒 效应研究 免疫小鼠 嵌合基因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体液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
原文传递
滴鼻接种HPV16 L1-E7 DNA初始引发及HPV16 L1 VLP强化免疫可增强小鼠黏膜和细胞免疫
10
作者 栾怡 于修平 +3 位作者 赵蔚明 于瑾 杨宁 唐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HPV16 L1-E7 DNA疫苗初始引发及HPV16L1病毒样颗粒(VLP)强化接种小鼠诱发免疫反应的效应,为进一步用于HPV16相关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HPV16 L1-E7嵌合蛋白、HPV16 L1 VLP以及HPV16 L1-E7 DNA单独或联合滴鼻免疫雌... 目的探讨HPV16 L1-E7 DNA疫苗初始引发及HPV16L1病毒样颗粒(VLP)强化接种小鼠诱发免疫反应的效应,为进一步用于HPV16相关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HPV16 L1-E7嵌合蛋白、HPV16 L1 VLP以及HPV16 L1-E7 DNA单独或联合滴鼻免疫雌性BALB/c小鼠,连续使用3周。免疫后采血及收集阴道分泌物,检测特异性抗体。在末次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细胞,用HPV 16 L1-E7蛋白刺激,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及IFN-γ水平。结果HPV16 L1-E7嵌合蛋白滴鼻接种可诱导小鼠产生血清HPV16 L1特异性IgG,强化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增高(P<0.01);阴道局部产生HPV16 L1特异性IgA;在HPV16 L1-E7抗原刺激下,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升高。HPV16 L1-E7 DNA疫苗初始引发和HPV16 L1蛋白加强免疫可增高阴道分泌液中HPV16 L1特异性IgA水平,增高脾淋巴细胞中特异性T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结论嵌合病毒样颗粒HPV16 L1-E7和HPV16 L1-E7 DNA疫苗初始引发及HPV16 L1蛋白强化滴鼻接种适用于预防HPV原发性黏膜感染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嵌合型病毒样颗粒 动物实验 DNA初始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