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毒理学及其在工业毒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玉新 梁友信 《劳动医学》 1994年第4期55-58,共4页
时间毒理学及其在工业毒理学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郑玉新,梁友信1.时间毒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有节律性的活动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表现为生物活动呈周期性、节律性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昼夜节... 时间毒理学及其在工业毒理学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郑玉新,梁友信1.时间毒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有节律性的活动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表现为生物活动呈周期性、节律性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毒理 节律性 时间生物学 昼夜节律 时间因素 活动 表现 科学 研究方法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毒理学四十年的成就
2
作者 吕伯钦 俞天骥 江泉观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工业毒理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于五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建立工业毒理实验室,远比国外发达国家为晚,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职业中毒和农药中毒防治工作的需要,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业毒理研究工... 工业毒理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于五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建立工业毒理实验室,远比国外发达国家为晚,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职业中毒和农药中毒防治工作的需要,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业毒理研究工作。开始采用现场调查和化学分析方法、深入厂矿,为防治常见毒物铅、苯、汞、砷、铬和锰等职业中毒及其危害取得第一手资料。六十年代主要开展有机磷毒性和中毒实验治疗以及石油化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毒理
原文传递
我国毒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顾祖维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253-255,共3页
关键词 毒理 回顾 展望 中国 化学中毒 防治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甲烷毒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康忠玉 《职业卫生与病伤》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二氯甲烷对大小鼠急性毒性LC(50)为74760和51860mg/m3,大鼠蓄积系数大于5(6.3);家兔经皮吸收后2~3h血中COHb%达高峰,7~8h恢复正常,对兔眼结膜有较强的刺激,大鼠、豚鼠慢性浓度在2800... 二氯甲烷对大小鼠急性毒性LC(50)为74760和51860mg/m3,大鼠蓄积系数大于5(6.3);家兔经皮吸收后2~3h血中COHb%达高峰,7~8h恢复正常,对兔眼结膜有较强的刺激,大鼠、豚鼠慢性浓度在2800mg/m3以上,可使OCT、BUN、TG和血中COHb%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二氯甲烷浓度10372和5186mg/m3可使致突变指数大于15;在1700mg/m3以上使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明显;无明显的致畸和胚胎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甲烷 毒理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种染发剂的毒理学评价
5
作者 徐彩菊 赵硕 +4 位作者 许天新 傅剑云 夏勇 杨百南 卢少华 《浙江预防医学》 1994年第2期21-22,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染发剂作为美发用品之一,已广泛地为中老年人及“少白头”所采用。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我们自1989年至今,对市售和正准备报批投产的30种染发剂进行了毒理学评价。 材料和方法 30种染发剂由基层卫生防疫站或由厂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染发剂作为美发用品之一,已广泛地为中老年人及“少白头”所采用。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我们自1989年至今,对市售和正准备报批投产的30种染发剂进行了毒理学评价。 材料和方法 30种染发剂由基层卫生防疫站或由厂家直接送检。其中市售的13种,待批报的17种。试验方法基本上参照化妆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GB 7919—87进行。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般选用健康NIH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实验采用Horn’s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发剂 工业毒理 刺激性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毒理学评价 基层卫生防疫站 毒理学安全性 轻刺激 浙江省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正东 戴修道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4年第4期248-250,共3页
丙烯腈毒理学研究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张正东,戴修道丙烯腈(Acrylonitrile,AN)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单体,广泛用于制造腈纶纤维、丁腈橡胶、ABS工业塑料及某些合成树脂等。全球丙... 丙烯腈毒理学研究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张正东,戴修道丙烯腈(Acrylonitrile,AN)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单体,广泛用于制造腈纶纤维、丁腈橡胶、ABS工业塑料及某些合成树脂等。全球丙烯腈的产量逐年上升。仅美国1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毒理 丙烯腈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甲酰胺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雪芹 乔赐彬 马杰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正>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实验室及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氨基甲酸酯等多聚体,也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全世界年产量2×10~8kg(1... <正>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实验室及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氨基甲酸酯等多聚体,也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全世界年产量2×10~8kg(1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 毒理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甲酚的毒理学和皮肤防护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树祥 张东普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间甲酚的毒理学和皮肤防护研究苏树祥,张东普间甲酚是某些高效低毒农药的主要原料。并用作脂溶性电影呈色剂的原料。因此,本品获得较广泛应用。由于本品不仅可发生急性吸入中毒,还可引起皮肤的伤和皮炎[1]。本研究对本品进行了毒... 间甲酚的毒理学和皮肤防护研究苏树祥,张东普间甲酚是某些高效低毒农药的主要原料。并用作脂溶性电影呈色剂的原料。因此,本品获得较广泛应用。由于本品不仅可发生急性吸入中毒,还可引起皮肤的伤和皮炎[1]。本研究对本品进行了毒作用评价,并观察了四种皮肤防护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工业毒理 毒理 皮肤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理学辞典》简介
9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0-300,共1页
吴中亮、夏世钧、吕伯钦主编的<毒理学辞典>于2005年6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收集毒理学词目4 871条,共92万字.
关键词 工业毒理 食品毒理 遗传毒理 环境毒理 生态毒理 临床毒理 分子毒理 细胞毒理 发育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理学辞典》简介
10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8,共1页
吴中亮、夏世钧、吕伯钦主编的《毒理学辞典》于2005年6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收集毒理学词目4871条,共92万字。除毒理学基本词汇外,还包括工业毒理学、农药毒理学、食品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药物... 吴中亮、夏世钧、吕伯钦主编的《毒理学辞典》于2005年6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收集毒理学词目4871条,共92万字。除毒理学基本词汇外,还包括工业毒理学、农药毒理学、食品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药物与临床毒理学、生化与分子毒理学、细胞毒理学、靶器官毒理学、生殖与发育毒理学、法医毒理学、军事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分析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等及相关学科新的名词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5年 工业毒理 食品毒理 遗传毒理 环境毒理 生态毒理 临床毒理 分子毒理 细胞毒理 发育毒理 法医毒理 军事毒理 放射毒理 管理毒理 分析毒理 科学技术 名词术语 相关学科 靶器官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工作者风采
11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黄丽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是内蒙古高校科技英才计划A类领军人才,包头市鹿城英才,包头市优秀教师。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工... 黄丽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是内蒙古高校科技英才计划A类领军人才,包头市鹿城英才,包头市优秀教师。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学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才 中国毒理学会 工业毒理 内蒙古高校 科技工作者 环境诱变剂 包头医学院 学会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立 韩志英 +1 位作者 孙忠欢 陈玉清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甲醛(FA)在多种体外诱变测试中呈阳性,啮齿动物吸入甲醛蒸气后可引起鼻腔鳞状上皮细胞癌(1,2),接触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有升高趋势(3,5),因此对甲醛接触人群进行简单有效的遗传毒理学的生物学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 甲醛(FA)在多种体外诱变测试中呈阳性,啮齿动物吸入甲醛蒸气后可引起鼻腔鳞状上皮细胞癌(1,2),接触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有升高趋势(3,5),因此对甲醛接触人群进行简单有效的遗传毒理学的生物学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微核测试的结果证实:80名平均工龄12年的甲醛接触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增加(P<0.01).接触组吸烟人群较对照组吸烟人群的微核细胞率有极明显的增高(P<0.01),接触组非吸烟人群较对照组非吸烟人群的微核细胞率有明显的增高(P<0.05)。因此我们认为甲醛是一种染色体断裂剂及非整倍体诱变剂。我国现行车间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979年颁布国家标准3mg/m3,尽管空气中甲醛浓度低于国家标准,但接触人群微核细胞率及CA率仍有极显著性的增加,说明我国现行的甲醛浓度标准是不安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取材方便,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敏感,针对甲醛接触人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遗传毒理学的生物学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微核 淋巴细胞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的遗传毒性研究Ⅳ.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亚急性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静芬 张龄 +1 位作者 夏国兴 钟坤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4组小鼠各10只为一组,分别给予EtO吸入剂量为54,180,51Omg/m32hr/d连续5天,观察了EtO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畸变率,发现总畸变率分别为0.5,1.2,3.2,7.O%,高浓度(540mg... 以4组小鼠各10只为一组,分别给予EtO吸入剂量为54,180,51Omg/m32hr/d连续5天,观察了EtO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畸变率,发现总畸变率分别为0.5,1.2,3.2,7.O%,高浓度(540mg/m3)、中等浓度(180mg/m3)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显著性差异;而低浓度(54mg/m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EtO使小鼠骨髓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畸变,主要为裂隙、断裂及断片,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遗传毒性 染色体畸变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汞、镉、镍四种重金属化合物对FL/P4501A1细胞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敦 印木泉 +1 位作者 贺清玉 陈耀富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05-310,共6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化合物溴化汞、三氯化铬、硫酸镉、氯化镍处理人羊膜FL/P4501A1细胞,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mg/ml)分别为6.0260,37.5213,24.5491和45.3845。结果表明:不同的... 利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化合物溴化汞、三氯化铬、硫酸镉、氯化镍处理人羊膜FL/P4501A1细胞,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mg/ml)分别为6.0260,37.5213,24.5491和45.3845。结果表明:不同的重金属化合物对FL/P4501A1细胞的毒性相差很大,溴化汞和硫酸镉的细胞毒性较大。FL/P4501A1细胞带有P4501A1基因,该基因产物为乙氧基异吩恶唑O—去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溴化汞、硫酸镉能抑制FL/1A1细胞自发产生的EROD活性;三氯化铬、溴化汞、氯化镍、硫酸镉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导FL/1A1细胞产生的EROD活性。P4501A1酶能激活多环芳烃,溴化汞和硫酸镉可通过降低P4501A1酶活性干扰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毒理 重金属 细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对生殖内分泌和动情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文秀 李晓英 +2 位作者 金焕荣 李晏真 李文学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58-360,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电镜学,研究了苯乙烯对雌鼠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和动情周期的影响以及卵巢病理学改变,苯乙烯剂量分别为0.3g/kg,0.5g/kg和1.0g/kg。实验结果指出,雌鼠血清雌二醇(E2)、促...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电镜学,研究了苯乙烯对雌鼠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和动情周期的影响以及卵巢病理学改变,苯乙烯剂量分别为0.3g/kg,0.5g/kg和1.0g/kg。实验结果指出,雌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与染毒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雌鼠卵巢重量明显减轻,非动情期和动情周期显著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苯乙烯对雌鼠性腺功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生殖内分泌 动情周期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锰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诱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子元 李玉贵 +2 位作者 林磊光 宋春华 罗圣庆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12,共3页
通过氯化锰给小鼠腹腔注射染毒 ,研究锰对雄性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显性致死试验 5 0mg/kg组见平均死胎数和突变指数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亦仅 5 0mg/kg剂量组见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早熟... 通过氯化锰给小鼠腹腔注射染毒 ,研究锰对雄性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显性致死试验 5 0mg/kg组见平均死胎数和突变指数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亦仅 5 0mg/kg剂量组见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早熟分离 ,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本实验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锰 诱变性 显性致死试验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遗传毒性的研究V.亚慢性吸入环氧乙烷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国兴 张龄 +2 位作者 陆静芬 钟坤 方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本文观察环氧乙烷(ETO)亚慢性吸入染毒小鼠(54mg/m3,36Omg/m3,2h/day,6d/Wk,/14week)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P<0.01),54mg/m3染毒组未见显... 本文观察环氧乙烷(ETO)亚慢性吸入染毒小鼠(54mg/m3,36Omg/m3,2h/day,6d/Wk,/14week)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P<0.01),54mg/m3染毒组未见显著性差异。此外,发现两组染毒小鼠骨髓细胞分裂相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360mg/m3浓度组细胞分裂抑制效应大于54mg/m3浓度组,细胞分裂受抑制的机理尚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染色体结构畸变 骨髓细胞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荧光原位杂交和CREST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斌 曹佳 程天民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丙烯酰胺(AA)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CA)情况。结果发现AA在100—400μg/ml诱导的MN约52.7%—71.6%为... 本文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丙烯酰胺(AA)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CA)情况。结果发现AA在100—400μg/ml诱导的MN约52.7%—71.6%为FISH阳性,60.5%—68.2%的MN为CR-EST阳性,两种结果均显示AA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小鼠骨髓CA的FISH表明,AA既能诱导染色体结构畸变,又能诱导非整倍体形成,而以非整倍体诱发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毒理 丙烯酰胺 非整倍体 诱发效应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的肾细胞毒性及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卫平 刘世杰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73-76,共4页
观察了醋酸铅1,5,10,50,100μmol/L对培养的LLC-PK1细胞存活率、细胞内钾离子和细胞上清液中LDH和γ-GT的影响。结果50μmol/L和100μmol/L铅作用32小时细胞的存活率已明显减少;5μ... 观察了醋酸铅1,5,10,50,100μmol/L对培养的LLC-PK1细胞存活率、细胞内钾离子和细胞上清液中LDH和γ-GT的影响。结果50μmol/L和100μmol/L铅作用32小时细胞的存活率已明显减少;5μmol/L铅处理1小时,细胞上清液中LDH明显升高,并在1~10μmol/L范围内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剂量-效应关系;50μmol/L铅处理半小时,就出现细胞内钾离子明显减少;1~100μmol/L铅处理4小时和8小时,γ-GT已明显增加,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加锌20μmol/L可使细胞的存活率增加,细胞内钾离子和γ-GT、LDH的漏出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说明,醋酸铅作用于LLC-pK1细胞,首先引起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其次为LDH,当明显损伤细胞膜时可使膜结合酶γ-GT脱落,上述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20μmol/L锌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细胞膜,拮抗铅对肾小管细胞LLC-pK1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毒性 细胞毒性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甘油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养正 鲁明华 +4 位作者 张慧敏 杨顺芳 张小玲 周怀珍 张瑞鹏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对接触NG浓度(G)为0.37(0.07~2.17)mg/m^3的351名工人和接触浓度为2.78(0.72~4.28)mg/m^3的81名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较高浓度NG对接触工人可产生晕厥、低血压、脑及眼底血管扩张、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MHb血症... 对接触NG浓度(G)为0.37(0.07~2.17)mg/m^3的351名工人和接触浓度为2.78(0.72~4.28)mg/m^3的81名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较高浓度NG对接触工人可产生晕厥、低血压、脑及眼底血管扩张、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MHb血症及暂时性头痛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甘油 健康 工业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