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涌预报与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之恒 袁东 徐正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1,共9页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物探成果能快速精准查明富水破碎带空间形态,成果直观,有效指导风险判识和工程处置措施;对富水断层带预报应充分结合勘察期成果,宏观初判断层分布特性,洞内采用物钻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首次提出按照“探明破碎带规模形态,查明破碎带物质组分性状,观测地下水特征变化情况”的思路,研判突泥涌水风险;施工处置应按照“探泄结合,先固后进,回堵再泄”的总体原则有序开展。研究成果和手段可为类似突涌灾害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隧道 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涌预报 物探三维分析 超前地质预报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路基小角度跨越既有浅埋隧道工程对策
2
作者 赵斗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浅埋段,为避免新建铁路路基荷载、施工时机械振动及后期运营等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影响程度,优化路基结构,提出运营监测方案,对设计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隧道浅埋段,为避免新建铁路路基荷载、施工时机械振动及后期运营等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影响程度,优化路基结构,提出运营监测方案,对设计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保障高铁和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跨越既有铁路隧道影响评价方法、控制指标、评价参数;(2)研究开展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既有铁路隧道结构受力接近限值水平,安全储备不足;(3)研究提出U形槽内浇筑轻质混凝土轻型结构设计方案和静力碾压措施,较常规路基设计方案,对既有铁路隧道衬砌受力影响优化幅度达30%~50%;(4)研究提出包括监测范围、内容、布设要求、频率、预警阈值等的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新建铁路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 浅埋隧道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某油田2D井区开发井项目漏失风险评价及工程对策研究
3
作者 张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渤海区域作为中国海上油气田开发重要的海域之一,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面临着多重潜在井漏风险。以渤海某油田2D井区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地质日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资料及技术方法,运用了Geoframe软件分析得出的常规剖面、... 渤海区域作为中国海上油气田开发重要的海域之一,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面临着多重潜在井漏风险。以渤海某油田2D井区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地质日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资料及技术方法,运用了Geoframe软件分析得出的常规剖面、方差剖面、蚂蚁体剖面以及测录井曲线,对渤海某油田2D井区的裂缝性漏失、薄弱地层漏失和工程漏失进行综合而深入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累计完钻探井3口,漏失率66.7%,完钻开发井12口,漏失率50%;漏失层位集中在东三段、东二段,漏失类型归结为3类(裂缝性、薄弱地层、工程漏失);断层、裂缝是井漏易于发生的重要地质因素,新井预测及优化应尽量规避近东西向断层,确需过断层建议在浅层穿越断层,需东营组过断层的应尽量垂直断层减小轨迹与断层接触,应按从大原则给出风险段,利于钻井作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速度偏差引发的风险点预测偏差。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为渤海区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降低漏失风险,推动油气产业在这一关键区域的安全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风险评价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至成都铁路甘青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符亚鹏 何永旺 +3 位作者 杨木高 靳宝成 徐冲 赵秋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结合隧道环境、地质条件,开展复杂环境下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研究,并提出以下工程对策:(1)合修方案作业空间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工效;(2)隧道出口设局部平行导坑可超前探明地质,有效降低施工风险;(3)高地应力岩爆隧道应加强监测,实时优化支护措施;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加强衬砌支护措施方案;膨胀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仰拱填充面布设护面钢筋,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采用埋在冻结线以下的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等防寒措施;(5)采用洞内列车救援模式;(6)围岩条件好、控制性工区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铁路 铁路隧道 特殊地质 防寒 防灾救援 机械化施工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福高速公路K201滑坡病害的应急工程效果与根治工程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浩 廖小平 +1 位作者 程建军 刘代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三福高速公路尤溪段K201滑坡是在持续暴雨影响下引起前缘老滑坡复活,并牵引扩大发展,形成高速公路路基坡体变形破坏的岩石滑坡;经滑坡后部刷方减载的应急抢险措施有效控制了滑坡变形快速发展的趋势,并通过路面裂缝位移监测评价了应急减... 三福高速公路尤溪段K201滑坡是在持续暴雨影响下引起前缘老滑坡复活,并牵引扩大发展,形成高速公路路基坡体变形破坏的岩石滑坡;经滑坡后部刷方减载的应急抢险措施有效控制了滑坡变形快速发展的趋势,并通过路面裂缝位移监测评价了应急减载的工程效果;深部位移监测成果确定了滑面的确切位置,监控了滑坡的发展趋势;滑带强度指标的反演分析和滑坡的稳定性计算进一步揭示滑坡经应急减载后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在暴雨期不利工况条件下,仍存在变形恢复和失稳破坏的可能;通过多方案计算比较和论证分析,确定了路肩锚桩加固的根治工程对策,并经过一年的工后坡体深部位移监测证明了该治理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滑坡 治理 监测 应急工程效果 根治工程对策 三(明)福(州)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下大断面隧洞施工岩爆工程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清华 秦阳 +1 位作者 代承勇 王洪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79,共4页
针对大埋深且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施工高强岩爆等问题,结合隧洞围岩地质和山体条件,对隧洞岩爆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锦屏工程引水隧洞发生岩爆的岩性主要为条带大理岩和灰黑大理岩,围岩类别主要为Ⅱ~Ⅲ类,岩爆部... 针对大埋深且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施工高强岩爆等问题,结合隧洞围岩地质和山体条件,对隧洞岩爆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锦屏工程引水隧洞发生岩爆的岩性主要为条带大理岩和灰黑大理岩,围岩类别主要为Ⅱ~Ⅲ类,岩爆部位主要在拱顶及拱肩和隧洞边墙,并具有声响、爆落体和爆裂面等不同特征。提出了"短进尺、高压注水;调整施工工艺,合理支护;爆破解除应力"等一系列工程治理方案。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岩爆工程技术对策可以满足锦屏隧洞掘进工作面和开挖成形的洞身段的不同岩爆处理需要,能够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及工程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爆 工程对策 高地应力 大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香铁路冰水沉积型泥炭土特性及工程对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柴春阳 张广泽 胡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757-761,共5页
在中甸盆地的边缘,冰水沉积型泥炭土分布十分广泛,它是地质构造、水文、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多分布于斜坡地带,具有独特的高原斜坡软土特征。本文依托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的工程建设,在野外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泥炭土的沉积环境、分布... 在中甸盆地的边缘,冰水沉积型泥炭土分布十分广泛,它是地质构造、水文、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多分布于斜坡地带,具有独特的高原斜坡软土特征。本文依托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的工程建设,在野外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泥炭土的沉积环境、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泥炭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富有机质等特点,工程中易引起较大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边坡失稳等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对策。研究成果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措施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对滇西北地区的泥炭土的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沉积 泥炭土 特性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及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浩 谢铠泽 +1 位作者 田春香 胡连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为指导高烈度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结合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的工程特点,提出无砟轨道选型需求及选型原则。通过综合分析我国CRTS系列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施工性能、耐久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及其对地震的适应性,研究地震区桥上无砟... 为指导高烈度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结合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的工程特点,提出无砟轨道选型需求及选型原则。通过综合分析我国CRTS系列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施工性能、耐久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及其对地震的适应性,研究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选型方案及工程设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下相邻梁缝处易出现变形不一致,且连续轨道板一旦断裂对桥墩不利,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应优先采用单元式无砟轨道;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一旦发生破坏,应具备快速修复的能力;在综合考虑无砟轨道施工性、耐久性、可维修性及经济性等基础上,建议高烈度地震区优先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保证地震区桥上无砟轨道的安全性,建议开展无砟轨道抗震设计、地震灾害预警监控系统和地震适应性防护措施等方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地震区 桥上无砟轨道 轨道选型 工程对策 抗震设计 地震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建码头面板现浇层裂缝问题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忠华 傅翔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码头面板现浇层的裂缝并非浅表裂缝,大多穿透了现浇层,并沿预制面板与现浇板缝的界面向下延伸。该裂缝影响码头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对码头上部结构的刚度有一定削弱。提出用超细水泥灌浆修补面板现浇层裂缝的工程对策。
关键词 码头 裂缝 检测 评估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岩槽隧道穿越茨竹垭大断层的工程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德海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共5页
文章介绍了别岩槽隧道茨竹垭(F1)大断层的地质背景、岩体构造、地下水等地质特性,详细论述了穿越该断层的相关工程措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注浆预支护、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等,重点提出了帷幕注浆设计、施工的关... 文章介绍了别岩槽隧道茨竹垭(F1)大断层的地质背景、岩体构造、地下水等地质特性,详细论述了穿越该断层的相关工程措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注浆预支护、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等,重点提出了帷幕注浆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富水断层 帷幕注浆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日铁路吉沃希嘎隧道地热影响分析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雷俊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33,共3页
吉沃希嘎隧道为拉日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地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峡谷区,全长3 985 m,洞身岩性主要为闪长岩,构造极为发育,为典型的地热隧道,洞身实测最高温度可达52.8℃。在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调查、钻孔、测温及物探等综... 吉沃希嘎隧道为拉日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地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峡谷区,全长3 985 m,洞身岩性主要为闪长岩,构造极为发育,为典型的地热隧道,洞身实测最高温度可达52.8℃。在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调查、钻孔、测温及物探等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通过地温梯度计算及物探低阻分析,获得了隧道的地热分布及洞身温度,分析了隧道通过区地热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在线路选线、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超前预报、原材料选取及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对地热影响的工程对策,并在施工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日铁路 雅鲁藏布江峡谷 隧道 地热特征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高铁防风过渡流场特性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97-2805,共9页
高速列车通过不同防风工程的过渡段时,工程边界的变化会引发列车气动性能产生急剧变化进而引发车体晃动。通过对兰新高铁复杂环境下防风工程过渡区域流场变化规律及气动特性的研究,探明突变边界引发的风流场突变机制及演化规律。结合工... 高速列车通过不同防风工程的过渡段时,工程边界的变化会引发列车气动性能产生急剧变化进而引发车体晃动。通过对兰新高铁复杂环境下防风工程过渡区域流场变化规律及气动特性的研究,探明突变边界引发的风流场突变机制及演化规律。结合工程优化的可行性、经济性等实际情况,提出加高薄弱段挡风墙结合降低路堑挖方的综合性工程优化方案,工程实施后现场实测表明区域内风速突变显著降低,工程效果明显。对于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防风工程过渡段的优化,需重视不同结构过渡边界引发的风切变机制及演化规律的研究,重点从改善突变流场结构、弥补工程薄弱环节入手,结合地形地貌及工程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防风工程 过渡段 流场 气动特性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公路建设的环境地质灾害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治平 王绍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结合西部大开发 ,就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的环境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工程对策 ,对公路建设与环保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环境地质灾害 工程对策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水毁 地震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塌方原因剖析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明亮 《铁道建筑技术》 2011年第7期56-59,共4页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阐述了隧道塌方的机理,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并从洞口与洞内两方面论述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提出的工程对策,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隧道塌方 预防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基线对检测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影响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伟 《测绘工程》 CSCD 2005年第1期48-50,62,共4页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证实了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具有随机性;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检测结果不仅受气象元素的影响,而且和基线长度有关;提出在工程中按实测频率进行距离改正的建议。
关键词 乘常数 改正数 全站仪 短基线 气象 工程对策 基线长度 理论推导 实测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盆缘地裂缝对银西铁路的影响及工程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万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7,共5页
渭北盆缘是陕西省除西安市外的第二大地裂缝密集区,地裂缝广泛分布,地裂缝灾害较为严重。新建银西铁路穿越该地裂缝地区,对线路通过的渭北盆缘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该区地裂缝分布密集且其活动具有垂直差异... 渭北盆缘是陕西省除西安市外的第二大地裂缝密集区,地裂缝广泛分布,地裂缝灾害较为严重。新建银西铁路穿越该地裂缝地区,对线路通过的渭北盆缘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该区地裂缝分布密集且其活动具有垂直差异性、水平张裂性、强度南北差异性等特征,对不同成因的地裂缝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绕避与防治措施,为铁路的建设及防治工程提供了更详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西铁路 地裂缝 发育特征 成因机理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的环境效应及其工程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照宇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20,共5页
简要介绍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引起的影响和危害 ,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原则和方法 。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深基坑开挖 环境效应 工程对策 深基坑工程 环境保护 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北海湿地问题诊断与工程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祥华 夏冬青 曾昭朝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在北海湿地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程对策措施,并做了工程效益分析。
关键词 问题诊断 工程对策 效益 北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子涧古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明红 陈兵 《路基工程》 2013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通过对大丽铁路梅子涧古滑坡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在设计中采纳了绕避梅子涧滑坡群的内移做隧、车站前移、局部改善线形的工程对策,保障了铁路安全畅通。
关键词 古滑坡 地质特征 形成机制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佳高速公路存在的不良地质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鹏 《江西建材》 2016年第3期226-227,共2页
本文结合榆林地区沙漠及黄土的地理特性,分析了榆佳高速公路存在的不良地质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病害的预防及治理方法,对同类地区高速公路不良地质处理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不良地质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