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1
作者 陈义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完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全面开启新的征程。但教育强国建设提速,高校分类管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提出... 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完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全面开启新的征程。但教育强国建设提速,高校分类管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在大学职能的充分发挥、办学育人的条件建设、治校理教的改革实践等方面与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还有差距。站在新起点,要主动对接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聚焦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总目标,打破常规重塑“543”育人体系,全力以赴实施“464”行动计划,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范式 高校分类管理 “543”育人体系 “464”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范式的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刍议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胜春 林松柏 +1 位作者 王晓伟 靳同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8期26-29,共4页
工程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工程范式是有效解决工程教育中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换的一种教育理论。基于这一范式,工程教育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技术路线重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在教... 工程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工程范式是有效解决工程教育中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换的一种教育理论。基于这一范式,工程教育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技术路线重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重构,将知识与能力、经典与前沿有机整合,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体现应用和探究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范式 工程教育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秀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3,共5页
创新不局限于技术的内容,而具有超技术性。创新的核心是效果实现。它注重整体提升,强调一种平台性,同时着眼组合与搭配,讲究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工程范畴,必须从工程范式出发来考察和推进创新。
关键词 创新 工程 工程范式 超技术性 组合 搭配 人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模式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范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永哲 武建军 +4 位作者 李世杰 马瑞娜 杜安 赵雪 何珺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本科专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程范式”实践教学是实现新时期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河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采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本科专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程范式”实践教学是实现新时期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河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采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等措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解决金属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检测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实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范式”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工程范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范式背景下毕业设计引导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敏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基于工程范式提出毕业设计的引导策略,毕业设计选题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兴趣。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吸引和培养人才,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得到落实的关键;而企业培训高校青年教师则是更为高效的合作形式。毕业... 基于工程范式提出毕业设计的引导策略,毕业设计选题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兴趣。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吸引和培养人才,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得到落实的关键;而企业培训高校青年教师则是更为高效的合作形式。毕业设计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是师生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工程范式 校企合作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范式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考
6
作者 张军 白少元 +2 位作者 游少鸿 林华 张杏锋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8期35-36,共2页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工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本专业多学科和应用场景复杂的特点,近年来出现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的矛盾。工程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变革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机遇。在...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工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本专业多学科和应用场景复杂的特点,近年来出现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的矛盾。工程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变革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机遇。在基于工程范式理念下,以实践课程为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课程结构等三方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为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来强化和提高人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合理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人才培养 工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范式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松柏 徐金强 +2 位作者 连华 岳凤丽 王胜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处在传统的教育范式即科学范式指导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创新、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范式,从传统的科学范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处在传统的教育范式即科学范式指导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创新、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范式,从传统的科学范式向现代工程范式转换。高等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是大学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范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工程范式的研究现状与内涵;从教育理念、培养定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质监监控和评估反馈等8个方面构建了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范式 工程范式 范式转换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程范式的建构与阐释
8
作者 张志涛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8-82,共5页
“工程”范畴在逐步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工程的应用范围也由自然领域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站在工程哲学的高度,对工程进行社会属性层面的解读,能够对“社会工程”范式作出明确的一般性建构与阐释,... “工程”范畴在逐步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工程的应用范围也由自然领域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站在工程哲学的高度,对工程进行社会属性层面的解读,能够对“社会工程”范式作出明确的一般性建构与阐释,从而可以确立起工程哲学关照社会工程的必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范畴 社会工程范式 工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适切的工程知识论现象向度阐释
9
作者 赵运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每一环节所涵盖工程知识的生成、运作与综合,分述“实践优位”建构、“场域惯习”嵌入、“深度教学”整合、“意象形塑”表征四重维度,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现象学向度和方法对工程发生的情境条件进行境域分析,解释存在论意义上工程知识的生态性与社会性,管窥“大工程理念”下工程知识范式转变、工程主体秩序重构、工程教学方法迭代,致力于“造物论”视角深挖延展本土化适用性的工程知识向度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工程知识论 工程范式 现象学向度 哲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工程范式
10
作者 姚建宗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72,共20页
法律工程范式的核心要义在于,作为法律共同体的共同承诺,法律工程既是人们思考法律问题的现实背景与情境设定,又是人们认识法律问题以及与法律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观察视角与切入基点,又是人们理解法律问题的概念框架与理论模型,又是人们... 法律工程范式的核心要义在于,作为法律共同体的共同承诺,法律工程既是人们思考法律问题的现实背景与情境设定,又是人们认识法律问题以及与法律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观察视角与切入基点,又是人们理解法律问题的概念框架与理论模型,又是人们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论体系与思维路径。法律工程范式既是法学学术研究领域法律共同体成员的基本范式,又是法律实践领域法律共同体成员的基本范式。它不仅直接契合了法律的实践本性与内在功能,而且直接标示了法律的工程属性与实践旨趣,因而其在当代中国的法学研究、法律实践和法治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法律工程范式 特点 意义
原文传递
论法律工程范式
11
作者 姚建宗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3期50-51,共2页
无论是从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来看,还是从对法律之理的探究与法律工程的设计的法(律)学来看,“法律工程”的确堪当我国法学法律领域的基本“范式”。一、法律工程范式的内涵阐释法律工程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相对稳定的条件... 无论是从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来看,还是从对法律之理的探究与法律工程的设计的法(律)学来看,“法律工程”的确堪当我国法学法律领域的基本“范式”。一、法律工程范式的内涵阐释法律工程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人们以相应的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为基础,广泛吸纳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以体现法律文明公理的法律发展的规律与道理即法理为思想依据、观念与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支撑 内涵阐释 思想依据 工程范式 人文科学 人类文明 社会科学 法理
原文传递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范式的转型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进 王冬梅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3期11-16,共6页
大工程观的提出使得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必须符合"理念、人、物、我"四方面的圆融整合要求。受传统科学范式的影响,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范式的转换已成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对... 大工程观的提出使得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必须符合"理念、人、物、我"四方面的圆融整合要求。受传统科学范式的影响,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范式的转换已成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对工程教育的科学范式与工程范式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工程范式的基本特征,强调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采用工程范式,其转型策略为:从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定位出发,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再辅以校园文化的重建,从而实现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范式由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范式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 教育价值观 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工程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范式研究
13
作者 王文娟 张慧茹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2-120,共9页
中国近代早期工程教育形成的本质实际上是西方工程教育体系的中国化。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体系早期发展经历了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到冯桂芬的“西法行于中国”进而提出“中体西用”发展框架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意味着近代工程教育... 中国近代早期工程教育形成的本质实际上是西方工程教育体系的中国化。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体系早期发展经历了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到冯桂芬的“西法行于中国”进而提出“中体西用”发展框架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意味着近代工程教育理念的转型还蕴含着近代早期工程教育体系建构中对传统的继承。因此,相较于以西方工程知识体系为主的现代工程教育,中国近代早期的工程教育体系发展有着自己的特定范式。这些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工程知识体系的话语建构的中国化;工程学习者的儒生化;工程学习场所学校化;工程学习方式西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发展范式 近代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范式: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 被引量:120
14
作者 李茂国 朱正伟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6,共7页
"回归工程"的工程教育范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当前,新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其实质是产业形态、工程技术、商业模式的综合变革。通过研究中美两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范式转换和演进历程,... "回归工程"的工程教育范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当前,新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其实质是产业形态、工程技术、商业模式的综合变革。通过研究中美两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范式转换和演进历程,从工业革命的视角、科技革命的视角、大学范式转换的视角,并从三种新工业模型重新定义的工程的角度分析得出了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新的工程教育范式——"融合创新"范式,阐述了其特征和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工程教育范式 回归工程 融合创新
原文传递
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的一种新范式 被引量:21
15
作者 袁广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面对科学理论主导工程教育导致偏离工程实践的现实困境,欧林基金会以战略的远见创办了一所旨在创新传统工程教育的新型学院。它改变了工程教育"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以工程实践为主导,从塑造工程创... 面对科学理论主导工程教育导致偏离工程实践的现实困境,欧林基金会以战略的远见创办了一所旨在创新传统工程教育的新型学院。它改变了工程教育"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以工程实践为主导,从塑造工程创新人才的需要出发,通过全学程地实施"课程+项目"的培养模式,对传统的工程教育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学生通过在项目实践中跨学科团队学习,在提高自主学习和动手设计建造能力的同时,跨学科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全球视野和伦理道德也得到同步提升。欧林工学院独树一帜的工程教育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工程教育从工程科学范式向工程实践范式的转变,不仅引领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对我国新工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林工学院 回归工程实践 基于项目的教与学 工程教育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程教育的解读及在工程型教育范式下工程机械专业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艳蕾 罗瑜 张大斌 《学术与实践》 2021年第1期212-217,共6页
工程教育是以工程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活动,强调实学、集成和创新原则。在对工程教育进行一些认知和解读的基础上,并基于工程型教育范式下,对工程机械专业的教学体系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改革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范式 工程机械专业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工程与科学、技术、人文关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廷奇 刘思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共9页
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是新工业革命时代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工程教育范式创新首先要澄清工程与科学、技术、人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工程与科学、技术并非线性转化关系,工程、科学、技术与人文并非处于割裂的两端,工程... 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是新工业革命时代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工程教育范式创新首先要澄清工程与科学、技术、人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工程与科学、技术并非线性转化关系,工程、科学、技术与人文并非处于割裂的两端,工程活动也并非科学、技术、人文活动的简单叠加。面对工业生产数智化、深度科技化、工程科技人文化等科技、人文与工程深度交叉融合的新趋势,构建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新范式势所必然。未来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关键在于培育工程教育新理念,重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科技 人文 工程教育范式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的回溯与前瞻——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潮泽仪 郭卉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适应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我国工程教育范式不断地调适与变革,经历了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三个时期,其转换、建立、稳定和再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寻工程教育范式的变迁轨迹,发现范式转换网络中不同... 为适应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我国工程教育范式不断地调适与变革,经历了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三个时期,其转换、建立、稳定和再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寻工程教育范式的变迁轨迹,发现范式转换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联结与互动推动了工程教育范式的顺利转向。而随着以跨界、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依照行动者网络理论,未来工程教育范式变革可以通过建立以“三核”行动者为主导,构建合理的强制通行点,注重非人类行动者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建构新一轮范式转换的行动者网络,以期助推工程教育新范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范式转换 行动者网络理论 核心行动者 非人类行动者 强制通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到1”产业的工程生态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正中 戈亚慧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当前,新技术革命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为应对“0到1”产业衍生机制进行顶层设计,抓住新产业革命爆发的机遇。原有传统的技术范式和创新范式难以充分适应新时代... 当前,新技术革命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为应对“0到1”产业衍生机制进行顶层设计,抓住新产业革命爆发的机遇。原有传统的技术范式和创新范式难以充分适应新时代新技术产业化的机理,工程生态作为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和思维范式,强调开源性、系统性、生态性、开放性和协同性,能够有效理解、分析和回答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因此,本文立足工程生态范式,认识和分析新产业革命,深入探究“0到1”产业催化机制,阐述“0到1”产业生态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而总结“0到1”产业原创的工程生态的特征和发展路径,最后设计有效贯通的新技术产业化体系架构,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一体部署,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的“0到1”产业的工程生态,以期为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生态范式 新产业革命 产业的工程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建造人才的工程社会意识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波涛 孙峻 +2 位作者 邢雪娇 焦丽 潘杏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5期23-30,共8页
新时代工程建造高质量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工程建造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基于高等教育的工程范式,从注重工程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讲授,拓展到包括工程社会意识和社会思维的全方面素质培养。文章分析了工程社会意识的内涵及构成,指... 新时代工程建造高质量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工程建造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基于高等教育的工程范式,从注重工程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讲授,拓展到包括工程社会意识和社会思维的全方面素质培养。文章分析了工程社会意识的内涵及构成,指出工程社会意识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工程多维度的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工程建造人才的社会意识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范式 工程建造人才 工程社会意识 社会属性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