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制度性”高工资是否日趋显著?--动态趋势和原因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李春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61,共17页
国有企业因为行政垄断、治理缺陷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所有制因素而导致的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高工资(制度性高工资),是有违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原则的。2011—2022年上市公司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国资监管部门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改革,但制... 国有企业因为行政垄断、治理缺陷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所有制因素而导致的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高工资(制度性高工资),是有违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原则的。2011—2022年上市公司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国资监管部门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改革,但制度性高工资依旧存在,且日渐显著。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相对产出变化存在“向下刚性”,劳动雇佣相对产出变化同时存在“向上刚性”和“向下刚性”,这些“刚性”共同作用,导致制度性高工资日渐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018年底国资委推出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并未对制度性高工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为此,需要遏制制度性高工资日渐显著的趋势,并进一步改革导致国有企业制度性高工资的制度土壤,还要以消除不合理工资差异和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制度性高工资 动态趋势 向上刚性 向下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探索和实践——以A高校为例
2
作者 张艾 《就业与保障》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高校支付给教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在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时,应避免盲目性,以便在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的同时,合理规划学校资金。现阶段,高校在分配奖励性绩效...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高校支付给教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在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时,应避免盲目性,以便在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的同时,合理规划学校资金。现阶段,高校在分配奖励性绩效的过程中,面临着财政经费限制、发放依据不完善、未凸显应有功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协调、缺少配套财政管理体制等问题。为了提升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合理性,高校应当明确绩效工资设计目的、提升人员工作认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科学绩效制度、调整绩效工资结构比例及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基本模式,从而为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性绩效 工资分配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额工资制初探
3
作者 钱世明 《中国劳动》 1988年第9期26-29,共4页
定额工资是整个工资形式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孤立地就定额工资论定额工资,那是不可能把问题搞清楚的。本文试图把定额工资制放到整个工资形式体系中去作一些探讨。 一、标准工资、计时工资、定额工资 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 定额工资是整个工资形式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孤立地就定额工资论定额工资,那是不可能把问题搞清楚的。本文试图把定额工资制放到整个工资形式体系中去作一些探讨。 一、标准工资、计时工资、定额工资 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对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它包含两个因素:计量劳动和支付报酬。计量劳动要区分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额工资 工资关系 工资形式 劳动报酬 劳动熟练程度 计件工资 承包工资 工资制度 浮动工资 技能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高职院校教师工资保险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
4
作者 马晓莎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2014年10月,我国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十年,在职高职院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以及退休高职院校教师养老金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收入水平变化情况怎样?本文综合运用国家和省... 2014年10月,我国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十年,在职高职院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以及退休高职院校教师养老金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收入水平变化情况怎样?本文综合运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本,以本校在职教师工资和退休养老金数据为支撑,阐明在现行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下,存在基本工资涨幅较小,占比普遍较低,起点薪级低,绩效工资水平不高,且在职教师与退休教师收入差距偏小,抚恤金基数待调整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加大调整基本工资的浮动范围力度,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应统筹基本工资占比,保障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额度与基本工资占比处于合理水平;适度提高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起点薪级;建立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拉大同级别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收入差距;调整退休已故教师的抚恤金计算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改革 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加强高校工资管理工作的意义及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士萍 纪玉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工资管理 加强高校 工资制度改革 高校工资 教职工 工资基金管理 工作流程 工资改革 工资分配 工资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晋政办发〔2024〕58号)
6
作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5年第1期7-8,共2页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大中型企业,中央驻晋单位: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保障部令21号)和《山西省最低工资规定》(省政府令第218号)精神,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并综合考虑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省人...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大中型企业,中央驻晋单位: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保障部令21号)和《山西省最低工资规定》(省政府令第218号)精神,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并综合考虑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现行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类2150元、二类2050元、三类195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住房公积金 经济发展实际 最低工资规定 大中型企业 社会保障 通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企业内部工资制度的探讨
7
作者 赵秉中 《中国劳动》 1986年第12期9-11,共3页
企业工资改革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的关系,由以国家为主体直接对职工进行分配,逐步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对职工个人分配,这是搞好企业内部工资改革的前提。在这种关系确定之后,如... 企业工资改革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的关系,由以国家为主体直接对职工进行分配,逐步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对职工个人分配,这是搞好企业内部工资改革的前提。在这种关系确定之后,如何根据按劳分配,原则搞好企业内部工资改革,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在仅就这个问题讲一些意见。 一、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使职工个人的工资收入同劳动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克服平均主义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制度 改革企业 工资改革 工资标准 工资分配 技术等级工资 工资套改 工资等级 岗位等级工资 职务等级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高校工资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景明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工资分配制度 高校工资 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标准 拨款单 工资总额 结构工资 工资性津贴 社会主义市场 教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结构与《资本论》范畴学——马克思工资理论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光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工资既是资本的经济结果,也是资本的统治前提。马克思抓住“资本工资”这个论证中心,工资一般的理解维度据此定格为“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这一模式。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努力,《资本论》实质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资范畴学”,作为两重统一的规定性:算法工资(主体范畴)与雇佣工资(经济范畴)的统一以及阶级工资(劳动力社会价格)与市场工资(劳动力市场价格)的统一。《资本论》工资的系统实现论从中得以确认。一旦从资产者的权利意识的束缚中走出,“工资拜物教”即被瓦解,围绕生活资料安排的系统规划将替代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单一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主体 阶级 算法工资 雇佣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皮建才 范衍玮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本文从新型基础设施的产品偏向性出发,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了新型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直接带来的效率提升可以促进各类劳动工资增长,但间接导致的要素重新配置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总效应... 本文从新型基础设施的产品偏向性出发,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了新型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直接带来的效率提升可以促进各类劳动工资增长,但间接导致的要素重新配置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总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各类劳动之间的替代性以及技能型中间品与非技能型中间品之间的替代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技能型产品偏向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可能导致工资差距扩大,但可以带来劳动工资的“普惠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产品偏向性 技能型劳动工资 非技能型劳动工资 工资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级工资制演变为平均主义大锅饭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贯学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03年第12期41-42,共2页
有位哲人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企业八级工资制的确立和执行。企业八级工资制的产生和实行也有它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八级工资制从1956年正式建立和实行,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后实行了近四十年。
关键词 八级工资 工资标准 工资等级 工资水平 调整工资 工资改革 分配关系 职工工资 增加工资 工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工资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12
作者 鲍敦全 黄诚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34-37,共4页
一、现行工资体制存在的弊端现行企业工资体制存在的弊端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平、低、乱、死”。“平”就是指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无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助长了工作惰性,压抑了... 一、现行工资体制存在的弊端现行企业工资体制存在的弊端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平、低、乱、死”。“平”就是指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无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助长了工作惰性,压抑了劳动积极性,阻碍了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这一点是我国现行工资体制最主要的弊端。虽然通过改革试图拉开职工的工资收入的档次,但收效甚微。奖金有平均化的趋势,实际上已成为工资性补贴,并不体现奖勤罚懒的作用。“低”就是企业工资水平普遍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体制改革 企业主管部门 市场化取向 岗位技能工资 工资收入 工资分配 工资标准 平均主义 工资成本 工资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改后高校工资的利弊浅说
13
作者 刘义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59-161,144,共4页
一九八五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工资制度的改革。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新工资制度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首先,新工资制度的建立,达到了工资改革的重点是“基本理顺工资关系”的目的。旧工资制度过于繁杂,同一行业,同一工种,... 一九八五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工资制度的改革。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新工资制度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首先,新工资制度的建立,达到了工资改革的重点是“基本理顺工资关系”的目的。旧工资制度过于繁杂,同一行业,同一工种,同一岗位执行着多种工资标准;在地区之间又因工资区类别不同,工资标准各异;由于人员流动,又造成部门、地区之间工资标准的混乱状况;还有许多所谓的“保留工资”、“附加工资”。据统计全国有一百几十种工资标准,高校也不例外。有的高校的工资标准达六、七十种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标准 工资制度 工资区类别 附加工资 工资改革 工资关系 职务工资 工龄津贴 基础工资 工资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价值量化评估的医院职能部门绩效工资分配模式构建
14
作者 王滨 孔励力 +7 位作者 张刚 王刚 曹晶晶 吴皓 王献民 郭卫政 倪嫄 董芃芃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对于深化医院管理以及激发内部活力至关重要。医院职能部门员工由于事务性工作多,缺乏量化评估方法和工具,导致绩效工资相对固定且平均,难以真实反映不同部门、岗位...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对于深化医院管理以及激发内部活力至关重要。医院职能部门员工由于事务性工作多,缺乏量化评估方法和工具,导致绩效工资相对固定且平均,难以真实反映不同部门、岗位的工作价值和成果,也间接影响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为例,通过量化价值评估,探讨职能部门绩效工资分配与医院运营、部门职责、岗位价值之间的联系,为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职能部门 岗位价值 量化评估 绩效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认知技能溢价与性别工资差距
15
作者 王杰 张世伟 张君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6,共19页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回报率的影响,并考察其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非常规工作任务部门就业的增加与非认知技能工资回报率的提升,从而相对非认知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非常规工作任务职业选择概率提高与社会资本投资增加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由于非认知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导致常规工作任务职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劳动者非认知技能的开发和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促进工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认知技能 性别工资差距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随机工资的目标收益养老金计划的鲁棒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调整策略
16
作者 张欣茹 马世霞 +1 位作者 张雨萌 慕蕊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本文在目标收益计划(TBPs)下考虑了具有违约风险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问题。养老金可以投资到无风险资产,价格服从Heston模型的股票和违约债券。特别地,TBPs成员的工资是随机的。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推导出了违约... 本文在目标收益计划(TBPs)下考虑了具有违约风险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问题。养老金可以投资到无风险资产,价格服从Heston模型的股票和违约债券。特别地,TBPs成员的工资是随机的。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推导出了违约后和违约前的鲁棒最优策略和相应的值函数。此外,还考虑了模糊中性情况下的最优策略。最后给出数值分析来说明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从而为养老金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收益养老金计划 随机工资 模糊厌恶 违约风险 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17
作者 郭军 吴夏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29,共3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郭军,吴夏凤(河南财经学院)工资政策及其调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工资的宏观调控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工资政策来调节。这既是一种行政性调节,也是一种经济性调节。所谓工资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郭军,吴夏凤(河南财经学院)工资政策及其调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工资的宏观调控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工资政策来调节。这既是一种行政性调节,也是一种经济性调节。所谓工资政策,就是国家对工资性质、工资职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工资关系 劳动者 工资总额 经济条件下 工资政策 工资水平 劳动工资 工资支付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级工资制主体结构二元化构思
18
作者 杨志晨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职级工资 主体结构 工资档次 二元化 职务工资 工资级别 工龄工资 国家公务员 基础工资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国后的工资制度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锋 《黄山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3-37,共5页
工资是社会对劳动者劳动效果的承认,也是劳动者所获的报酬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资分配关系,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对民族资本的限制、利用和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由于当时公有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工资是社会对劳动者劳动效果的承认,也是劳动者所获的报酬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资分配关系,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对民族资本的限制、利用和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由于当时公有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物价波动较大,由于“国统区”留下来的分配关系非常混乱,国家虽然废除了其中突出不合理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 工资标准 工资水平 职务工资 工资分配 基础工资 等级工资 劳动生产率 工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岗位技能工资方案比较研究
20
作者 付志明 曹秀华 祝发龙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28,共3页
企业岗位技能工资方案比较研究□付志明曹秀华祝发龙岗位技能工资制推行以来,全国许多企业都根据所在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比较分析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试行方案,对于我们找出问题,改革与完善企业岗位技... 企业岗位技能工资方案比较研究□付志明曹秀华祝发龙岗位技能工资制推行以来,全国许多企业都根据所在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比较分析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试行方案,对于我们找出问题,改革与完善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表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技能工资 方案比较 年功工资 岗位工资 效益工资 辅助工资 工资水平 工资 奖励工资 技术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