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盼盼 相三婷 +1 位作者 童梦佳 张玲玲 《海南医学》 2025年第6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左室应变(Gls)参数判断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入院治疗的11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左室应变(Gls)参数判断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入院治疗的11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72例(SUA≤420μmol/L)和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40例(SUA>420μmol/L),选取同时段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受检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常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及左室应变参数[心尖四腔心左室峰值纵向应变(Gls-A4C)、心尖三腔心左室峰值纵向应变(Gls-A3C)、心尖两腔心左室峰值纵向应变(Gls-A2C),平均左室峰值纵向应变(Gls-AVG)],比较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及各组左室形态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室应变参数对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的常规参数IVS[(11.13±1.22)mm vs(11.38±1.43)mm vs(9.47±0.79)mm]、LVPW[(10.57±1.09)mm vs(10.98±1.29)mm vs(9.64±0.79)mm]、LMVI[(98.76±20.97)g/m^(2) vs(96.12±23.43)g/m^(2) vs(84.37±0.79)g/m^(2)]及RWT[(0.46±0.06)vs(0.48±0.08)vs(0.41±0.03)]比较,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高血压组患者的IVS、LVPW、LMVI、RWT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的左室应变参数Gls-AVG[(-17.60±3.12)%vs(-15.73±2.92)%vs(-23.39±2.30)%]、Gls-A4C[(-17.57±2.97)%vs(-16.14±3.16)%vs(-22.61±2.26)%]、Gls-A3C[(-18.38±3.45)%vs(-15.17±3.32)%vs(-22.38±2.45)%]、Gls-A2C[(-19.42±2.94)%vs(-17.01±3.19)%vs(-22.80±2.39)%]比较,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均低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Gls-AVG、Gls-A4C、Gls-A3C、Gls-A2C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左室正常构型占比分别为83.3%、22.2%、22.5%,其左室重构型(包括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占比分别为16.7%、77.8%、77.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左室重构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重构型中各构型的左室应变参数Gls-A4C、Gls-A3C、Gls-A2C、Gls-AVG较正常构型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Gls-AVG为-21.15%时预测左室重构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其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63.0%,优于其他应变参数[Gls-A4C(AUC=0.736)、Gls-A3C(AUC=0.713)、Gls-A2C(AUC=0.653)]。结论高尿酸血症协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重构,左室应变参数可用于判断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中青年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左室重构 左室纵向峰值应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构与心率变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基于心脏磁共振
2
作者 胡斯茵 何振多 +4 位作者 杜勇兴 林晓鑫 欧阳裕锋 黄裕立 陈海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重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4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4例及同期健康者23例的临床资料、心脏磁共振(CMR)及24 h...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重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4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4例及同期健康者23例的临床资料、心脏磁共振(CMR)及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分析其左室重构指标、心肌纤维化程度及HRV指标差异。左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LVSVI)、心指数(CI)、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HRV指标包括NN间期标准差(SDNN)、5 min NN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平方均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数目占总NN间期数的比例(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根据SDNN≥100及SDNN<100,将DCM患者分为HRV正常亚组及HRV降低亚组,比较两亚组之间左室重构指标的差异。根据室性早搏Lown分级分为低危VA亚组及高危VA亚组,探讨发生高危V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DCM组的LVEF、LVSVI、CI低于对照组,LVEDVI、LVESVI和LVMMI高于对照组,DCM组91%出现心肌纤维化,HRV指标中DCM组的SDNN、SDANN、LF、HF、LF/HF低于对照组(P<0.05)。在HRV降低亚组中,LVEF低于HRV正常亚组,LVESVI、LVMMI则高于HRV正常亚组(P<0.05)。与低危VA亚组相比,高危VA亚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更严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肌纤维化程度是高危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M患者出现左室重构,HRV不同程度降低,其左室重构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具有相关性,心肌纤维化程度是发生高危VA的独立危险因素;CMR检查有助于风险分层,为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3
作者 陈慧 欧阳秋芳 +5 位作者 郭进建 李希 黄依晴 姚涵文 苏林丘 陈永忠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健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构建方法,将心衰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西药组、中西联合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沙库... 目的:观察健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构建方法,将心衰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西药组、中西联合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健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连续干预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内径(LVIDs)、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单纯西药组、中西联合组大鼠LVIDd、LVIDs、LVEF、LVFS、NT-proBNP水平均改善明显(P<0.05);与单纯西药组比较,中西联合组LVEF、LVFS、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更显著提高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左室重构 健心颗粒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
4
作者 张英 李青 +3 位作者 任珊 刘华长 郭银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8-734,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泛免疫炎症值(PIIV)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于住院期间接受PCI的AMI患者150例为AMI组、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15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和...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泛免疫炎症值(PIIV)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于住院期间接受PCI的AMI患者150例为AMI组、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15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血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实验室检查数据[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血糖和血脂],AMI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出院后第6个月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根据PIIV值的中位数(681.32),将AMI组患者分为低PIIV组(≤681.32)和高PIIV组(>681.32);于出院12个月内对AMI患者进行随访,以6个月内LVESV增加>15%为发生左室重构,收集患者12个月内再发AMI、心源性再住院和全因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IIV与LVEDV、LVESV和LVEF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PIIV评估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的PIIV值升高(P<0.05);与低PIIV组比较,高PIIV组AMI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LVESV、LVEDV和LVEF更高,而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与低PIIV组比较,高PIIV组AMI患者的左室重构、再发AMI和心源性再住院升高(P<0.05);PIIV与LVESV和LVEDV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提示PIIV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AUC为0.868(95%CI为0.821~0.915,P<0.05),其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76.7%。结论PIIV在评估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左室重构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免疫炎症值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激素、左室重构、微小RNA的影响
5
作者 郭彤 李辉 李海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激素、左室重构、微小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12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激素、左室重构、微小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12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激素[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左室重构指标[平均室壁应力(MW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指数(LAVI)]、微小RNA[微小RNA-19b-3p(miR-19b-3p)、微小RNA-497(miR-497)和微小RNA-30a(miR-30a)]、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D、NE、Ang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WS、LVEDD、LVMI、LAV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19b-3p、miR-497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30a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8.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神经激素、微小RNA水平,抑制左室重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慢性心力衰竭 神经激素 左室重构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胡国华 辛志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 ry Heart Failure,RHF)患者左室重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60例RH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 探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 ry Heart Failure,RHF)患者左室重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60例RH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左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左室重构指数(LVRI)]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K、LDH、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V、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RI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左室重构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RHF,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降低心肌酶谱水平,且应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左西孟旦 顽固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心肌做功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芳 徐俊杰 +3 位作者 王莉 任骋 钱雪松 宋佳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左室心肌做功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出现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自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连续纳入行急诊PCI术后的54例STEMI患者[男45例,(59.7±12.4)岁],分别在术后48 h以及术... 目的:探讨左室心肌做功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出现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自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连续纳入行急诊PCI术后的54例STEMI患者[男45例,(59.7±12.4)岁],分别在术后48 h以及术后6个月行常规心超、斑点追踪超声以及左室心肌做功检查,测得常规心超数据、左室纵向应变和左室心肌做功各指标,以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15%作为左室重构的标准,探讨左室心肌做功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17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左室重构,左室重构患者组48 h的左室整体做功指数明显低于左室无重构组[(1099.7±426.1)mmHg%vs.(1582.3±557.6)mmHg%,P=0.00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48 h左室整体做功指数是行急诊PCI术后的STEMI患者出现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为0.622~0.891,截点为1382 mmHg%,特异度为64.9%,敏感度为82.4%,P=0.035)。结论:48 h左室整体做功指数是行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出现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心肌做功 左室整体做功指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对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仲青 李冬灵 +1 位作者 邢程 王建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1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5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TCA联合支架植入手术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4...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5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TCA联合支架植入手术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4例直接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即发病后2~10 h内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41例择期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即发病后7~13 d内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左室重构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D、内皮素-1(ET-1)、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术前,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MI患者临床治疗中,直接行PTCA术联合支架植入较择期行PTCA联合支架植入更能有效抑制左室重构,可能与前者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神经内分泌、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更具优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聂晓斌 王霖婧 赵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及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LVR相关指标。依据NYHA分级、心衰分期以及有无LVR对观察组患者再次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分析NT-pro BNP、CRP诊断LVR及心功能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心率、血压、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AMI患者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但LVEF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不同心衰分期AMI患者NT-proBNP、CRP、LVEDD、LVMI水平比较,A期<B期<C期<D期(P<0.05),但LVEF比较,A期>B期>C期>D期(P<0.05)。NT-proBNP与CRP呈正相关(r=0.50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35,P<0.05),与LVEDD、LVMI分别呈正相关(r=0.427、0.531,P<0.05);CRP与LVEF呈负相关(r=-0.451,P<0.05),与LVEDD、LVMI分别呈正相关(r=0.482、0.504,P<0.05)。LVR组AMI患者NT-proBNP、CRP水平均较非LVR组更高(P<0.05)。NT-proBNP诊断AMI患者合并LVR的AUC为0.76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44、0.800(P<0.05);CRP诊断AMI患者合并LVR的AUC为0.73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7、0.571(P<0.05)。但NT-proBNP、CRP二者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3,P>0.05)。结论 NT-proBNP、CRP与LVR密切相关,随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衰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对LVR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N末端B型钠尿肽原 C反应蛋白 左室重构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雨农 程伟波 +2 位作者 高翔 许翠丽 汪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9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之前、用药后6个月进行实时...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9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之前、用药后6个月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量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功能指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使用沙库巴曲治疗6个月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IDd),收缩期失同步指数(SDI16),均有改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平均收缩末时间(MES16)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三维超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有一定改善作用,对左心室容量降低作用显著,有助于改善收缩期失同步性,对左心室整体形态及舒张期同步性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超声心动图 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左室重构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左室重构指标及预后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比对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其中,比对组采用西药治疗,干预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不同方...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左室重构指标及预后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比对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其中,比对组采用西药治疗,干预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不同方案在疗效与安全性、左室重构指标、脑钠肽、脂蛋白a指标、预后效果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治疗效果高于比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重构指标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左室重构指标均低于比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脑钠肽、脂蛋白a指标均低于比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平均静息心率均低于比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心悸、胸闷及呼吸短促等症状均有积极干预价值,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应用既可保障近期与远期疗效,更对左室重构等指标有效调节,确保患者预后,整体治疗效果可满足临床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左室重构指标 参松养心胶囊 心律失常 预后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12
作者 于旖 赵英丽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9,采取环磷腺苷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9,采取环磷腺苷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和对照组(n=54,采取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构情况[6分钟步行试验(6MW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HF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治疗CHF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左室重构,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功能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左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价值
13
作者 王歆赫 叶创文 +2 位作者 童华生 孟菲 朱贤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41-284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的心肌做功情况及左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冠心病组... 目的探讨基于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的心肌做功情况及左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术前、术后7 d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室心肌做功指标[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的差异。冠心病组患者进一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组34例和冠心病多支组36例,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左室心肌做功指标与GLS、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术前、术后7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GWW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GWI、GWE、GCW、GL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术后7 d LVESV、LVEDV、GWW均低于术前,LVEF、GWI、GWE、GCW、GLS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多支组术前及术后7 d LVESV、LVEDV、GWW均高于冠心病单支组,LVEF、GWI、GWE、GCW、GLS均低于冠心病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WW与GLS、LVEF均呈负相关,GWE、GCW、GWI与GLS、LVEF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LV-PSL技术在评估AMI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提供了一种无创、有效的评估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做功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董少英 林泽祥 +2 位作者 杨苗 侍煜景 潘侨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01/2023-05月期间作者医院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103例射血分数保留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评估有无LVR,将所有患者分为LVR组(n=28)和非LVR组(n=75)。在PCI后36 h内完成2D-STE检查,记录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 strain,GL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和梗死相关纵向应变(infarct-related longitudinal strain,ILS)。结果 LVR组AMI患者术后36 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 isoenzyme,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LVR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水平显著低于非LVR组(P均<0.05)。术后36 h,LVR组AMI患者2D-STE应变参数ILS显著高于非LVR组(P<0.05);随访6个月后,LVR组AMI患者2D-STE应变参数GRS显著低于非LVR组,ILS显著高于非LVR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K-MB和ILS是射血分数保留的AMI患者LV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S预测AMI患者发生LVR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2,灵敏度为85.73%,特异度为81.32%,ILS和CK-MB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LVR的预测价值AUC为0.886,灵敏度为92.89%,特异度为76.00%。结论 2D-STE是LVR预测的一种高效、实用且可靠的非侵入性技术,2D-STE参数ILS是射血分数保留的AMI患者LVR风险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整体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
15
作者 金峰 郭兴 祁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50-1352,1357,共4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PCI的150例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取本... 目的检测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PCI的150例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分析STEMI患者临床资料及PCI术后SII与左室重构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EMI组患者的SII值显著升高(P<0.05)。随访期间,共有44例患者(29.3%)发生左室重构。将STEMI组患者分为非左室重构组和左室重构组。与非左室重构组患者比较,左室重构组STEMI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更高,而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与非左室重构组STEMI患者比较,左室重构组STEMI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II与LVESV和LVEDV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SII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的AUC为0.861(95%CI:0.819~0.903,P<0.05),敏感性为88.1%,特异性为76.4%。结论SII在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左室重构方面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左室重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郑宇 刘思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左室重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9例老年T2DM合并...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左室重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9例老年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9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检测NT-proBNP、TG、HDL-C水平及心室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EEV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TG/HDL-C。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NT-proBNP、TG/HDL-C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T-proBNP、TG/HDL-C、LAD、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TG/HDL-C与LA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01)。结论:NT-proBNP、TG/HDL-C在老年T2DM合并高血压左室重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心室重构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17
作者 魏梅 刘永升 +2 位作者 陈洁 马利祥 刘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9-1510,共2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醇及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螺内酯与美托洛尔丸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2 w。观察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缩末期容积(LVESV)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抑制老年CH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活血和益气中药抑制心衰大鼠左室重构和凋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明镜 王硕仁 +4 位作者 李敏 王振涛 朱陵群 崔巍 吕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比较早期应用活血、益气中药,抑制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室重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特点。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致心梗后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组(8 g.kg-1)、益气组(8 g.kg-1)、气血组(16g.kg-1)、西药组(卡托普利10.125 m... 目的:比较早期应用活血、益气中药,抑制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室重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特点。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致心梗后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组(8 g.kg-1)、益气组(8 g.kg-1)、气血组(16g.kg-1)、西药组(卡托普利10.125 mg.kg-1),另外有假手术组作为对照。于大鼠心梗后次日给药、疗程分别为4,8周。采用阻抗法测定心功能;病理染色图象分析测定左室腔周长和面积、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单位面积内胶原的含量;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都改善了心衰大鼠左室收缩功能、减小左室腔面积、抑制胶原增殖、AngⅡ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活血组给药8周改善心脏指数(C I)、减小左室腔面积、降低心肌AngⅡ的结果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区别;活血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益气药组。结论:活血、益气中药均有抑制心衰左室重构和心肌细胞凋亡,延缓心衰发展的作用,且活血组8周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细胞凋亡 活血中药 益气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9
作者 刘丹 徐敏 +3 位作者 李杰 颜彦 覃智芳 李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42-39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直接组),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延迟组),未行任何冠脉治疗40例(对照组)。急性...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直接组),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延迟组),未行任何冠脉治疗40例(对照组)。急性心梗后1 w和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 MPG)、肺动脉平均压(m PAP),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结果三组患者急性心梗后1 w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m MPG、m P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低于延迟组(P<0.05)。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LVDEd、LVSEd、LAd均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优于延迟组(P<0.05)。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67%、5.00%和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率,不同手术时机可以影响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左室重构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侯云生 何振山 +2 位作者 齐书英 李洁 赵区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81-383,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兔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黄芪组自术后第二日腹腔注射黄芪 2~ 3ml,每日二次 ,共三周。于术后第六周处死动物 ...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兔制备心肌梗死模型 ,黄芪组自术后第二日腹腔注射黄芪 2~ 3ml,每日二次 ,共三周。于术后第六周处死动物 ,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左室重量、全心重量及梗死区、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采集标本 ,检测梗死区、游离壁及正常兔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梗死后全心重量及左室重量均增加 ,差异显著 ,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 ,梗死区室壁变薄 ,差异显著 ;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增加 ,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 ,游离壁羟脯氨酸含量略有增加 ;经黄芪治疗后左室重量和全心重量均下降 ,其中全心重量尚未恢复至正常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下降 ,梗死区羟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构型发生明显变化 ,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参与左室重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左室重构 黄芪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