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菌草对宁夏中度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子森 周童晖 +4 位作者 苏德伟 谢晶 刘斌 林占熺 林冬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目的】探究种植巨菌草后中度盐碱地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利用巨菌草改良宁夏中度盐碱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法测定土壤酶活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种植巨菌草后,... 【目的】探究种植巨菌草后中度盐碱地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利用巨菌草改良宁夏中度盐碱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法测定土壤酶活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种植巨菌草后,土壤容重下降8.96%,含盐量下降71.90%,有机质含量上升35.25%,碱解氮含量下降56.20%,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上升81.97%和2.51%,改良后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分别上升16.87%和6.14%,种植巨菌草后土壤真菌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群落结构方面,种植巨菌草增加了绿弯菌门、粘菌门、疣微菌门、担子菌门、霉菌门、芽枝霉门、毛霉门、油壶菌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微生物群落OTU数上,种植巨菌草后细菌OTU数比CK增加了0.74%,真菌OTU数比CK减少了42.24%。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差异分析表明,试验组和CK之间细菌和真菌门的类别差异较大。冗余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土壤碱性酶活性、有效磷含量和水溶性盐质量分数是引起种植巨菌草后根际土壤环境改变的主要因子。【结论】种植巨菌草可以提高中度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中度盐碱地 土壤酶活性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李兴东 刘光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巨菌草作为一种优质菌草,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区域生长。巨菌草生命力旺盛,植株相对较为高大,通过科学种植,加强引种与栽培技术的应用,产量较高。目前,巨菌草除了可作为牛羊、鸡鸭等禽畜的饲料,还能够创造一定的生态效益,净化空... 巨菌草作为一种优质菌草,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区域生长。巨菌草生命力旺盛,植株相对较为高大,通过科学种植,加强引种与栽培技术的应用,产量较高。目前,巨菌草除了可作为牛羊、鸡鸭等禽畜的饲料,还能够创造一定的生态效益,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因此,做好巨菌草引种与栽培工作有着重要意义。1巨菌草引种概况巨菌草隶属被子植物门,原产于非洲,据了解巨菌草,是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于1983年引进中国,经过20多年培育出适合国内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并由林占熺研究员以“巨菌草”命名。其作为世界上农业资源中最为丰富且能可持续开发的资源,其栽培技术相对比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菌草技术 被子植物门 科学种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巨菌草 区域生长 可持续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评估
3
作者 王嵩雲 裴东明 周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修复中,巨菌草作为一种生长迅速、生物量高的草本植物,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针对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巨菌草生物学特性,随后说明了其应用的优势所在,并针对当前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环境适应性问题与种植监管和成本等问... 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修复中,巨菌草作为一种生长迅速、生物量高的草本植物,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针对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巨菌草生物学特性,随后说明了其应用的优势所在,并针对当前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环境适应性问题与种植监管和成本等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策略。通过进行广泛的实地实验、优化种植与管理技术、与制定严格的生态修复项目标准和操作规程等策略的开展,期望能为巨菌草的生态修复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生态修复 修复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在环县引种试验效果分析
4
作者 许涛 靳善宁 +6 位作者 王鹏忠 苗银花 毛建广 野丽锋 魏红亮 马冬玲 牛春娥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60-64,共5页
为了缓解当地牧草需求紧张的现状。2023年在环县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探索巨菌草在庆阳地区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分别设置120 cm 80 cm、80 cm 60 cm、60 cm 40 cm 3种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每组进行3个重复,测定其生产特性及营养物质含量。... 为了缓解当地牧草需求紧张的现状。2023年在环县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探索巨菌草在庆阳地区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分别设置120 cm 80 cm、80 cm 60 cm、60 cm 40 cm 3种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每组进行3个重复,测定其生产特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当巨菌草种植密度在80 cm 60 cm时,其在生长150 d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钾、镁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别达到27.45%、8.40%、1.21%、0.21%、0.26%、2.80%和0.20%,达到同时期青贮玉米的营养水平,其鲜草产量达到209 t/hm^(2)。种植巨菌草每公顷收益34725元,比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高15525元。巨菌草在环县推广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引种试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剂强化巨菌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豪华 陈志怀 +6 位作者 罗小三 李子言 马彬城 汤雅丽 李平 林金石 姜海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5-2582,共8页
通过活化剂联合具有较高富集能力和较大生物量的植物积累、移除重金属是污染土壤修复的新方向。为探究不同活化剂种类和剂量对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的强化修复效果,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EDTA、KCl、草酸(OA)对巨菌草修复Cd污染农田土... 通过活化剂联合具有较高富集能力和较大生物量的植物积累、移除重金属是污染土壤修复的新方向。为探究不同活化剂种类和剂量对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的强化修复效果,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EDTA、KCl、草酸(OA)对巨菌草修复Cd污染农田土壤(0.92 mg·kg^(-1),p H 5.0)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Cd含量(0.52~0.84 mg·kg^(-1))显著低于种植前,施用EDTA和中、高剂量KCl(750、1 125 kg·hm^(-2))使土壤Cd含量显著减少。活化剂对巨菌草的生长未产生不利影响,低剂量KCl(375 kg·hm^(-2))则提高了地上部生物量(431 mg·株^(-1))。各处理地上部Cd累积量为0.15~0.37 mg·株^(-1),其中OA和低剂量KCl处理最高,分别为0.37 mg·株^(-1)和0.32 mg·株^(-1)。Cd主要累积在叶片(0.53~1.92 mg·kg^(-1)),占地上部总累积量的54.9%~64.2%;OA处理的生物富集系数BCF_茎(0.67)、BCF_叶(2.09)和转运系数TF叶/茎(3.1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其可增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从而促进巨菌草的吸收和累积。根据试验结果估算修复效果,在本实验土壤Cd水平下,OA和低剂量KCl强化巨菌草分别收割7茬和8茬将可达标;对于Cd含量为2.0 mg·kg^(-1)的污染土壤,分别收割9茬和10茬可达标;而在Cd含量0.5 mg·kg^(-1)污染土壤中只需收割5茬。研究表现,兼顾生物量和富集能力,OA和适量KCl的应用对于提高巨菌草净化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最好,且通过种植此类生物量大的植物并采用强化修复技术,同时达到了减污和固碳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 巨菌草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加工处理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兴能 马燕茹 +4 位作者 保志鹏 李石友 席冬梅 邓卫东 曹国春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6,共5页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畜争粮”矛盾加剧,因此,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发掘饲草资源。巨菌草因产量高、生长快、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已经成为畜禽饲草资源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巨菌草的...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畜争粮”矛盾加剧,因此,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发掘饲草资源。巨菌草因产量高、生长快、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已经成为畜禽饲草资源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巨菌草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巨菌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巨菌草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巨菌草在畜禽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青贮 生物发酵 畜禽养殖 饲草资源 粗蛋白
原文传递
一株巨菌草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天金 谢玮轩 +6 位作者 易听雨 陈诗瑜 吴佳霓 杜蒙蒙 张春源 赖泽成 叶文雨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研究从巨菌草植物茎中分离出1株耐盐碱内生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分子鉴定,还进行了生理生化和促生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鉴定PJJ-1为泛菌属(Pantoea sp.),红色杆状,为革兰氏阴性菌。该菌株具有解磷、解硅酸盐、固氮、产铁... 本研究从巨菌草植物茎中分离出1株耐盐碱内生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分子鉴定,还进行了生理生化和促生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鉴定PJJ-1为泛菌属(Pantoea sp.),红色杆状,为革兰氏阴性菌。该菌株具有解磷、解硅酸盐、固氮、产铁载体等促生性能,在玉米和番茄的盆栽试验中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本研究可为巨菌草的合理种植及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细菌 耐盐碱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巨菌草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被引量:1
8
作者 阮金华 覃业茗 +4 位作者 黄祥林 赵玉琴 谢德明 资付益 李家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巨菌草作为原料,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碱炭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条件优化.通过模型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20℃、活化时间50 min、碱炭比4∶1,该... 以巨菌草作为原料,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碱炭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条件优化.通过模型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20℃、活化时间50 min、碱炭比4∶1,该条件下制备的巨菌草基活性炭实际碘吸附值与预测值相近,证明响应面法模型优化分析结果可靠.通过BET、IR和SEM等进行表征,表明所制备的巨菌草基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种类丰富,孔隙结构发达,达到了超级活性炭的标准,为巨菌草基活性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制备工艺参数及材料性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活性炭 响应面法 碘吸附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高度巨菌草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分析
9
作者 陈康 饶荣通 +2 位作者 黄伟 邓斌 杨秀娟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6期211-213,共3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高度的巨菌草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6个生长高度不同的巨菌草进行收割,之后测定其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高度为100 cm时,巨菌草的粗蛋白、总钙磷含量最高,此后随着... 为研究不同生长高度的巨菌草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6个生长高度不同的巨菌草进行收割,之后测定其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高度为100 cm时,巨菌草的粗蛋白、总钙磷含量最高,此后随着生长高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单宁含量也随生长高度变化而表现为一种负相关,在高度为350 cm时,巨菌草的单宁含量最低。综合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得出,在生长高度为350 cm时收割巨菌草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营养成分 单宁含量 生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侵蚀劣地中巨菌草单丛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生长分析
10
作者 沈发兴 蔡袁海 +4 位作者 胡瑞 石芬芬 常梦琦 宋月君 莫明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69-75,84,共8页
通过测定巨菌草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农艺特征,分析其单丛和构件的数量特征、覆盖度和单丛构件的生长速度、构件生物量分配,并进行生物量模型预测,以探明巨菌草作为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草种的可行性和其生物量模型预测的因子... 通过测定巨菌草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农艺特征,分析其单丛和构件的数量特征、覆盖度和单丛构件的生长速度、构件生物量分配,并进行生物量模型预测,以探明巨菌草作为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草种的可行性和其生物量模型预测的因子。结果表明:巨菌草可作为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先锋植物,双节平埋种植更利于侵蚀劣地巨菌草生物量累积和覆盖度增加;以株高、基茎、覆盖度等易测因子作为巨菌草单丛或构件生物量的预测具有可行性。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巨菌草的生态可塑性和侵蚀劣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劣地 巨菌草 植被恢复 构件 生物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部巨菌草生长及土壤养分研究
11
作者 王丹阳 孔垂玖 +3 位作者 牧仁 安景源 刘雅婧 尚敏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了解巨菌草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的适应性及对土壤状况的影响,为解决该区域流沙入侵黄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巨菌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沙丘不同坡位(坡底、坡中和坡顶)巨菌草生长情况... 【目的】了解巨菌草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的适应性及对土壤状况的影响,为解决该区域流沙入侵黄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巨菌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沙丘不同坡位(坡底、坡中和坡顶)巨菌草生长情况,探讨巨菌草与土壤养分的协同作用。【结果】(1)坡底巨菌草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较坡顶分别增加22.88%、264.75%、55.73%和99.79%(P<0.05),坡顶巨菌草基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坡底分别增加6.25%、36.16%和132.14%(P<0.05)。(2)从巨菌草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来看,坡顶0~1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较20~30 cm增加96.15%(P<0.05),水平分布下,坡底和坡中15 cm处根系生物量是45 cm处的3.54和1.88倍(P<0.05)。(3)巨菌草表层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坡底0~10 cm土壤速效氮达到最小值,较10~20 cm减少12.15%(P<0.05)。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裸沙地最低,分别在坡底和坡中达到最大值,较其增加16.42%和13.22%(P<0.05)。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较裸沙地增加30.34%(P<0.05)。(4)主成分分析表明,基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氮是影响巨菌草生长和土壤养分主要指标,且与巨菌草不同部分生物量和土壤全量养分呈极显著或显著关系(P<0.01或P<0.05)。【结论】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裸沙地种植巨菌草可以有效固定流沙,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巨菌草 植物生长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在甘孜州道孚县高海拔的适应性栽培研究
12
作者 周扬 赵小勇 +2 位作者 戚雁菡 董宇航 刘玉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6-15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巨菌草在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栽培效果。试验在甘孜州道孚县色卡乡3400 m海拔处进行巨菌草的引种试验,在试验地内划分4块10 m×10 m的小区作为样地,不同小区种植密度分别为400(D1)、300(D2)、200(D3)和100株/100 m... 试验旨在研究巨菌草在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栽培效果。试验在甘孜州道孚县色卡乡3400 m海拔处进行巨菌草的引种试验,在试验地内划分4块10 m×10 m的小区作为样地,不同小区种植密度分别为400(D1)、300(D2)、200(D3)和100株/100 m^(2)(D4),在巨菌草种植3 w后进行第一次农艺性状的测定,并在后续试验中每15 d进行一次农艺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巨菌草生长期间株高、叶长随着密度增加而呈升高趋势,D1组的巨菌草株高和叶长较高,D2组的巨菌草叶宽、产量较高,D4组的巨菌草分蘖较多。研究表明,在道孚县,巨菌草引种的存活率高,适应性较好,但过密种植制约了巨菌草单株光合效率,降低了巨菌草产量,300株/100 m^(2)能够保证巨菌草在高海拔地区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甘孜州 引种试验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高度处理及青贮期对河套地区巨菌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杨东升 牛誉驰 +2 位作者 杨宇飞 焦欣磊 郝水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8-132,共5页
为探索河套地区巨菌草作为优质牧草的营养品质状况,开发其潜在的饲用价值。试验对1.0 m高的巨菌草全株、叶片、茎秆,以及株高为1.3~2.5 m和留茬高度为0~20 cm全株巨菌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分别进行了测定。对株高1.6 m的全株巨菌草进行青贮... 为探索河套地区巨菌草作为优质牧草的营养品质状况,开发其潜在的饲用价值。试验对1.0 m高的巨菌草全株、叶片、茎秆,以及株高为1.3~2.5 m和留茬高度为0~20 cm全株巨菌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分别进行了测定。对株高1.6 m的全株巨菌草进行青贮试验,测定青贮后巨菌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及pH值、氨态氮(NH3-N)浓度、可溶性糖(WSC)含量。结果显示:巨菌草各部位饲用价值高低顺序依次为叶片>全株>茎秆;刈割高度为1.3~1.6 m的全株巨菌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留茬高度为10~15 cm时,下一茬巨菌草的营养品质表现较优。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时间延长,巨菌草粗蛋白(CP)和粗灰分(C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溶性糖(WSC)含量及pH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青贮30 d时,氨态氮NH3-N浓度最高。研究表明,巨菌草叶片饲用价值优于其茎秆,留茬高度和刈割高度对巨菌草的营养品质与产草量产生明显影响,且通过青贮能够提升巨菌草的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刈割高度 留茬高度 青贮时间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氮素含量对巨菌草肥效的影响
14
作者 李法义 敖子强 +3 位作者 熊珍贵 王京京 卜妹红 郭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9,共9页
以巨菌草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了3种浓度梯度的餐厨垃圾处理(C1 50 t·hm^(-2)、C2 100 t·hm^(-2)、C3 200 t·hm^(-2)),并与未施肥(CK)及施氮肥(N1 100 kg·hm^(-2)、N2 300 kg·hm^(-2))的情况进行比较,研... 以巨菌草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了3种浓度梯度的餐厨垃圾处理(C1 50 t·hm^(-2)、C2 100 t·hm^(-2)、C3 200 t·hm^(-2)),并与未施肥(CK)及施氮肥(N1 100 kg·hm^(-2)、N2 300 kg·hm^(-2))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氮素含量的餐厨垃圾对土壤肥效、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巨菌草的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增强农业可持续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餐厨垃圾中氮素含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较CK均增加,其中N2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较CK显著增加9.55%、84.09%、104.20%(P<0.05),C3处理土壤速效钾较CK显著提高23.84%(P<0.05),同时,施加餐厨垃圾C3的巨菌草株高、茎粗、分蘖数、叶茎比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71.6%、36.4%、106.5%、90.9%、67.8%(P<0.05),产生的效果与施加氮肥处理相当。此外,与CK相比,各施加处理巨菌草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粗蛋白含量不同处理在各个时期均与CK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餐厨垃圾的施加还提高了巨菌草根际的微生物群落丰度。因此,通过利用巨菌草处理餐厨垃圾,不仅可以解决餐厨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进而产生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餐厨垃圾 土壤理化指标 生长特性
原文传递
海藻糖与巨菌草草屑对红托竹荪菌丝液体培养影响研究
15
作者 唐璇 潘莉 +4 位作者 刘晓星 陈广财 邓莉杰 韩美丽 霍秀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红托竹荪液体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建立红托竹荪高效液体培养体系。[方法]以红托竹荪固体母种菌丝为对象,采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的方法,通过测定液体培养后菌丝生长量及其在新培养基的恢复生长率... [目的]研究红托竹荪液体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建立红托竹荪高效液体培养体系。[方法]以红托竹荪固体母种菌丝为对象,采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的方法,通过测定液体培养后菌丝生长量及其在新培养基的恢复生长率等指标,研究预培养时间、不同碳源与氮源对液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液体培养中,接种块预培养6~8 d有助于菌丝球的形成与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浓度2.5%海藻糖,菌丝生长量与液体培养菌丝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的恢复生长能力均高于所用其他糖类处理;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与巨菌草粉,蛋白胨2.0 g/L+巨菌草粉70.0 g/L的组合菌丝生长量、液体培养菌丝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的恢复生长能力分别达到0.7 g/L、100%。[结论]对液体菌种在红托竹荪及其他食用菌上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液体培养 海藻糖 巨菌草 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巨菌草的饲用价值及其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16
作者 杨福华 刘韶娜 +3 位作者 张斌 杨仁灿 李新荣 赵智勇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
巨菌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作为优质牧草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养殖业提供新的动力。巨菌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愈加广泛,不仅可作为主食饲料,还能够作为补充饲料为畜禽提供全面的营养供应。同时,巨菌草在提... 巨菌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作为优质牧草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养殖业提供新的动力。巨菌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愈加广泛,不仅可作为主食饲料,还能够作为补充饲料为畜禽提供全面的营养供应。同时,巨菌草在提高畜禽免疫力、改善畜禽肠道健康、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巨菌草作为饲料应用于猪、牛、羊等家畜的饲养中可明显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使肉质更加鲜美。文章综述了巨菌草青贮饲料的饲喂价值及其青贮发酵的影响因素,梳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巨菌草青贮发酵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畜牧业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青贮饲料 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在西藏的引种示范及应用评价
17
作者 达罗布 扎旺 达瓦顿珠 《西藏科技》 2024年第4期3-7,共5页
为加快推进日喀则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解决草畜矛盾突出问题,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开展巨菌草引种试验。试验在均匀一致的试验地内划分出4个28m×18m小区开展重复实验,采取记录巨菌草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生育期和越冬情况,测定... 为加快推进日喀则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解决草畜矛盾突出问题,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开展巨菌草引种试验。试验在均匀一致的试验地内划分出4个28m×18m小区开展重复实验,采取记录巨菌草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生育期和越冬情况,测定2次刈割的巨菌草株高、叶宽等生长性状以及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产量性状。结果表明:(1)引种的巨菌草在第一次刈割的平均高度为102.00cm,显著低于第二次刈割的平均高度105.75cm。第一次刈割时叶宽值为3.65cm,第二次刈割时为3.53cm,二者差异不显著。(2)巨菌草在两次刈割之后的干草总产量为4922.69 kg·hm^(-2),其中第一次刈割2530.35 kg·hm^(-2),第二次刈割2392.34 kg·hm^(-2)。(3)巨菌草在日喀则南木林县的越冬率为0,无法过冬,成为推广的技术瓶颈,需进一步开展系统性栽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引种 产量 应用评价 日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引种试种成效分析
18
作者 李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169-172,176,共5页
为了解引种巨菌草种植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对会泽县4个乡镇5个村的6块种植巨菌草情况进行实地和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具有代表性的种植地块包括3种类型39.33 hm 2。其中,由大户承包耕地种植15.66 hm 2,年产量180~315 t/hm 2,占种植... 为了解引种巨菌草种植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对会泽县4个乡镇5个村的6块种植巨菌草情况进行实地和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具有代表性的种植地块包括3种类型39.33 hm 2。其中,由大户承包耕地种植15.66 hm 2,年产量180~315 t/hm 2,占种植面积的39.85%,全部作为大户养殖肉牛的饲料;田间地埂种植3.67 hm 2,年产量150 t/hm 2,占种植面积的9.3%,主要作为农户自己供养牛羊的饲草;中央草原生态恢复项目荒山荒坡种植20 hm 2,年产量105 t/hm 2,占种植面积的50.85%,主要是恢复生态,保持水土,防止草原退化。引种巨菌草种植带来畜牧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科学的种养殖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退化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试种 成效 分析 会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污施用量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赵俊敏 王怡暄 +6 位作者 巫仁高 连珊 王爱仙 刘福阳 舒绍清 卢仁清 李建芳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生猪养殖场排泄出粪污作为肥力直接浇灌巨菌草,研究巨菌草消纳粪污的能力及安全性,探讨其最佳消纳比例。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和拓宽食用菌培养料来源的目的。【方法】粪污施用量设置每季120 kg/m^(2)、180 kg/m^... 【目的】生猪养殖场排泄出粪污作为肥力直接浇灌巨菌草,研究巨菌草消纳粪污的能力及安全性,探讨其最佳消纳比例。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和拓宽食用菌培养料来源的目的。【方法】粪污施用量设置每季120 kg/m^(2)、180 kg/m^(2)、240 kg/m^(2)、300 kg/m^(2)共计4个处理,以空白为对照,进行菌草品质与产量比较及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巨菌草采收后,与对照相比,施用量120 kg/m^(2)、180 kg/m^(2)的产量分别增产37.13%、36.75%,叶片颜色墨绿,植株高大;施用量240 kg/m^(2)增产15.36%,叶片颜色深绿,植株较高;施用量300 kg/m^(2)减产1.99%,叶片颜色黄绿,植株较矮;每季浇灌量在300 kg/m^(2)以内种植的巨菌草作为饲料是安全的。【结论】施用量180 kg/m^(2)种植的巨菌草,株型高大,颜色墨绿,安全可靠,增产36.75%,表明巨菌草对粪污的最佳消纳量为180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污 施用量 巨菌草 产量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巨菌草的引进与产业化进展调查
20
作者 王迪 王喆 周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46-0149,共4页
巨菌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产量、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稳定和纤维素含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加工、饲料等行业。巨菌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也具... 巨菌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产量、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稳定和纤维素含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加工、饲料等行业。巨菌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河南省巨菌草的引进与产业化进展进行了调查,通过梳理引进过程、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评估应用效果,提出了发展巨菌草产业的对策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在巨菌草引进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技术、市场等挑战,为推动巨菌草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引进 产业化 河南省 问题与挑战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