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志愿 张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3-45,共3页
针对目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比较复杂,以整个装置的体积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优化后变速装置的体积比初始设计的体积小,为同类型传... 针对目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比较复杂,以整个装置的体积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优化后变速装置的体积比初始设计的体积小,为同类型传动的设计提供有效地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差动轮系 MATLAB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传动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利红 张淳 +1 位作者 璩瑶瑶 高红英 《应用科技》 CAS 2017年第5期70-74,78,共6页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学分析对整个装置设计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运动学分析,推导出了不同组合类型的装置内的传动比、调速范围等运动学关系式;详细分析了装置内功率流流向、是否存在封闭循环功率以及...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学分析对整个装置设计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运动学分析,推导出了不同组合类型的装置内的传动比、调速范围等运动学关系式;详细分析了装置内功率流流向、是否存在封闭循环功率以及封闭循环功率的方向问题,给出了不同类型装置内部的功率流计算方法;利用啮合功率法对装置的传动效率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了装置的传动比和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式,为此类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动力学分析 功率流 效率 传动效率 调速范围 传动比 啮合功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利红 璩瑶瑶 张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年第1期171-173,共3页
针对目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设计比较复杂的问题,以整个装置的体积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有效减少减速装置的体积,可为同类型传动的设... 针对目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设计比较复杂的问题,以整个装置的体积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建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有效减少减速装置的体积,可为同类型传动的设计提供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差动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设计与装配 被引量:2
4
作者 璩瑶瑶 张淳 《机械与电子》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分析和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进行差动轮系的配齿计算方法,以及与无级变速器的组合装配设计的方法,给出了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详细设计过程,并根据参数画出其装配图,为同...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分析和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进行差动轮系的配齿计算方法,以及与无级变速器的组合装配设计的方法,给出了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详细设计过程,并根据参数画出其装配图,为同类型传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配齿计算 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的分析与综合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淳 王乃信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4-37,49,共5页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系由作者设计并已获得中国专利 ,本文对该装置的传动方案进行了传动比、功率流、机械效率及机构综合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推导了该装置的功率表达式、机械效率表达式及运动学综合公式 。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装置 机械效率 机械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配齿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璩瑶瑶 张淳 赵永刚 《机电信息》 2009年第24期4-6,共3页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配齿对整个装置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一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机构的配齿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配齿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计算得出各齿轮传动齿数的比例关系,为此类装置的技术设... 针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配齿对整个装置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一种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机构的配齿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配齿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计算得出各齿轮传动齿数的比例关系,为此类装置的技术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齿数比 配齿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率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影响
7
作者 璩瑶瑶 张淳 赵永刚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89,共3页
针对滑动率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不同类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及调速范围与装置内无级变速器滑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到相应关系式;还对不同类型装置运动学综合时的参数进行分析推导,并得出相应... 针对滑动率对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不同类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及调速范围与装置内无级变速器滑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到相应关系式;还对不同类型装置运动学综合时的参数进行分析推导,并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为此类装置的技术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滑动率 传动比 调速范围 运动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调速传动原理和技术
8
作者 王乃信 张锁怀 +1 位作者 梁治国 陈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在建立控制式差动调速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控制式差动调速传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综合,分析了封闭功率,给出了设计综合公式,为控制式差动调速传动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控制差动调速 封闭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优化设计
9
作者 鲁剑啸 璩瑶瑶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6期48-49,共2页
建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对给定设计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与原设计方案相比,新设计方案体积减小36%,优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目标函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功率流分析与传动效率计算
10
作者 纪岗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S1期55-59,共5页
本文分析了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功率流,并得出了相应的效率计算公式。
关键词 功率流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造纸机传动的控制式差动无级调速装置的研究
11
作者 张淳 王乃信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S1期49-54,共6页
本文论述了在造纸机传动中采用控制式差动无级调速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用于造纸机传动的控制式差动无级调速装置的输出转速、调速范围、功率流和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运动学综合公式;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 本文论述了在造纸机传动中采用控制式差动无级调速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用于造纸机传动的控制式差动无级调速装置的输出转速、调速范围、功率流和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运动学综合公式;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并提出了装置的改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机 控制差动无级调速 运动分析与综合 机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机构动力学建模与电子差动捕获缓冲研究
12
作者 张冰肖 王博洋 +2 位作者 刘铸永 刘璟龙 时军委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0-1921,共12页
针对空间对接机构智能化和轻量化的需求,借鉴机械式对接机构差动缓冲的思想,提出一种电子差动式捕获缓冲控制算法。首先根据单向递推组集方法,考虑对接机构间接触碰撞,建立了对接机构捕获缓冲过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3组参数分别... 针对空间对接机构智能化和轻量化的需求,借鉴机械式对接机构差动缓冲的思想,提出一种电子差动式捕获缓冲控制算法。首先根据单向递推组集方法,考虑对接机构间接触碰撞,建立了对接机构捕获缓冲过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3组参数分别对6个直线驱动机构的位移进行控制,调节对接环的纵向、横向滚转、偏航俯仰3类捕获缓冲性能,实现了3类对接性能的解耦控制。对主动控制式对接机构的捕获缓冲过程进行动力学-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很好地完成对接任务,并具有不同方向捕获缓冲性能解耦、对系统频响要求低等优良特性,为新一代对接机构的控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机构 多体动力学 递推组集方法 接触碰撞 差动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进料支管平衡控制的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桂丙武 汪兴轩 +6 位作者 吴刚 王永 孙德敏 吴连喜 朱云灿 陈自强 鲁鹰 《自动化与仪表》 2001年第5期24-27,共4页
本文直接用 DCS软件提供的组态能力实现差动式支管平衡控制 ,系统具有易于操作、调整方便、稳定性好的特点 ,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差动进料支管平衡控制 DCS 组态 常减压装置 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缩机组联动控制系统改造
14
作者 许小龙 孙艺亮 《机床电器》 2003年第2期46-48,51,共4页
本文分析空压机原联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特点 ,对系统进行改造 ,利用自制电子式两位差动可调控制器取代压力控制器 ,克服原系统的缺陷 ,达到了改造的目的。
关键词 电子差动控制 空气压缩机组 联动控制系统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零调速型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中回流功率的优化分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淳 赵越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变速器调速范围小的缺点,但是在扩大调速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封闭循环功率的问题。装置中的循环功率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过零调速型装置进行循环功率流优化分配研究,达到装置内功率损失... 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变速器调速范围小的缺点,但是在扩大调速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封闭循环功率的问题。装置中的循环功率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过零调速型装置进行循环功率流优化分配研究,达到装置内功率损失最小的原则,提高传动效率,以此来达到最佳传动效果,为此类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过零调速 回流功率 优化分配
原文传递
用于印字模切机的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研究及虚拟装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淳 赵越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印字模切机需要印字辊和模切棍能适用于多种模板的印制,这就需要很灵活的调速和变速范围,因此将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结合到印字模切机中,利用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的调速优点来达到所需效果。在无级变速装置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 印字模切机需要印字辊和模切棍能适用于多种模板的印制,这就需要很灵活的调速和变速范围,因此将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结合到印字模切机中,利用控制式差动无级变速装置的调速优点来达到所需效果。在无级变速装置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利用Pro/E软件建立虚拟装配,来检验各主要参数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实现参数化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字模切机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器 结构研究 虚拟装配 参数化设计
原文传递
功率循环型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功率流分析及效率与转矩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桂乃磐 郭惠昕 罗佑新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9-22,共4页
用简明易懂的Radzimovsky法推导出用齿数比iA、i0 来计算 2K -H型功率循环型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功率流、效率和转矩的计算公式。用实例比较了Radzimovsky法与Kpe摮Hec法这两种方法用于效率计算时的最后结果和难易程度 ,结果表明 ,用... 用简明易懂的Radzimovsky法推导出用齿数比iA、i0 来计算 2K -H型功率循环型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功率流、效率和转矩的计算公式。用实例比较了Radzimovsky法与Kpe摮Hec法这两种方法用于效率计算时的最后结果和难易程度 ,结果表明 ,用两种方法求得的效率值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循环 复合行星齿轮机构 效率 转矩 计算方法 功率流 控制差动无级变速机 特性分析 RADzimovskY法 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nchorage system 被引量:5
18
作者 言志信 段建 +3 位作者 江平 刘子振 赵红亮 黄文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98-1106,共9页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 th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is expressed as finite difference format and programmed by using MATLAB language. Compared with ...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 th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is expressed as finite difference format and programmed by using MATLAB language.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metho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to be feasible by a cas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seismic loa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chorage system is synchronously fluctuated with the seismic vibration. The change of displacement amplitude of material points is slight, and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 of the outside point is a littl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side point, which shows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surface. While the axial force amplitude transforms considerably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t increases first and reaches the peak value i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anchoring section and free section, then decreases slowly in the free section. When considering damping effect of anchorage system,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an reflect the tim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better, and the calculating result would be safer and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dynamic steady-state theoretical method. What is more,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harmonic and seismic random vibration for all kinds of anchor, and hence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age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