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算法的线性分组码译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恩华 窦德召 赵庆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基追踪BP算法用于求解l1范数的最小值问题,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实现对稀疏信号的重构.在线性分组码译码中,把差错图案E看作一维稀疏信号,借助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重构差错图案E的方法.把伴随式S和校验矩阵H分别作为测量...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基追踪BP算法用于求解l1范数的最小值问题,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实现对稀疏信号的重构.在线性分组码译码中,把差错图案E看作一维稀疏信号,借助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重构差错图案E的方法.把伴随式S和校验矩阵H分别作为测量信号和测量矩阵,代入基追踪BP算法重构出差错图案E.验证了重构的差错图案E是正确的.对线性分组码译码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基追踪BP算法和最大似然算法实现了汉明码的译码,通过基追踪BP算法和Berlekamp算法实现了BCH码的译码.通过比较译码的误码率BER和码字C估值的成功率,可以看出,采用压缩感知理论和基追踪BP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对汉明码和BCH码的译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追踪BP算法 汉明码 BCH码 压缩感知 差错图案 伴随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汉明码译码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恩华 李素文 +1 位作者 窦德召 赵庆平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89-92,97,共5页
借助压缩感知理论研究汉明码译码问题,并将求解差错图案的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借助无噪声干扰条件下的压缩感知观测模型,推导出差错图案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采用基追踪算法,把伴随式作为测量信号,校验矩阵作为测量矩阵,以(15,11)... 借助压缩感知理论研究汉明码译码问题,并将求解差错图案的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借助无噪声干扰条件下的压缩感知观测模型,推导出差错图案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采用基追踪算法,把伴随式作为测量信号,校验矩阵作为测量矩阵,以(15,11)汉明码为例,完成对差错图案的重构,并验证其正确性。根据收码和重构差错图案计算出码字估值。从误码率和码字估值成功率两方面,比较硬判决译码算法、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和基追踪算法的译码效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无噪条件下的压缩感知理论和基追踪算法的汉明码译码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汉明码 差错图案 伴随式 校验矩阵 基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线性分组码译码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恩华 窦德召 赵庆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4-1000,共7页
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线性分组码的译码,提出差错图案E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及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的构成形式和性质.将伴随式S作为测量信号,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以(15,7)循环码为例,采用基追踪(BP)算法重构差错图案E的估值,并设计... 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线性分组码的译码,提出差错图案E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及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的构成形式和性质.将伴随式S作为测量信号,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以(15,7)循环码为例,采用基追踪(BP)算法重构差错图案E的估值,并设计线性分组码译码的仿真实验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压缩感知理论与BP算法能较好完成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CS) 基追踪(BP)算法 循环码 BCH码 汉明码 校验矩阵 伴随式 差错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信道模拟中误码发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亚玲 孙华伟 郑林华 《现代有线传输》 2003年第4期42-46,共5页
本文通过对数字网传输损伤中误码特性的分析 ,利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和相应的数学变换产生不同的误码图案 ,从而实现对不同信道特性的数字传输中的误码模拟。设计的系统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各种所需的参数 ,使得系统通用性强 。
关键词 误码发生器 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数字传输 均匀分布随机数 差错图案 比较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MP算法的循环码译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恩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5-560,575,共7页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常用于解决l0范数的最小化问题.借助无噪声干扰的压缩感知观测模型,提出了循环码差错图案E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以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伴随式S作为测量信号,采用gOMP算法重构了差错图案E...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常用于解决l0范数的最小化问题.借助无噪声干扰的压缩感知观测模型,提出了循环码差错图案E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以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伴随式S作为测量信号,采用gOMP算法重构了差错图案E,其与收码R进行模2加运算,求得发码C的估值.进一步提出了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的构成形式及其2个定理.详细论述了gOMP算法重构差错图案E的计算过程.以(7,1)、(7,3)、(7,4)、(15,7)和(31,21)循环码为例,分析了gOMP算法对循环码的纠错能力;以(7,1)循环码为例,分析了gOMP算法中原子选取个数s与纠错位数的关系.通过误码率和码字C重构的成功率,比较分析了gOMP算法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译码效果.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压缩感知理论和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实现循环码译码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 循环码 校验矩阵H 伴随式S 差错图案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姜恩华 马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3,共5页
借助无噪压缩感知理论和基追踪BP算法,提出了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方法.证明了校验矩阵H满足2 K阶约束等距性RIP.提出了重构差错图案E的压缩感知模型,设计了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仿真实验方案.以纠正2位错误的(15,7)和(31,21)BCH... 借助无噪压缩感知理论和基追踪BP算法,提出了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方法.证明了校验矩阵H满足2 K阶约束等距性RIP.提出了重构差错图案E的压缩感知模型,设计了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仿真实验方案.以纠正2位错误的(15,7)和(31,21)BCH码和纠正3位错误的(15,5)和(31,16)BCH码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码字重构的成功率和误码率,分析比较了本文方法与Berlekamp(BM)迭代译码算法的译码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校验矩阵的BCH码译码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验矩阵 BCH码 压缩感知 差错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