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帕金森症步态障碍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蔡万鹏 刘昊 王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步行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在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公开帕金森症足底压力数据集Gait in Parkinson’s Disease进行分析,设计划分步态周期的方法,并提取步态特征参数。应用一种混合神经网络(GRU-DNN),将门控循环单... 步行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在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公开帕金森症足底压力数据集Gait in Parkinson’s Disease进行分析,设计划分步态周期的方法,并提取步态特征参数。应用一种混合神经网络(GRU-DNN),将门控循环单元(GRU)与深度神经网络(DNN)相结合对帕金森症病情诊断进行分类。数据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客观依据,从而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该网络对数据集中具有病情标签的步态信息进行分类预测,结果显示:在帕金森症诊断实验中,该网络的识别准确率为98.7%;在帕金森症严重程度诊断实验中,该网络对于严重程度为2级的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对于其余严重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步态分析 神经网络 帕金森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及其在帕金森症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超然 吕文明 徐传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的内容,并评估其在帕金森症(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诊治的PD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 目的分析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的内容,并评估其在帕金森症(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诊治的PD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的血清中维生素D(VD)含量及声音特征进行提取,选择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估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分析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VD、F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男性vF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vF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和女性的频率微扰商(FPQ)、振幅微扰商(APQ)、谐噪比(H/N)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组间差异也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方法提取血清中VD含量及个体的声音特征,发现PD与正常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性别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利用该逻辑计算方法诊断PD的存在,并考虑性别因素,相比检验科其他常规诊断方法有更高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高维条件均值假设检验 血清维生素D 声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症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葛明 樊平 +4 位作者 崔慧先 王磊 王伟 李双成 王志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症(PD)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方法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显示SERT在脑标本的分布。结果与健康组比,PD人脑标本中缝背核、黑质以及纹状体的SERT标记信号呈不同程度降低。定量分析发现SERT标记强度在壳、尾状核... 目的观察帕金森症(PD)患者脑标本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方法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显示SERT在脑标本的分布。结果与健康组比,PD人脑标本中缝背核、黑质以及纹状体的SERT标记信号呈不同程度降低。定量分析发现SERT标记强度在壳、尾状核、黑质以及腹侧被盖区分别比健康组降低25.9%、31.1%、27.2%和24.7%,有显著差异;在中缝背核的4个亚区中,中缝背核腹侧部、背侧部、尾侧部及束间部分别比健康组显著减少了38.9%、37.3%、16.5%和37.0%;中缝正中核SERT标记强度未见显著降低。结论5羟色胺能体系的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5羟色胺转运体 免疫放射自显影 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治军 昌军 谢艳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328-1329,共2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文拉法辛联用认知行为疗法,可明显提升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提高对抑郁的对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认知行为疗法 帕金森症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GPET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段中响 欧阳巧洪 +1 位作者 张瑾 刘加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3期2000-2003,共4页
目的研究FDG PET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PD)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方法。方法120个被诊断为PD、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以及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BS)的病人被纳入本研究。研究各组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 目的研究FDG PET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PD)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方法。方法120个被诊断为PD、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以及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BS)的病人被纳入本研究。研究各组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 PET),并技巧性地进行PET数据分析,包括放射学诊断、相关向量机分类、自引重取样、分类准确性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向量机分类分析,得到了PD、MSA、PSP以及CBS的图像。PD分类准确性为最好,达到90%。APS分类准确性较差,最高CBS为62%,PSP其次为55%,MSA最后为45%。从PPV/NPV来看,PDNPV最高为95%,其次为CBS为93%,再次PSP为88%,最差MSA为84%;PPV从高到低分为为PD(78%)>MSA(68%)>PSP(53%)>CBS(55%)。结论18F-FDG PET利用RVM结合引导重采样。该方法快速、全自动,在临床环境中可以很容易地区别PD和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 FDG PET扫描 多类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淑华 苏闻 +1 位作者 金莹 陈海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777-780,共4页
目的比较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parkinsonism type,MSA-P)前驱期及临床期发生率的不同,并... 目的比较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parkinsonism type,MSA-P)前驱期及临床期发生率的不同,并探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问卷(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are,RBDSQ)评分的相关性因素。方法连续纳入发病5 y之内,无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34例,MSA-P患者30例,详细收集其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UPDRSⅢ评分、H-Y分期评分及RBDSQ评分,比较两组间RBD的发生率的差异,以及RBDSQ得分的相关性因素。结果RBD在MSA-P前驱期的发生率(40.0%)显著高于其在PD前驱期的发生率(2.9%,χ^(2)=11.330,P=0.001),RBD在MSA-P临床期的发生率(63.3%)显著高于其中PD临床期的发生率(29.4%,χ^(2)=7.401,P=0.007),MSA-P患者RBDSQ评分显著高于PD患者RBDSQ评分(6.6±3.9 vs.4.7±3.4,Z=-2.084,P=0.037)。PD及MSA-P RBDSQ得分与病程、UPDRSⅢ评分、MMSE评分及疾病进展率等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与PD组相比,MSA-P组前驱期及临床期RBD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认知功能正常的PD及MSA-P患者,RBDSQ评分与运动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过滤的多任务回归在帕金森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峰 季薇 李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21-3224,3230,共5页
传统基于语音的帕金森症(PD)病情预测方法则是分别预测运动症状评分(motor-UPDRS)和总体症状评分(total-UPDRS)。为解决在单任务预测过程中,传统方法无法利用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预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过滤的多任务回... 传统基于语音的帕金森症(PD)病情预测方法则是分别预测运动症状评分(motor-UPDRS)和总体症状评分(total-UPDRS)。为解决在单任务预测过程中,传统方法无法利用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预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过滤的多任务回归方法来预测帕金森症患者的motor-UPDRS和total-UPDRS。首先,考虑到子任务语音特征对预测motor-UPDRS和total-UPDRS不同的影响,添加L1正则化项进行特征选择;其次,在构建模型的同时,根据不同帕金森患者对象分布在不同的域,添加了过滤机制,来提高预测精度。在远程帕金森数据集仿真实验中,基于模型过滤的多任务回归方法在预测UPDRS时,较单任务条件下最小二乘法(LS)模型预测motor值准确度提高了67.2%,预测total值则提高了83.3%;相比单任务条件下决策回归树(CART)模型预测motor值提高了64%,预测total值则提高了78.4%。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过滤的多任务回归算法对UPDRS预测要优于单任务回归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语音 多任务回归 模型过滤 特征选择 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帕金森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6
8
作者 俞莲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8期612-613,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症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功能锻炼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玉玲 李丽君 陈小曼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18期500-501,共2页
目的总结帕金森症患者临床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别从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运动功能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六个方面对帕金森症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 目的总结帕金森症患者临床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别从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运动功能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六个方面对帕金森症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并延长了寿命。结论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护理上采取给予合理的膳食和营养,生活上的帮助,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注意药物疗效的观察等方法 ,可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生活护理 运动功能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彦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144-144,145,共2页
目的探究多巴丝肼片(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帕金森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 目的探究多巴丝肼片(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帕金森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症采用美多芭与盐酸普拉克索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多巴丝肼片 盐酸普拉克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帕金森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丽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PD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监测CMA活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53例散发性PD患者和53名正常人纳入该次研究。检测PD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SC70,lamp2A和MEF2D表达情况。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分别由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 目的探讨PD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监测CMA活性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53例散发性PD患者和53名正常人纳入该次研究。检测PD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SC70,lamp2A和MEF2D表达情况。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分别由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在基础状态下或血清剥脱引起的自噬状态下,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SC70表达显著下降。lamp2A和MEF2D在P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表达无差异。HSC70,lamp2A和MEF2D表达对PD患者临床特征无影响。结论 HSC70在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表达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帕金森症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LSTM残差网络的帕金森症诊断方法
12
作者 侯晓丽 赵雅 +1 位作者 严慧深 程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609-615,共7页
语音特征分类下的帕金森症诊断方法具有无创、高效、准确、远程与成本低等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残差网络的帕金森症诊断方法。分析帕金森症语音信号特点和LSTM残差模型,基于深度LSTM残差网络的帕金森症诊断... 语音特征分类下的帕金森症诊断方法具有无创、高效、准确、远程与成本低等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残差网络的帕金森症诊断方法。分析帕金森症语音信号特点和LSTM残差模型,基于深度LSTM残差网络的帕金森症诊断模型分成3个部分:语音信号预处理网络、深度LSTM残差语音诊断网络和GAP-ELM帕金森症分类网络。该模型能实现帕金森语音信号的深层特征提取,通过LSTM结构的遗忘门和记忆门得到帕金森语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状态,最后通过帕金森症元音集完成帕金森症诊断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各类信噪比环境中的帕金森症识别准确度均较高,并可在较少的轮次中完成训练,达到较优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损失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长短期记忆网络 残差网络 帕金森症元音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周阴娥 巩玉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6期2182-218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P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P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综合护理干预 ADL评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诱导剂海藻糖对帕金森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锋 秦巨峰 《交通医学》 2014年第4期316-317,321,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诱导剂海藻糖对帕金森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建立小鼠帕金森症模型,通过观察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DA)神经元数量、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变化,判断海藻糖治... 目的:探讨自噬诱导剂海藻糖对帕金森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建立小鼠帕金森症模型,通过观察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DA)神经元数量、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变化,判断海藻糖治疗帕金森症的作用。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发现MPTP使小鼠黑质区DA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海藻糖干预后可增加DA神经元数量。(2)HPLC检测发现MPTP造成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明显减少,海藻糖组可增加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结论:海藻糖能减少MPTP造成的黑质区DA神经元丢失,增加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海藻糖能有效治疗帕金森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自噬 海藻糖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盐酸盐 免疫组织化学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活性成分保护帕金森症脑神经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张忠文 陈国华 +3 位作者 黄露麒 梅俊华 邵卫 梅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活性成分对帕金森症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巴马汀组、汉黄芩素组、京尼平苷组。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培养基中不添加任何物质,其余各组加入500μmol/L的1-甲...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活性成分对帕金森症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巴马汀组、汉黄芩素组、京尼平苷组。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培养基中不添加任何物质,其余各组加入500μmol/L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s,MPP^(+))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巴马汀组中添加10μmol/L的巴马汀,汉黄芩素组中添加50μmol/L的汉黄芩素,京尼平苷组中添加50μmol/L的京尼平苷。CCK-8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PP~+刺激SH-SY5Y细胞后,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α-Syn荧光强度增强,TH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巴马汀、汉黄芩素、京尼平苷分别干预后,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α-Syn荧光强度减弱,TH阳性细胞增加。TNF-α、IFN-γ、IL-6和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而Bcl-2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活性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为帕金森症脑神经细胞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帕金森症 炎症反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达非尼对MPTP所致的帕金森症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肖艳丽 傅洁民 《中国药理通讯》 2002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莫达非尼 MPTP 帕金森症 小鼠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症患者的分类学习
17
作者 刘万伦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对帕金森症患者的分类学习研究不仅可以对有关的理论假设提供检验,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了解认知活动的过程和脑机制。通过对帕金森症患者的分类学习研究的回顾,为分类学习多系统理论提供检验,并分析已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提出... 对帕金森症患者的分类学习研究不仅可以对有关的理论假设提供检验,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了解认知活动的过程和脑机制。通过对帕金森症患者的分类学习研究的回顾,为分类学习多系统理论提供检验,并分析已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患者 分类学习 多系统理论 单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帕金森症的果蝇模型测试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化学活性分子(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乐志操 黄爱玲 杨宇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帕金森症的果蝇模型对解析疾病的分子细胞机制贡献极大.为探讨利用地中海黑腹果蝇的疾病模型来筛选新型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可能性,我们构建了基于DJ-1A和PINK1两个遗传致病因子的帕金森症果蝇模型,测试抗氧化和消炎活性分子米诺环素和辅... 帕金森症的果蝇模型对解析疾病的分子细胞机制贡献极大.为探讨利用地中海黑腹果蝇的疾病模型来筛选新型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可能性,我们构建了基于DJ-1A和PINK1两个遗传致病因子的帕金森症果蝇模型,测试抗氧化和消炎活性分子米诺环素和辅酶Q10对脑多巴胺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诺环素对DJ-1A果蝇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脑多巴胺的浓度,但是对PINK1果蝇模型没有保护作用;辅酶Q10对两种模型均有保护作用.因此,帕金森病的果蝇模型能够反映药物分子的特异性作用,为筛选新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症 地中海黑腹果蝇 药物筛选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技术在帕金森症诊断中的应用(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周雷 罗淦华 +1 位作者 易畅 张祥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确诊需要通过黑质中路易小体堆积的病理学结果来判定。临床病理学研究也表明:神经科医生对PD临床症状的评定与黑质中路易小体的堆积存在之间存在90%的一致性[1]。但是,在活体中对大脑病理学取... 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确诊需要通过黑质中路易小体堆积的病理学结果来判定。临床病理学研究也表明:神经科医生对PD临床症状的评定与黑质中路易小体的堆积存在之间存在90%的一致性[1]。但是,在活体中对大脑病理学取样是不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技术 帕金森症 PARKINSON 临床病理学 原发性帕金森 诊断 路易小体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技术在帕金森症诊断中的应用(一)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周雷 罗淦华 +1 位作者 龙亚丽 张祥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ND),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是其主要的起病原因,壳核中的神经元通常比尾状核的损伤更为严重。其他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进行性核...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ND),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是其主要的起病原因,壳核中的神经元通常比尾状核的损伤更为严重。其他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和皮质基底节变性的特征通常与PD的症状相似,临床上特发性震颤也与PD症状相似。早期P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特发性震颤之间的辨别诊断非常困难,必须通过中期临床随访进行鉴别诊断[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诊断 核医学技术 帕金森症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神经退行性疾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PARKINSON 皮质基底节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