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拿破仑时期的帝国大学制 |
周佳怡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2
|
战争下的学术:二战时期台北帝国大学海南岛学术调查 |
汤晓蒙
刘晖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21 |
1
|
|
3
|
日据时期台北帝国大学论略 |
黄新宪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4
|
拿破仑与帝国大学 |
史静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5 |
3
|
|
5
|
马宗荣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的时间和专业考 |
范凡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6
|
台北帝国大学及其出版物的研究 |
诸平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
2005 |
2
|
|
7
|
韩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之沉重一页——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 |
陈广宏
|
《韩国研究论丛》
|
2005 |
2
|
|
8
|
日据时期台湾高等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基于台北帝国大学的研究 |
蔡培瑜
|
《教育与考试》
|
2012 |
2
|
|
9
|
帝国大学预科与中学的免试衔接制度及“设置区域”装置 |
严平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14 |
0 |
|
10
|
日据时期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东洋文学讲座考论——以久保天随与中国俗文学研究为中心 |
张真
|
《文学研究》
|
2019 |
0 |
|
11
|
战前日本“帝国大学”制度研究——以近代学术概念为中心 |
铃木贞美
寇振峰(翻译)
|
《日本研究》
|
2012 |
1
|
|
12
|
有关郭沫若留学九州帝国大学的几个细节问题 |
武继平
|
《郭沫若学刊》
|
2022 |
0 |
|
13
|
日本帝国大学中国留学生中的女性(1924-1937年)——数据解读与个例分析 |
周一川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4
|
从近代日本留华学生看帝国大学汉学学科的建立——以文部省留华学生为考察中心 |
肖朗
苏青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5
|
日本的中国元曲研究——以东京帝国大学的《西厢记》翻译为中心 |
周阅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阳逻帝国”和“阳逻帝国大学” |
陈文超
吴澳杰
|
《通识教育研究》
|
2019 |
0 |
|
17
|
日本国立大学:生成、变革与发展 |
施雨丹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日本大学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汪培栋
李锐
|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
1991 |
1
|
|
19
|
从台湾大学的文化变迁看台湾闽南文化的发展——兼论两岸关系的新思维 |
魏萼
|
《闽台文化研究》
|
2006 |
2
|
|
20
|
制度建构与精神酿制:东京大学成立初20年的改革 |
丁建洋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