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谢国强 肖学谦 +5 位作者 吴东飞 马京库 张辉 魏安 赵永强 王宏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序列在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7例症状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序列在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7例症状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早期(1个月内)常规行磁共振平扫(T1WI、T2WI、T2 Flair序列)及3D FIESTA序列检查,分别根据手术前后脑室系统大小变化(Evans指数)、脑室周围间质水肿程度及第三脑室底部和终板结构移位等指标将病例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早期磁共振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治疗有效组7例(41.2%)、治疗无效组10例(58.8%);3D FIESTA序列扫描显示治疗有效组15例(88.2%),治疗无效组2例(11.8%),两者在梗阻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评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0)。结论磁共振3D FIESTA序列检查可以为梗阻性脑积水的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早期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精准影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常规磁共振扫描 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选取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均经临床证实,均行GE1.5T磁共振常... 目的:探讨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选取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均经临床证实,均行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的诊断准确率94.87%(37/39)高于CT检查74.36%(29/39),漏诊率5.13%(2/39)低于CT检查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E1.5T磁共振常规:应用扫描诊断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情况,为临床及时制定有效防治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 肝性脑病早期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联合MRI常规多参数扫描方案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燕瑞兵 李世佳 郭治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磁共振成像常规多参数扫描(MP-MRI)方案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4例疑诊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S联合MP-MRI检查,比较二者诊断价值和Cho/Cit和(Cho+Cre)/Cit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52...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磁共振成像常规多参数扫描(MP-MRI)方案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4例疑诊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S联合MP-MRI检查,比较二者诊断价值和Cho/Cit和(Cho+Cre)/Cit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52例为前列腺增生,52例为PCa。MRS联合MP-MRI检查特异度(84.62%)、敏感度(92.31%)较MPMRI检查高(63.46%)、(76.92%),(P<0.05);PCa组胆碱(Cho)/枸橼酸盐(Cit)以及[Cho+肌酸(Cre)]/Cit水平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结论Cho以及Cit在PCa患者中高表达,MRS联合MP-MRI方案检查PCa可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常规多参数扫描方案 前列腺癌 枸橼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宏伟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9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扫描(STIR/long TE)、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轴位扫描(DWIBS)成像。结果 T1WI轴位、T2WI轴位与斜冠位用于显示臂丛神经的椎间孔段和椎管内段成像具有较大优势;STIR/long TE和DWIBS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T1WI可用于特异性显示血肿信号、局部或者脊髓内软组织的内出血;冠状位STIR/long TE、DWIBS可用于显示节后神经损伤或病变,可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增粗,准确定位神经损伤。结论磁共振常规的扫描序列加以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志宾 梁纹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阳西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阳西县人民医院57例... 目的:分析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阳西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阳西县人民医院5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STIR/longTE序列和DWIBS序列臂丛神经检查结果,并对比观察组STIR/longTE序列和DWIBS序列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STIR/longTE序列、DWIBS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WIBS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均高于STIR/longTE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在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中采用DWIBS序列扫描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 臂丛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3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例。患者不愿接受辐射检查或肠道准备不耐受,遂行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结果:9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例。患者不愿接受辐射检查或肠道准备不耐受,遂行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结果:9例患者均于弥散加权图现呈现高信号。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生于腹膜后1例,胃4例,小肠2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恶性7例。结论:无肠道准备的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具有检查方便、操作简单以及无X线辐射的优势,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无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